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悦,鲁晓璇
(1.吉林工商学院 金融学院,长春 130000;2.吉林工商学院 经贸学院,长春 130000)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广域网迎来了跨越式发展.互联网技术给教育界带来了非同寻常的机遇,出现了以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现象,以满足信息化社会对教育革新的驱动[1].随着5G技术和智能手机、可移动穿戴设备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引领了新科技和产业革命.高等教育作为服务科技和产业的重要力量,其形态又被移动信息化再次不断重塑,人们学习的内容、方式、途径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国十分重视这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要以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信息化等方式推进教育现代化,最终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在此背景下,探讨移动信息化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提高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对于移动信息化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讨论已经做出较多的实践探索,由移动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各大高等院校广泛实施,院校与区域行业企业的合作关系在教师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广泛建立.但目前仍处于较浅层次,由于受时间与空间的制约,企业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合作模式较为松散,加之配套的教育技术水平有限,合作深度与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深化教师队伍的移动信息化应用,可以打破教育与产业原有的发展界限与壁垒,将原本封闭的教育过程上升为教育改革与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制度设计,真正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高移动信息化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质量,作为全省首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单位,吉林工商学院深入推进,坚持开展政、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与省内外多家单位进行深度合作,充分利用移动信息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形成了平台建设、订单建设、立项建设、引企入校和企业免费提供资源等合作模式,培养出大量复合型优秀高校师资人才.
近年来,吉林工商学院注重产教融合教师队伍建设,将教育教学移动信息化的发展融入其中,成为师资队伍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先后与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怡亚通益达教育服务有限公司、青岛英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青软实训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中视润德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长春国信投资集团,以及国信证券公司、世界500强企业益海嘉里、吉林亚泰股份有限公司等28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与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建达内大数据学院,与深圳市怡亚通益达教育服务有限公司共建怡亚通现代商贸学院,与吉林省中视润德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共建中视润德传媒学院.在合作期间,通过一系列的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专业化培训与锻炼,培养出了大批拥有双师资格、拥有行业企业实习锻炼经验、拥有行业背景的复合型优秀教师,打造出一批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学校内各教学单位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线上与线下协同发展,多模式、多渠道、分批次实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计划.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实现教师队伍与实习基地和就业单位的资源互补,切实解决学校转型发展中面临的复合型教师资源不足问题,为学校整体转型发展工作的深入推进、高校教师队伍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对产教融合人才需求的大量增加,目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为了顺应目前高校高速发展对复合型教师的大量需求,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的效率、水平与质量,加之近些年受到疫情影响,为尽可能减少聚集,使教师居家阶段也能顺利接受高质量培训需求,基于当前移动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将已有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与多种移动信息化新型教育手段相融合,吉林工商学院结合吉林省实际情况和学校现有资源,全面谋划设计,加强移动信息化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内容与目前国际上推行的信息化泛在学习模式相融合,全面开展融合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泛在学习模式又称普适学习模式,是美国学者Weiser提出的基于信息技术环境支持下的高效学习方式[2].这种学习模式具有持续性、可获取性、及时性、交互性、协同性、教学行为场景化、学习内容碎片化等基本特征.在传统互联网时代,受困于终端设备的便携性较差,泛在学习实现起来具有较大难度,但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并快速普及,改变了这一局面.学习者通过移动终端可以轻松获取即时图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实现沉浸式深度学习;通过评论、留言、弹幕等信息传递通道,两端主体共同参与和互动沟通,实现教与学的双向立体多元互动;还可以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提升学习机遇的触发频率,从而诱导更多即时发生的学习行为.