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绒
(广西教育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广西 南宁 530001)
心理育人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心理育人工作。2017年12月,在教育部党组颁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心理育人与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共同组成十大育人体系。2018年7月,教育部党组颁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进一步提升心理育人质量”[1]“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2]。做好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从微观层面来看,有利于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激励新时代大学生的积极行为,塑造新时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培育其具有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从中观层面来看,有利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质量,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宏观层面来看,有利于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着力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重任。因此,各高校高度重视心理育人工作,把心理育人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如何运用跨学科的思维,借助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推进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优化,使高校心理育人迈入新发展,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社会学中著名的社会系统理论为指导,借助其AGIL框架对当前高校心理育人进行重新认知,对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具体的优化对策,以期为做好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提供有益探索。
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1902-1979)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也是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AGIL框架是帕森斯社会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最核心的部分。帕森斯社会系统理论认为大到整个人类社会,小到某一制度,都可以被看作是社会系统以及子系统,这些系统在其运行的过程中,必须协调地、有序地发挥适应功能(Adaptation)、目标达到功能(Goal-attainment)、整合功能(Integration)、潜在模式维持功能(Latency pattern maintenance )这四种基本功能,这就是帕森斯著名的AGIL功能分析模型,简称AGIL框架。“AGIL框架既是关于社会系统结构功能的实然性概括,即社会系统及其子系统都客观地具有这四种基本功能,又是关于社会系统结构功能的应然性判断,即社会系统及其子系统要保持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就必须协调地、有序地发挥这四种基本功能。因此,AGIL框架既可以用来分析社会系统结构功能的实际存在状况,又可以用来指导社会系统的协调运行”[3]。
高校心理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体系之一,与传统的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相比较,呈现新的特征。一是心理育人的目标要求更加高。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不仅要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还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最终目标指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是心理育人的内容涵盖范围更广泛。心理育人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本内容,既要完成育心的内容,又要最终承担起价值引领、道德品质培养等育德的内容,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心理育人的基本手段、途径、方法。三是心理育人的过程更加体系化。体系化使心理育人的过程要求更加科学规范,既注重内部各要素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又注重与外部环境和资源的交互,与其他育人体系形成良性互动,是一个具有完整运行过程的育人体系。心理育人与其他育人体系同时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共同体,以实现立德树人为价值旨归,最终目标指向培养时代新人这一重大任务。依据AGIL框架(如图1所示),一方面,高校心理育人既是一个完整运行社会系统,又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子系统,其运行与发展的过程必然受到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并时刻与体系内部和外部环境产生互动联系。心理育人的良性运行与健康发展依靠的就是其各功能系统即AGIL框架的协调有序运行。另一方面,AGIL框架又可以作为一种理论模式,对高校心理育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指导心理育人向着更加和谐有序的方向发展,从而促进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不断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图1 AGIL框架视域下高校心理育人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1.高校心理育人的适应功能分析
根据AGIL框架,适应功能是指社会系统通过对外部环境的不断顺应与改造,以获取维持其存在与发展所需的资源与能量。高校心理育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子系统,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心理育人的内涵来看,心理育人是指通过心理的方式来实现育人。具体地说,是教育者从教育对象的身心实际出发,遵循人的心理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通过多种方式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对象进行积极心理引导,缓解心理困惑,开发心理潜能,提升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全,以实现培育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这一目的的教育活动[4]。心理育人归根到底是以培养时代新人作为终极目标。因此,高校心理育人的适应功能是指心理育人需要根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以及现实育人环境的客观发展变化,进行不断的主动顺应与积极调整,以适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
