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倩倩 谢 涛
随着科技的进步,媒体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日益普及,希沃、钉钉、微信等媒体平台迅猛发展,微课的形式和内容都获得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十年来,方兴未艾的微课堂不断发展完善,其地位和影响在现代教育教学中亦日益彰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扎根。在语言教学中,微课教学可以帮助抚平初高中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差异;在思维培养方面,微课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批判性;在审美鉴赏中,微课教学可以丰富审美体验的形式,启发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欣赏和评价;在文化传承方面,微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文化认同,培养文化自信。以下是笔者巧借微课的形式,在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和渗透方面做的一些尝试。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贯穿中小学语文学习的一条主线,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最基础的层面,是实现和发展其他三方面核心素养的基础,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高中阶段的语言教学,既要能体现初高中的一脉相承,又要符合高中语言教学的规律。高中阶段的语言教学需要走出“识字写字”等语言现象的学习认知活动,进入到语言的“整合与语理”的层面上来。两者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课程目标都有质的改变,这无形中加大了教学的难度。部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八单元“词汇积累与词汇解释”的教学,如果我们直接讲解古今词义差别、古代汉语语法相关知识,势必会因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转变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此时,如果教师能够采用微课的手段,将初中所学文言文中的具体词句进行现象的归纳,并带领学生探究古今词义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就完成了从学习语言现象到探究语言规律的过渡。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的教学中,恰当使用微课,能够将零碎的语言现象系统整合,搭建知识体系。比如,教师将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迷花倚石忽已暝”之“暝”、“青冥浩荡不见底”之“冥”,杜牧《阿房宫赋》中“高低冥迷”之“冥”,方苞《狱中杂记》中“人皆以为冥谪”之“冥”,蒲松龄《狼》中“目似瞑意暇甚”之“瞑”,王勃《滕王阁序》中“地势极而南溟深”之“溟”等这些出现在初高中语文教材中“冥”“暝”“溟”和“瞑”的用例进行解释、归纳,引导学生推导词义衍生的先后顺序,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果能够做成专题或者进行精细地划分,古诗中形近字辨析,配合相应的作业清单,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甚至有可能启发学生尝试自主比较、归纳、整合相关语言现象,学生将自己获得的语言材料整合成系统化、体系化的语言知识,进而透过语言现象体现语言发展的一股规律。这一过程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又提升了思维的深刻性。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微课是“催化剂”,改变了学生的“稳定性”,形成了教与学的相互促进,最终生成了“新的元素”。这样的微课既符合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又搭建了课堂学习和课下学习的桥梁,不仅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打破了传统课堂时空的壁垒,拓展了传统课堂的内涵和外延。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消息和知识更加多元化,教师应当秉承生本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看重个体的思维能力。在讲授《蜀道难》时,关于“青泥何盘盘”中“青泥”意象的解释,苏教版教材解释为“多云雨,行路之人常常行走于泥泞之中”,统编教材的解释是“由秦人入蜀的要道”,这就产生了疑问,到底哪个版本的教材注解更准确呢?对于该诗中“青泥”的理解,其他诗句中“青泥”意象可以提供参照,如苏轼的“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赵抃的“青泥岭上青云路,二十年来七往还”,杜甫的“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等诗句。老师将这些做成微课,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见异思迁”,结合诗句思考“青泥”意象的多重含义,比较李白《蜀道难》中的“青泥”与其有何异同。老师巧妙借助一个词语意象的梳理,展现出同中求异、归纳探究的批判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文到文、由表及里,主动探究。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之上,帮助学生找出正确的答案,准确领会诗句“青泥何盘盘”所描绘的奇险,更能帮助学生培养“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批判阅读能力,提升思维的品质。
这样的课例有许多,比如《子路、曾皙、冉求、公西华侍坐》一文中孔子最后对弟子的评价,统编高中语文教材(2019)中呈现的是“‘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2005)对于该段的处理则是“‘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相同文本的不同点读会不会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些语句是孔子对弟子的评价,部编教材的点读和排版使得学生易产生误解:此处仍是孔子和弟子曾点的对话。两个版本比较,原版本的点读一目了然,新版本的修订反而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那么到底该如何理解这处修改呢?针对这一问题的讨论辨析,就帮助学生提升了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创见。同样的问题也见于统编教材(2019)《说“木叶”》一文里“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和苏教版教材中“一字千里”的区别。
