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佳
浅谈小学劳技教育的重要性
陈思佳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三实验小学,江苏苏州215000)
劳技课程是将劳动和技术两部分内容整合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不仅关注学生在课程中有动手创造的劳动体验,更关注学生从劳动中学习新的技能,了解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发明。基于学生的阶段处在儿童阶段,小学的劳技教育要更加富有趣味性,并且劳技课的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进行劳动创造。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劳技课中动手实践,在劳动中学习。
小学;劳技教育;实践体验
小学生处于儿童阶段,就宛如一张白纸,拥有无限创造的空间。劳技教育的提出,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也在劳动中让学生了解学习一些技能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劳动创造力。劳动就要求学生在教室或者走出教室进行实践体验。由此,教师就要对劳技教育的教学内容进行研讨,要让学生从劳技教育中实现能力提升,在劳技课程中成长。
劳动在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今日,家长们对于学生的教育方式也有转变,绝大多数家长为了让学生有大部分时间学习,或者认为学生年龄太小不适合劳动,让学生在生活当中缺少了劳动的机会。因此,劳技教育的推出,就是要弥补学生在生活当中缺少的劳动教育,但区别于劳动教育,劳技教育还注重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如果长期缺少劳动教育,就会在生活技能上有空缺,并且在精神发展上也对劳动获得的成就感上有一定的空白。
劳技教育,顾名思义“劳动和技术教育”,这项课程首先给学生创造了劳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劳动教学的环境下成长。教师要结合生活中的劳动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在课堂里体验到生活中没有接触到的部分,从劳技课中走进生活的另一面,并且在劳动中获得技能。比如在劳技课中让学生利用废旧的衣物进行环保购物袋的创作,学生在此制作环保购物袋的过程中体会到动手制作袋子的乐趣,还学会了缝制的技能,在制作完成后可以将购物袋在生活中使用。从上述的购物袋制作中,学生不仅体会到用劳动创造的幸福感,更体会到收获技能的成就感,还可以节约塑料袋的使用,在劳技课中弘扬环保的价值观。另外,可以将种植与劳技结合。现在的学生一出生就居住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森林中,没有过下田播种劳动的体验,甚至都不了解春耕秋收的一些常识。教师让学生直接下田播种很显然不太科学,但是教师可以利用种花或者利用花盆种植一些小蔬菜,像辣椒、西红柿、玫瑰花等,让学生在校园当中就可以完成播种体验。学生的劳动体验不只是一节课程就结束体验,学生要利用课余时间照顾自己的植物,给它浇水、松土和施肥。并且在从种植到收获这段时间里,学生可以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感受自然的魅力,也让学生最直观地体会到付出才有收获。有一些学生可能在种植过程中由于照顾不当或者气候原因让植物死掉,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指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宜它生长的条件,比如其需要多少光照、水分等,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生活中种植植物。由此,劳技课让学生从结合生活的问题进行劳动创造,教师在劳动实践中教会学生如何设计购物袋、如何缝制购物袋,让学生学会缝制技能;让学生体会播种的过程,学会如何照顾一种植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后也会在生活中养成劳动的好习惯。
劳技教育要创新,劳技教育内容要吸引学生的兴趣,要让学生在劳技课程当中不仅动起来,还要让学生在劳技课程中学起来。劳技教师可以将劳技课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劳技课程当中走进传统,了解传统文化底蕴,了解传统文化技术,了解传统文化精神,使学生在劳技课中增长知识,走进古老的中国。
比如劳技课程中的《剪窗花》这节内容,学生们都知道窗花,但却对窗花文化不了解。窗花是在长期的农耕生活当中,劳动人民对于美的追求而发明的粘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属于我国古时候的汉族传统民间艺术。窗花的历史悠久,并且由于其独特风土情愫,广受海内外人士的欢迎。窗花是农耕文明下的艺术创作,与农村的生活、农业的发展以及不同地方的风土等息息相关,因此不同地域的窗花形式也不一样。教师在窗花教学备课当中就要考虑到对传统文化的介绍,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中国窗花的历史。劳技课的主要内容也还是动手实践,然而窗花并不是简单随意靠剪刀剪几下就成功的,窗花是精美的艺术品,是中国民族在劳动中创造出的美学作品。