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全面系统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特别是着重阐释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觉与历史自信。中共党史上三个历史决议均形成于党的事业发展的关键节点,是在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关键时刻通过的纲领性文件,凝结了党中央和全党的集体智慧。历史已经证明前两个决议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新的《决议》也必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全面解读中共党史上三个历史决议在国家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体现学术研究对时政的密切关注,《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特别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以学术的视角聚焦“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与中国的发展”问题。
北京大学王文章教授以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视角,系统审视了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他认为1945年的第一个历史决议,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981年的第二个历史决议有利于党领导人民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021年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擘画了新时代现代化建设两步走战略,指出了建设过程中将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难,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对之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夏春涛研究员以第三个历史决议跟前两个历史决议的关联为思考起点,认为第三个历史决议在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等方面不因时间变化而变化,与前两个历史决议一脉相承,又因为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着不同任务,三个历史决议在具体内容上有明显区别,体现了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山大学钟明华教授和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洪志雄副教授将三个历史决议纳入百年党史发展的脉络下进行分析,认为三个历史决议诞生于百年党史的不同阶段,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只有在全面把握三个历史决议内在关系的过程中,才能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观,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党史观。
主持人 李春雷
王文章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
中国共产党作为近一百多年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现代政党,善于总结经验和修正错误,每每在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都要通过历史决议的方式,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统一全党思想行动和指明未来发展方向。因此,迄今为止所通过的三个历史决议,不但深深地影响了党的思想路线和方针政策,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之际,通过了我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即《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该决议既总结了党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教训,也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方面的卓越贡献,特别是肯定了确立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和全党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从而对中国现代化发展政治前提的奠定以及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一,该决议有助于在中国形成稳定成熟的领导集团。在第一个历史决议思想的指导下,党的七大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政治上和组织上形成了建党以来相对稳定成熟的领导集团。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社会在形式上具有许多现代特征,而在传统上越是近似于现代的社会其现代化转型越是困难,若要实现成功的转型就必须要在政治上形成一个稳定成熟的现代化领导集团,即实现“从墨守传统体制的政治领导向赞成彻底现代化的政治领导的转化”[1]56。中国近代以来社会转型的坎坷曲折就与长时期缺失稳定成熟的现代化领导集团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在纲领上追求包括工业化目标在内的现代化目标,在组织上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亦即是一个充满现代性的现代政党组织,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建立,也就标志着稳定成熟的领导集团的形成。其后,在这个稳定成熟领导集团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利用自己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带领人民在短短的四年多时间里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获得了中国现代化的领导权,实现了领导权向现代化政治领导的转移。
第二,该决议指导下的中国革命胜利有助于建立现代化发展所需的有效政府和制度基础。晚清以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绩效不彰且长期落后于日本和俄国两个邻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不断衰败,而在第一个决议思想指导下取得中国革命胜利后,我们建立起了近代以来第一个能够确保国家统一和进行有效治理的中央政府,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央政府长期衰败化的过程,从而有利于克服一些长期存在的阻碍现代化发展的因素。诚如海外学者所言,中国共产党人的胜利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转折点,“中国重新统一对其现代化产生了许多良好的影响”[2]577。此外,中国共产党人还根据第一个历史决议的精神和肩负的社会主义历史使命,充分利用民族主义等意识形态资源的动员功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开始了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大规模转型。特别是通过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最深刻的社会转变, 基本上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并为以后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性的制度基础。
