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课堂教学策略

2022-03-16 10:16杨万栋
读写算(下) 2022年4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课堂教学课堂

杨万栋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课堂教学策略

杨万栋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三中学,宁夏吴忠751999)

初中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正不断地创新,“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寻找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进行引导,观察学生的学习思路和个人学习状态,促使“互联网+教育”的功能更好地融合。初中课堂教学的难度并不低,要对课堂的时间充分利用,就要及时抓住学生的诉求,针对“互联网+教育”的融入方案进行灵活地设计,帮助学生们在未来的学习、进步当中得到优良的成绩,让学生们取得更大的进步空间。

互联网+教育;初中课堂;教学策略

当今时代,“互联网+教育”的应用成为必要性的手段。传统的初中课堂教学方法并不能给予学生较好的体验,对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进步。如今,“互联网+教育”的应用,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资源,对课堂教学的步骤、方法更好地完善,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传统教学的缺失、不足。另外,“互联网+教育”的融入,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对初中课堂教学团队进一步强化,获取了更多的教育保障。

一、“互联网+教育”的背景特点

教育时代的飞速发展得益于各类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传统的方法并不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对很多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局限性,难以得到较好的学习体验。“互联网+教育”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问题,对教学的资源全面整合,不仅给予学生更好的体验,同时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互联网+教育”的实施,在于加强互联网的融合,促使教育工作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开展。例如,网课的实施就是“互联网+教育”的最直接体现。很多人利用大型的网络平台开展课程的讲解,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直接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喜欢的风格,无论是日常的复习还是预习,都得到了更多的选择。因此,“互联网+教育”的融入,是初中课堂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要明确“互联网+教育”的优点、功能,在融入的过程中提高教学的品质,改变教学的思维。

二、初中课堂教学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单一

初中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在核心素养培育方面要努力取得更好的成果。但是笔者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初中课堂教学的内容不够丰富,无法给予学生更好的体验,导致他们在学习、进步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阻碍。例如,初中课堂教学完全停留在课本当中,没有对课外的资源合理地融入。此时对于很多学生造成的体验并不好,他们的思维长期处于禁锢的状态下,没有对学生的天赋、能力充分地开发出来,这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必定造成较多阻碍。而且,教学内容单一的情况下,学生对知识的解读也比较单一,没有对课堂的知识点深刻记忆,往往处于机械性学习的状态。因此,针对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教师要加强新的理念融入,提高教学的可靠性、可行性。

(二)学习氛围薄弱

随着初中课堂教学的要求增加,学习氛围薄弱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必须在今后的处置方式、方法上不断地优化。例如,初中课堂教学的氛围塑造,旨在给予学生们更好的辅助条件,帮助学生在长期的学习、思考中取得卓越的成果,推动学生的素质提高。但是,很多教师在塑造学习氛围的时候往往按照传统的方法完成,对学生开展各种比较,表面上希望同学之间取长补短,但实际上造成了学优生、学困生的极端比较,难以得到较好的效果,导致师生之间的矛盾增加,同学之间的矛盾增加,非常不利于初中课堂教学的进步。所以,学习氛围的塑造,应切实考虑到学生的身心感受,减少教学的漏洞和不足,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

(三)学习渠道不健全

初中课堂教学的时候,很多问题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想要在今后的教育中得到更好的成绩,必须对学习渠道不断地健全,减少传统教学的疏漏、问题。例如,初中课堂教学的渠道应用,更多的是通过题海战术完成,教师会寻找不同的练习题对学生开展训练,前期的确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在后期的教育中往往出现成绩下滑、态度不端正的问题。原因在于题海战术对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学习渠道并不完善,无法对学生的各类短板科学地弥补。此时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并不高,甚至是出现了游离的状态。教师对于学习渠道的设计、实施,应进一步考虑到学生的特长、天赋,按照个性化的方法进行指导,这样才能在今后的教育中得到更好的成绩,创造出较高的价值。

