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丽华
摘 要: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起着龙头带动作用。上海大都市圈是上海建设全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空间载体,是区域一体化的产物。旅游产业具有综合性和关联带动性,旅游同城化是同城化战略实施的突破口,需要解决跨区域联动发展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旅游同城化的驱动因素,结合上海大都市圈的地域特征,研究其驱动机制和路径,有助于促进上海大都市圈旅游同城化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旅游同城化;大都市圈;驱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BGL116);上海师范大学一流研究生教育项目(AC9103-21-368012209)。
旅游同城化是一个区域旅游合作概念,相对于区域旅游一体化更具现实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其起源于“同城化”概念,可溯源到“大都市圈、城市群”等概念。在同城化背景下,结合大都市圈、城市群等城市化发展问题,刘法建等对旅游同城化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界定,认为旅游同城化是社会经济联系紧密的城市打破城市区划界限,实现各种旅游要素共享的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和一体化平台[1]。之后,杨锋梅、邓秀勤等对旅游同城化的定义都与刘法建给出的概念相差无几[2-3]。总结已有文献,旅游同城化是指具有历史和空间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城市以各级旅游资源为节点,利用便捷的交通网络将不同城市之间的旅游资源串联,各级政府协同规划与治理,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实现旅游基础设施、客源市场、旅游公共服务等共享的区域旅游合作模式。
都市圈汇集了丰富的旅游发展要素,产业规模大且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随着中心城市辐射范围不断扩大,新的城市和旅游发展要素集聚形成了大都市圈,不同城市和旅游发展要素相互作用,催生了大都市圈旅游合作新模式——大都市圈旅游同城化。大都市圈旅游同城化是指大都市圈内城市之间旅游经济联系紧密,为实现大都市圈内旅游基础设施、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等的共享,提升都市圈旅游整体竞争力的旅游合作模式。其中,大都市圈内城市之间联系紧密、旅游资源互补协同、交通便捷是大都市圈旅游同城化的基本条件;大都市圈旅游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度是打破行政区划壁垒的根本保障;大都市圈内旅游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并呈现出网络化特征是大都市圈旅游同城化的核心体现,最终目的是提升大都市圈整体竞争力,形成具有强劲区域竞争力的旅游经济板块。
在都市圈内实施旅游同城化战略为都市圈整体发展提供了新路径。都市圈区位、交通、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和经济为都市圈旅游同城化提供了客观物质条件,旅游同城化发展规划一致、游客和居民认同为都市圈旅游同城化提供了主观条件,主客观条件相结合,共同促进都市圈内城市协同发展和区域经济的整体增长。大量学者对都市圈旅游同城化的发展条件进行了分析,刘法建等提出区位近邻和交通通达是都市圈旅游同城化的必要条件之一,城市间资源优势互补是都市圈旅游同城化的基础条件,政府各项政策是都市圈旅游同城化顺利开展的保障[1]。李红等则认为优势互补的产业结构和区域认同感也是实施都市圈旅游同城化必不可少的条件[4]。通过以往研究可以总结出都市圈旅游同城化的发展条件包括区位相邻、交通互通、产业与经济互联、市场共享、旅游资源互补、文化历史同脉等[5-7]。另外,旅游品牌的打造也有助于推进同城化进程[8]。都市圈旅游同城化的基础条件包括交通、旅游资源、政府和供需矛盾等[9]。杨锋梅、刘宗尧等提出都市圈旅游同城化的发展条件由市场需求、旅游资源、区位、政府和政策4个要素构成,认为政府共识是主导和关键,能够为都市圈旅游同城化提供制度保障,并认为差异性和互补性是基础动力,区域空间竞争是重要动力源泉,而同城化是都市圈旅游同城化的内在驱动力[10-11]。同城化有利于都市圈内旅游资源的整合,通过交通同城化、市场同城化、产业同城化和人才同城化等共同推进都市圈旅游资源的整合,进而促进都市圈旅游同城化发展[12]。
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不同国家和区域的联系日趋紧密,区域经济一体化由此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驱动力[13-14]。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传统行政区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区域之间的竞争,区域成为协调城市发展的先进形式和城市竞争力的主要来源[15]。都市圈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引领作用,如纽约、伦敦、东京等都市圈为其国家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全球竞争力迅速提升。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社会进入都市圈发展时代,都市圈成为国家谋划区域发展的战略重点[16]。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建设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主要模式,上海主动承担国家使命,提出构建上海大都市圈,主动融入长江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由于地区资源、环境、土地等的限制,单个旅游目的地难以规模化发展,进而无法在区域竞争中取得优势。