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辉+林秋平
摘 要 如今提出了以学生主导的教学模式,本文以物流案例分析课程为例对该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探讨,该课程教学模式包括任务分配、案例开发、案例讨论、案例评价四个环节和一个驱动机制。驱动机制是学生主导型教学模式的核心,有效的驱动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教学过程的四个环节顺利进行。
关键词 案例课程 学生主导 驱动机制
一、学生主导的教学模式概述
学生主导的教学模式,是指由学生自行“备课”“授课”“组织课堂”以及“评分”的教学方式。该模式包括任务分配、案例开发、案例讨论、案例评价四个环节和一个驱动机制,在驱动机制的作用下教学过程的四个环节紧密衔接顺利进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被充分激发出来。笔者所在学校的物流案例分析课程在物流管理专业四年级开设,学生已经学完大部分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为该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学生由于面临就业的压力,普遍表现出焦躁不安、学习积极性低的现象,而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非常适合该课程的授课。
二、学生主导的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
(一)任务分配
任务分配是第一个环节,也是关系到后三个环节能否顺利进行的至关重要的一步。该环节采取教师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包括分组、选题、教学进度安排以及评价机制的制定四个方面,该环节安排在开学的第一、二周,需用6个学时左右。
第一,分组。根据《物流案例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班级人数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一般2~3人一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避免了搭便车的现象。
第二,选题。教师根据专业设置与教学目标给出案例方向,所给出的案例方向一方面要涵盖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架构,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学科的前沿性以及与实践相结合,一般设置16~18个案例方向。
第三,学时分配。笔者所在学校,本课程计划课堂学时72学时,实际有效学时大约在60学时左右,任务分配需要6学时左右,学期末课程总结需要4学时,剩余50学时,每个案例平均占用3小时的课堂学时。
第四,评价机制制定。制定评价机制的目的是督促学生认真、按时完成案例开发并参与课堂讨论。评价机制只有在学生全面了解并认可的前提下才能发挥激励、监督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制定评价机制。
(二)案例开发
案例开发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案例内容是否完整、充实、恰当,课堂讨论能否取得好的效果以及课程目的是否能够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案例开发。此环节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负责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案例的编写,属于课外教学部分,不占用课堂学时。要开发出好的案例,就要对案例的含义、性质以及编写要求作出明确界定。
一般可以把案例分为描述评价型和分析决策型两大类。[1]描述评价型案例详细介绍了事件的全过程,包括前因后果以及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学生只需对案例中的做法进行学习,以及给出简单的定性的事后评价。分析决策型案例则只对事件进行完整的介绍,提出待解决的问题,由学生去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显然,后者在培养学生分析决策、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上强于前者,对已经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的本科高年级学生的教学,非常适合使用决策型案例。
(三)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是教学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主要的课堂教学环节。该环节分为案例陈述和课堂讨论两部分。首先,由学生向全班同学陈述由本组开发的案例,然后组织讨论,进行案例分析,并最终得出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基本不做干预,完全遵循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这一原则,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组织课堂,对学生的观点意见不做评论。当学生对某些问题争执不下或难以解答时教师才进行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四)案例评价
案例评价是最后一个环节,属于课堂教学环节,设置在案例讨论之后,包括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两部分。学生互评的具体做法是:在每次案例陈述前从班级学生中随机选出对此次案例进行评分的“评委”,评委的数量要合适,评委过多会导致评价时间过长而影响课程进度,评委太少会导致评价不够充分而影响评分的公正性,一般评委的数量大约占到班级人数的1/5,评委在评分时需说明评价的指标及标准。教师点评要做到高屋建瓴,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由案例引发的深层次的问题,指出有待改进之处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三、驱动机制
(一)驱动因素
设置驱动机制首先要找到驱动学生学习的核心因素。一般认为课程成绩会影响到学生的奖学金、毕业证乃至学位证的获取,是驱动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笔者所在学校,课程成绩由期末考卷成绩和平时成绩按7∶3构成,这种卷面成绩占比较高的评价方式会使学生产生短期行为。实际上学生平时的努力才是促使其知识体系形成的关键因素,严格平时成绩的考评,可以促使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进而形成知识的积累和知识体系的建立。因此,合理、具体、可量化的平时成绩是驱动机制的核心。
(二)平时成绩评价指标
学生主导的教学模式下,平时成绩由考勤成绩、作业成绩以及课堂表现成绩三个部分构成。
考勤反映的是学生的出勤情况,可以用出勤率来衡量,当然出勤率高并不代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出勤率只是一个保障性的评价指标,即它只能促使学生来到课堂,单无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作业成绩即对案例的评价,包括案例内容、案例讲解情况两方面,作业成绩由学生互评时学生评委给出。课堂表现是对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评价,一般很难量化,通常来说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上课比较认真,善于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且愿意参与课堂活动,因此可以把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和担任评委的次数作为量化学生课堂表现的指标。
(三)评价方法
用F表示学生平时成绩,采用如下方式计算:
F=40%X+60%(Y-Z)
其中X为作业成绩,Y为课堂表现,Z为出勤率。满足如下限制条件:
0≤X≤100,Y≥0,Z≥0,
(Y-Z)≤100,0≤F≤100
作业成绩占平时成绩的40%,课堂表现和考勤成绩占平时成绩的60%,Y≥0表示学生课堂表现成绩没有上限,即不限制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次数,(Y-Z)≤100表示学生可以通过更多地参与课堂讨论来弥补由于缺勤带来的成绩损失,既起到督促学生出勤的作用,也可以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
四、结语
学生主导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包括任务分配、案例开发、案例讨论和案例评价四个环节和一个驱动机制。除了任务分配环节,教学过程的其他三个环节基本由学生完成,学生既扮演“教师”的角色同时也是教学对象。该教学模式的核心驱动力来源于对学生平时成绩的具体、可量化的评价,有效的平时成绩考核机制不仅可以保障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源动力。
从2013年起,笔者所在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物流案例分析》课程的授课开始采取学生主导的教学模式,至今已经连续实施了3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每堂课的出勤率平均达到98%以上,独立完成作业的比率达到100%;学生的演讲能力、思辨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李元辉单位为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林秋平单位为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李元辉(1977—),女,新疆人,硕士,讲师,从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财经大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4JG0206。]
参考文献
[1] 陈文林,李明华.学生主导型日本文华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异文化比较为视角[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10):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