三、“互联网+教育”大背景下初中教学方法的嬗变

(一)主客体关系的嬗变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引入颠覆了传统初中课堂中学校教育市场主体,学校教育客观的两元化关联,其中多媒体教学设施、网络平台资源等成为一种新的第三者,学生能够透过网上录像、网络电子阅览等多种形式接受资讯,在课堂教学空间中构建了学校教育市场主体、学校教育客观、第三者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狭义上,初中服务主体指教师、初中服务客体指学生,第三方以微课录像为例,从教师视角来看,学生是接受对象,而微课录像是授课用具。从学生视角来看,由于微课教师都具备知识传授功用,因而都应该视作初中服务主体。从微课角度出发,教师制作、应用的教学中一并完成了教学,所以学生、教师都应该视作教学客体。由于主客体关系的嬗变,相互之间的联系也会越来越紧密。

(二)资源媒介的嬗变

传统初中课堂教学的资料比较缺乏,用一根粉笔、一本讲义、一块黑板,就能进行课堂教学。与数学、物理、化学比较,语文教导由于实物教具、器械、材料等较小,观众不易产生直观性感受,也不利于情景创造。“互联网+教育”背景之下,电脑、投射仪、电子白板等技术装备形成了教师空间环境,大大地推动了传统手工文化资源向数码文化资源的转变,不但提升了教学使用效果与共享率,同时也产生了更巨大的视听冲击。

(三)互动机制的嬗变

传统中国课堂的师生互动,大多采用提问——回答形式,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缺乏深度,学生简单地以“对”和“错”,或者“是”和“不是”回答,非常形式化。“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互动机制的适用范围将更加扩大,教师可以通过QQ、微信、E-mail等渠道,实现与学生间超越时空局限的交流。

四、初中课堂教学的原则

随着初中课堂教学的理念调整,笔者发现,日常的教学工作开展必须融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不能总是按照固定的套路完成,而是要让学生们主动学习。因此,初中课堂教学的技术应用、方法应用,要以学生为主导。“互联网+教育”的实施,是课堂教学的全新理念,教师应逐步加强“互联网+教育”的理念渗透,给予学生全新的感受,指导大家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保障。另外,“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应根据不同的教育任务、不同的教育要求,采取匹配的资源完成。一方面降低教育的压力,另一方面增加学生的体验,促使初中课堂教学的品质拥有更多的保障。与此同时,教师对“互联网+教育”的思路应不断优化,对教学资源的应用做出合理筛选,不能完全任由学生自己决定,而是要师生共同商讨以后决定,促使课堂教学拥有更多的支持。

五、“互联网+教育”下初中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互联网+教育”的融合,提高了初中课堂教学的水平,笔者建议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改变学生的思路、方法。比如,在对《故乡》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利用网络技术的发展,检索一些与鲁迅先生有关的信息或是资料,让学生能够对鲁迅先生的相关文学作品和生平进一步地了解,同时通过资料的检索将文章的写作背景展示给学生,为接下来学生对于文章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又如,在对《故宫博物院》这篇文章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布置作业的形式,事先让学生借助网络了解关于故宫博物院的相关信息,从而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奠定学习基础。由此可见,“互联网+教育”对于课堂教学的内容可以更好地丰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课前的准备及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网络资源、新媒体工具等进行备课,有利于备课阶段教学内容更丰富翔实,在整个课堂教学流程中方便快捷地加以传播。比如,在曹操的作品《短歌行》的教学准备工作方面,教师可预先利用微信、QQ、微博等渠道向初中学生了解具体情况,把那些在课堂上初中生不了解的具体内容填充到教学准备内容中,如曹操生平故事、写作背景、史书上对曹操的评述等。同时教师还可根据准备具体内容提示初中学生做好课前准备要点,并指出存在思维性的问题,使初中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把握正确方向,从而降低因盲目预习形成的低绩效问题。

(二)创设学习氛围

“互联网+教育”的应用,是课堂教学的全新理念,笔者建议在学习氛围的创设方面按照多元化的路线完成。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劣势,此时在优势发挥方面应保持个性化。例如,《黄河颂》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方法完成。初中学生拥有不错的理解能力,关键在于如何发挥出他们的个人长处。《黄河颂》的微课资源,教师可选择不同的名师指导方式完成,分别为详细指导类型、概括学习类型、课后锻炼类型、资源整合类型等,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习惯选择匹配的微课进行预习、复习,在课堂上与教师开展更多的互动,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互联网+教育”的应用品质,让教师看到学生的进步,从而对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实现学习氛围的优化。