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动手能力水平,将教学的难度把握住,对复杂的窗花进行简化,但不能背离窗花本身的艺术形式,要在课堂当中结合窗花的一些基本技巧进行教学,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动手剪出自己的窗花。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窗花的样稿,在红色的彩纸上细心描摹剪下来,充分体会到窗花的独特魅力。我国还有许多的传统艺术和传统工艺都可以结合劳技课程对学生进行推及,教师在指导学生劳动的同时可以普及传统文化精神。如,瓷器是中国的代名词,一堆平凡无奇的黏土经过淘洗、做胚、勾勒、烧制等一系列的工艺手法后变成了坚硬而又精美的瓷器,上面描绘花鸟虫鱼,写着诗词歌赋,从最开始的生活工具逐渐成为艺术品,代表着中国浓厚深邃的文化内涵以及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内涵,更象征着中国人自古以来创新发明的智慧。然而教师不可能像传统工艺大师一样让学生学习陶艺技术,但可以利用趣味陶艺让学生体验制作陶艺的基本工艺流程,了解我国的陶艺历史,用烧制好的纯白瓷器盘子,利用陶艺中的一些工艺手法比如勾勒、利用颜料在盘子中间绘画等,使学生体验陶艺创作的乐趣,感受陶艺的魅力。
小学生聪明好动,但是动手能力比较弱,因此教师在进行劳动技能培训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考虑劳动内容的难度。为学生能够更好地操作劳动内容,教师可以亲身动手进行示范,教会学生基本的操作步骤和操作要求。在劳技实践当中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劳动当中学会运用知识,从技能当中体会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劳技课程有一项教学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那么教师在课程的内容安排上就要注重这一点。比如让学生制作中国结,这是一个对操作要求非常严格的实践内容,学生要细心操作,充分使用手指的灵活性,教师要利用实物进行介绍编织的顺序和编织的技巧。针对比较复杂的实践内容,教师要十分熟悉实践内容及其操作过程并且科学地区分详细,最好将教学的内容步骤化。如,编制中国结的第一步要将绳折成十字,第二步从绳的一端进行逆时针编织(进行操作演练),第三步顺时针编织(进行操作演练),第四步重复上述操作,最后拉紧绳头收尾。教师还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合作,不仅可以提高课程完成的效率,还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当中一起编中国结,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增强班级团结力。教师还可以分发中国结给每一个小组,让学生进行研究,可以观察中国结的走线方式,也可以拆掉中国结还原,这样一来,更加深了学生对于中国结的编织技术的认识和体验。在实践过程中,中国结的编织对于男同学来说是具有难度的,但对于心灵手巧的女同学而言又是比较简单的,由此女同学在这方面可以帮助到男同学,这样进行互相帮助,各取所长,相互弥补,从而能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利用劳动技术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大有帮助。
劳技课程要脱离形式化,要让劳技课程的内容多样化、多元化,让劳技摆脱掉枯燥乏味的标签。学生在劳技课程中学习的内容要别出新意,内容要创新,教师要结合劳技理论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探究,要将创新深入到劳技课堂教学当中,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在劳动中的创新,才能让学生学会创造。
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下,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由此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在变多,垃圾对环境产生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那么教师在进行劳技课教学时就可以从宣扬保护环境的理念出发,激发学生的创作力,利用一些用废品二次创作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再结合课程的相关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发明。由此,各种各样的设计发明便从学生的手中变出来了,利用家中的易拉罐加上一个电动马达制作的玩具车、利用饮料玻璃瓶进行手绘设计制作成一个新的花瓶、利用废旧的报纸结合桥梁设计制作成一架精美的纸桥。利用学科内容交叉,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废旧的材料,从美术角度通过绘画改造成精美的创作作品,从科学角度添加新的动力或者设计原理制作成模型和玩具,让垃圾的处理有了新的出路,劳技教育结合生活问题,开放学生的思维,让劳技更精彩。这样的教学下,学生不仅关注了环境问题,也对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更留心起来,会关注垃圾的分类和垃圾的回收。在劳技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往往能够激发出学生想法,劳技教师要不断地改变关于劳技的教学理念,创新劳技教育内容,使学生从劳技劳动中转变劳技创新发展,激发出学生的动手创作的兴趣,同时还可以结合劳技课程的实际需求以及社会现象进行教育。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提高动手能力,在劳技课堂上制作完成相关的事物,更能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劳动创新并利用劳动技能来解决问题。
