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探讨

2022-03-16 08:27付学锋
读写算(上) 2022年5期
关键词:师生交流小学生

付学锋

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探讨

付学锋

(甘肃省积石山县麻坝小学,甘肃积石山731700)

新数学教材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特点,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数学中积极赢得多样化的发展,进而学好数学,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师生互动式课堂教学变得必不可少。在数学课堂的所有教学中,互动交流必不可少。没有数学课堂的互动交流,就没有教学课堂的主题拓展。教师应正确对待教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营造师生公平交流的和谐课堂氛围,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表演的舞台。本文将对此加以探讨,为现代数学教学改革提出新的思路,并逐渐达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和探讨效果,这是每一个数学教师都非常关注和关心的问题。

小学阶段;数学课堂;师生互动;创新探讨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高效的互动交流可以显著提高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对学生自主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合作、互动学习,营造良好的数学教学环境和氛围。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必须掌握互动学习的标准。关键是在适合互动学习的部分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既能促进数学课堂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一、小学数学师生互动的基础原则

(一)学生主体原则

学生主体原则是指数学课堂当中师生互动必须要以学生为核心,因为学生是教学行为的主要受益者,教师开展师生互动学习模式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提升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感知和记忆效果。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尝试进行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开展之前,必须要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予以掌握,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兴趣状态等,并以这些内容为核心进行互动教学模式的设计,让学生在学习中的各个方面需求都能够被满足,真正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还必须要认识到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差异,并能够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进行差异化互动模式的设计,由此保证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在与教师的互动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提升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效果,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可以在师生互动模式下获得质量方面的突破。

(二)师生平等原则

师生平等原则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模式予以有效应用的重要原则。从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来看,师生课堂地位的不平等,让数学知识的学习进入了一个错误的状态之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占据主体地位,这让教师拥有了独自决定教学模式的权力,而学生只能被动地跟着教师的节奏走,这让师生关系呈现出一种“大鸟与雏鸟”的状态,学生是雏鸟,只会张开嘴等大鸟喂食,而他们能够吃到的是稻谷还是虫子,完全要看大鸟喂什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因为师生关系的错乱进入了错误的状态之中,其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太好。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让课堂教学可以在师生互动模式下实现质量方面的突破,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地位,真正意义上实现互动环节中的师生平等,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与教师平等的地位和话语权,可以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在语言、行为的辅助下,实现与教师之间的思维交流与互动。这样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捕捉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并能够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给予恰当的引导,由此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三)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原则,其不仅在师生互动学习中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其也是实现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方法。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学工作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材料予以设计,保证教学活动能够为知识服务,充分将知识的特点展现出来,以便学生可以更好地予以认知并完成理解。从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内容设计来看,其包括含了许多种类的知识,如计算、图形、生活数学等,不同的数学知识其本质内容、表现特点必然会有所差异,教师要能够抓住这些知识的差异性进行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设计,以确保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知识内容的理解。例如计算知识可以采取师生交流的方式进行授课;图形类知识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师生互动;而生活类数学可以构建生活情境,开展体验式的师生互动等。真正做到让学生可以在不同状态下完成对各类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学习,为他们的数学素养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融会贯通原则

融会贯通原则是指教师在进行师生互动模式应用时,不仅要让学生完成对知识内容的学习,还要让他们理解知识的逻辑关系,明白知识的本质特点,同时还能够具备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数学真正成为他们思想观念和行为技能的一部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进行互动教学模式设计时,一定要多为学生设计体验式学习机会,让他们可以在特定情境的引导下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完成对数学知识本质内容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绝大多数时候要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及时给予帮助,保证学生可以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数学知识的探究,由此实现对学生的数学素质的培养,实现融会贯通教育原则的有效落实。

二、小学数学师生互动的具体策略

(一)积极营造良好教育氛围,提高师生互动水平

小学传统数学教学的课堂氛围较弱,数学课的创新意识不足。在理解知识环节难以激发学生的训练主动性,抑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必须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注重师生互动,不断增强小学生的主动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些小学生在数学课上遇到比较枯燥的数学知识时,会显得神情呆滞,注意力不集中。这时,教师就需要营造良好的数学教学互动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回归课堂教学。教学课堂与学生单独完成的学习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个人学习训练”,而是以人群为主体的活动。课堂教学是一个交流与合作过程。师生必须有多种互动影响,这就是达成“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交流”。在教师的鼓励、启发和诱导下,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教育研究交流中建立知识框架,进行双向交流,互动携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互动交流的参与者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教师个体互动、学生个体互动和学生群体互动。

比如,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讲授“概率”知识点时,教师从自己的钱包里拿出提前准备好的10颗糖果,向学生详细介绍:“今天老师手里有10颗糖果,其中5颗是奶油糖块,另外5颗是巧克力糖块,但是这些糖块的外包装都是一样的,我想问同学,如果你一次得到两个,吃的是一样糖块的概率是多少?如果哪位同学能准确回答,我就奖励他一块糖块。”这样的分析在小学阶段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增强了小学生对统计知识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了愉快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可以合理地鼓励学生集中注意力,多学习、多思考,积极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落实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小学师生互动