目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可以更多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终端设备,由合作企业与学校联合线下培训学习,发展到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学习形式,构建起不受时间与空间局限的泛在学习模式,让教师对于自我发展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以往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方案主要以线下培训为主,在理论与实践管理上较为粗放,教师作为学习者不能高效实时与培训导师充分细致沟通,也不能为学习者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以考勤为主,不能充分调动学员持续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员的培训形式通常呈现零散、不系统的特征,缺乏体系化、结构化的管理.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可以为高校教师创建区域智能教育云平台、智能在线学习平台、教育大数据分析管理系统.高校借助区域智能教育云平台可以远程实现与合作企业、产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引入更多的人才来共同参与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参加培训的教师可以在智能在线学习平台建立自己的个人学习管理档案,实时进行人机交互,追踪从选课、排课到课程考核的各项数据;也可以在平台上与企业派驻的培训导师进行一对一的学习交流和数据互通;还可以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协同汇聚行业与专业类似的高端企业与科研人才,实现团队学习正效应的放大.同时,合作企业联合高校与网络技术部门利用已有资源进行分类整合,构建出教育大数据分析管理系统,该系统建立在高效能云计算中心和大数据中心基础上,通过调查、挖掘、采集、记录、分析和处理在线学习过程中教师学员产生的海量数据,为高校教师提供智能、便捷和立体的教育分析服务,实现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化.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的地区化差异,导致地区间高校与合作企业等主体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象长期存在.借助移动互联网可以破除“信息孤岛”,使各主体的教育资源不再封闭保守,变得互联互通.高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就可以充分利用移动信息共享开放的特性,加强与行业专业技术或教育产业资源丰富的地区企业合作,充分利用云计算、区块链、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平台,以人机交互的方式,广泛开展跨地区的线上合作,实现课程、培训导师、研究成果等方面的共享.同时,加大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投入.高校可以与各地合作企业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建立跨地区的开放式的课程资源库,共享移动互联网教育教学平台,提供便捷式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进而形成共享主体协作参与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联盟.基于此种联盟下的学习培训可以最大程度上优化整合资源配置,激发开放式流动的数据资源的潜在价值,减少重复建设,最终提高学术资源、人力资源的利用率,降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成本.
通过对移动信息化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环节的分析,基于移动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和省市地区的政策扶持,结合当前吉林工商学院实际发展情况与资源储备、合作企业与产业协会的专业特点、配套技术储备以及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加强移动信息化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教学资源的整合是移动信息化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基石.移动互联网技术对教学资源的整合表现在对资源的获取、提取方面的塑造.在资源的获取环节,第一,从方式方法上,既要借助已经成熟的国家级数字教学服务平台,又要结合地区合作企业、产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与校内的数字教学资源,结合其资源禀赋特点加以改良,形成分级管理的人机交互式学习系统.充分应用已有的VPN管理与IPV6网络架构赋予开放环境的各教育主体共建共享优质资源的权限.同时,积极鼓励地区合作企业、产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与高校各方积极参与教学资源的搜集、上传、共享工作,这样可以通过增进各领域间的融合而取长补短,使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全面.第二,从内容形式上,要有为高校教师学习者提供的大量学习资源,为企业导师教授者提供的教学资源,为教科研辅助研究者提供的图书档案资源等.同时在IPV6和5G区块链技术的普及与移动互联网络传输速度倍速提升的背景下,各教学资源库中可以引入更多的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甚至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种类多样的资源,满足学习者视觉、听觉、触觉的感觉统合,提升学习效率.在资源的提取环节,一方面,要保证接受高校师资培训计划的教师感知的实用性.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既要关注高校教师的个人成长诉求,及时掌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了解高校对教师队伍在通识教育、专业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师德素养等方面的要求,改善教师培训内容的相对滞后问题,又要体现出合作培养企业的专业性、应用性和前瞻性,综合起来让培训课程更贴合高校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需要,从而提升实用性;另一方面,要保障教师对教学资源库的感知易用性.要对校企联合打造的教学资源库进行分级分层次整理,实现结构清晰的模块化管理方式.通过自打标签、管理方打标签、大数据打标签等方式施加关键字,建立多维度标签属性和数据池,同时建立搜索索引模块,方便用户对教育资源的快捷触达.
