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红 曾雪梅 谭显芳
医院ICU病房收治的都是急危重症患者,由于其病情较为危急,所以死亡率较高。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合理选择护理模式。但部分医院的ICU护理人员存在着较为缺失的情况,同时ICU护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强度,导致护理人员顾此失彼,往往会在护理过程中忽略一些细节,想要对这种情况进行改变,就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护理资源进行积极的整合,以建立护理团队为基础,有目的、有秩序的完成护理工作,保证护理质量,发挥护理效果。网格化护理管理模式主要以相关标准规范为基础,对不同的护理单元进行划分,通过协调各单元能较好的完成信息交流过程,提升信息交流效率[1]。由于不同单元之间存在着较为独立且完善的管理系统,所以可保证护理效果[2]。将网格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在ICU病房中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有利于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据此本文以我院ICU病房接受的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个组别,分别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与网格化护理管理模式,对比2组不同护理干预、管理方式的效果,在此对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在患者及其家属完全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开展本研究。以我院ICU病房于2017年1月到2019年10月之间收治的300例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男89例,女61例;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56.92±5.15)岁;研究组男85例,女65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5.14±5.41)岁。2组在性别比与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除了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外,还包括其他的常规管理措施。
1.2.2 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实施网格化护理管理模式,网格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基础在于对质量管理小组进行构建。医院护士长应对网格化管理质量小组进行组建并承担网格长的职责,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质量控制小组人员,护士长负责对网格中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只有培训后通过考核才能参与到临床实践护理工作中[3]。小组中的管理人员负责对所有护理工作内容的质量进行控制,同时积极参与细节工作,基层护理人员则需要负责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并控制患者的感染情况,确保护理工作的全面性[4]。此外,应对护理工作的质量考核标准进行确定,合理设置考核指标,组长应定时检查工作质量,并合理融入到网格当中[5]。在指标的设置方面,主要结合护理部对科室护理工作的质量考核评价标准,将专项的质量控制工作划分为多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护理文书、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等,同时应涉及到健康教育、制度落实、消毒隔离、专科护理等方面内容。对于网格内的质量控制人员需要结合具体的护理目标对其进行细致、深入的检查,同时对于横向的区域化管理,管理人员也需要需要做好多项质量指标的检查,注重细节。应对负责质量控制的工作人员进行要求,积极的参与质量检查工作,如果在护理人员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中发现存在问题,应及时向护理人员提出具体要求,并对其整改过程进行督促[6]。另外,应定时对检查过程中得知的网格质量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并持续对问题进行跟踪监督,以此来对护理人员进行督促,让他们能够高质量完成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任务,确保工作质量。应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以调查结果为评价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的结果[7]。最后,网格小组组长应每月汇总相关的工作信息,以此为基础对整改方案进行制定,整合质量整改措施,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标准,提升网格质量控制效果,保证护理质量,一旦出现问题,应保证及时对其进行解决,避免急危重症患者因护理人员的工作失误而受到不良影响[8]。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涉及到的观察指标主要包括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患者治疗依从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包括“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健康教育”、“消毒隔离”4个分支指标,分数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包括3个分支指标,分别为满意、一般、不满意,通过问卷方式进行调查;患者治疗依从性包含3个分支指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通过分支指标计算不同组别的整体依从率,之后进行对比;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包括“情绪健康”、“认知功能”、“综合生活质量”3个不同的分支指标。
2.1 2组急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2组急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n=150,分,
2.2 2组急危重症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满意60.79%,一般32.09%,对照组满意43.3%,一般37.39%,护理满意度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急危重症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n=150,例(%)
2.3 2组急危重症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接受网格化护理管理模式的研究组患者在治疗依从率方面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3。
表3 2组急危重症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n=150,例(%)
2.4 2组急危重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在实施护理管理模式前,对照组、研究组急危重症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在实施护理管理模式后,对照组、研究组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差异显著(P<0.05)。见表4、5。
表4 实施护理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n=150,分,
表5 实施护理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n=150,分,
在各医院中都设有ICU病房,由于ICU病房接诊的患者大多数都是急危重症,同时接诊数量较多,因此在ICU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十分重要,只有保证护理质量,才可以尽最大努力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9-11]。目前已有医院对网格化护理管理模式进行了应用,这一模式以网格管理理念为基础,通过划分网格单元,可对各单元的具体作用进行协调,在对信息资源进行共享的基础上,及时发现急危重症患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高效率的解决问题,提升工作质量。
实施网格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基础在于构建质量控制小组,之后设置相关的指标,并合理对其进行监督,提升护理效率与精细化的护理工作水平,组长每周定期检查,同时对网格中所有的质量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由控制小组进行落实,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跟踪调查。在非行政时间段,需要督促护理人员及时落实岗位职责并协调人力资源,记录护理相关不良反应时间,保证护理的全面性,提升服务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11]。由于实现了资源共享,所以在发现问题时能及时的进行解决[12,13]。急危重症患者普遍存在着病情严重、复杂、发展快、危险性高的特征,护理工作本身就具备一定的风险,这也要求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人员提升工作质量水平[14-16]。有研究认为,采用网格化护理管理模式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可结合患者的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提升护理服务效益,改善患者预后,这与本文的具体要求也较为符合[17,1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接受网格化护理管理模式的患者在各指标方面皆优于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患者,说明网格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较为明显[19]。
综上所述,针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对网格化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应用,能较好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也证明在实施网格化护理管理模式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都得到了提升,因此应在临床实践中合理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