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红色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创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华儿女走过艰苦卓绝而又彪炳千秋的一百年,其重要法宝就是在伟大斗争和实践中所探索出的红色精神与力量。在当今国际大变局中,优秀红色精神以其丰富的内涵及独特的意义,为新时代党的事业提供有效支撑和动力。走入新时代、肩负新使命、面临新挑战,我们只有传承和发扬经典红色精神、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丰富时代内涵,才能开启伟大征程、谱写新篇章、创造新辉煌,聚集起实现伟大中华梦的磅礴精神动力。
关键词:红色精神;新时代;传播;影响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8.054
1 红色精神谱系的内涵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伟大征程中孕育并形成了一系列红色精神谱系,其中包括形成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红色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共产党人近百年的奋斗史所孕育和形成的一系列革命精神称之为“红色精神谱系”,红色精神无疑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将传统优秀民族精神同时代精神的产物,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将自身坚定的理想信念付诸实际行动而形成的伟大精神。
1.1 “不怕艰险、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苦难后用宝贵生命所铸的伟大长征精神,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的胜利所体现的不仅是战争的胜利,它更是理想信念与不屈不挠意志的胜利。正是因为拥有这般珍贵的理想信念,我党才能够排除万难走出困境,打赢这场战争,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夺取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1.2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老一辈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了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形成坚定的政治方向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等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孕育了优秀的传统作风、价值品格。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在边区发展民主政治,实行民主政治方针,解决农民的生产及生活问题,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从而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及支持,为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力量。
1.3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赴京建立了新中国,也留下“进京赶考”的历史佳话。中国共产党经历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民主革命的巨大胜利,但我们的革命成果能否巩固,就必须要跳出“历史周期律”。毛泽东指出今后我们革命的道路会更长,更艰苦,因此面对胜利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很艰苦奋斗的作风。其次,“敢于斗争、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也是其重要内涵,在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运用这股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将革命进行到底,从而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建立新中国。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我党更是传承赓续西柏坡红色精神,筑牢优良作风,不懈艰苦奋斗,书写出新的篇章。
2 传播红色精神的意义及时代價值
有效传承红色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及时代价值。要落实到国家、各类高校以及个人层面。在国家层面上,赓续红色精神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在高校教育方面,传播好红色精神有助于师生提升认识,丰富办学内涵,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及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个人层面上,充分学习红色精神的内涵意义,能够推动党史育人、党史助人,增强个人的文化自信,提高道德情操,促进个人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
2.1 传播红色精神的影响意义
2.1.1 坚定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提供道德力量
青年是国家的新希望与未来。理想信念对青年的发展极为重要。新时代高校青年多数追求远大的理想信念,憧憬着美好的愿景和未来。但是客观上,随着时代快节奏的发展,科技创新与各种思潮激流勇进,网络环境中些许不良信息的爆炸性出现及错误思想一同迸发,在一定程度上误导着我国新时代青年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品德修养。另外,我国近些年来经济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这种社会条件下成长的青年学生,物质方面得以丰富满足和发展,但却在精神需求方面较为匮乏与困惑,其中多数表现为对传统文化、革命精神的不深入了解和研究,缺乏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等。在我国伟大革命事业中显现出许许多多英雄人物,他们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不畏生死、舍生取义,为理想信念奉献终身。大力弘扬其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从而为新时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榜样。习近平总书记提道:“中国共产党人如果没有信仰、没有理想,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以此看来,传播红色精神的实质与内涵,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能够帮助青年学生深入了解党史,汲取红色精神力量,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政治定力,对我党优秀的红色文化精神产生认同感、使命感。青年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红色精神践行下去,在砥砺道德品行和塑造人格中成长、成才。
2.1.2 提高各大高校办学质量,促进人才引进
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等重要使命。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标准之一就是教书育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肩负着传播弘扬我国优秀红色精神阵地。首先,传承红色文化能够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做到立足党情、国情,为学校和国家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其次,要将红色精神切实融入高校办学理念及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红色精神通过高效课堂展现出来,有利于学校创新发展理念,更新教育教学活动方式,提高办学质量。另外,高校的各个课程体系建设主要以学生就业方向及能力培养为目标,而将红色精神融入人才培育和课程设计中,能够充实课程内容,提高专业课程的文化底蕴,从而增加学生的知识能力储备,使其更好地为走入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伟大这一远大理想。
2.1.3 夯实我党执政基础,提高文化软实力
红色精神的丰富内涵中包含传统廉政文化,为我党新时期建设廉政文化提供了重要支撑与动力。要想中国共产党夯实执政地位与根基,就必须要进行有关廉政的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党的作风、民族伟大事业相结合,可以将红色精神中所蕴含的革命精神、道德品格、理想信念、政治立场作为新时代我党廉政教育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规矩意识、纪律意识,构建良好的党内生态背景。建设廉政教育,才能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进一步推动文化软实力的发展。通过传承红色文化,坚持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将中国故事、中国特色、中国精神等核心价值观提炼出来,进一步传播发展,增强文化的凝聚力与感染力。在汲取文化营养的同时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对外话语的软实力及我国综合国力。引导我国优秀文化走出去,以坚定的态度及立场回应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国际霸权主义等挑战,用中国红色精神加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2.2 传播红色精神的时代价值