另外,由于相邻地区之间旅游资源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且存在争夺旅游客源市场的现象,区域内旅游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不清等问题层出不穷,恶性竞争现象较为严重,从而降低了区域整体竞争力,造成旅游目的地品牌效应不足,难以吸引更多客源。纵观国内外旅游发展成功案例,区域旅游发展离不开区域合作,只有优先发展具有核心优势的地区旅游业,才能形成聚集和扩散效应,进而提升整个区域的核心旅游竞争力[17]。上海大都市圈在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周边各个城市主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希望共享上海旅游客源市場、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公共服务等,实现自身旅游人次和收入的增长,提升自身竞争力。上海则由于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空间有限希望通过构建大都市圈来弥补自身不足,进而扩大市场辐射范围,都市圈城市间的旅游合作成为主流趋势。
地区之间不同的区域制度、市场结构及管理架构导致跨界空间具有“脆弱性和不稳定性”,阻碍了同城化战略的顺利实施[18]。上海大都市圈区域范围包括江浙沪“两省一市”的“1+8”个城市,但是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以自身利益为主、旅游资源无序开发、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客源市场恶性竞争等一系列问题,各个城市、区县之间旅游业深度合作水平不高。本文将从资源、社会文化、交通和政策4个方面分析上海大都市圈旅游同城化的驱动机制。
(一)旅游资源互补协同
城市之间旅游资源互补协同是旅游同城化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是旅游同城化的必备条件。上海大都市圈区域内的旅游资源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因此旅游合作成为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形成统一的旅游要素市场。异质性资源有利于城市旅游客源互送和旅游市场互补,进而形成完整的旅游产品供应链,吸引不同偏好的旅游者,大幅提升该地区的旅游吸引力;同类资源有助于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更优质的旅游品牌。上海大都市圈旅游资源丰富,但同类型的江南古镇、古代园林等资源尚未实现联动开发,没有形成明显的市场规模和优势。另外,苏州、无锡、常州都以太湖风光为资源载体,以吴文化和水乡文化为特色,被替代性较强,旅游同城化是规避同类资源不良竞争的良好策略[10]。旅游同城化的最终目标是在同城化区域内建立统一的旅游客源市场,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旅游板块,因此,旅游同城化需要研究同城化地区旅游资源之间的联系,进而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助力[19]。
(二)城市互联互通
城市时空关联和交通通达是旅游同城化实施的便利条件。上海大都市圈城市之间地理邻近、历史同脉且交通便利使区域旅游城市之间经济和社会联系较为紧密,为旅游同城化创造了现实条件。上海大都市圈“1+8”个城市在历史上的行政关系及太湖和運河时代的经济贸易分工成为城市功能和空间联系的基础条件。20世纪90年代初,浦东开发,上海经济快速发展,与周边城市的空间联系显著增强,各种交通需求显著。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使“跨城一日游”成为可能,交通线路附近的旅游景点也得到进一步开发,吸引了不同城市的旅游者,区域中心城市与中远距离城市的交流与互动大大增强,改善了中远程客源市场空间布局。因此,应进一步加快上海大都市圈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衔接,串联9个城市市区和周边县市区,服务于长三角旅游一体化,促进上海大都市圈旅游同城化发展。
(三)政府规划与协调
政策条件是旅游同城化实践的制度保障,政府规划和相关政策为上海大都市圈城市旅游合作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发展机遇。在上海大都市圈交通同城化作用下,政府管辖半径扩大。以往,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城市市区与县(市区)具有一定的隶属关系,中心城市辐射周边中小城市,城市市区带动县(市区)发展。如今,城市之间的作用关系发生了变化,周边中小城市凭借邻近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和自身独有的旅游资源进行差异化发展,进而争夺中心城市的旅游客源市场。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县域经济也在快速发展。中小城市直接利用旅游资源优势进行市场竞争,容易造成旅游资源重复开发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在同城化发展背景下,上海大都市圈“1+8”个城市复杂的行政区划是城市旅游合作的一个阻碍,为避免旅游市场过度竞争带来的重复建设问题,需要加强政府间的旅游合作,通过制度创新来清除阻碍,提升区域间协同规划、协同治理水平,提高旅游资源使用效率。
