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艳
(新乡学院 体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实现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新时代教育事业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目标。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学校体育在指导思想、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层次、 全方位的改革, 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 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一些制约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问题依然存在。在本文中,笔者分析了学校体育政策执行不力、 学生体质改善效果不佳、 学生运动能力不强和体教融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完善监督问责机制、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强化运动技能教学和创新体教融合机制等解决途径,为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我国的学校体育工作,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等先后颁布的与学校体育有关的政策法规有300 多件[1]。 这些政策法规涵盖了青少年体质健康、体育课程建设、体育教育安全、课外体育活动、体育场地建设和学校体育竞赛等内容,形成了完整的政策法规体系,为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这些政策法规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政策目标与现实效果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体育课课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规定,小学1-2 年级每周4 课时,3-6 年级和7-9 年级每周3 课时[2]。目前,仍有一些学校没有按《通知》的规定设置体育课时。 特别是毕业年级,体育课时被占用或挪用的现象常有发生。无独有偶,《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自2014 年颁布以来,由于监管不力,执行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尽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及格标准一降再降, 但大学生体质测试的及格率并没有明显提高。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不少学校开始重视体育工作,学生的体质健康达标率呈现上升趋势,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是,学生视力的不良率和近视率持续走高, 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持续下降,这一状况令人担忧。
2018 年的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显示:近视率儿童为14.5%, 小学生为36%, 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3]。 截至2020 年,我国小学生、初中生、 高中生和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不及格率分别为6.5%、14.5%、11.8%和30%[4]。 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 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滑的趋势得到了一定的遏制,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仍呈下降趋势,他们的力量、速度和心肺耐力等指标还不如中学生。 在应试教育大环境影响下,“作业量挤压运动量” 这一现象在很多学校依然存在。
随着体育课程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培养学生运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已将学生的运动能力作为体育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被淡化了。
目前, 我国大部分中小学的体育课一般为运动项目课,每学期开设1 到2 个运动项目,大学体育课一般为选项课, 学生每学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修一个运动项目。由于课时限制,体育教师只能传授一些简单的技术动作,如篮球的双手胸前传(接)球和单手肩上投篮、足球的传(停)球技术、排球的传(垫)球技术等。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和练习,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学到的技术动作, 但由于缺乏在比赛中磨炼,他们掌握的这些技术动作只能停留在“碎片”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技术动作渐渐被忘掉了。虽然大学生已有十几年的体育学习经历, 但能掌握1 到2 项运动技能的学生少之又少, 具有运动专长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
《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 年,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要达到40%及以上[5]。 目前,我国体育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这就意味着有一大批接受过学校体育教育的人走向社会后不再参加体育锻炼, 原因是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和运动能力。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学校体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在计划经济时代, 竞技体育是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我国的体育走向世界过程中,举国体制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竞技体育的弊端渐渐显现出来,培养运动员的成本越来越高,多数运动员退役后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为了克服这些弊端,在20 世纪80 年代,国家体委推出了体教结合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旨在弥补运动员缺失的文化教育, 但经过40 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体教融合是体教结合的深化和拓展, 它表明发展体育不再是为了专门培养竞技体育人才, 而是为了提高广大青少年的身体素质。 体教融合强调的是青少年的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应协调发展。 体教融合解决了体育与教育分离的问题, 促进了体育与教育的协同发展。
近年来,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问题已受到了高度重视。2020 年9 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 对推进体教融合提出了8 个方面37 项具体措施[6],但要把这些措施落实到位,尚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
政策执行是政策目标转化为现实的前提和保证,学校各项体育工作的推进,不仅需要明确的政策引领,而且需要系统的统筹落实。为了保证学校体育政策的执行,实现学校体育的预期目标,推进学校体育管理的法治化和制度化进程, 还需一步完善学校体育工作的监督问责机制。
为了贯彻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教育部门必须以制度和规章作保障, 不仅要将规定的内容纳入学校体育督导和检查的范畴, 而且要将学生身体健康指标纳入学校体育考核的范畴。 各级各类学校应严格执行国家及相关部门发布的政策规定,对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提高体育的权重、弘扬体育的价值,是新时期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必然要求[7]。
自2020 年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36 所院校被列为“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其中,23 所高校明确提出, 体育测试不合格的考生不能获得学校拟录取资格,另外一些高校则规定,体育测试优秀者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强基计划”是教育部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而推出的教育改革举措,把体育纳入学生的综合考评,体现了国家对于对优秀人才培养要求的新突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再是一句口号。
2020 年10 月15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立足时代需求,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使学校体育同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要求相适应[8]。
要彻底解决青少年的体质虚弱问题, 必须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运动能力和锻炼习惯入手,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的体育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找准“教会、勤练、常赛”的着力点,聚焦质量,精准发力,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再上新台阶。 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 引导和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课内外体育锻炼,确保把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位学生。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和培养学生运动能力的关键环节。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之后,才能提高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并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这样才能达到强身健体和锤炼意志的目的。
在2018 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9]。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要改变“讲得多、练得少”和注重单个技术动作的教学模式,采用“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教学模式,同时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运动技能掌握情况制定教学计划, 提倡单元化教学,采用递进式、分层次和个性化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教学是基础,竞赛是关键。 要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仅靠体育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把课内的“教会、勤练”和课外的“常赛”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运动中感受到快乐,在快乐中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
从体教结合转向体教融合, 绝不是文字表述上的改变,而是新时代对体育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体育和教育部门要突破体制机制上的障碍, 创新工作思路,以形成多方参与、多主体协作的新格局。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要协同一致, 全面系统地设计融合实施方案, 制定切实可行的融合目标和资源整合办法,建立健全过程监管和评价机制。各级各类学校要创新工作思路,找准体育与教育的融合点,切实做到以体育人, 确保融合的种子落地生根、 开花结果。 只有在体育教育、体质健康、学校体育竞赛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等领域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才能实现体育与教育协同育人的目标。
建立科学合理、 切实可行的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体系, 是新时代赋予学校体育工作的时代重任和历史使命。 在宏观层面, 要加强学校体育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的监督问责机制,提高学校执行体育政策和法规的能力, 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在中观层面,体育和教育部门要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以问题为导向,找准突破口,提出整改措施,力争实现“换道”超越。 在微观层面,各级各类学校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学校体育工作的新路径和新方法, 不断改进体育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为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