第三, 该决议指导下建立的新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探索。在第一个决议精神指导下建立了新中国之后,作为既坚持社会主义又坚持现代化双重目标的中国共产党,利用中央政府及各级政府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成功地将国家利益置于家庭和地方的利益之上,将分散在地方和私人手中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集中到了国家手中,并通过五年计划等方式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建立起了相对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完成了独立研制“两弹一星”之类的重大高科技项目,在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建设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据统计,同完成经济恢复的1952年相比,1980年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了26倍多,[3]在农业生产水平、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等方面,也有很大发展。西方学者对新中国动员技术和资源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能力,以及所取得的不凡建设成就,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在现代化后起国家中是难得见到的”[2]670。此外,这一时期党还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四个现代化战略构想,以及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为后来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道路提供了理论的准备。不过,由于各种原因,我党在后期的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上出现偏差,没有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没有将现代化建设作为党的工作重心,没有利用世界现代化发展给我们提供的技术转移和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其结果是现代化建设没有取得本来应该取得的更大成就,现代化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人均收入仍处于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列。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此时需要及时回答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中国将向何处去,否则党心军心民心就不顺畅,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未来走向就会怀疑观望,从而就无法为新时期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为此,党中央在1981年6月通过了我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即《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该决议在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从“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对新时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拓意义重大。
第一,有利于将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敢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确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今后全党工作的重点,确定了要对内实行改革和对外实行开放的重大决策。第二个历史决议充分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所进行的重大转折,明确指出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就是要把我国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包括物质方面的四个现代化、政治方面的高度民主和文化方面的高度文明;要求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都要进一步集中到实现这个伟大的奋斗目标上。由于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发展落后、人民生活贫困,所以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否则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无从体现。有鉴于此,决议指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党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党干部要努力学习如何搞经济建设的本领。在决议精神的鼓舞下,我党进行了大胆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破天荒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等改革理论创新,出现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价格双轨制、乡镇企业和私有企业之类的改革实践创新。
第二,有利于创造现代化发展所需的政治稳定环境。决议根据中国当时所处的国情和世情,明确指出全党团结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共同政治基础,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因为四项基本原则尤其是其中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够创造中国现代化建设持续进行所需的政治稳定。亨廷顿曾经指出,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社会分化、利益冲突、价值观转变和民众参与期望的提高等因素,带来了远远超过现有政治体制承受力的政治参与要求,容易引发政治动荡和政治衰败,其程度一般与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成正相关关系,所以这些国家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建立起一个合法的公共秩序即稳定的政治秩序,途径是通过强大的政党建立起有权威的政府,原因在于强大的政党是“唯一能最终排除腐化型的或普力夺型的或群众型的社会动乱的选择”[4]。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制度化程度相当高的强大政党,新时期又在政治上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所以建立起了一个思想解放、认识统一、威信崇高和执行力强大的有为政府,保持了政府的能力和社会的稳定,为从容地进行渐进性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与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在转型过程中骤然放弃党的领导和严重削弱国家能力,从而造成政治混乱和经济灾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有利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目标和任务,中国共产党人随后对其内涵不断予以充实,如叶剑英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中国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目标,即除了主要是经济现代化内涵的四个现代化之外,还包括政治现代化的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目标,文化现代化的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及人的现代化的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的任务等等。[5]第二个历史决议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成果,给予了高度的概括和肯定,如:实现现代化目标要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要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社会主义必须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等等,实际上初步回答了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在第二个历史决议精神的指导下,我党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上不断深入,1982年的十二大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全新的科学命题,1987年的十三大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擘画了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构想,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增加了“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等等。这些新的探索抵御了来自“左”或右的思想对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的干扰,从而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得以持续深入。