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慰祖 王秋月
设计学在当下中国是属于艺术学门类下的学科,是基于设计科学方法论,解决人与物、人与环境关系的一门学问。其目的是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社会经济、法律标准、乡俗民约的共同加持下,通过设计,创造出人类生活所需的产品、服务和环境(图1)。设计不仅仅是艺术创作,也不仅仅是从事文创的手段,而是一种科学方法论,和人、物及环境密切相关。
设计的本质就是找准需求,集成人类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并加以合理运用,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设计是一把双刃剑,既可创造出造福人类、为人民谋福祉的伟大成果,也可能主观设计出浪费资源、误导社会的垃圾,这也是科学设计与臆想设计的差异。
国内关于设计方法论的研究已经有一段时间,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设计方法论属于哲学的范畴这一界定已经达成共识;二是对设计方法论包含的结构进行了分类梳理;三是对设计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比较具代表性的有如下观点:梅映雪在其研究中提到,关于设计理论的研究也应该包括设计方法论研究,认为现代设计变革需要从设计哲学的高度,用设计方法论来掌握现代设计,并提出了设计方法论涵盖的内容和主要工作。王焱和柳冠中指出,设计方法论包括三个层面—观念、组织结构和操作流程,并分析了系统设计、直觉设计、用户设计和用户研究四种设计方法论。张黔从真、善、美三个不同价值目标角度对设计方法论展开了讨论,提出设计方法论包括设计认识论、设计伦理学和设计美学三方面内容。国内学者米华梳理了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设计方法论流派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并提出了当下两个流派的设计方法论应不断相互借鉴、弥补自身局限,并最终走向统一的观点。
设计思维自人类懂得选择工具之时就已经形成了。设计始终伴随着人类科学认知的深化和技术的创新,并基于人类对美好物质、文化生活的追求,创造着地球上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设计的起点是选择,正如马斯洛提出的人类需求层次(图2)所展示的那样,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这五大需求,是由低到高逐层递进的。人类首先面临的是生存需求,这也开启了人类运用设计思维创造和改变世界的历史。
图1:设计原理
图2: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图
旧石器时代,人类开始在茫茫大地上寻找可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天然石块、木棒作为工具。这种朴素的设计思维仅仅停留在人类对物的选择阶段,是出于本能的生存行为。而人类之进步在于开始选择自身能力之外的工具,以满足生存、获取食物的目的。这是设计的萌芽时代。
设计思维在新石器时代有了跳跃性发展,人类从选择自然器物向着人造物的时代进步。人类掌握了集成知识的能力,懂得了对需求的主动分析,开始研究科学知识,探索技术工艺,思考解决问题的路径。这种朴素的设计思维让人类创造出了各种石器工具和用兽骨、贝壳制作的装饰品;并开始整合材料和技术,再造能满足人类需求的产品,如陶器、纺织品等。这是设计的第二时代。
居住方式和地点的变化,带来了人类组织形式的变化。人类在造物的同时开始设计服务体系和管理制度,随着生产内容和生产方式的差异化,世界上产生了多元化的政治制度和国家体制,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随着人类选择农耕作为获取食物的方式,居住地也逐渐稳定下来。中国作为世界上发达的农业国,建筑体系和精美程度也是世界建筑文化史上独一无二的。特别是墙文化登峰造极的设计—万里长城,这是农耕时代人类需要对自己管辖的土地拥有明确的界定和安全保障所引发的设计。“天下之大莫非王土”,这就是长城城墙、寨墙、院墙的由来。它不是边界,而是安全防卫措施,是为了保证管辖权不被骚扰,各方和平共处、友好交往的举措。这一设计是中国在世界农耕文明历史阶段成熟和先进的象征。这漫长的数千年是人类设计起源与设计思维形成的时代。
当西方进入工业革命时代,机器被设计、制造出来。人类找到了自然力(风力、水力和畜力)之外的人造动力(蒸汽力、电力),让吃饱之后的人有了更便捷生活的可能。交通、通讯高速发展,人际交往愈加便捷,人类之间的快速沟通成为了可能,交换范围也不断扩大。这个时代诞生的工业设计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生活用品,人们追求的是快速、方便,追求的是拥有物质的满足感。自行车、缝纫机、钟表、服装、箱包、家具、化妆品成为人们购置的基本生活产品。伴随科技大爆炸时代的来临,工业设计日益成熟,对技术的集成创造能力也愈加强大。当四大神器—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电视机被设计制造,越来越多的个体活动取代了群体活动。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适度实现了一次质的跨越,尤其是在个人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无线通讯等新技术普及之后。在从手工业转向大机器工业的被称为工业革命的时代(1860~1960),以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包豪斯工业设计为代表,是设计走向成熟的100年,也是设计发展的第三时代。
人类在20世纪40年代迎来了科技创造时代的设计,知识集成、满足需求、创造商品让工业设计走向企业发展的前台,成为企业产品创新、塑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设计方法体系逐步形成,开始走向完善与成熟,并成为各领域的创新方法。工业设计成为各国竞争力的主要动能。集成创新的设计方法,是设计发展到第四代的象征。
