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覆盖服务保障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五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构想

2022-03-15 00:32:47杨希洁
现代特殊教育 2022年21期
关键词:校级特教中心

杨希洁

特殊教育保障条件建设与特殊教育质量休戚相关。“十四五”期间特殊教育发展从“侧重增量”全面转向“增量与提质并重”,这不仅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残疾人教育事业的体现,也是教育现代化宏图绘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七部门制定的《“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围绕质量发展对特殊教育事业作出明确部署,提出要“大力推进国家、省、市、县、校五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建设五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以下简称资源中心)是一项创新性的系统工程,有利于增强特殊教育保障力度。那么,从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角度考虑,全覆盖的五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意味着什么?资源中心的功能可能有哪些提升?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构建不留断层的“伞形”资源中心体系

资源中心能够有效提高特殊需要学生享有教育服务的质量已成为共识。目前已经成立的资源中心绝大部分设立在市、县两级,省、校两级资源中心相对少,国家级资源中心建设则是空白。断层式的资源支持体系不利于政策宣导、资源调配以及及时评估、工作效果反馈。建设“全覆盖”的资源中心,意味着未来要关注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填空白”,即着手考虑国家级资源中心的建设。《计划》提出,“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建设若干个国家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由“高校和科研机构”建设国家级资源中心,意味着这些资源中心将要承担起与特殊儿童青少年发展相关的基础性、应用性、应急性研究工作,要用可行、可信、有效的研究成果服务决策,同时引领教育实践少走弯路、不走岔路。由于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涉及教育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因此除特殊教育领域外,其他领域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应有平等的机会建设国家级资源中心,共同为特殊需要学生发展营造友好、合宜、便利的环境。

其次是“补不足”,即加快省级和校级资源中心的建设。《计划》提出,“依托现有特殊教育资源加快建设省、市、县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鼓励依托设在乡镇(街道)的小学和初中因地制宜建设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目前各地资源中心建设工程主要集中在市、县两级,全国仅有几个省(市)设立了省级资源中心,这不利于各地特殊教育保障工作的推进;校级资源中心是最基层的特殊教育专业资源提供和管理单位,但是当前覆盖乡镇(街道)的校级资源中心数量远远不足。目前状况使资源中心体系呈现出“两端小、中部大”的“梭形”状态。从工作推行的角度而言,“伞形”资源中心体系(即国家、省级资源中心数量少,市、县、校级资源中心数量逐层增加)能够更有效地传达、落实政策,更高效地服务每所融合教育学校。这意味着未来要促成各地形成省、市、县、校级资源中心系统建设的规划,还要重视资源中心尤其是校级资源中心的布局选点工作,使之最大限度地覆盖特殊教育全部服务范围。

第三是“强联动”,即五级资源中心建立上下联动机制。一般而言,各级资源中心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但是彼此之间工作内容密切相关。上一级资源中心应为下一级资源中心提供业务指导和专业培训,在某些具体工作项目上提供必要的管理和服务。下一级资源中心在接受上一级资源中心工作指导时,也应根据当地特殊教育发展需要和现实条件,确定自身的工作职责范围。未来在建设五级资源中心的同时,应注重联动机制的建设,切实落实各项特教政策,促进工作交流,形成有效的资源服务网络,使得即使身在偏远乡村学校或在家就读的特殊需要学生也能获得有效的教育服务。

二、提升资源中心汇集信息和整合资源的功能

目前已经建成的各级资源中心,主要承担融合教育教师培训、特殊需要学生教育和康复、家长咨询、融合教育研究项目推进、特教政策宣传、融合教育工作质量评估等相关工作。为了提供更适切、更有力的保障,五级资源中心除了发挥原有功能外,还需要承担新角色赋予的新功能。

一是提升信息收集和分析功能。目前各有关部门会定期采集特殊需要学生、融合教育教师以及学校的数据,但是这些信息难以全面覆盖、及时反映当地特教发展的情况,加上这些信息往往散落在不同部门、机构的数据库中,难以呈现特教整体发展状况,因此不利于相关部门进行综合分析、研判,进而难以依据特殊教育发展现状、需求提出未来发展策略。比如,以考察各地实施《计划》的成效为例说明。《计划》提出了一些特教发展建设项目,例如“鼓励2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区、旗)办好一所达到标准的特殊教育学校”“鼓励在九年一贯制学校或寄宿制学校设立特教班”“到2025 年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每生每年7000 元以上”“推进特殊教育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建设”等。这些信息将成为未来几年特教发展的重要评估指标,但是目前这些信息汇集到哪些部门、如何快速查询到这些信息等,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基于这些现实问题的考虑,未来的五级资源中心在功能上可以适当拓展,通过调研、监测等方式,加强收集反映当地特教整体发展情况的关键数据。