进入课堂阶段,教师就应该利用微课视频进行情景创设。比如,在《短歌行》课堂教学起始阶段,教师可播放影视剧《三志演义》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得以快速收拢思维、聚集注意力,跟着教师的讲述开展深化知识教学。除去情景创设外,在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方面,“互联网+”架构下也应该保证数字化资源与教学的无缝衔接,如听诵读《短歌行》的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诵读。这一流程中师生之间的单向交互转化为教师—媒体—学生的双向交流,从而促进了学生对教育情感体验的提升。

(三)拓宽学生学习渠道

初中课堂教学的开展应不断地拓宽学习渠道,单一的渠道应用不仅无法得到良好的效果,还会导致“互联网+教育”的应用出现严重的偏差,无法在长期教学中取得优良的成果。例如,《最后一课》的教学,不仅要从文章的角度思考,还要结合日常生活进行探究。在学生毕业前,教师和学生面临最后一课的时候,内心往往感慨万千,这与文章的内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互联网+教育”的应用,对不同形式的最后一课场景、故事、视频进行展现,让学生们在学习、感悟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提高学习的水平,在长期的积累中得到更好的进步。通过“互联网+教育”,更好地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帮助学生们在成长、进步的时候取得较多的保障。

1.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设备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初中时代的学生非常容易接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因此课堂环境也是决定高效课堂教学构建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教师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设备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真实地体会到知识点的丰富与魅力,以便于把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聚焦在对知识点的掌握上,并以此营造出有效的初中课堂气氛。

2.采用互动电子白板教学,提高了初中的课堂质量有效性。互联网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广泛运用,也极大地方便了课堂。活动期间,在中学的课堂过程中,教师们可以利用互动的电子白板进行教学,把知识点以图片、声音和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这不仅能够减轻基础知识的复习掌握困难,还能够形成良好的师生交流教学效果。

3.通过微课进行国内初中教育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微课视频教学模式在国内初中教育中运用了起来,尤其是把课堂教学的重心和难点知识录入教学微视频中,学生可以利用移动设施自由地浏览和掌握,不管在课前预习、教学复习还是课后复习等方面,利用微课教学方式都能够很有效地改善学生上课效果,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

4.合理运用网络,实现互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网络使人们相互之间的沟通打破了时间与空间上的束缚,对初中教师来说也是这样,学生和教师之间也能够通过一定的平台或者社交软件实现对知识点的互动与沟通,甚至还能够实现作业的互动完成。例如设置了适当的教学微信群,教师就能够更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复习问题,并且给学生布置适当的复习任务,从而极大地方便了学生课后复习,也提高了学校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不断提升。

(四)完善教学机制

“互联网+教育”与初中课堂教学融合,提高了教学的可靠性、可行性,改变了教学的方法,整体上的教学拥有更多的选择。但是,“互联网+教育”的影响下,初中课堂的教学机制要不断地调整,深入分析教学的规范、准则。例如,“互联网+教育”的初期应用,可以适当地选择学优生参与,分享他们的观点、想法,与学生拉近距离。“互联网+教育”的长期应用,则要定期从学生口中得到较多的反馈,观察他们成绩进步、退步的原因,掌握课堂教学的影响因素,对课堂教学的方案,以及“互联网+教育”的应用比例进行调整。另外,教学机制的完善,还要加强“互联网+教育”的评价,对新理念、新方法的应用保持谨慎的态度,不要盲目地引入,避免对日常的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

六、总结

初中课堂教学的路线、方法正不断地创新,“互联网+教育”的应用,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教学的质量,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整体上的教学给出了更多的保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但是,“互联网+教育”的应用要科学地控制比例,教师的讲解依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完全依赖“互联网+教育”进行知识探讨,未必能够得到更好的成绩。所以,“互联网+教育”与初中课堂教学的融合,要不断地调整方向,根据学生的成长、进步状态,提高教学的综合水平,努力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1] 杨海霞.新时期初中课堂教学研究策略[J].新作文:教研,2021(5):0201-0201+0203.

[2] 韩媛.探析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高效课堂教学方式构建[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32):0121-0121.

G622

A

1002-7661(2022)12-0016-03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