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活化教学研究

2022-03-16 07:12汪纯峰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理论课生活化政治

汪纯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活化教学研究能够延伸思想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丰富其基本教育内容,站在新的视角来探究教育实践方法。面对新的时代境遇和发展使命思政,课程要遵循党中央和国家的指示,贯彻各项工作会议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建设不断助力。当前的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改善课程推进模式,让课程受到学生的喜爱和支持。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发挥课程价值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是对大学生展开理论教育的主要渠道,以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根本目标,所以从价值角度来看,教育需要和生活密切联系才能让学生真正适应社会,使其形成与社会要求相匹配的道德素质和人格修养。未来的学生作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不能只是被动适应社会生活,而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拥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主动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终极价值诉求。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能够分析不同类型的社会问题,解决学生的认知冲突,让思想理论知识进一步内化,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要达到这一目标,也需要课程自身价值贴近学生生活。

(二)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的关键组成部分,和思想政治理论有关的教育活动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当中,其发挥了能够稳定社会秩序、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在人类的社会生活当中,除去基本的生活教育之外,还产生了艺术教育和宗教教育等多项教育活动,反映出不同阶级的思想特性。所以,任何时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都要将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当作根本内容,让学校的教育工作满足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和发展需要,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 提升教学工作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而教学成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目标的实现,从某种程度上看,教学成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生命线。在思政课程教学中,如果理论和实践结合不紧密,就无法深刻解释社会当中某些与主流思想价值理论不合拍的现象和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大学生在三观形成方面产生的偏差问题。所以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进行,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让教育工作与学生的实际体验相结合,关注学生的道德需求和生活需求[1]。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活化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教育主体要求

尽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比于一般的教育活动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但其本质仍然属于人类教育活动的关键组成部分,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一种双主体协同发展的关系,从这一角度来看,学生和教师都可以作为教学主体而存在,两个主体有着不同的教育要求[2]。作为教师应该更新自我教育观念,并树立新时期的文化发展意识,强化个人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水准和学生管理能力,紧跟时代步伐,确保教育工作的稳步推进。与此同时,还应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关心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学生展开交流互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主体则需要提升生活当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始终将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作为根本目标,一方面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育客体要求

这里所指的教育客体是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等,目的在于让思想政治理论更加具备吸引力,能够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符合学生生活需要的内容,才能够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将这部分的知识资源转化为理想信念,外化为思想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该从生活当中寻找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案例和内容,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以贴近生活的角度阐述对于生活的看法和观点。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涉及文化、政治、经济甚至是法律层面,每一层都有严格的逻辑体系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只有以生活为基础,才能以学科知识为支点,处理好学科逻辑和生活逻辑的关系,基于学科要求对多方面的知识展开系统而完整的学习,丰富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而从教材层面分析,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不断进行改革的目的在于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特征,教材作为关键的教育客体,同样可以将生活当中的新理论和新问题及时纳入教材内部当中,作为典型案例而存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引发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思考[3]。

(三)教学环境要求

教学环境的目的和作用在于给学生提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在现实的生活环境当中让教育反映在思想和情感层面。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活化教学的主要因素包括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两个部分,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并没有正确处理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联系,使得两者之间缺乏沟通互动,甚至导致与目标脱节。

因此,后续的课程教学要贴近生活,意味着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之间要形成有机统一体,让学校发挥积极主导作用。学校可以创设不同类型的生活情境,以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具有生活的感知和体验,避免单纯的理论灌输;而从家庭教育层面来看,应该注重学生个人意志品质培养和独立生活能力,培养让学生能够明确人格教育的基本要求,在生活当中形成道德规范和自我约束行为。

(四)教学方法要求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所采取的各类步骤或手段,而未来的理论课教学要保持灵活多样性,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自我革新。具体来看,就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避免主观主义错误,自觉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的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使得各个教学要素也能完成优化配置,无论是视频教学还是远程网络线上教学都可以突出教学过程的开放化特征。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渠道与学生保持密切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在生活当中的问题和需求。例如教师可以在QQ群或微信群之内与学生进行对话,掌握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实际动态,让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有的放矢[4]。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生活化体验的个性教育

生活本身是生命体验的历程,是外在环境和内在生命的融合,因此,思政课教学要创新发展形式,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保障教育过程的灵活性。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组织活动团队,以周围的生活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关注整个社会的日常生活状况,并且了解隐藏在生活当中的各类有价值信息。形成主题,必要时也可以通过网络渠道来感受世界的变化,完成个性化教育,从生活体验中真正受益。长期以来,思政课的理论教学采取的是统一化的方式进行综合管理,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被压抑。后续的教育阶段可以在教育框架方面做出调整,寻求个性化和特色化的发展道路,例如以隐性教育的方式挖掘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不同社交媒介占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树立良好榜样,突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作用[5]。

生活化体验的个性教育与情感教育之间同样存在密切联系,如果学生能够在情感层面树立积极态度,教师也可以以受教育者在情感与生活方面的需求现状挖掘教育素材,引导学生形成高层次的情感体验。当前的社会生活变化快,学生生活的每一天都在发生转变,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才能让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脱离实际而存在。

(二)生活情境的综合应用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贴近生活,就需要以更加鲜活的内容来引入教学主题,创设生活情境,强化课堂交流互动。教师在进行内容选择时,可以以社会生活当中的热点问题或学生关注的新鲜事物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剖析某些社会现象和问题背后的隐藏信息,使学生带着主题和问题展开思考和讨论。教师也可以在每一堂课开始之前,让学生围绕时事热点问题做出分析与评估,不仅可以完成知识的引入,同时还能在后续的课程授课阶段完成更加透彻的思考分析。

在情境创设时教师需要将生活引入课堂,利用语言或教学手段描述生活情境。例如,教师可以围绕教材当中的某个片段设计出典型的生活场景,使学生进入生活情境当中引发他们的思考和感悟,情境设置也应根据学生需求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循序渐进开展教育推进工作,以贴近生活的知识讲授完成交流互动过程。一些现实生活和社会的热点问题可更加具备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还原为一个个丰富的生活情境,让教学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诸如此类具有开放性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同时还能实现思维创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更加适应教学发展的现实要求[6]。

(三) 教学评价与反馈

生活化教学同样需要教学评价和反馈,目的在于加深学生的课后生活体验,从理论课课堂教学真正回归到生活当中。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理论课教学的目的也不单纯是为了进行知识灌输,归根结底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生活本质和生活规律。在进行课后反思时,教师需要将理论知识纳入生活实践当中展开评估,关注第二课堂的建设和管理要求。教育主体之间要做好对话和反馈,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现状和社会要求,重新规划教学资源和教学环节,明确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时应该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评估标准,对大学生的真实生活做好观察和记录,从交往和实践当中反映出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水平,建立健全长效化评价激励机制,深入完成各个阶段的学生测评和考核。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还可以建立各类物质与精神奖励项目,满足学生的个人发展需要。在教学评价方面,我们也可以参考一些其他国家的思想课程模式。例如美国在品德评价方面主张各类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关注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果要求[7];而日本在教育评价时则会主张针对不同的品德层次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在实践层面以长期观察或短期诊断作为评价依据,所以,后续的教师在对学生展开评价时,也要以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手段采取全面评价与重点评价的协同反馈模式,针对学生开展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

综上所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能够为学生指明政治方向,同时还能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提升个人素质水准。当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活化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才能突出教学环节的可操作性。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让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让学生懂得如何感受生活,如何适应生活,如何创造生活,将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和概念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意志,外化为行为准则,让学生具有生活体验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理论课生活化政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