二是提升整合和优化多方资源功能。特殊需要学生的发展不仅需要教师的指导,也离不开康复师、医生以及社会专业服务团队的支持,离不开各个职能部门,例如残联、医疗康复、民政、财政等部门的通力合作。制约特教发展的困境之一是缺乏有效汇集、调配各种专业资源,并使其发挥最大服务效益的工作角色。在有些国家和地区,这一角色主要由社会工作者承担,但目前我国各地社会工作者在特殊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很有限。资源中心直接为学校服务,应当胜任为特殊需要学生汇聚更适宜、更丰富的成长资源的任务。

三、坚持原则并以多渠道方式建设资源中心

五级资源中心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确保建设工作顺利进行,一方面要遵循基本的工作原则,另一方面要采取多渠道方式满足各地发展需求。

资源中心建设和运作要遵循“计划性”“有效性”和“透明性”三个原则。计划性是指根据工作目标,制订完整的工作方案,包括具体的工作任务、完成标准和时间节点,同时加大过程性监控。有效性是指根据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上一级资源中心或其他相关部门委派任务的完成度,以及资源中心日常和特定工作的进展状况,对资源中心的建设成效进行评测。透明性是指资源中心的工作任务和成效评估,应通过适宜的渠道定期通报给服务对象、合作伙伴,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和社会群体。

资源中心建设和运作也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现阶段国家级资源中心建设,可以通过合作共建、项目竞标或委托等方式,在全国遴选具有一定研究基础、工作热情高的高校或科研单位,针对当前特教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开展研究。省及以下各级资源中心建设则可以因地制宜创新建设模式。目前各地建设的资源中心已经呈现多样化模式。例如,北京依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了省级资源中心,对北京市特殊教育工作进行统筹管理;江苏早在十几年前就尝试依托省内有深厚研究和实践基础的高等院校、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了三个省级资源中心,针对融合教育学校中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障碍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研究指导,同时也为其他类别的特殊需要学生提供专业支持。

在建设过程要考虑两对关系。第一对是“校级资源中心”和“学校资源教室”的关系,有不少人误以为两者是一回事。从现实发展看,国家、省、市、县级资源中心可能更多地承担科研指导、资源支持、部分行政事务管理的职能,不直接或较少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直接指导的具体工作,因此未来主要是处理好校级资源中心和学校资源教室的关系。如果某所学校为本校及该校所在乡镇(街道)其他学校的特殊需要学生、普通教师、家长提供特殊教育支持服务,那么可以说该校承担了当地“校级资源中心”的功能。而学校资源教室主要是为本校特殊需要学生、普通教师、家长提供支持服务。在建设过程中,要优选出能力强、工作认真的学校承担校级资源中心的工作,发挥辐射、指导作用。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各地对不同级别资源中心以及学校资源教室的称呼也各有不同,例如将资源中心称为“特殊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将学校资源教室称为“资源中心”“特殊儿童辅导教室”等。名称通常与职能定位密切关联,也体现对特殊教育支持服务的理解,这提示在建设各级资源中心以及学校资源教室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地特色和发展期待为这些中心或教室取个“好”名字。

第二对是“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和“特殊教育学校”的关系。绝大多数资源中心附设于特教学校,成为特教学校的职能部门之一;少数资源中心附设于普通学校、地方教育科研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设立的教研室;个别资源中心属于具有法人资质的独立机构。在特教学校设立资源中心是很多地方的现实选择,也的确发挥了推动当地融合教育发展的功能。从工作性质上来看,资源中心主要为融合教育学校提供专业支持,而特教学校首要任务是对本校特殊需要学生开展教育教学服务,两者有明显区别。如果资源中心附设于特教学校,那么很可能占据特教学校的人事编制或耗用学校的人力资源,此外可能会因为要遵循特教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而无法全力推动融合教育工作,这对资源中心和特教学校的发展都会造成影响。因此,未来建设资源中心时,要充分考虑两者的动态发展关系,适时调整,确保两者都能有良好发展。

总而言之,五级资源中心是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在其整体建设过程中势必遇到新问题、新挑战。应加大资源中心建设相关议题的研究,及时分析、总结、分享、推广各地的成功经验,从而更有效地推进五级资源中心的建设,提升特殊教育整体水平。

猜你喜欢
校级特教中心
“南京特教师范招待所”饭盆
一只普通的食堂饭盆与一段独特的特教历史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华人时刊(2021年15期)2021-11-27 09:16:42
黄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简介
——生态学
我校党委荣获“陕西省高校先进校级党委”称号
黄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简介
——马克思主义学科
做好特教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0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同样的阳光雨露——特教教师践行者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