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产区化发展路径探究

2022-03-16 00:47李士燃徐兴花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发展路径

李士燃 徐兴花

摘 要:白酒产业发展格局重构背景下,白酒产业产区化发展特征逐渐显现,这些特征表现为地理文化共同性、产业发展集聚性、内部效应溢出性。从成因看,消费升级驱动,政策环境驱动,协同创新驱动是其重要驱动因素。在发展路径上应解决白酒产区化表达,将产区整体作为产品、品牌,将其价值传递给消费者。

关键词:白酒产业;产区化;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8.006

2019年10月份,在中国第四届白酒学术论坛上,探索以白酒产区为中心,多主体协同创新发展,寻求传统白酒行业新突破成为会议共识。而川酒在实践上已经推出了四川名优白酒联盟及川酒集团。据悉,川酒选择抱团式发展正是有着对酱香型白酒消费者认同度与市场份额不断提高的担忧。2019年2月,贵州白酒企业发展圆桌会议在茅台镇召开,贵州省内知名白酒企业悉数到场,会议一致认同,當前白酒行业已经进入产区竞争时代,应倡导竞合理念,推动黔酒进一步发展。中国白酒产区化发展时代似乎不可避免。产区化是什么,为何众多酒企如此强调产区协同发展,相关各方又应该做出哪些努力来实现白酒产区化发展格局等问题需要回答。

1 产区化基本特征

产区的概念源自法国波尔多产区,以生产优质红酒而闻名。产区化概称更是对波尔多红酒的赞称,成为产区内产品的独特品牌优势,被全世界的消费者所熟知。随着我国白酒行业竞争格局的转变,产区化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的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汇集了许多优质的产品,这些产品所具有的某些品质特征与特定区域的自然、人文因素密切相关,正是这些独具特色的众多产品聚集在一起,才形成了产区。当前,对于白酒产区的划分比较混乱,一部分认为是两大产区,一部分认为是六大产区,还有一部分认为是十大产区。无论做何种划分,我们首先应该探讨的是产区化具体包含哪些特征。首先,产区是一定区域内由众多相同或相似品质的产品集合,这些产品是有别于区域外相同产品的品质特征。其次,产业集聚是产区化基本特征。产区内不仅包含大量本类产品生产企业,还包含众多的支持类企事业单位。如原材料供应商企业、中间商、高校、科研机构等诸多要素。再次,产区内部协同是产区化的常态。产区内各参与主体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服务服从整个产区产业发展规律规则的。并且,这种参与是自发且高效率的。最后,产业溢出效应明显。无论是知识溢出、技术溢出还是经济溢出,产区化发展必须能够给产区内社会和公众带来积极影响。当前国内对于白酒产区的研究主要从跨行政管辖范围的大产区研究,如“川黔”产区、“黄淮”产区等,但从我国白酒产业发展的实践看,白酒产区建设在突破行政管辖限制的方面还存在较大难度,从同一行政管辖范围内打造白酒产区的更具有现实性。

2 中国白酒产业发展现状

当前,很多省市已出台旨在推动产业集群化,打造世界知名白酒产区的政策,作为传统产业的白酒产业在建设产区化的进程中需要对白酒产业发展现状有清晰的认知,长时间以来,白酒产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中国白酒产业地理区域分布分散,行业集中度低

白酒行业的市场容量巨大,但生产企业的数量众多,目前我国白酒企业超20万多家(企业名称/产品、品牌或经营范围含“白酒”,且状态为在业、存续的企业)。在对待白酒文化、白酒香型(主要有浓香型白酒、酱香型白酒、兼香型白酒等)以及白酒品牌等方面,不同的地理区域表现出不同偏好。这就导致市场分散化现象明显,市场集中度偏低。这种分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行业收入的分散;另一个是区域分布的分散。

2.2 中高端产品市场发展迅速,出口贸易规模占比较小

白酒按照不同价格档次可划分为高端、次高端、中端、低端四种类型,2019年我国中高端白酒市场份额占比约为66%,特别是以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高端白酒市场发展较为迅速,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在白酒进出口方面,2019年我国白酒产量785.9万千升,而出口量1638.6万升,仅占产量的2‰。2020年后,受国内外疫情影响,白酒出口规模占比减少明显。

2.3 中低端白酒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白酒行业规范化是短板

由于白酒进入门槛低,大多数白酒企业集中在中低端白酒领域,除白酒香型区分外,多数产品无论是从生产端还是销售端都具有相似性。

3 产区化发展驱动因素

产区化发展是白酒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我国白酒行业在经历行业低谷后的一种自觉反应。在其产生和演变过程中,以下几个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

