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解读悟宏旨,细斟叙述得真意*
——2022年高考甲卷作文题解析

2022-03-15 18:35杨通讴
学语文 2022年6期
关键词:贾政题名自然段

□ 杨通讴

今年高考甲卷作文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该作文材料取自经典名著《红楼梦》,其内容和要求既在考查考生的文字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以及对《红楼梦》整本书的阅读情况,也在考查考生阅读理解、信息整理、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关键能力,还可考查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掌握情况和文学鉴赏的思维方式及其迁移融汇到现实生活的能力。其命题方式依然是以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为主,内容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践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根本任务,并聚焦到了对青年人的人文精神与价值引领,及优秀文化和现实生活的互鉴发展上。

与2020年和2021年相比,今年第一次以整本书阅读内容为材料给考生展示作文情景,将人文主题和知识能力相融合,注重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贯通的独特育人价值,展现出时代对人才的发展要求。这是一个信号,恐也将是今后作文命题的趋势。针对这一题目,不少考生以为只要抓住贾宝玉的题额之妙,即可提出正确的论点。笔者细读了多篇考试作文,发现这些立意倾向要么是犯了断章取义的错误,要么是出了盲人摸象的问题,都没有切准命题人的命意。

我们首先来看看2022年高考甲卷作文题:

2022年高考甲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②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③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材料编号为笔者所加)

2022年甲卷作文除了紧扣新课标、选材新颖、导向科学外,命意含蓄深邃,隐微不彰是最大特点,给考生带来了解读障碍(仅贵州今年高考作文平均分较去年就整体下降了4.5分),老师带来了审题争议,产生了强烈社会反响。直至目前,审题解读仍然众说纷纭,不见有多少令人信服的理性解读,这无疑会给今后的理论研究、课堂教学等带来诸多影响。因此,很有必要继续见仁见智地讨论一番,以透过题目现象,找到命意本质。

一、就情节和人物的叙述重心解读

从题面看,题目材料很简单,只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为“题名”情节事由介绍;第二自然段承上启下,由“题名情节”过渡到作文要求,或说写作导向(隐性条件),为题目关键处;第三自然段为作文题明面“要求”(显性要求)。其中,材料第一自然段是作文命题的情景设置,又可分为两个层次:第1层是介绍事由:大观园建成后桥亭匾额题名;第2 层是人们对三个题名(翼然、泻玉、沁芳)艺术效果的评价。就情节内容看,大部分文字集中在此,按阅读规律,解读的重点自然也当在此。从情节人物角度看,叙述人物有“众人、有人、贾政、宝玉”,焦点集中在宝玉身上。不难看出,原著作者以及命题人为了突出贾宝玉卓然不群的才智,那是不惜笔墨巧做安排,可谓一波三折。先以有人直接移用“翼然”,作铺垫,以“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间接予以否定--此为一折;接着以有人附和“泻玉”,再作铺垫,以不表贾政意见,再间接否定——此为二折;在这两个情节的基础上层层铺垫,最后才让“沁芳”闪亮登台,以“贾政点头默许”直接肯定,达成了情节突出人物的艺术目的——此为三折。修辞上用了侧面衬托,以众人的平庸凸显宝玉的才情。如此看来,命题人叙述重点分明集中在亭名“沁芳”的“创新”上,审题的关键就该在品评三个匾额名称的高低雅俗,或是人物不同的才情学养上?

然而,命题人的命意(题目内涵和外延)真是“创新”吗?从阅卷现场看,不少考生就没有透辟理解材料中“直接移用,借鉴化用,独立独创”之间的深刻内涵和关系,对材料囫囵吞枣,孤立、片面地关注材料中的情节、人物,重点去“就事论事”讨论亭名“沁芳”如何比“翼然”“泻玉”新雅,犯了就文学鉴赏而鉴赏的毛病。