2.高校心理育人的目标达到功能分析
在AGIL框架中,目标达到功能是指社会系统确立总目标的功能,这种功能表现为一种过程,包括确立目标和组织社会成员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付诸实践[5]。显然,这一过程包含两部分,确立目标和完成目标。明确的目标为完成目标指明方向,是完成目标的基础。总目标是通过系统各力量的调整与合作,最终通过实践得以实现。高校心理育人的目标在于实现学生心理和人格健康发展,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6]。高校心理育人的目标达到功能是指明确心理育人目标的前提下,通过组织和动员来自社会、高校、家庭、同辈群体等各种力量,以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等一系列专业方法和技术为实践手段,最终实现心理育人总目标的过程。
3.高校心理育人的整合功能分析
AGIL框架中的整合功能主要是指系统内各资源、各要素之间达到协调统一,以实现某种程度的团结而开展有效的合作。高校心理育人的整合功能实质上指心理育人中的各系统资源要实现最大化的优化配置,既要做到统一领导,以便集中力量推进心理育人工作,又要注重发挥各部门的人力、物力优势,加强彼此间的协同联动,还要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个体力量,共同形成心理育人的有效力量整合,争取以最大效应,确保心理育人落实到位,最终实现心理育人的目标。育人整合功能的发挥关键在于各要素、各资源、各人员彼此之间的协同统一,通过系统内外部资源的不断有机融合,使心理育人达到资源整合与协同的状态。
4.高校心理育人的潜在模式维持功能分析
根据某些规范与原则,维持系统行动秩序与活动方式连续性的功能,这是潜在模式维持功能在AGIL框架中的解读。社会系统为了维持自身的稳定性,将通过一系列的规范和原则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潜在模式维持功能通常是通过文化、精神、制度、价值、观念、思想等方式来确保社会系统的不中断,以共同的价值观念作为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稳压器。高校心理育人的潜在模式维持功能是指依靠高校的校风、学风、教风、办学理念、办学精神、自然和人文环境等所形成的优秀校园文化来发挥维持功能作用,以确保心理育人系统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按照AGIL框架,高校心理育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子系统,应当主动适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发展要求,从而促使整个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系统和谐与平衡。目前,心理育人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大学生个体的心理问题深受各种社会思潮和网络负面信息发展的影响,已然呈现复杂性、多样性、隐秘性、骤变性等混合样态,这给心理育人提出了新的挑战。现实中,高校心理育人仍受限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与模式,使心理育人以满足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为唯一出发点,并没有完全立足当前培养时代新人的新变化要求,未能及时地探究心理问题表征后的深层次社会因素,特别是没有充分发挥心理育人作为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联结互动,尚未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当前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对心理育人提出的新要求,对自身在承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角色定位还未做到主动调整与适应。
AGIL框架中高校心理育人的目标达到功能强调高校心理育人的目标既要明晰自身的育人目标又要明确实现育人目标的具体过程步骤,并且最终指向总目标的实现。现实工作中,高校心理育人对自身的育人目标仍停留在低水平阶段的目标实现,以解决大学生个体心理健康问题为直接目标,以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工作等为最终目标。显然,高校心理育人的目标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作为子系统,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总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心理育人不仅仅在于实现帮助个体重建心理平衡与解决心理问题的目标,更需要重新认识心理育人的终极目标必须是致力于培养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因此,高校心理育人的目标达成功能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尤其是亟待建立明确的育人目标过程体系,构建科学性、合理性、层次性的心理育人目标,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价值旨归。
依AGIL框架看来,高校心理育人的整合功能在于如何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类资源,发挥其最大效能,以实现心理育人。高校心理育人既是一个完整的育人系统,又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子系统存在。其功能的有序发挥,对内则需要自身各功能系统协调运行;对外还需要加强与其他子系统的沟通与联动,共同维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稳定与发展。但现实的情况是,从内部情况来看,高校心理育人没有充分调动全员育人的资源力量。由于受限于传统心理育人理念,认为心理育人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故而,依旧把心理育人工作交由心理学教师、心理健康咨询师、辅导员来承担,没有意识到心理育人是一个全员性育人过程,不仅需要专业人士,也需要全体人员的参与,进行积极向上的价值引领,以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从外部情况来看,高校心理育人与其他育人体系相比,具有更高专业性的要求,但这也导致了心理育人系统与其他育人系统产生了隔膜,使心理育人工作更多地局限于自己的体系之内运行。事实上,学生的心理素质、理想信念、道德水平、健康心态等心理育人目标的实现需要融于教学、科研、思想、学习、生活、实践等各方面。基于此,做好高校心理育人,必须加强心理育人与其他育人系统资源的利用和整合,形成有效联动。
从AGIL框架得知,心理育人的潜在模式维持功能的发挥,需要依赖于文化因素发挥深层次的共同价值观念作用,以促进高校心理育人以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稳定有序可持续。高校的文化因素从总体上来说蕴含了大学精神、办学理念、学风教风、自然风光、人文环境以及规章制度、科研风气等。现实之困境在于部分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重形式轻内涵、重当下轻长远、重名头轻效应,并不能充分地为心理育人提供养料供给,尤其是当下校园文化受非主流社会思潮和社会功利主义社会风气影响,甚至呈现出浮躁、功利等特点,使有些师生演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群体。因此,如何培育具有引领力和凝聚力的正能量校园文化,形成入脑入心的深层次共同价值观念,是打破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梗阻的关键点。
结合上述分析,AGIL框架强调的是各系统功能的协同有序运行,以确保社会系统的稳定与发展。同时AGIL框架既是理论,也是方法,依据AGIL框架,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不断实现高校心理育人的优化。