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诸如贫富差距、分配不公、权力腐败、利益分化、改革共识减少、改革动力衰减之类问题日益突出,需要通过思想再解放来统一人们的认识,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处理这些问题。为此,在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现代化奋斗目标,正在向着第二个百年现代化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党中央在2021年11月通过了我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即《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成就和历史经验,对我国在新时代实现第二个百年现代化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明确了我国第二个百年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建党约一百周年的20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大体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初步小康再到全面小康三个阶段目标。根据十九大报告的规划,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周年,我国要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现代化目标。第三个历史决议重申了十九大分两步走实现第二个百年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即第一步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果按照著名现代化学者布莱克的现代化发展阶段论,新时代的现代化发展进入到了他所谓的第四个发展阶段即整合社会的阶段,该阶段除了因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大量流动改变了社会结构外,还有面向大众市场的消费品生产、高水平的人均国民收入、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和专门教育、广泛有效的社会安全规则等特点,因而也常常被人们称作大众社会。[1]71-76布莱克的整合社会阶段近似于著名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所说的大众高消费阶段及其以后的阶段,[6]二者实际上都是指现代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社会阶段,第二个百年现代化奋斗目标就是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发达社会阶段。
第二,明确指出要正视新时代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难。中国要达到现代化的高级阶段,需要克服各种险阻艰难,因为新时代的现代化建设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规模巨大和国情复杂多样的国家展开的,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等多个目标,所以建设道路绝不可能平坦如砥。毫无疑义,我们有一些有利的条件:如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还没有根本改变;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为我们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全体中国人有实现现代化的强烈愿望和强大动力等等。但是,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绝非一日之功,且越到最后要直面的国内外深层次矛盾和困难越多, 如决议指出的外部环境变化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风险挑战,国内不少长期没有解决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和新出现的矛盾问题影响着改革发展稳定。这里仅以国际上影响广泛深刻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例,它就给中国现代化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包括中国和平崛起态势所带来的被围堵遏制趋势,一些国家奉行的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导致的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等等,这些因素会干扰甚至中断第二个百年现代化进程。据此,决议要求我们必须正视这些现实的挑战和困难。
第三,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对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党的历史决议要求继续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即在遵循世界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的前提下,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具体来说,在政治上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民主法治建设;在经济上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走共同富裕发展道路;在文化上继续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社会上继续坚持社会的公平正义、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生态上继续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国际上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等等。中国式现代化的这些内涵在第三个历史决议中有充分的体现,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7]2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7]25;“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7]25,等等。从世界现代化发展经验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强国和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必由之路,仅就其制度而言,具有社会开放、创造性破坏和法治环境等特征,属于有助于现代化发展和解决贫困等问题的包容性制度,原因是这种制度使人民群众充分享有参与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发展过程的权利,拥有分享发展成果的权利。[8]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是沿着包容性制度方向来推进制度建设的,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的参与范围越来越广泛,享有的权利越来越多;在经济上既从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收益,也从参与国内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实惠。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现代化能够连续保持40多年的高速发展,这在世界上特别是大国的现代化建设中比较罕见。据此,如果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保持并扩展其所具有的包容性制度特征,那么就能够实现经济的持续繁荣和现代化事业的兴旺发达,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总之,中国共产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与中国现代化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历史进程息息相关。第一个历史决议帮助形成了稳定的现代化政治领导集团,并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有效政府和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在政治上站立起来的夙愿,为新时期的现代化建设留下了丰富的制度和物质遗产。第二个历史决议保证了党领导人民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实现了现代化建设所需的长期政治稳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现代化发展绩效,使中国走上了富起来的康庄大道,为新时代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体制保证和物质基础。第三个历史决议规划了新时代现代化建设两步走战略,指出了建设过程中将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难,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对之道,使中国步入了强起来的新征程。