我国旅游发展战略由政府主导,政府是推动旅游合作的第一主体。地方政府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引领者,其对旅游行业的指导和规划直接影响都市圈旅游同城化进程[20]。政府可以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组织协调同城化地区不同旅游业主体加强合作,实现区域旅游合作共赢与协同发展的共同目标。但目前,各县市间各自为政导致各地旅游资源无法有效整合,如何打破行政壁垒、化解同城化地区的旅游利益冲突成为旅游同城化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现阶段,政府对旅游同城化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制定同城规划和相关政策来实现,旅游企业合作和旅游经济联系的加强主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和保障。因此,各级政府要达成旅游同城化共识,制定相关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度,以区域内旅游同城总体发展规划为指导,统一指导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制度制定等,充分利用区域内资源和空间优势,为旅游同城化的顺利实施创造政策环境条件,推动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四)旅游经济联系网络化
旅游业的根本属性是经济性,旅游经济紧密联系是旅游同城化发展的重要体现。随着城市交通网络的日益完善,区域内城市间的空间距离缩短,旅游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呈现出区域旅游一体化现象,这是旅游同城化的核心体现。大都市圈往往是范围较广的跨界区域,城市间旅游活动越频繁,联系就越紧密,不同等级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具有差异性。当前,各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主要以城市间的联系为经济网络,县域是我国最基本的行政和经济单元,城区则是最具经济活力和优势的城市区域,以往研究主要以省、市为主体而忽视了区、县在城市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城市市区具备产业、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核心优势,而城市外围的县(市、区)往往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和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需要充分发挥中心市区的经济优势和外围县(市、区)的资源优势,加强城市中心和外围县(市、区)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1] 刘法建,章锦河,张捷,等.旅游同城化的概念、策略及案例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0(3):168-172.
[2] 杨锋梅,曹明明,邢兰芹.旅游同城化的动力机制与合作模式研究:以太榆同城化为例[J].经济问题,2013(10):121-124.
[3] 邓秀勤,郑伟民.基于海西的厦漳泉大都市区旅游同城化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6):58-62.
[4] 李红,董超.对同城化发展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0(13):7032-7033.
[5] 李芸.同城化背景下宁镇扬旅游一体化发展探讨[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5):72-74.
[6] 张镒,苏欣慰,柯彬彬,等.同城化背景下厦漳泉区域旅游一体化研究[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4(1):28-32.
[7] 刘正坤,姜山,李洪波.大都市圈旅游同城化发展研究:以福建省厦漳泉为例[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1):65-70.
[8] 张旗.同城化中“扬子江”品牌对宁镇扬旅游的整塑[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73-78.
[9] 王倩雯,杨森.京津冀城市群旅游空間相互作用辨析[C]//论文集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重庆: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9.
[10] 杨锋梅,曹明明,邢兰芹.旅游同城化的动力机制与合作模式研究:以太榆同城化为例[J].经济问题,2013(10):121-124.
[11] 刘宗尧,雒永信,孙法亮,等.关于推进淮海八市旅游同城化的对策建议[J].淮海文汇,2014(2):20-23.
[12] 胡晓晨.同城化背景下的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1-6.
[13] 李小建.新产业区与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地理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7(3):18-25.
[14] 孟庆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与机制[J].开发研究,2001(2):47-49.
[15] 张京祥.全球化背景中的区域发展与规划转变[J].国外城市规划,2004(3):1-4.
[16] 陆林.都市圈旅游发展研究进展[J].地理学报,2013(4):532-546.
[17] 聂献忠.区域旅游业空间集聚模式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4.
[18] 吴蕊彤,李郇.同城化地区的跨界管治研究:以广州-佛山同城化地区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3(2):87-93.
[19] 卢雪英.同城化背景下厦漳泉地区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187-190.
[20]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20-25.
147350170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