胡岑熠
(昆山高新区九方城幼儿园,江苏 昆山 215300)
自然材料因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自然材料低碳环保,同时取材方便。利用自然材料开展美工课程,既能帮助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又能丰富幼儿园的教学形式,促进幼儿美术教育工作的有序推进。同时探究自然材料在大班美工区的巧利用对创新幼儿艺术培养模式也有着一定的现实性意义。
幼儿园大班美工区活动的材料投放形式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材料的投放很多时候要与教材内容相适应,因此材料形式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与此同时美工区活动的形式也会因此变得单一。自然材料方便实用,便于教师就地取材轻松获取。在幼儿园大班美工区引入自然材料既丰富了教学材料的类型,也为教师开展更丰富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巧妙利用自然材料可大幅度提高幼儿园美工课程的质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保障幼儿教学活动的丰富性及多样性。丰富的教学活动能快速增强幼儿对学习的新鲜感,从而使其更好地投入到美工课程的学习之中,最终有效提升幼儿学习效果。
幼儿教育因其特殊性一直以来都是广泛研究的重要课题。幼儿因自身阶段特性,对于学习很难保持长久的耐心及注意力,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探索适合幼儿学习发展的独特模式,促进幼儿教育水平的提高。幼儿园大班的学生相比年纪更小的幼儿来说在自控力及纪律性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想要使其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听课还是一个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而自然材料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是幼儿平时会经常接触到的,他们对这种形式的材料熟悉度较高,也更易接受。幼儿有着亲近自然的天性,对自然世界的好奇心促使其更乐于接触这些自然材料,通过自然材料获取知识并满足好奇心,在无形中提高了其对美工课程的学习兴趣。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单一的美工材料已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幼儿教学模式。传统的画纸、剪贴纸等材料已经无法引起幼儿的兴趣,也无法调动幼儿的参与性。改变传统的幼儿学习模式,为幼儿园大班美工教学引入新的学习材料已经成为大多数优秀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幼儿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创造力的提升。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更多地着眼于创造力水平的高低。创造力的发展要从幼儿时期抓起,幼儿教育阶段的创造力培养成果会在成长后期逐步体现,为后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积极引导幼儿认识自然、探索自然、感受自然能提高幼儿的审美水平,培养其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幼儿教育工作者若能在大班美工区巧妙利用好自然材料,就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认识自然材料,体会大自然的奥妙,并学习自然万物的生长规律,继而培养其动手能力。引导幼儿培养动手能力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就是在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进行自主创造,因此幼儿的创造力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就能自然而然地有较大的提升。同时,幼儿在利用自然材料进行美工活动的过程中,沟通和交流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以上这些内容都是教育工作者巧妙利用自然材料开展幼儿园大班美工活动后自然而然会出现的成果,对于促进幼儿教育水平,保障幼儿全面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自然材料在校园中随处可见,树叶、沙石、花草都可被用作自然材料应用于幼儿园大班美工区。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好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收集起来并进行适当的加工,制作成便于大班幼儿使用的学习材料。