2.2.1 坚定意识形态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当前世界各个国家都将精神力量的培育和发展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基础。我国的红色精神资源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在浴血奋战、砥砺前行的革命道路中形成的珍贵财富资源,是新时代继往开来取得更大成就的重要基础。只有内化心于心、外化于行,将红色精神转变为自身进步发展的价值取向,才能够真正做到认同国家的文化理念,做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将伟大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从而树立远大的目标与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仰,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2.2.2 坚定新时代青年四个自信
随着世界上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文化相互交流。一些国家通过文化交流的方式将自身的意识形态、价值观进行强制输出,以此对我国青年对于国家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主流思想等方面认同程度产生一定的阻碍和影响,并且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重大冲击。在新时代向青年传播红色精神,加强红色精神教育,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自觉传承与赓续红色精神的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青年学生应该主动学习传播党史,赓续红色精神,真正意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正确的道路、坚定的道路,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3 红色精神传播途径研究
红色精神在新时代中赋予了新的内涵及价值,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如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赓续传承好红色精神,以何种方式能够有效发展红色精神的内涵和实质,是我们应该紧迫思考的问题。以下将从建设红色教育高地、红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融合、加强意识形态方面的防范教育三方面展开叙述。
3.1 建设红色精神教育高地
教育是兴国兴党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传承红色精神,应当将其重要内涵融入高校思政课堂之中,铸就高校青年的精神高地,补足青年大学生的精神之“钙”,筑牢青年大学生的信仰之基,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让党的事业薪火相传。
3.1.1 将红色精神融入思政课堂体系之中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具体实践、群体导向及个人体验相结合的课程,思政课堂凝练出红色故事之魂,深挖党史红色资源,创新教育方式。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含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内容,注重实践性和系统性,但是其思想性、针对性以及吸引力不足,青年学生缺乏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致使部分学生失去对优秀红色文化的了解与认同。因此,我国应该大力将红色精神内涵、意义融入思政课堂体系之中,在其现有的课程中加入有关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际关系教育等内容,融入红色元素,向当代青年学生宣传红色精神与党史文化。另外,可以提高思政课堂的实践性。行是知之成,仅了解红色精神的背景、内涵是远远不够的,思政教育青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规范自身的行为,更好地继承与传播红色精神。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团队要借助各种实践活动。例如开展“党史故事竞赛”“从走红色革命根据地”等形式的红色专题活动,让学生身体力行,切身感受到到红色精神的不朽之处与宝贵价值,达到更好地传播红色精神文化的效果。
3.1.2 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
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溯源、寻根、追魂的重要价值,因此新时代想要弘扬和传承红色精神,应首先从红色文化的物质方面构成着力,不断整合红色文化资源的同时,更要深入挖掘利用各个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地方红色精神资源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融入教育之中。应当全面利用好现代化科学技术,看重红色文化在教育方面的作用,做到讲好红色故事,充分发挥以史育人、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从而能够多层面、多渠道、多方位地筑牢新时代学生的信仰之基、铸就红色之魂。
3.2 红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融合
红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联系。正确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有效传播红色精神的重要途径。红色精神的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一致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红色文化精神新时代的延伸与扩展,它的传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充实并促进红色精神的有效传播。只有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与红色精神的内涵,将二者相互融合,才能共同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
3.3 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防范
站在新的历史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国际间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日益复杂,西方发达国家对我们采用以文化为依托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意识形态也展现出隐蔽性、多样性、多元性等特点。因此,我们必须提高意识形态防范能力和底线意识,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反对民族和历史虚无主义,增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话语权,妥善处理好世界多元思潮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二者间的关系。要想提高综合国力,拥有文化竞争力和国际意识形态斗争主动权,就必须要充分认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意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意识,强化防范意识形态风险的政治远见,从而更好地保护并传承好我国红色文化与精神宝贵财富,保证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兴旺发达、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视察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和驻赣部队时的讲话[R].2016.
[2]刘进.抗疫精神的内涵及對青年思政教育的价值和意义[J].西部学刊,2020,(8上).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4]庞洋洋.习近平传承红色基因思想研究[Z].2020.
[5]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12.
[6]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作者简介:王婉菲(1997-),女,汉族,西安石油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200850170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