3.1 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酒文化,白酒需求量大,白酒企业也很多,并且长时间以来,产品品质良莠不齐的现象长时间存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白酒产品品质追求不断提高,人们在喝酒时更多的关注酒背后的文化因素,而单个的酒品牌并不能很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酒文化的追求与阐释,当对某种品牌的认知上升到产区认知时,人们自然对该产区酒品质特征、历史文化等方面津津乐道,从而形成对产区内各品牌的认知与品评。此外,通过产区的界定,能够增加消费者对该产品品质的信任。

3.2 政策环境驱动

产业政策在白酒产区化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产业发展初期,政府在产业投资建厂、税收等方面会给予一定的扶持优惠政策,吸引一定数量的资本来发展经济,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当产业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后,政府会通过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以打造产品品牌增长极,扩大该区域产品市场影响力。而到了产业发展的后期,产业政策更注重的均衡化发展,一方面,强调整顿市场不良现象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产业政策向履行社会责任倾斜。正是这种产业政策上的改变,企业才更好地认识到他们命运共同体。

3.3 协同创新驱动

协同创新是产区化发展的內生性驱动因素。产业发展的集群化特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和重要方式,当区域产业集聚到一定水平后,必然会产生集群效应,此时,区域经济中各主体之间的联系被加强,分工进一步被明确,产业发展具有“命运共同”的特征,企业发展也由追求“竞争”向倡导“竞合”发展理念转变。区域产业发展也很难在传统“孤岛”竞争模式下继续获得竞争优势。区域产业经济内部知识、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融合是产业内部各方的主动性行为。

4 产区化发展路径

中国白酒产区化发展就是要抓住产区化表达这个关键,产区化表达就是将某一具体白酒产区作为品牌、产品,将这个“商品”的价值通过多种方式传递给消费者。

4.1 规范化管理,强化标准制定

政府行为是产区建设的引导力量,政府应出台建设白酒产区的专项方案,提出具体建设规划,不仅包括合理规划产区内生产制造、商贸物流、科学研究等功能分区,也包含土地利用、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建立生产和质量认证体系,对产区内的白酒生产及质量管理进行系统化、制度化、标准化研究制定,甚至可以进行地方立法,严格规范白酒生产质量、工艺标准、产品等级标准、污水排放标准等。

4.2 创品牌,强特色

加大白酒产区整体品牌的塑造力度,围绕白酒产区品牌,进行更多的宣传引导,强化消费者对白酒产品品牌的认知了解,为酒企提供更加鲜明的产区背书。同时也要注重对产区内白酒品牌梯队建设,培育和建设一批龙头企业引领产区发展。挖掘产区白酒文化,强势构建有别于其他产区白酒的独特竞争优势。

4.3 构建产区多主体协同体系

产区内部相关主体之间的协同与联系是产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些主体包含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等。其中,企业不仅仅在于白酒生产企业,更包括白酒生产的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延伸产区内白酒产业链,政府部门研究政策协同,高校和科研机构要关注人才培养、科技转化等内容,发挥产区内酒业协会在行业管理、服务酒企的作用和能力。

4.4 坚持重拳整治产区乱象

白酒行业乱象一直是市场监管的重点领域,也是阻碍产区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应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建立专业化水平较高的专门执法队伍,加大打击“假酒”“串酒”“长毛酒”“年份酒”“低价劣质酒”等不良现象力度。坚持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对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违法行为进行重点监督管理。

5 总结

我国白酒产业发展历史悠久,白酒品牌众多,白酒消费市场规模较大,在当前消费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尽快抢占产区化发展先机和制高点是白酒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机遇。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发展方面都是以后白酒产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参考文献

[1]叶天宏.中国白酒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0):12-14.

[2]苏奎.新时代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目标和路径研究[J].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6(01):47-56.

[3]左鲤.白酒产区表达需防“劣币驱逐良币”[N].消费日报,2020-08-06(A02).

[4]徐雅玲.中国白酒的未来:品牌向左,产区原酒向右[N].华夏酒报,2020-07-28(A05).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理论创新课题研究项目“基于平台搭建下酱香酒产区多主体协同创新模式研究”(GZLCLH-2020-167)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士燃,男,汉族,山东临沂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经济、白酒产业;徐兴花,女,汉族,山东日照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旅游共享经济。

2182501705292

猜你喜欢
发展路径
河北省沿海地区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财经类大学智库的定位及发展路径探析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