这样运用微课就将拓展、启发和探究有机联动起来,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的见解,获得创造性的个性化阅读、独特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针对具体问题的探究能力,提升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独创性。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不仅以文字的方式传递,它可以通过更便捷的途径,以更丰富的形式呈现。如果语文教学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仅仅停留在对书面文字的体验感悟、欣赏评价,那就太滞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了。因此,教师可以尝试通过更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感受不同形式的美,提升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评价力。这需要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审美趣味,认识学生的审美能力,相信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教师讲授《将进酒》时可以利用微课,将不同的朗诵版本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品鉴朗诵,进而带动对文本的理解,获得美的体验、美的评价、美的创造。
在教授该课时,使用微视频的形式,将国家大剧院第七届“中国交响乐之春”中郭达的朗诵视频和“中国爱乐乐团2021新年音乐会”中赵岭的朗诵视频进行剪辑,同时对两个版本中的朗诵者、配乐乐团、编曲、指挥等基本信息进行简单的介绍,帮助学生认识两个不同朗读版本的“实力相当”。在这个基础上,结合朗诵示范中具体语句的处理方法,讲解古诗朗诵的一般技巧: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语音的轻重、语句的停顿等。引导学生学习微课后,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有一双慧眼’,比较两个朗诵版本中具体语句的处理有哪些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结合诗句赏析谈谈你的理由”;第二个问题是“‘我有一张绣口’,两位艺术家的朗诵你更喜欢哪一个,请从语言、动作、微表情、配乐等方面说明理由”。
这个微课提供了两个优秀的可供参考的朗读示范,讲授了朗读的基本知识,既为学生接下来的审美评鉴活动提供了对象,给出了理论支撑,又展示了可参照的评价示范,在课堂实操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一个问题的探讨过程中,学生在诵读涵泳的基础之上因声求气,很快地把握了诗歌情绪变化的脉络,理解了诗人于失意人生中郁愤和激昂交织的复杂情感,同时对老师讲授的“古诗朗诵的一般技巧”完善升级,拓展了语气、体态语这两方面的相关知识。第二个问题的合作探究中,产生了许多新颖的、富有创见的审美鉴赏评价。比如,通过老师的对比分析示范,同学很快发现了郭达对“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这一句的艺术处理和赵岭截然不同。他们做出了这样的阐释:“在郭达的朗诵中,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已经有了八九分醉意的李白,看到好友饮得不够豪爽,心生不满,于是对好友‘点名批评’,加入了语气词‘嘛’,劝酒的意味和抱怨的语气流露得淋漓尽致,所以语气更加平易,仿佛朋友间随口的对话,画面感十足。”再比如,有的学生比较发现两个版本的配乐都运用了鼓这种乐器,认为鼓的选择是一种必然。首先,鼓契合本诗中诗人虽然人生失意,但仍具有高涨生命意志的心境。其次,通过鼓也传递出“盛唐气象”——如鼓点般擂动的生命张力,勃勃郁郁的生命活力。更有同学将两者的状态做了一个对比点评,认为“郭达的‘酒仙’酩酊中流露着俏皮,豪爽里透着真诚,鲜‘活’动人;赵岭的‘太白’微醺下饱含沉郁,激昂自信又潇洒,‘正’气撼人。”
这样的微课就将文本、视频和音频有机联动起来,实现了跨媒介的阅读和交流,带领学生在赏鉴朗诵的基础之上,欣赏李白诗歌雄奇奔放、汪洋恣肆的美,同时又引导学生将感性的审美体验转化成赏鉴点评的文字,运用优美的语言将情感体验和态度观点熔铸,实现诗意的表达和美的创造。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涵养个人修养、提升社会关爱、培养家国情怀是新时代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终身发展的重要能力以及关键品格。因此,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不仅应该是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更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题中之义、文中之旨,这已然成为我们的共识。然而在具体课堂实践中仍存在许多难点:首先,如何平衡思政味和语文味,不把语文课上成政史地综合的“万金油”;其次,如何破解传统文化的密码,让传统文化关照现实、当下;再次,如何适时地激浊扬清,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扬弃;最后,怎样做到让文化“润物细无声”,避免枯燥地说教,做到让学生喜闻乐见。笔者认为,要破解这些难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那就是培养文化认同、提升文化理解。如果学生对文化内涵缺乏正确的理解,就谈不上继承和发扬。
在《老子四章》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老子思想的文化印象是“玄而又玄”、“消极遁世”、“无欲无喜”,甚至有同学认为,老子“无为”的核心是“啥都不做,混吃等死地保全自己”。这种误读根源于学生较少接触道家思想典籍,缺乏对老子思想的基本了解。虽然历史老师在中国古代史中也讲解过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但是由于《道德经》阅读的难度,决定了它作为中小学课堂学习范本的概率微乎其微。课下,学生对于这类抽象的文言文更是兴趣寥寥,鲜少问津。仅仅依靠历史老师浮光掠影地介绍,缺乏文本感知和语料支撑,很难帮助学生形成全面而理性的认知。种种原因叠加就造成了这种“荒谬”的错误认识。针对这一学情,制作的微课《老子动了气》,以鲁迅对老子的评论“老子之言亦不纯一,戒多言而时有愤辞,尚无为而仍欲治天下。其不为者,以欲无不为也”开篇,阐释老子“无为而为”的思想核心,同时将已经学过的《〈论语〉十二章》中凝练出的儒家思想作为参照,对比分析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老子的思想。学习微课后,笔者启发学生畅谈老子思想在当下的意义,学生们就能够用老子思想观照生活,提出了很多具有思辨性、启发性的观点,比如,老子的“舍得”,老子说“要低调”,“无执”不是不坚持等。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高效的微课设计和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拓宽他们获得审美体验的路径,带动学生理解力、整合力、比较力等方面的思维发展,提升学生对文化的体认,也能够帮助学生逐渐培养出创造性的思维、高尚的审美情趣、文化认同和自信,从而确保核心素养的形成和落实。在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给各个行业带来极大便利的今天,我们的课堂不能成为照本宣科、“老僧念经式”授课方式的阵地,而应该是在尊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基础之上勇于探索和创新的排头兵。我们的语文老师也应当抓住学科特点和学生个性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加丰富学科知识,多途径、全方位地促进语文核心素养及综合素质落地生根,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