自然材料的收集应采用教师与家长合作的方式。幼儿园教师应发动幼儿家长收集种子类、蔬果类、沙石类材料,随后相互配合对这些收集来的材料进行再加工。种子类材料细小且种类繁多,需要进行分类,按照种子的颜色、品种及形状进行不同的标记。种子类材料可被用于贴画及手工艺品的制作。蔬果类材料比较容易收集,家长和教师只需要在方便的情况下每天预留一些颜色丰富的蔬果,如胡萝卜、苹果等,放在大班美工区。幼儿可利用这些蔬果材料制作色彩鲜艳的蔬果玩偶。沙石类材料的收集也比较方便,教师和家长可选择一些大小适中且方便携带的沙石,包裹后放于大班美工材料区,幼儿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这些沙石制作有趣的美术作品。
自然材料在收集完成后还需要进行适当的清洗和加工。对沙石类的材料需要进行必要的清洗,对大块蔬果类材料需要进行切割,保证这些自然材料不会弄伤幼儿。另外教师需要对收集的自然材料进行适当整理,不同用途的材料应放置在不同的区域,便于幼儿获取。同时教师还应为这些自然材料制作分类标签,分门别类地对材料进行保存,延长自然材料的使用期,提高大班美工区教学材料的使用价值。
大自然有着丰富的天然材料,校园里随处可见树叶、树枝、沙子、石头、芦苇、松果、苍耳等,这些看似普通的材料却能引起广大小朋友的兴趣,可以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与家长一起收集天然材料。不同的自然材料收集的途径也不相同,比如,种子类的自然材料,需要将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种子分类并贴上标签,如葵花籽、豆类和芝麻,在活动区域使用种子贴纸,可以用种子制作漂亮的相框等;蔬菜类自然材料,需要摆放各种蔬菜、水果等,制作各种水果娃娃,制作漂亮的蔬菜水果盘,还可以用切好的蔬菜水果表面进行拓印绘画,非常有趣;沙石类自然材料,沙子是幼儿园小朋友们特别喜欢的天然材料,沙画作品是利用沙的特性创作的,石材具有较强的延展性,可直接涂覆在其上,或加入石材的使用性能;果壳类自然材料,这里的果壳专门指各种干果和干果壳,这样的果壳在艺术领域更加受欢迎,比如开心果壳通过孩子们的想象可以做出很多造型。
在幼儿园的自然材料投放中,要根据幼儿的创作水平与爱好进行相应的投放。比如,一些幼儿喜欢进行种子类自然材料的制作,幼儿园教师在进行自然材料的投放时,就要给这一部分学生多投放一些种子类的自然材料;一些幼儿喜欢进行沙石类的自然材料制作,就要给这一部分学生多投放一些沙石类的自然材料。但是,幼儿园中的自然材料收集有限,有些类型的自然材料比较稀缺,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控制自然材料的投放,并且要与幼儿进行沟通,把自然材料稀缺的现实告知幼儿,并且制定一个比较科学的投放方式,像是轮班进行自然材料的投放,这一次没有给哪些幼儿,下一次就把相同的自然材料投放给这些幼儿,保证幼儿都能够得到自己最心仪的自然材料进行制作,防止幼儿因为自然材料的投放而产生争抢的现象。
另外,根据天气的变化,幼儿园中的自然材料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在夏天,就可以多收集一些树叶、石头、蔬菜、水果等自然材料;冬天就能多收集一些冰、雪、树枝等自然材料,随着天气的变化,在幼儿园中可以收集的自然材料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在不同的天气对于幼儿自然材料的投放方式也要发生一些改变,幼儿园教师要根据自然材料的类型与数量进行相关自然材料的投放,鼓励幼儿进行不同自然材料的制作,让幼儿可以熟练地掌握各种自然材料的美术制作,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想象力,也能更好地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自然材料的收集应注意几个事项,首先就是材料的安全性和卫生性。尖锐或不卫生的自然材料很可能会损害幼儿身体健康,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在收集自然材料时应将材料的安全和卫生放在首要考虑位置。教师在选择自然材料时,应避免那些有可能会引起幼儿过敏或皮肤损伤的鲜花及带刺植物,同时在选用沙石类材料时也应提前将沙石的棱角处理掉,并进行严格地清洗消毒。教师应事先对自然材料进行筛选,尽量选择保存时间较长的自然材料,避免因材料过期腐烂给幼儿带来安全隐患,保证所选材料的可靠性。
另外,幼儿园大班美工区的自然材料应存在一定的实用性。教师组织材料收集时应强调材料的获取便利性,即教师应选择那些较易获得的自然材料作为大班美工区的幼儿学习材料。之所以选择自然材料丰富幼儿园大班美工区教学环境就是因为自然材料大多易于获取,只要在生活中多加留意,就可以从生活常见的物品中获得大量有趣的自然材料。如果教师刻意地选择那些需要大费周章才能获得的材料,则自然材料的使用初衷就会被改变。同时,教师选择自然材料时也应考虑材料的可操作性,应选择那些便于幼儿拿取的材料,方便其进行美工创作。
