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轶倩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0)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1]。瑜伽不仅注重体质、体态等方面的改善,更注重人们内心的修炼,瑜伽在让人的身体得到锻炼的基础上,可以提升人的精神状态,是运动锻炼促进健康的极好方式。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栋梁,其健康状态对于自身的发展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在面临大学生较为突出的健康问题时,只有有效促进大学生健康水平的提升,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也才能在整体上促进我国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升,并为推动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2]。瑜伽运动作为维护和增进健康的有效方式,对改善大学生健康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探索体医结合视域下瑜伽运动促进大学生健康的实现机理,维护大学生健康状态,实现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目前,有关体医结合理念融入大学生健康促进方面的探索还比较少,如何从体医结合的新视角来探讨大学生健康促进的实践模式,丰富大学生健康促进的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是亟须关注的一个方向。该研究是以瑜伽运动对大学生的健康促进为研究对象,探讨体医结合的视角下瑜伽运动对大学生健康促进的实现方式,以期有效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同时,丰富体医结合、瑜伽运动以及提升大学生健康水平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201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促进重点人群参与体育活动等方式提高全民身体素质[1]。体医结合是体育科学与医学科学的交叉和融合,是运用体育运动的手段和方法,结合医学的理念和知识体系,使体育运动处方化,成为维持和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目前其尚未有明确的定义。体医结合的理念体现了现代医学对运动促进健康这一观点的认可,也体现了全民健康促进的新趋势。体育与医疗都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是体医结合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虽二者在健康促进的过程中各有着重点,实现路径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根本都在为健康促进服务。体医结合为充分发挥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防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助力健康中国行动,全面提升全民健康素质[3]。
瑜伽在健康促进的理论、思想和养生康复功能上与中医学有诸多相似和共通之处。首先,瑜伽的三脉七轮与中医经络学说有着不谋而合之处。瑜伽认为,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一个内在的能量系统,并与人体神经系统密切相关[4]。其主要包括3条经脉、7个能量中心。人体的三脉七轮是能量聚集点,主宰着人体不同的组织系统,每一个脉轮都有着将能量分配到身体、心理、情绪和精神的不同功能。瑜伽的气轮衰退或者功能失衡,都会引起疾病。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经络具备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调节人体的特殊功能,其与人体的脏腑、形体官窍等组织器官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体,是人体结构的重要部分[5]。中医经络学说对于阐明人体的病理变化、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其次,在健康促进的理念上,瑜伽是让身、心、灵得到和谐发展的健身方式,其“与梵合一”的思想与中医学中“天人一体”的整体思维模式在本质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注重人体自身内部以及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关系。另外,瑜伽在养生防治康复功效上,既可强身健体、调节精神,又可防病治病,作为行之有效的临床辅助康复手段,其拥有了新的功能。此外其顺应自然规律,重视调摄精神以及动静结合等特点体现了中医学所强调的养生治疗原则。瑜伽自身蕴含着丰富的医理,为体医结合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瑜伽蕴含了丰富的调摄身心、祛病延年的理论和方法,既能养,又能防,还能治,其目标在于提升健康水平,减少疾病的发生,并且注重身体和心理的配合,强调身心健康和社会良好适应的和谐,在促进健康方面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瑜伽源于印度的古老文化,是一种流行千年的身心修行术,是古印度生命科学的核心。瑜伽具备一套从肉体到精神的极为完备的修炼方法,不仅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而且更注重内心的修炼,并且疗效显著,经常进行瑜伽锻炼可以达到延缓衰老、提神醒脑以及放松身心的功效[6]。其一,习练瑜伽可以调节人体肺腑器官,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使身体毒素快速排出体外,恢复和提升元气,使人显得年轻,起到延缓衰老的功效。其二,瑜伽调息法可为脑部提供更多氧气,令整个精神状态变得积极,让头脑保持清醒。此外,瑜伽的放松术能够起到放松和精心的目的,使人暂时从纷繁的事务以及生活中的压抑、愤懑等情绪中解脱出来,并将这种身心的和谐延伸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中提高生活质量。瑜伽的调息法、冥想法、体式法以及放松术相辅相成,通过持之以恒的体式练习,正确呼吸,充分放松,辅以冥想以使习练者在保持身体系统健康的同时,达到精神的专一和宁静,并在改善失眠、抗抑郁、缓解和治疗腰背痛以及预防慢性病等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
体医结合的理念体现了运动促进健康的新趋势,是促进健康的有效途径[7]。在日常运动锻炼中,因缺乏医学知识和方法等的体育健康指导而造成的运动效果不显著或运动损伤等现象时有发生。体医结合为人们为了健康该如何运动,以及为了降低风险该如何运动提供了可能性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瑜伽与中医养生有诸多相似之处,在防病、治病等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中医经络养生方法、中医饮食调理、中医情志调理等在瑜伽习练中已普遍应用。在瑜伽锻炼中融入中医养生理念,不仅可丰富瑜伽习练的内容和形式,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融入瑜伽当中,而且在强身健体和促进身心健康方面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现代医学介绍了人体基本的肌肉骨骼结构知识,并为瑜伽锻炼提供了身体如何运作的机制。将瑜伽和现代医学知识灵活巧妙结合在一起,运用现代医学理论和方法科学指导瑜伽锻炼,改善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可以更加有效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瑜伽与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力学等的有机整合,可以让练习者获得瑜伽锻炼中所需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等,从而了解锻炼中使用了哪块肌肉,肌肉在锻炼过程中的运动方式,如何以安全的方式进行瑜伽锻炼,如何在瑜伽练习中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如何在锻炼过程中对骨骼肌肉进行调整,使体式更加精确,有效提升锻炼效果,提升瑜伽锻炼的科学化水平,从而发挥好瑜伽运动在健康促进防病治病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体医结合打破了瑜伽与医学之间的界限,是瑜伽发展的必然趋势。
