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语文智慧课堂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2022-03-14 14:12詹光平
中学语文 2022年33期
关键词:互联网+学科智慧

詹光平

“互联网+”的深入实施,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教育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版2020 年修订)》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综合学习情境,优化整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学习活动。因此,顺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建构基于信息化环境的语文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对顺应语文课程改革,转变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语文智慧课堂的内涵

1.智慧课堂的理论基础

在众多理论中,混合式学习理论是最适宜于智慧课堂模型建构的理论支撑。混合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多边课堂活动。该学习方式吸纳传统教学的优势,利用网络化学习便捷、高效的特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智慧课堂顺应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趋势,耦合混合式学习理论的内在特质。智慧课堂要恰当利用高新信息技术对传统课堂进行改造,将线上、线下教学结合起来。智慧课堂既注重智慧环境的建设和营造,又重视面对面的情感交流的教育内在要求。毋庸置疑,智慧课堂是混合式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的表现形态,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成为当前普遍受到认可的课堂教学样态。

2.语文智慧课堂的含意

学术界关于智慧课堂的研究首先是从智慧教育开始的。其研究大多是对概念、属性的界定。智慧教育原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深入反思后形成的产物。信息化浪潮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于是智慧教育随即被注入了信息技术价值含量。毫无疑问,智慧教育是教育视角和信息化视角的统一体。因此,智慧教育是凭借现代信息技术,以互联网、智能设备等作为载体,通过多种教育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智能化、教学个性化的教学过程。智慧课堂是智慧教育的高级表现,语文智慧课堂又是智慧课堂在具体学科领域的具体体现方式。可见,语文智慧课堂是依据语文学科属性和特点,遵循语文教育教学规律,借助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端口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

二、语文智慧课堂的价值取向

1.语文智慧课堂应充分体现学科价值

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学科教学要在遵从学科属性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识记、理解、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提升人文素养。这应该是语文智慧课堂不变的追求。因此,从本质上,语文智慧课堂要有学科的“味道”,通过深度学习建构语文知识体系,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品质,最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任何技术手段都应服从和服务于语文学习,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语文教学也应该是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在网络空间等技术环境中,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思想的交流、碰撞,情感的升华,双方形成知识与能力新的增长点。

2.语文智慧课堂应吸收传统教学的优势

语文学科人文性很强,对学生有熏陶感染作用,应对吸取传统教学的优势。教师生搬硬套地在教学中每一个环节都使用技术设备操作,不仅浪费时间,也达不到课程育人的既定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在教学内容方面,大多以碎片化形式呈现,缺少深度学习;在德育方面,“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教育中的德育被弱化。真正的智慧课堂应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高度整合。语文课堂需要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在现场教学中开展体验活动,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从中获得审美体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智慧课堂中在使用平板、多媒体屏幕等设备时应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及心理变化,真正让语文课堂成为高效便捷、充满生命活动力的智慧课堂。

3.语文智慧课堂融合现代信息技术

语文智慧课堂上选用的数字课程资源要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步骤等教学要素而定,还要成分考虑“学情”及“教情”和学段选用数字化软件、网络空间等智能技术。习惯上,教师课前预习时使用互动课堂中的学习资源推送,课中教学时常用电子白板板书、批注、随机提问、时间计时等;课后使用作业发送、智能检测、智能批改与数据分析等功能。对电子课本、一对一辅导、班级空间等技术功能很少使用甚至不使用。数字设备中的这些有效功用在智慧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就不能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教学,教学效果就大打折扣。因此,智慧技术与语文学科的高度融合,这是语文智慧课堂的应然选择和发展走向。

三、语文智慧课堂的基本形态

1.互动式智慧教学

语文教学活动是师生、生生、生本间的立体、多元化的交流互动。这种高层次“互动式”的语文教学场景使得教学更为开放,符合智慧课堂的内在要求。在智慧环境下,师生间的交流可以借助课堂随机点名软件随意点击学生围绕“问题”让回答。在解答处于困难境地时,教师可以实时调整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讨论解决问题。也可以是师生间、生生间通过讨论、合作、竞赛等形式达到信息的多方感应与交流,以便扩大信息的交流面。还可以通过网络直播课开展师生间的平等对话,相互共享信息,现场交流,以此推动多维共享信息的立体、高效。

2.探究式智慧教学

探究式智慧教学主要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具有梯度、链条式的“问题”,并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深度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深入钻研问题的强烈愿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高阶思维品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时常需要用曲折生动饶有兴味的故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层层发问,步步设疑,最终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解决问题,把艰涩难懂的问题浅显化,把抽象深奥的问题具象化,实现教学目标、学习目标。

3.多元化智慧评价

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成效的判断。高中语文也重视教学效果的评价,没有教学评价就没有教学的过程设计。依据教学目标定制教学评价方案,学段不同、课程内容不同评价方式应该有区别。因此,评价方式应该多元化,这有益于科学、准确判定教学目标实现程度。信息化时代智慧课堂的智能性和交互性为教学评价提供了方便,使得语文教学活动评价快速、高效。语文多元智慧评价要突出归纳性、全面性的基本特点,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线下与线上评价、自评与他评结合起来,利用大数据分析学情,形成诊断报告,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数据参考。