劳动技能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新要求,劳技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站在教学育人的高度,劳动养成好习惯,技能培育好素养,结合传统文明和现在的科学从多角度设置课程。既要从课程中突出文明的传承性,让学生经受中华优秀传统劳动文化精神的熏陶,又要了解伟大的传统技术发明,感受中华民族血液当中流淌的勤劳和创新,崇尚“勤劳为人立足之本”的人生理念。从时代劳动教育的观点出发,教师要观察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在劳技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要抓好劳技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落实有关劳技课程内容的教育,研究劳技课程在校园中如何有效开展,既要满足学生的实践需要,又要很好地达到教育效果,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融入课程教学中。教师更要了解其他学科,将其整合有机融入劳技教育,在多个方面渗透,比如德育思想成长、语文知识素养、历史常识拓展等,在劳技课程中加大不同学科的穿插融汇,让劳动观念和态度深入学生的潜意识当中,在劳技课程当中为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做下铺垫工作,让学生在劳技过程中充分实现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教师的劳技教育也可以走出校园,在校外综合农业实践基地、手工活动中心、社会实践服务等,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切身体验劳动技术在身边的运用,明白劳动和技能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物质水平也越来越好,导致青少年自幼生长在不愁吃穿的环境中,从未体验过艰难的生活条件,逐渐养成了好逸恶劳、不爱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恶俗习性,并且受到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看不起劳动人民,只希望贪图享乐,期望不用劳动就能有好的结果。对于这些错误的思想,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进行拨乱指正,让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感受劳动带来的幸福。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所以不同的学生在艰苦的劳动中心理上也会有不同的反应,教师要注意进行心理疏导工作,鼓励学生锻炼成长,让每个学生都珍惜劳动经历带来的体验,让整个劳动锻炼的过程都成为学生们成长阶段中一笔宝贵的财富。让学生在劳技课程中获得锻炼,懂得通过劳动自立自强,懂得在生活中担当责任,培养坚持、勤劳等意志品质。
劳技教育是小学课程中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对实践内容要求很高的学科,教师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在劳技课程当中融入美术、科学、历史等学科内容,让学生在劳技课中不仅动手创造,更要动脑思考学习知识技能。对于劳技类型的教学课程而言,可以行之有效地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提高,让学生见识不同的劳动内容和技能操作,让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都得到有效运用。劳技教育还要求教师能够提升创新意识,立足社会发展需要和生活实际问题,接受新的思想内容。通过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学习生活劳动和生产劳动必需的基础知识,进一步掌握一定的劳动基本技能,建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让学生形成和谐健全的个性品质。这将对学生将来的成长发展和在社会生活中都有极其深远的帮助和影响。
[1] 谢明霞.论小学劳技剪纸课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04).
[2] 关春霞.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整合[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
[3] 王黎宏.能动学习视野下初中劳动与技术学科学习兴趣培养策略初探[J].华夏教师,2019(23).
[4] 王金才.在劳技课题活动中践行手脑并用思想[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8.
[5] 周灵.小学劳动技术教学高效的战略及途径[J].新课程(小学),2019(09).
G628
A
1002-7661(2022)22-01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