进入21世纪,新时代的设计特征是创新驱动发展。人们在物质上初步实现了基本丰富,对科学技术的发现和认识也进入到一个相对全面的成熟阶段。科技与文化相融合,既要满足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还要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这就需要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设计创新为方法,开启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是创造出具有文化内涵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体系,政府、社会、产业、市场都在设计范围之内。设计已经成为多维度、多角度、多层次、多环节、多知识协同融合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这是设计发展的第五时代。
从农耕时代、工业时代、科技时代到创新发展新时代,在人类文明漫漫万年的发展过程中,设计思维始终是人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和工具。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在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互相融合的设计方法论指导下,可持续地向前迈进。伴随着人类文化积淀的日益深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创新,人类生存、安全交往、社会认同、自我实现的需求也不断在创造发明中得到满足和解决,人类也不断向着新的需求高度前进并设计出新的解决方案。人类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在使用这些创新设计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并产生了新的行为和新的生活方式。现代设计作为科学理性建构的同时,仍然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对抗消费社会的自我膨胀。
回首人类百万年的进化史和万年文明史,不难看出就是一部人类在争取生存的斗争中,不断设计创造的历史。回顾历史可以明确:设计是集成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社会经济、法规标准、乡规民约等知识要素,为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而创造商品、服务、环境的系统的科学方法。图3是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相融合思路下,设计方法论的操作程序图。
图3: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融合的设计方法论操作程序图
图4:马栏村保护项目整体设计思路
基于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相融合的设计方法论,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包含以下几个主要思路:
设计必须把握住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这是其与艺术创作的不同之处。设计首先要寻找目标客户群并予以定位,然后细致调研分析其爱好、生活习性、工作行为、生存环境、所处时代、周边人群相关领域的基本生态。找出他们需求的共性,以确定产品和服务的设计方向和落脚点。抓准需求的关键是设计者要有一颗“为他”服务的心,为他人解决难题。这体现了设计思维之本源—为人服务的基本思路。
当今设计需要系统性的、多方面的知识,才能进行集合创造。这就需要对工程设计功能、结构、工艺加工方面的科技成果进行整合运用,同时,也需要能提升形象表现、操作使用、时尚外观的艺术造型设计。所以说系统论是设计方法论的基础性理论,而科学地集成知识并融合应用需求则是设计创造之源。
设计的最终目标是为人服务。设计的风向标是人的需求,基础是知识的集成,关键是实现创新,结果是创造人类的美好生活。人类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明水平的提升,需求层次也逐级递增,创新、创意、创造能力不断提高,设计也就在其中完成了对产品、服务和环境的进一步完善。
无论是政策设计、管理设计、规划设计、法制设计,还是产品设计、过程设计、艺术设计、工艺设计,以及环境设计、服务设计、城市设计、乡村设计,都要依据设计方法论的思维来进行思考、运用和实施,才能做到科学、合理、不走弯路,直达设计的目标。
2012年以来,民盟北京市委与中共北京市委农工委联合,在北京设计学会的具体组织实施下,由宋慰祖牵头发起组织开展了“设计走进美丽乡村”活动。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以促进生态服务型产业发展为切入点,在村镇品牌建设、村域环境空间布局规划、乡村民居设计、生态休闲旅游、农副产品旅游商品研发设计、产业升级等方面展开工作。通过党盟、政社合作,发挥盟内外人才优势和专业学术组织的专家资源,面向京郊农村,通过设计生产力来提高乡村的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最终提升“美丽乡村”的品质。同时,民盟北京市委将参政议政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创造性地探索出民主党派履职尽责的创新模式。
开展“设计走进美丽乡村”活动,旨在以设计方法论为指导,围绕建设北京“美丽乡村”理念,进行乡村设计示范,推动产业发展,提升形象,促进交易,以科学的方式将乡村传承好、保护好,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展示北京新农村建设的科学性、创意性、人文性,打造生态文明突出、生活环境和谐、产业结构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农村。
马栏村位于北京最西端门头沟斋堂镇,是国家认定的中国传统古村落。该村四面环山,没有完整的田地,吃菜都要到集上去购买。但这里也曾经辉煌过,因为这个小山村有煤,而且是富饶的露天煤矿。在薄薄的土层下面是厚厚的煤层,这个百户山村曾经出了26位矿长。这里还有一座林场和小有名气的斋堂水库。这里是古香御道的必经地,是冀热察挺进军的司令部所在地。这里不仅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也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但却因交通闭塞,山高路远,产业缺失而沦为了低收入村。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是摆在村里、镇里、区里的一道难题。走什么路?做什么事?发展什么产业?如何使传统村落重获昔日辉煌?—这对我国所有的传统村落来说都是道难题。