二、就情节技法过渡的表述解读

题目第二自然段的第1 句“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中的“众人给匾额题名”照应第①段的“情节叙述”,以“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巧妙地从情节叙述转移到了艺术表现手法上来。对第一自然段的情节叙述内容运用的表现技法仅用“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一句作结,短短十个字,使前面情节叙述戛然而止,干净利索,后面的表达技法评论水到渠成,真是要言不烦,匠心独运。用途上既收束了前面的“情节”叙述,又以“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过渡到作文的内涵要求,限制性规定靶向。形成既锚定作文范围,又高树作文航标,给考生解读暗示,为作文划定思考范围,并起着承上启下的结构作用。等于要求考生从“更广泛的领域”去谈“启示和思考”,不要再囿于“情节”焦点和艺术技法鉴赏范畴。这里暂且不表,后面再说。

且继续就表现技法上说,“移用”“化用”“独创”这三种艺术表现手法,本来各有其长,在表达技法的百花园中,并无高下之分,硬是要论,也只能从是否根据具体情境和表达需要而恰当使用了,即看适人适事,合情合理否。比如,此题的大观园桥亭题名,直接照搬醉翁的“翼然”,自是不如化用“泻玉”,而“沁芳”,更佳。原因在“翼然”为照搬(或说继承、移用)醉翁句,重状水上之亭形,内涵难以引申开与情境、人事联系在一起,显得内蕴不丰;单看“泻玉”之“泻”,从其来源看,亦为照搬,但“泻玉”则为借鉴化用,非直接抄袭前人,其意重在状亭下流动之水形。“玉”字喻水,亦喻高洁人品、操守,算是合景合事,但综合情境、人事,“泻”还有下泄、溃败之歧义,让人忌讳,显得不尽善尽美;而“沁芳”一词不仅不直取前人,很有新意,而且还妙在巧合情境、人事,既表现了“周围花木氤氲上浮之香味”,适其境,也暗喻朝廷之恩惠,元春之懿范,贾府之善德,衬其人,可谓新颖而又妙合情境、人事,自然最好。这显然合于当时肯定褒扬贾府的需要,若要否定贬斥,那还“沁”什么“芳”?“遗臭”还差不多。可见,命题人的用意并不单在情节“沁芳”的创新上,层层铺垫的情节叙述不过是为了向表现技法过渡,以应后面的作文命意需要。

三、就情节内外人物的情感态度解读

第2 自然段的第1 句“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中的“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一语,含蓄地透露了情节外命题人的情感态度,形成第三者的角度观察,和情节人物组成两个不同层面的作用。等于提示我们,审题立意时,不要把情节外命题人的态度和“情节”中人物的态度混为一谈,从而跳不出“情节”和情节人物情感的干扰,迷失命题人真正的情感方向,陷入片面和简单的泥淖,误读命题人的匠心。而且于简约的文字中,涵蕴了丰富的意蕴:一是命题人的叙述情感非常冷静、客观,对三种艺术手法的高低不置一词,与“情节”人物贾政“点头默许”的情感态度截然不同。二是情节人物贾政的态度,直截了当,完全倾向于宝玉的题名“沁芳”,暗中给考生寻找命题人情感留下线索。三是保留了不同意见,甚至是对贾政的情感略有微词。因为没有肯定“沁芳”,更没否定“翼然”“泻玉”,只说是“不同的艺术效果”,心思昭然。

当然,若从情节叙述重心上看,重点确是在肯定“创新”。原因在这样叙述,既能使故事情节显得完整,也能让命题人的命题情境铺陈得以完成,并造成情节重点、故事人物心理倾向都在宝玉新创的“沁芳”上,却又形成与命题人命意不同的二律悖反现象,求得题目有一定的思维质量和深度;再看命题人的情感隐而不发,对三个“题名”的好坏不置可否,把评价的权力完全交付给考生,其中还有深意存焉。它至少透露:1、本题命意不在对“直接移用,借鉴化用,独创”这三种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鉴赏上;2、命题人的叙述真意也不重在特别突出“沁芳”上(和情节需要不一样),故命题人有意置身事外,和情节人物贾政保持了不同情感。3、故事情节叙述不过是命题的引子而已,审题关键还需要摸准命题人真正的情感态度。明白这个道理,审题就不会盲目聚焦于贾政的态度,不会在情节本身、故事人物态度、艺术表现技法上去大费周章,会转而准确扼住命题人的情感意识、构思重点,去关注题目中“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找到命题人真正的命意指向。