[责任编辑 林雪漫]
夏春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党史上第三个历史决议,①与前两个历史决议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所谓一脉相承,指三个文献前后承接而具有相同点,不因时间变化而变化,如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等;所谓与时俱进,指三者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如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不同任务等,体现党始终勇立时代潮头的信念和担当。说到底,这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即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
第三个历史决议与前两个历史决议“一脉相承”的关系可大体归纳如下。
(一)均坚守初心使命
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懈探索奋斗,初心使命须臾未曾改变。第三个历史决议“序言”开篇就阐明了这一点,把百年党史概括为 “两个始终”:一是初心使命不变,始终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二是理想信念不变,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成为贯穿三个历史决议的一条共同主线。
(二)均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
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看法,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正确认识和评价党史,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三个历史决议都是坚持唯物史观的典范,在以大历史观把握历史上前后衔接、高度一致。譬如,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中国历史演进轨迹与“五种社会形态说”相吻合,同时又有自身独特性。我们党创造性地学习、运用“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进而认清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探索出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第一个历史决议科学总结党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致力于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历史;第二个历史决议科学总结建国32年来的历史,包括正确总结十年“文化大革命”,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探索新实践;第三个历史决议分四个时段科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重点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新探索新成就,深刻揭示了党带领人民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必然性。再如,三个历史决议均坚持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深情回顾党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的光辉历程。第一个历史决议明确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应该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第二个历史决议将群众路线概括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三个基本方面之一,强调党永远只是人民的一小部分。第三个历史决议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概括为“十个坚持”,第二条为“坚持人民至上”,强调“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在展望新征程时,强调“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在决议全篇共出现249次,是名副其实的热词。
以唯物史观指导党史研究所形成的历史观即正确党史观。三篇文献均正本清源、激浊扬清,有力回击了抹黑、诽谤党史的错误言论。针对国民党顽固派叫嚣要取消边区、取消共产党及其武装,毛泽东曾从十个方面对边区和国民党统治区作对比,严正表示“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最进步的地方,这里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1]第一个历史决议开篇即指出,党在为实现新民主主义而进行的24年奋斗中“取得了伟大的成绩”“形成为全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事业的伟大的重心”。第二个历史决议强调“三十二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还是主要的”,“一切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和行动都是错误的,一切否定和破坏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和行动都是不能容许的”。习近平同志就第三个决议起草的有关情况向全会作说明时强调,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2]第三个历史决议“序言”郑重强调“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并说了一句画龙点睛的话:“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三)均重视并善于总结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与在其他场合总结历史、作出结论有所不同,专门召开中央全会审议历史决议、对历史作结论,其权威性、正规性无可比拟,影响巨大而又深远。第一个历史决议为七大顺利召开作了铺垫、定下基调。六届七中全会闭幕两天后,七大召开,回顾建党24年来的奋斗历程,系统阐述新民主主义基本理论,深刻总结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之一的党的建设的经验,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标志着党正式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群众路线。第二个历史决议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决议对毛泽东思想作了系统总结和阐释,从六个方面分析了毛泽东思想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上的具体表现,把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概括为事实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另从十个方面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现代化建设正确道路,从而科学揭示了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第三个历史决议科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光辉历程,重点总结十八大以来的9年,对新时代作出新概括、提出新认识,作出“两个确立”这一贯穿全篇的核心论断,全面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从而深刻诠释了我们党过去何以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为抵御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提供了遵循,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走好新的长征路的科学指南,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四)与前两个历史决议的基本结论相衔接
前两个历史决议对我们党前60年历史,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已进行认真总结、作了结论。第三个历史决议与之相衔接,沿用了其基本论述和结论,并且明确指出:“党制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使全党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一致。”“党制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再以对重大事件的评价为例,第三个历史决议称十年“文化大革命”为“十年内乱”,是一场“灾难”,与第二个历史决议的定性完全一致。这从侧面说明,党起草历史决议时慎之又慎、精益求精,所作的历史结论具有权威性,经得起时间检验。