(1)科学理论指导设计总规划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和建设需要科学、进步的理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5日参加内蒙古代表团会议审议时强调:“坚持底线思维,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把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特点、体现本地优势和特色。”在乡村振兴具体工作落实中,坚持保护资源环境、坚持保障生态安全、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是总的工作思路和具体要求。我国乡村的地理环境、生产条件、风土人情、历史传承等往往各不相同,有传统村落、民俗新村、民族村寨、文化名村、生活村庄、特产产地等,资源条件差异巨大。因此,马栏村的保护设计要在保护乡村机理、保护乡村集体记忆、传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遵循“一村一设计”,有针对性地开展村域环境规划设计、产业发展设计、立足禀赋资源的特色优势进行特色商品设计,以助力马栏村实现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需求调研明确设计思路
民盟北京市委与北京设计学会组成了由设计师、艺术家、农村问题专家和政府领导及村干部参加的“设计走进美丽乡村”课题组,建立了“民盟新农村建设实践基地”,在北京市科委获批立项“马栏村传统村落美丽乡村设计”课题。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张宝文、副主席张平、葛建平,中共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牛有成、戴均良,中共北京市农工委书记、农委主任王孝东、孙文凯等领导先后亲临现场指导、落实工作。课题组经过两年的蹲点调研,参加调研人次达到100余人次。调研组经过充分的调研走访,为村子制定了“古村、红村、新村”的总体发展思路和理念。
项目组分别组建了由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张继晓院长为组长的村域环境和导示系统设计组;由乔信建筑设计公司韩居峰等领衔的12位来自大陆和香港、台湾、海外的中国设计师组建的“乡村民居12间团队”;以及由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刘洋领衔的农产品旅游商品设计研发团队。项目组围绕村域环境规划、乡村导示系统设计、产业规划定位、旅游动线设计、旅游纪念品设计、民居保护性设计等不同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和设计实践。针对马栏村项目,项目组还提出了保护设计的三个要素:即村域环境不变、民居要“吃外住内”、农副产品要旅游商品化设计。整体设计思路如图4所示。
以“古村、红村、新村”为理念,项目组确定马栏村的产业发展为旅游休闲业、养生养老业,主体是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挖掘红色基因,开办红色旅游产业,以抗日挺进军司令部驻扎地为核心,这里开办了第一个北京市注册的村级博物馆“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将散落村内的部队卫生所、机要室、弹药库、商店等各部门用房院落挂牌,形成了全村的红色旅游路线,以红砖为导示地标路线图。
保护传统基因,以古村的原生态建筑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在设计中保留原石砌成的围墙、院墙、屋墙,让古村环境不变、村域形象长存。
围绕村域环境优势和特色,围绕休闲旅游产业发展需求,民居进行了“吃外住内”的设计规划,外部环境古朴,而内部设施则要高科技、现代化、时尚化、舒适化。“12间乡村民居设计”充分考虑了地形地貌以及人员结构对环境的需求,如:残疾人的家庭无障碍设计、庭院的休闲环境设计等。
村里组建了旅游合作社,流转土地、民居盘活、建立集体食堂和活动礼堂、修复庙宇和舞台,围绕旅游休闲产业策划,发展民宿产业设计。在设计走进美丽乡村活动中,做到了农民组织、资产盘活、土地集约,村里将资产转变为资本,奠定了产业发展的基础。
中国乡村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农业文明时代的创造,生产生活与自然的协调共存、生生不息,对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今天乡村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依然很高,仍然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设计走进美丽乡村”在门头沟区马栏村的实践,以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相融合的设计方法论为指导,在充分调研村民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了兼顾政策、产业、组织、村域、公共服务、民居、商品多个层面需求的系统化设计。项目做到了村域系统的规划设计、农副产品的创新设计、政策制度的服务设计、公共服务的规范设计、基础设施的标准设计和乡村治理系统设计的多规合一。
我国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中国城乡差距显著缩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以科学的设计方法论指导的马栏村美丽乡村保护设计项目的主要思路,可以概括为:农村经济集体化、农业生产企业化、村域环境乡愁化、民居设计品质化、公共服务便利化和基础设施现代化。项目为中国乡村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积累了实践经验。
注释:
① 梅映雪:《设计哲学引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51-53 页 。
② 王焱、 柳冠中:《评析四种不同的设计方法论》,《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0第2期,第71-74页。
③ 张黔:《设计方法论的构成谱系》,《设计艺术研究》,2017年第2期,第46-51、第62页。
④ 米华:《海德格尔技术哲学观视野下的设计方法论之争》,《齐鲁艺苑》,2019年第3期,第71-74页。
⑤ MASLOW A H,“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Review, 1943, 50(1),pp. 370-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