四、就艺术手法和哲学原理解读

从第二自然段的第2 句“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可知,命题人暗示考生从材料中概括出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个现象”)切入现实生活(“更广阔的的领域”),联系时代社会发展,及自身学习、生活经验,从文学名著走向现实生活,构建写作空间。或说在情境化的文学表述与现实生活之间找到切入点,从艺术手法“这个现象”引发对“生活现象”的碰撞与思考,用这种思维方式去具体感悟社会生活,明理致知。也就是要求考生把目光从“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情境独创”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联想迁移到“继承、借鉴、创新”三种事物发展的哲理上去,实现文学鉴赏手法和事物发展规律之间的联系变通,并将其演绎到对社会生活的全面理解和论述上,作出哲理性思考。或说是在艺术鉴赏手法和事物发展规律之间建立起思想意识方面的联系,把艺术技法“移用”“化用”“创新”化用到事物发展规律“继承、发展、创新”的原理上去,从材料中的文学鉴赏范围以外的社会生活中去“就事论它”,不能仅局限在材料的文学叙事内而“就事论事”,最终达到理解现实生活的目的。

从阅卷情况看,有部分考生迷途于材料叙述的艺术技法里出不来,要不去比较“翼然”“泻玉”“沁芳”的高低,要不抓住贾政慧眼识珠、宝玉善于创新上议论,要不从比较“移用”“化用”“创新”上做文章。落脚点大体都统一在“创新”上,而没有全面认识“继承、发展、创新”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没有围绕“继承—发展”“继承—创新”“继承—改进—创新”“改进—创新”这些逻辑关系建构联系的系统观点。从而导致断章取义,没有全面通透理解材料整体含义,偏离了命题人的意图,没能在艺术和哲理的变通上做文章,孤立在了情节的“沁芳”上。

然而,命题人的命意真是单纯的突出“创新”吗?从前面对命题人情感和情节人物情感悖反的分析,及命题人对艺术技法优劣的含蓄隐晦态度上看,就清楚命题人命意并不在单一的“创新”上,所以,审题立意简单瞄准“创新”并不全面、深刻。哲学原理告诉我们,世界上就没有纯粹的“创新”,“创新”绝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说宝玉的所谓“独创”,难道就是横空出世的“石猴”?不也是在众人的败笔基础上才诞生的吗?若没有大家的经验教训启示,若没有他“每日里杂学旁收”,继承前人那些“闲书”的文化滋养,也难保他能新创出一个“沁芳”来。正是:“没有继承,也就没有创新”。也就是说,他没受醉翁语影响,也必是受了其他人的影响,并没有绝对“天生”的创新。所以,应该分辨出命题人意图是在用题名的“情节”来提炼那三个具有内在关联性的“艺术表现手法”,目的在以此艺术手法去引导考生认识事物发展所应遵循的规律--继承、发展、创新,即以艺术手法映射哲学原理,引导考生从理解艺术手法到理解哲理到用以解决社会问题,明白事物发展需要在传统基础上继承,在继承基础上改善,在改善基础上创新的普遍原理。命意绝对不同于我们平常写得老掉牙的“创新”类话题作文,那样的命意岂不是在给考生抄袭作文、宿构作文准备条件?命题人断不会这样的。

综上所述,今年的甲卷作文以取材范围的突破助推着整本书阅读,以叙述方式的辩证性助推了批判性思维训练,以艺术表现方式暗扣事物发展规律,较好地检测了考生的知识能力转化水平,变单一的创新话题视角为系统的事物发展规律关照,主旨在继承基础上有了创新。一句话,这是一个具有较高思维水平和检测效果的好作文题。

猜你喜欢
贾政题名自然段
栖凤阁题名记
秋天
美丽的秋天
红楼梦后四十回贾政形象的转变
北大汉简五《大罗图》题名商榷
贾政也有温情时
佳石选赏
也说贾政
论文写作技巧——题名
贾政缘何被奴才拉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