与前两个历史决议相比,第三个历史决议的“与时俱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着重从大历史观系统总结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及历史经验
三个历史决议的主旨均为总结历史、展望未来,但产生在不同年代,对应不同的历史任务,在具体内容上有明显区别。前两个历史决议都是在党内对党史存在重大认识分歧的背景下制定,着重纠正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第一个历史决议重点总结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这十年历史,旨在清除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影响,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正确方向,以促进党的团结和思想统一。第二个历史决议同样是在历史紧要关头,妥善解决了党内历史遗留问题,纠正了“左”的和右的错误观点,在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使全党在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回到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上这一问题上达成共识,团结一致向前看。
第三个历史决议则不然。不同于前两个文件侧重分清历史是非、总结历史教训,而是如标题所示,重点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作为走过百年峥嵘岁月、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胜利者姿态总结自身的百年奋斗史,充分彰显了百年大党的成熟、自信和万丈豪情。
(二)及时总结党的理论创新成果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每一个历史决议都是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刻总结,都及时回答了时代之问、人民之问,都致力于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既不丢掉老祖宗、又讲出新话,生动体现了党在理论创新上的与时俱进。
第一个历史决议高度评价毛泽东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上的杰出贡献,为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写在党的旗帜上作了很好铺垫,使全党在思想上达到空前团结和统一。第二个历史决议论述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高度肯定了进入新时期逐步确立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实际上初步揭示了邓小平理论所着力解答的问题,即我们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随后推进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作了很好铺垫。第三个历史决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新概括新阐述,将其核心内容概括为“十个明确”,指出该创新理论用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解答了新时代的诸多重大课题,包括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就大大丰富和拓展了该创新理论的内涵。决议作了新定位,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即第三次历史性飞跃。“新飞跃”是很高的荣誉和定位,具有引领、开创意义:毛泽东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邓小平理论为开端,接着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引领、开创意义,开启了新一轮理论创新。
(三)及时总结党的实践创新成果
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先导,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通过及时总结提炼实践中产生的新鲜经验,实践创新又反过来推进理论创新,形成良性循环。在带领人民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不懈奋进的光辉历程中,党经历不同历史时期,所处历史方位不同,面临的主要任务不同,实践的具体内涵自然各不相同。随着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党的理论与实践也不断向前发展,鲜明体现了与时俱进。以对外关系为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仅在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实行局部执政,对外仅限于与共产国际和苏联的联系,故第一个历史决议数次提到共产国际、苏联和斯大林。新中国成立后,长期遭受西方国家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中苏关系恶化后,又骤然面临苏联施加的巨大压力。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于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次年促成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积极作用。第二个历史决议从十个方面概述建国32年来取得的主要成就,将外交工作单列出来阐述。决议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归纳为三个基本方面,在阐释“独立自主”时,强调要走适合本国特点的建设道路,同时明确表示:“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不是也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之外,我们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争取外援,特别需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闭关自守、盲目排外以及任何大国主义的思想行为都是完全错误的。”这是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巨大转变,反映了认识和实践上的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打开新局面,从起初的沿海开放转为全方位开放,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同时始终以我为主,坚决抵御全盘西化。进入新时代,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外部风险挑战,我国不信邪、不怕鬼,同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人类进步潮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第三个历史决议充分体现了这种变化,阐述外交工作所占篇幅大为增加:分13个专题详细论述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其一是外交工作;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概括为5条,其一是“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概括为十条,即“十个坚持”,“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都涉及对外关系。
再如,第二个历史决议以阐述党建、政治、经济为主线,文化、社会等方面附带提及,生态环境方面只字未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内改革最早从经济领域入手,随后扩展到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致力于推进综合性改革。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新课题,由此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带领全党全体人民积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第三个历史决议充分反映了这种巨大而深刻的发展变化,从13个领域全方位总结党和国家事业在新时代取得的伟大成就、发生的深刻变革,包括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三个方面。
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质。一百年来,党带领人民砥砺前行、不懈奋斗,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停歇,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历史发展大势,始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设计者、主心骨和领路人。