以往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师资培训团队一般都是依据与高校签订框架协议由合作企业与产业行业协会依据合作模式的不同而临时组建的,受限于培训时间、地域的确定性,在师资团队的组建上选择面较小,而流动性和不稳定性较大,跨学科之间培训导师缺乏深入沟通,集中培训结束后缺乏后续教学引导服务.移动互联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通过引入以线上业务为主的合作企业,与其签订跨地区线上师资培训协议,同时辅以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为基础,以远程教育为突破口,通过移动信息化技术,构建集高校、名企、产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在内的名师人力资源数据库,合力打造包括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在内的师德模范团队,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主持人在内的教育教学研究团队和相关产业行业领军人才团队.同时,对人才库进行动态管理,建立引进和退出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并建立配套师培督导系统和交流沟通平台,保证导师团队的稳定性和教学进度的连贯性,高校参培教师在线上可随时与各位导师沟通交流.并且有了移动信息化参与,可以为校企联合的师资培训团队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和技术支持,充分解决师资培训团队在移动智能教研系统、移动在线学习系统、数据分析及评价系统以及网络安全保障方面遇到的问题.利用高素质的校企联合师资培训团队,协同向学员提供思政、专业发展、社会实践、技术更新、教育教学改革等综合化、持续化的教育培训服务,在更好地满足高校教师发展需求的同时,实现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3].
移动信息化技术让人们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认知逻辑等都发生了变化,新形势下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要紧跟“移动互联网+”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改变传统的以培训导师讲授为主、学员参与较少的教学模式.教师培训过程中可以利用已建成的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中心,运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多种形式的资源,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设计.课程开始前,合作企业的培训导师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将课程的体系框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发布于在线学习平台或移动端APP,使学员充分了解课程,在此基础上导师与学员进行有效沟通和反馈,帮助导师投放精准教学预设,制定更符合培训学员参与的个性化培训方案.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由合作企业利用现有的一线工作场景边讲解边实操,录制上传大量开放课程(MOOC)、微课程等精品视频课,也可以在企业驻地直接开设受众群体多、课堂微环境活跃的视频直播课;还可以探索多种新形式的人人互动或人机交互的教学方式,比如:开展嵌入式教学,学员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中外文文献检索水平,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升科研能力,开展社会化互助式学习,打破教学界限,形成学习社群,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从传统的线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转变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还可以开展多线程、多点位、多模块的复习、预习、培训讲解、真实与模拟实操、配套练习、资料下载、分享式阅读、研讨式创新等教学手段的探索.并且可以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为导师提供动态的学情分析服务,赋能精准教学[4].课程结束后,为学员提供数字化线上跟踪式课后服务,延长教学时效,实现教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和培训体系全生命周期的闭环式管理.
评价是构成移动信息化下教师队伍建设支持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完善的评价体系可以检验教学双方在感知层、知识获取层、行为影响层及成果层取得的反馈和发展[5].移动信息化手段的介入对高校教师培训评价体系的完善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线下评价模式中,往往是以授课导师为代表的合作企业与高校教务部门作为评价主体,受培训方只能被动接收评价.移动互联网因其开放性、共享性,可以方便地邀请行业专家、学科带头人、企业和参与师资培训的其他社会组织及第三方机构作为共同的评价主体参与教师队伍建设效果的评价,学习者本人也可以参与对自己的学习成长评价,多层面多渠道的评价行为会让结果更加真实有效.其二,丰富评价形式.移动信息技术可以借助留言、看板、弹幕、点赞等多种形式激发人们对于评价的互动参与性,获取基于评价的学习交流外溢效应,同时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手段参与师资培训过程的诊断性及形成性评价,记录、跟进评价结果并给出针对性的建议.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他方评价与内部评价、确定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长期评价与短期评价予以整理,并将之有机融合.其三,改革评价标准.通过破除单一的评价体系,将高校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能力倾向、知识结构、创新意识、职业发展、科研态度等纳入评价体系,多维度收集参与培训的高校教师的学习数据,深度挖掘分析,形成立体全面的评价标准.
更多可移动屏幕、穿戴设备等终端的出现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移动信息化日新月异地发展.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要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基于移动互联网共享、开放、智能的特点,借助其便捷的交互性,将之吸收应用到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改革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式方法,进而全面高效地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