做好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根据外部现实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心理育人的内部要素,以更加高远的格局和广阔的视野重新审视高校心理育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子系统的时代价值。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肩负培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重要任务,培养的是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高校心理育人要主动回应这一重大的现实需要,主动把握新时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和思想特征的新变化,掌握心理育人的科学规律,及时调整以往传统的心理育人理念,不断优化心理育人的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体制,做出育人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的积极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心理育人的新要求。同时,心理育人还要做出深层次的育人价值调整,发挥心理育人对时代新人的理想信念导向价值、道德人格塑造价值、积极行为激励价值、健康心态调控价值、心理素质提升价值、思想心理问题预防与干预价值,挖掘心理育人在立德树人中的独特价值[7],从而更加适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增进心理育人作为子系统的适应能力,加快推进整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高质量模式的构建。
心理育人目标达到功能强调的是如何引导和动员各种力量集中转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终目标的实现。高校在心理育人的过程中,制定的过程目标要紧紧围绕实现最终目标来规划和设计,以科学性、合理性和层次性的目标要求,创设高校心理育人的复合目标。具体来说,高校心理育人的目标应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终目标为导向,根据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新特点以及心理育人的新规律来确定具体的目标。复合性目标体系的创设原则,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设置:一是明确总目标。明确心理育人的总目标是以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为立场,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战略方向。二是形成纵横交错的网格目标。纵向目标要根据大学生成才的规律性特点,有针对性地确立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各阶段的心理育人目标,注重目标设立的层次递进性。横向目标则更多关注同一时期下育人目标的实现,通过建立多管齐下、方法糅合、途径多样、载体丰富的目标体系,实现心理育人的全面覆盖。三是处理好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阶段性的目标要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知识,指导学生个体行为,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长远性的目标要对标时代新人应具备的心理品质标准,以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为根本,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目标。通过以上三个维度,实现高校心理育人目标复合性目标的整体性推进,确保心理育人的目标达到功能得以实现。
心理育人的整合功能实质上强调的是心理育人要形成育人的协同效应。心理育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子系统,与课程、科研、实践等育人子系统必然发生资源交换与融合,共同维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正常运转。因此,通过立体化多平台全角度的融入机制,把心理育人与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等其他育人体系深度融合,与专业学习、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网络活动等全面接轨,实现由点到面、由个体到群体的全覆盖,以实现立体化全方位协同育人效应;全过程育人的协同则要求心理育人注重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群体、不同性别等,采取精准帮扶,结合具体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并把心理育人贯穿大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心理育人有别于传统单一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仅依靠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的师资力量是不够的,要注重引导和动员各方力量,社会上的模范道德人物、各行业的先进人物、家庭中的孝老爱亲榜样以及学校各岗位的优秀教职员工和大学生朋辈群体等可以构筑起“社会—家庭—学校—个体”四位一体的育人格局,共同肩负起心理育人的职责,以实现全员育人效应。
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共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一所高校的精气神,其具有的潜在模式维持功能可确保高校心理育人的持续和稳定,为实现育心与育德相结合的育人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首先,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牢牢守住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防止不良社会思潮和不良文化在大学校园里滋生和蔓延[8],以正确的价值观主导校园文化建设,厚植心理育人的沃土,指明心理育人的生长方向;其次,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心理氛围,使一人一事、一景一物、一草一木、蕴含育心育德的功能,帮助大学生愉悦其身心,陶冶其情操,明朗其心智,激励其言行;最后,要重视媒体融合时代下高校网络文化的培育。媒体融合推动的融媒体因其传播方式便捷迅速,传播形式多变新颖,传播内容丰富多样等诸多特点受到了莘莘学子的热烈追捧,成为青年大学生学习交流、休闲娱乐、购物交友的重要平台和工具[9]。主动掌握住校园文化建设的网络阵地,加快推动融媒体时代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打造高质量的校园网络文化品牌,提供丰盛的网络文化精神大餐,满足新时代网络原住民大学生的网络文化需求,从而为心理育人提供主动权和话语权,以维持心理育人潜在模式功能。
高校心理育人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在我国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前进征程中,高校心理育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子系统,应当紧跟时代步伐,按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布局,运用跨学科思维,尝试借助多种理论与方法作为指导,不断在实践中改进,在改进中优化,在优化中创新,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形成共生共长的良好局面,为培养时代新人肩负起应有的职责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