(四)作出“两个确立”新概括
前两个历史决议都着重论及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和核心以及党的指导思想。百年党史深刻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即坚强的领导核心、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性问题。第三个历史决议作出“两个确立”这一新概括,构成贯穿决议全篇的一个核心论断。“两个确立”是既成事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五六年前发生的事,早已成为共识和常识。诚如决议所言,这“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作出“两个确立”新概括,写进总结百年党史的历史决议,便成为历史性结论,其权威性不可比拟,顺应了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时势需要,是含有深意的战略安排。
查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确立”作“稳固地建立或树立”解。[3]“核心”地位一旦确立,就具有稳固性,不因时因事而变,不因职务变化而变化。从指导思想上讲,在邓小平理论之后,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不再以领袖名字命名,直到十九大才有变化。“新时代”是个大的时间概念,包括21世纪中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意味着我们今后的理论创新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框架内进行,是对后者的坚持、丰富和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LSYZD21002)研究成果]
【注释】
①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单行本),人民出版社,2021;《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合订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本文相关引文均引据这两个版本,恕不逐一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 林雪漫]
钟明华1, 洪志雄2
(1.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2.中共广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继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之后,党的第三个重要历史决议。这三个历史决议,诞生于百年党史的不同阶段,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各不相同,但作为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通过实事求是的总结评价,来起到增强全党团结统一步调一致,继往开来开启工作新局面的作用。这三个历史决议的形成,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观的深刻意蕴,全面把握三个历史决议的内在关系,能够更好地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观,树立正确的党史观。
百年党史的三个历史决议,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与前两个历史决议相比,第三个历史决议与时俱进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战略策略上的历史主动。在中国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际,党中央做出战略性决策,通过召开一次全会来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目的在于以这些经验为思想武器,从中获得“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定力、魄力、能力”,以便能够“正确判断形势、科学预见未来、把握历史主动”。[1]由此可见,与前两次不得不作出历史决议以结束历史争论、总结问题教训相比,第三个历史决议更加着眼于“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旨在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历史规律,以增进历史智慧、掌握前途主动。“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需要在战略层面正确判断、积极谋划、主动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重大历史关头主动作出第三个历史决议,从战略上认识、分析和判断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制定相应的任务、策略、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积极谋划的历史担当和历史主动。
二是分期跨度上的历史全局。前两个历史决议所处的时间节点,造成它们都只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和意义。其中,1945年的第一个历史决议,将24年的党史划分为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1981年的第二个历史决议,又将60年的党史划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两个大的历史时期。第三个历史决议,则按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史文献以及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将党的百年历史进程划分为四个大的阶段分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并分别总结和评价了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目标任务、理论和实践成果、历史成就等,在此基础上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体现了全局性的历史思维。与此同时,第三个历史决议还基于这种全局性的历史进程,以更宏阔的视角,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对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带来的历史性变化:“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3]2只有以这种站在历史长河的宽广视野和全局视角,才能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性贡献。
三是对奋斗成就和奋斗精神的历史自信。习近平指出,“这次全会决议充分显示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信”,而这种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1]由于侧重点的不同,前两个历史决议只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做了初步总结,而第三个历史决议则在建党百年的时间节点将总结党的百年奋斗成就作为决议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习近平“七一讲话”中提出的四个“伟大成就”的基础上,将党的百年奋斗成就进一步概括为四个“伟大飞跃”,并从十三个方面分领域重点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从而自信地认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也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这份令人刮目相看的百年成绩单,不是一帆风顺得来的,而是经历了艰辛的拼搏、探索和奋斗,经历了几度绝处逢生、柳暗花明才最终战胜困难、修正错误、走向光明。
四是引领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历史担当。第三个历史决议强调:“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3]64这种影响不仅在于让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从而深刻改变了世界格局的力量对比,还在于以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助推人类社会发展,直接回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中国共产党的成就和贡献,不仅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1]正是这种世界性意义凸显了第三个历史决议所具备的独特品质。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上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4]凭借这份担当,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变局中,号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使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推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等。