最后,教师组织材料收集时也应考虑到后期的整理工作,过大或过于细小琐碎的自然材料都会给后期整理带来麻烦。教师可以为不同类别的自然材料设定不同的放置区域,每个区域上方标明材料类别名,引导幼儿在完成美工创作后自主自动地将材料物归原处,为后期的整理工作节省时间。教师在派发自然材料时也应充分考虑到大班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将不同用途的自然材料放置于不同的创作区域内,方便学生进行创作学习。
自然材料的投放工作强调因材施教。教师应根据幼儿能力水平差异及自然材料特征差异投放材料,应做到目的明确,科学高效。自然材料的投放应避免过杂过多,不可一次性将所有不同特征的材料投放进大班美工区域。自然材料若过于杂乱丰富,很容易使幼儿较快失去美工创作兴趣,也会使教师无法详细地引导幼儿认识材料、学习材料或应用材料。自然材料投放应严格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帮助不同创作兴趣的幼儿选择适合自己的自然材料,将幼儿的兴趣尽可能放大,提高学习效果。
自然材料的投放还应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大班幼儿动手及思维能力相较小班、中班幼儿来说有所提高,在投放时可适时地选择一些复杂性较高的材料,训练其逻辑能力和动手能力。简而言之,自然材料的投放应结合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了解,要充分贴合幼儿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层次,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提供舒适的美工创作空间。
自然材料的投放空间也可以存在一定的多样性。大班美工区自然材料的投放区域可根据幼儿的选择做出适当的调整,如根据幼儿的选择习惯合理改变不同材料的放置位置,或依照不同的美工创作主题,将适合主题创作的自然材料放置在重点区域,保证幼儿美工创作的舒适性及流畅性。另外,材料的投放也不应仅仅局限在教室。教师可将部分自然材料的投放区域扩展至户外,如走廊、花园等地方。
教师在制定自然材料投放策略时还应将材料的更新工作考虑进去。幼儿的美工创作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创作阶段需要不同的自然材料作为支持。教师应实时观察幼儿的美工创作过程,及时为幼儿的美工创作学习提供材料支持,同时在幼儿的兴趣发生改变时更新自然材料的内容和形式,帮助幼儿在大班美工区域更好地进行学习创作。
教师应巧妙利用大班美工区的自然材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鼓励幼儿进行美工创作,引导幼儿探索自然材料的价值和乐趣,培养其动手能力及创造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对自然材料进行二次改造,充分挖掘自然材料的内在价值,既能提升幼儿的创新能力也能对其他幼儿产生启发式的引导作用。
另外,幼儿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自主开发新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自然材料知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可通过书本及网络学习自然材料的收集、整理及使用方式,并不断研究自然材料投放方案,拓展自然材料的利用途径和适用场合。幼儿教育工作者还应充分了解幼儿园大班学生的成长特点及学习特点,保证自然材料的适用性及贴合性。
在幼儿园的自然材料收集之后,需要对收集到的自然材料进行美术的创意运用,一些自然材料可以创作成不同的作品丰富幼儿园的环境,也可以把一些没有太大用处的自然材料变成一个个有用的东西。对于幼儿来说,在幼儿园阶段幼儿的想象力比较丰富,并且幼儿对于整个世界都是出于一种探索与发现的阶段,这个时候的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把自然材料进行创新运用,根据幼儿看到的一些事物与场景用自然材料展示出来,根据自然材料的类型与形状拼凑出不同的人物和场景。幼儿也会在进行自然材料的创作中表达自己对于社会与自然的理解,并且在进行自然材料的创作中添加一些美术元素,给自然材料进行相应的色彩搭配,一些没有色彩的自然材料也可以进行后期的上色,保证整个创作的主题,把各种自然材料更加合理地放在一起。在幼儿进行自然材料的创作运用时,幼儿也能够更加熟练地进行一些美术工具的运用。比如,在进行一些需要粘贴的自然材料,通过胶水与胶棒进行粘贴,不同的粘贴工具可以适用在不同的粘贴需求中,幼儿可以根据粘贴的效果进行粘贴工具的选择。这样能更好地展示幼儿的自然材料运用创意,更好地锻炼幼儿的形象力和动手能力。
幼儿园大班美工区是幼儿进行美工创作和学习的重点区域,在该区域投放自然材料,巧妙利用其价值是幼儿教育工作者不可避免要完成的工作之一。本文从三个角度出发,重点探讨自然材料在大班美工区的利用策略,希望教育工作者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不断提高幼儿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