瑜伽,外在修身内在修心,是一项极好的运动方式,不仅可促进健康,同时也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健康促进以及防病治病等方面可起到积极的作用。瑜伽在练习中以静为主,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6],融呼吸、伸展和放松为一体,通过体位、呼吸和冥想等身体和心灵上的修炼,促进练习者身体机能的协调和健康,获得身心合一的健康状态,对维持和改善大学生身心健康有着显著的作用。《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指出,要为不同人群提供针对性的运动健身方案或运动指导服务,鼓励人们参与体育锻炼,实现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瑜伽因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深受大学生的喜欢,其所蕴含的丰富医理及健康促进价值,为实现体医结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推广体医结合,倡导科学健身,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载体。
相关部门及院校应努力创新开发瑜伽运动科学健身指导服务项目,研发和推广瑜伽运动处方,实施大学生体医结合模式的健康干预。同时,探索以瑜伽运动为基础的体医结合健康促进方式,充分发挥体育科学健身指导在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中的积极作用。
实施课内外体育相结合是促进体医结合的有效途径。在课堂上融入体医结合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瑜伽理论和技能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科学健身知识指导运动实践,从而懂得如何科学健身,避免运动损伤,并且能够进一步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增进身心健康。课堂教学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瑜伽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入医学相关知识,使瑜伽知识和医学知识有机融合,能够真正实现体医结合指导课内外的瑜伽运动实践。这就需要提升瑜伽教师自身体医融合的相关理念和专业素养,以能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合体医结合的相关知识和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之外创办瑜伽运动俱乐部可使课内外体育有机结合,通过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开展学生自身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一方面,可以提供课外瑜伽科学锻炼指导,搭建大学生参与瑜伽的课余锻炼平台,为大学生瑜伽运动体医结合的实践创造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可促进体医融合的系统性和目标性,着力发展学生兴趣,提升大学生瑜伽运动的科学锻炼效果。此外,在课外开展瑜伽与医学融合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吸引更多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健身技能的积极性,提升科学健身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及其干预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了解自身健康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制订运动健身方案,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升体质健康水平。目前,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一年开展一次,主要作为长时间阶段性的体质健康测评,体质健康监测发展较为滞后,对学生的体质健康变化缺乏动态跟踪[8]。因此,亟须加强对体质健康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并动态地掌握和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分析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的变化趋势,从而根据学生的具体健康状况,制订针对性的运动健身方案,对其健康情况进行干预,指导学生进行科学锻炼。
学生的体质健康监测需要整合学校的卫生与体育资源,并将体质健康监测与学生体检结合起来。同时,需加强学校各部门之间的支持与协作,协助解决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另外,需提升体质健康监测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建设科学健身的信息服务平台,对学生身体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根据学生各项测试指数及检测数据,制订个性化的瑜伽运动方案,并进行科学干预。此外,在瑜伽课堂之中,加强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阶段性体质健康监测,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分析和研判机制,根据健康状况给予科学健身指导,不断加强体医融合的健康干预,促进学生健康和体医融合新发展。通过体质健康监测和运动干预,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改善健康状况,将健身与健康更好地融合[9]。
体医结合是维护和增进健康的新模式,是推进健康中国的有效路径。但目前学生对体医结合普遍了解不够,应加强体医结合的宣传力度,营造体医融合的良好校园氛围,以体医融合为依托,提高大学生的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水平。通过开展知识普及,宣传引导等系列活动,加大瑜伽科学健身的宣传教育和体医结合理念的渗透,大力宣传瑜伽防治疾病的理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瑜伽的科学健身知识,接受体医融合的科学健身理念,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和健康观。一方面,举办体医结合的科普讲座以及健康知识宣讲活动,积极宣传瑜伽的科学健身理念,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学生科学健身;另一方面,编制科学健身指导宣传资料,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的健康生活习惯,形成体医融合的科学健身氛围,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在宣传推广活动中,不仅要加强方式方法的宣传,健康知识的宣传,还要加强对体医结合模式的宣传,弘扬体医融合的健康理念[10],宣传体育科学锻炼的知识,营造体医融合的氛围,加强体医融合素养,帮助学生树立体医融合的科学健身意识,让学生养成积极锻炼的习惯,提高其科学锻炼与自我保健意识,使科学健身在疾病防治以及健康促进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体医结合作为维护和增进健康的有效方式,对改善大学生健康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体医结合体现了运动促进健康的新趋势,而瑜伽自身蕴含的特点和优势,为实现体医结合提供了可能。同时,体医结合也给予了瑜伽新的视角,赋予其新的功能,体医结合也是瑜伽未来发展的趋向。瑜伽深受大学生人群的欢迎,在增进健康方面都具备显著作用。瑜伽对大学生健康的干预,有助于防未病。高校可积极推广瑜伽运动,充分发挥瑜伽运动促进健康的功能,使瑜伽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发挥到最大,从而有效改善和提升大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健康中国行动。
体医结合是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但目前仍然存在很多痛点和难点,仍需政府、体育、医疗各部门以及学者积极参与体医融合的建设上来,共同探索和实践体医融合促进健康的新思路和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