三个历史决议及其形成,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观的生动诠释和表达,其中蕴含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如何认知历史、把握历史、评价历史、运用历史等丰富观点和方法。
一是以大历史观贯通历史、现实与未来。“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5]习近平强调要树立大历史观,在“历史—现实—未来”的时间维度上与“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空间维度上整体把握百年党史,探究历史规律和历史大势。这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认知上所拥有的战略性高度和整体性视野,强调历史是一脉相承连续发展的,以及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这种大历史观在第三个历史决议上得到突出体现,使之成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行动指南。毛泽东在1941年延安整风运动期间就强调想要把党的事情办得更好就需要搞清楚党的历史特别是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我们要研究哪些是过去的成功和胜利,哪些是失败,前车之覆,后车之鉴。”[6]邓小平在如何评价毛泽东的问题上也坚持党的历史是一个整体、指导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不能割裂过去与现实,认为无论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历史上的经验都是宝贵的财富。[7]623这些历史观成为前两个历史决议形成的重要依据。
二是认清所处历史方位谋求历史主动。三个历史决议都是在历史的重要节点做出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历史自觉以及对历史方位的准确把握。其中,1945年的第一个历史决议产生于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和解放战争即将开始的重要关头,1981年的第二个历史决议产生于“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大幕拉开的关键时期,2021年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历史节点,面对各个时期需要解决的革命、建设、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团结党心民心继往开来开辟工作新局面、开启奋斗新征程,都做出了相应的、正确的历史性抉择和战略性决策,统一了全党对革命路线问题的认识。对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认识,对“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认识,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开启以及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善于把握历史节点推动历史进程的本领和能力。
三是坚持以唯物辩证法总结历史诠释历史。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路线斗争为主线,采取阶级分析法,分析阐述了自1927年到遵义会议这段时期内,党内的各种错误路线特别是第三次“左”倾错误路线的演化和表现,以及它产生的思想和社会根源。而第二个历史决议则运用矛盾分析法,对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了总结性的评价,认为这段时期虽然有曲折,但总的来说,依然是一段“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8]63,强调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要将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晚年错误分开,继续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第三个历史决议同样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如何看待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上,强调“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9]。
四是坚持向前看,历史评价要服从大局。三个历史决议在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同时,也鲜明地表现出“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导向。对于历史评价问题,邓小平提出“不纠缠”“宜粗不宜细”等方针,认为没有必要去硬扯那些不容易讲清楚的历史问题,那样做只会分散党和人民谋发展的注意力,[7]192强调“要大处着眼,可以粗一点,每个细节都弄清不可能,也不必要”[7]203,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也就是说,做历史决议的重点和意义并不在于完全还原历史,而是为了达到和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局。毛泽东也指出,对于党内历史问题的所有分析、批判和争论,都应该遵循“从团结出发,而又达到团结”[8]53的原则,如果违背了这一原则,那这些争论就是不正确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坚持了以上观点和精神,认为前两个历史决议的基本论述和结论至今仍然适用。
五是注重以史为鉴勇于推进自我革命。习近平指出,党的伟大并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1],表现为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正视问题、刮骨疗毒。比如大革命失败后对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纠正、土地革命时期对左倾错误的纠正、延安时期对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纠正、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对“文革”的彻底否定,以及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数次整党整风和新时代的全面从严治党等。中国共产党勇于推进自我革命的历史和特质在三个历史决议中都有充分的体现,每个历史决议都开辟了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的新境界。同时这种自我革命也是建立在以史为鉴的基础之上的,是历史的启示所给予的行动自觉。习近平强调,要从党在历史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中“吸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不断开辟走向胜利的道路”[3]79。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伟大自我革命的历史。
六是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实现理论创新。三个历史决议都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探索历史规律的同时,确立、维护或发展了党的指导思想,维护了党的领导核心,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第一个历史决议高度评价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毛泽东同志的路线”,强调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是“中国人民获得解放的最大保证”。[8]5第二个历史决议在坚决维护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同时,围绕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和回答,为邓小平理论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第三个历史决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为“十个明确”,赋予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历史定位,并提出“两个确立”,认为这“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