四、语文智慧课堂的实践

1.课前推送预习内容,准确把握学情

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课前对学情的精准分析。智慧语文课堂依靠数字化教学平台通过推送微课、导学案等课前学习资源安排学生预习教学内容。在完成自学任务后,教师设计适量的检测内容由学生完成。学生把预习结果传输到网络平台,教师端口接收到分析数据后进行分析汇总。根据数据统计分析综合研判学情,制定教学计划,特别是重难点问题。当然,制定教学计划时既关涉共性问题,也要顾及个性化问题。在教学人物传记《脱去文人长袍的苏东坡》时,可以利用平板终端连接多媒体播放《修身在黄州》《乌台诗案》《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表现苏东坡被贬黄州生活的视频资料提前发送给学生,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文本内容。在完成预习任务之后,教师通过互动课堂学习软件“课前导学”端口推送涉及到苏轼生活场景和精神风貌的问题,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整体感知文本,设计教学重难点。持续深入引导学生感悟苏东坡身处逆境的旷达乐观、超然物外的精神风貌。

2.课中多向互动交流,完成教学目标

课中教学是智慧课堂的核心环节,直接决定着教学目标的达成。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借助智慧平台利用希沃软件投放音视频、图文资料等开展在线互动教学。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最终高效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这种双向活动而是多维、立体的高度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实时随机点名抽查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学生自由提出问题,通过师生、生生、生本间的对话与交流展示问题答案,共享学习成果。古典诗歌重视创设情境,通过诵读涵咏诗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教学曹操的《短歌行》时,可以采取诵读—感悟—鉴赏—评价串联智慧课堂的全过程。在走近诗歌文本前,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为课堂营造氛围,唤醒学生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情趣。开展诗文评鉴活动过程中,推送微课配乐朗读,明晓诗意,整体感知诗文内容;用配乐赋唱的视听画面,再现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画面,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慷慨悲壮的感情基调。设置新媒体交流平台,组织学生网络在线交流分组讨论。结合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和认知,组织学生有序在线发表独到的见解和认识,体会作者对贤才难得忧思和贤才既得的欣喜之情;借助云教学平台读诗明志,围绕诗眼“忧”探究其内涵,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课后数据反馈诊断,开展个性辅导

课后对整个学习过程、行为、结果的诊断是必要的,这对巩固已学知识,深化学习提升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课后及时检测发现学习中薄弱的点、空白点,师生反思“教”“学”行为,诊断问题的症结调整教学状态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教学过程结束后,教师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网络平台上传检测试题,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并推送给教师管理端口。教师在网上评阅后及时反馈检测数据,形成评价报告单为个性化辅导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根据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把控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思维状态,为实施分层教学并为延伸拓展学习奠定基础。文言文教学特别强调文言词语的积累与运用。在教授完单篇甚至单元教学任务后,教师要设计具有层次的练习,以文档的形式通过学习平台推送给学生,设置时限独立自主完成练习任务。教师线上批阅,智网分析检测数据,记录学生打卡情况,以巩固课堂知识并把所学文言词语灵活运用,提高语文学习渗透力。

教学模式体现教育教学理念,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不断发展变化。把智慧技术深层次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教育教学活动变得更为快捷、高效,充满生机。在混合式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语文智慧教学对点燃学生学习激情、激发学生求知欲、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当然,语文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需要随着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技术的革新不断转型和发展。

那么,素养导向的学科实践需要强化什么?

一是凸显学科实践的学科典型性。学科实践源于学科的严谨性,应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凸显其学科典型性。譬如,语文学科应以语文实践为主线,依据“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等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倡导任务驱动的语文学习;地理学科应重视地理实践,反对整天“用手”学地理,即在地图册上读读划划,倡导用“脚”学地理,发展地理实践力与人地协调观等。

二是开展系统的学科实践教学设计。学科实践凸显实践的深刻性,需要专业系统的教学设计,如结合特定学科内容的素养培育要求,确立组织者,即大问题、大任务、大观念等,以便课堂内容结构化;目标设计应明晰与之对应的学业质量,采用三维叙写,使其成为整个学科实践过程的指引和依托;评价设计应采用与目标相匹配的表现评价、综合评价,整合教学、学习与评价,实现“教—学—评”一致等。

三是重视学科实践后的反思。实践后的反思是化行动为知识、化实践为素养的重要路径。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在学科实践后的反思,根据与目标对应的复述、关联和转化的进阶水平,设计好反思的支架或路径等,还要引导学生学思结合,实现由行到知的升华,进而建立所学知识与学生自我发展之间的“联结”,避免“有知识无文化”。

——崔允漷,《光明日报》2022 年11 月22 日13 版

猜你喜欢
互联网+学科智慧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云屏引领大屏走向“互联网+”时代
醒醒吧,为什么你玩不好“互联网+”?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