学生自主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关键的学习方式,但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小学生的个人学习行为。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限制,其自主学习是在师生互动交流的前提下进行的。在小学生自主学习部分,学生可以与其他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想法。同时,他们还可以获得大量的小组师生互动机会,因此,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正确引导学生在公平参与的条件下实施自主学习,利用师生互动加以指导,从而增强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效性。师生互动交流的具体指导有待进一步完善,小学数学教师加强对互动交流的具体指导,让学生在互动交流的基础上爱上数学学习,并尽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互动交流,提高互动交流的实际效果。数学课堂中的互动与交流,不仅需要教师进行改进和改正,更需要同学们密切配合,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进行的交流才会有指导意义,促进高效数学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教师通过互动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正,师生互动交流的机制也将越来越健全。

例如,在学习和训练长度单位转换为米、分米、厘米、毫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将这些长度单位的专业知识传达给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让学生亲自测量教室长度等,参照教室中间的桌子和长凳长度以及学生们可以寻找的物体测量长度,让学生体验每个长度单位转换的差异。就这样进行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数学课堂一下子变得越来越热闹了。有的小学生学会准确地测量课桌椅,有的小学生学会准确地测量文具盒,有的学生学会准确地测量自己的书本。学生们在测试过程中详细写下结果,精确测量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报告自己的测试结果,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学生保持积极的互动,及时总结学生准确测量全过程中的方法和常见问题,加强学生对长度单位换算的理解。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实施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有效促进师生互动,提升数学课堂的学习效果。

(三)营造良好师生关系,促进小学师生公平交流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应该是公平的,教师不应独自占据数学课堂。在数学课堂上,应该给学生思考和表达意见的时间和机会,教师应该是学生班级的带头人,而学生是所有数学课的主人。只有师生之间有公平的互动,才能从源头上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积极性,才能有更好的数学教学实践效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环节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同时互动。例如,教师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A回答,遇到问题后,学生A在所有学生中“点到”,即已经回答过问题的同学有机会要求其他同学同时参与问题讨论。另一种是间接互动交流,比如,教师把学生讨论的经典问题传递给全班学生共同思考,然后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建议和争论。这种互动交流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的主体性和作用得到发挥。倡导师生之间的公平互动,有助于建立师生合理互动的氛围。教师结合小学生的具体日常生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行性。如通过分糖果的例子,学生可以根据糖的数量得出最终结果,让学生轻松学习加减法和加减法。

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数学学科,学会构建日常生活场景,进行数学学习,让师生互动课堂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拥有更大的价值,教师也要学会思考,牢牢把握师生互动的课堂方法,不断实现教研成长,实现数学专业知识升级,让师生互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同时让学生更扎实地掌握数学思维和方法,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中逐渐爱上数学。

(四)师生互动模式,专注营造轻松课堂氛围

学生们在这种互动交流中相互讨论、相互学习,每个学生都处于相对放松的心态,不必担心犯错。教师指导学生在数学小组互动中,通过掌握小学生的个性化、个人爱好、学习与训练进度,教师通过问题,准确捕捉学生思维的火焰,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激发群体互动的创造力。在这种互动中,学生可以获得大量的思维方法和逻辑结果,通过向他人学习,对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大有裨益。教师在数学课上,成为课堂上学生的顾问和朋友,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交流体现在数学教学中,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教师的互动行为并不是特别偏向某个个别学生,而是普遍针对小学生群体展开的。在这种互动式的交流中,教师的作用非常突出,学生接受信息的质量对教师输出信息的反馈至关重要,教师对小学生群体的基础训练、课堂教学心态、教学目标都要熟悉,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进程控制。这种互动交流一般基于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进程、课堂教学问题、课后作业评价等环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有预期目的,教师往往可以通过教学预设判断交流中可能发生的问题,预估学生回答的内容,以及学生反思、评论和反馈的内容。这种交流方式清楚地体现了教师自身的教学感知和学生理解水平之间的关系。在师生进行交流时,教师会为互动交流提供准确、具体的指导,以提高互动交流的有效性。教师提升思想观念、与同学互动的第一件事应该是融入学生之中,学会放下教师的架子,做一个数学倾听者,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沟通交流,突破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并立即制定相应的学习复习方法。

三、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师生之间的互动进一步受到教师的重视。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交流,为学生铺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条件,真正体现了新教材以学生为中心的宗旨,真正让课堂教学变得生机勃勃。师生之间的合理互动,不仅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也提升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进而师生共同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小学生有一个积极学习数学的良好心态。

[1] 李珊.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行为与学生数学学习焦虑的关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1.

[2] 顾晓萍.高效师生互动构建小学数学学习有效课堂[J].试题与研究,2021(17):191-192.

[3] 仲艺璐.低年级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21.

[4] 宋登平.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有效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5):42-43.

[5] 何钦.自主、互动让学生创造数学[J].读与写,2021,18 (13):145-146.

[6] 郑亚男.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交流能力的策略[J].辽宁教育,2021(9):61-62.

G622

A

1002-7661(2022)13-0153-03

猜你喜欢
师生交流小学生
如此交流,太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是小学生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