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梨花》中的“嵌套”艺术

2022-03-14 14:12吴潇逸
中学语文 2022年33期
关键词:老余驿路嵌套

吴潇逸

所谓“嵌套式结构”(也称套层式结构)是一种一环接一环的复合叙述结构,即在故事中插入另一个故事,一条线索引发另一条线索。小说《驿路梨花》入选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该部分的学习目标是“学习略读”。然而,笔者认为,本文教学重点应放在“嵌套”结构的探究上。课后问题“以下角色和小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间小屋是谁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与思考,了解情节的“嵌套”。本文试图通过“嵌套式”结构来探索小说的表达技巧。

一、代入人称使主题更加突出

大多数的“嵌套”叙述都是以“我”的角度进行叙述的,而“我”既是故事的主角,也是故事的参与者或目击者,这样的叙述方式可以强化故事的主旨。而在小说《驿路梨花》中,“我”参与了全部故事,因而故事的真实性得到了增强。从学生的视角来看,由于是“我”在叙述故事,所以故事很真实可靠,“我”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直接告诉读者,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故事的主旨。《驿路梨花》中的主人公有梨花、军人、哈尼族小女孩、瑶族老人、老余和“我”。从年代上来看,这些角色大致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森林中木屋的建造者,他们是一年前从这里经过的人民军队,也是为人民服务的倡导者和实行者。第二类是哈尼族少女、瑶族老人、梨花、赶马人,这些人以实际行动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继承下去。第三,老余与“我”是两位旅客,他们既是为民服务的见证人,又是第一位在文本中露面的人物,文章中,老余与“我”既是为民服务的见证者,也是一种为民服务的传承者。以上所提到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但是他们之间的联系,是由一个小屋关联起来的。在作品中,作家采用“嵌套”的方式,逐步展开故事,从而使故事充满了紧张感,同时也突出了角色的多面性。

二、故事“嵌套”提升阅读空间

《驿路梨花》文本的叙述链,主要是三个不同的人物组合而成,形成一个整体的周而复始的“嵌套”结构,保证了作品的层次稳定,提升了故事的阅读空间。首先,在叙述的时候,作者根据自己的经历,来塑造“我”的形象,随着剧情的发展,人物也会根据自己的经历,讲述接下来的故事。例如,房子的主人是谁?随着故事的叙述,这个谜逐渐浮出水面。在“我”和老于都很累的时候,无论老余还是“我”,都觉得肯定是要在这里过夜了。就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间小木屋,这让“我”和老余都大吃一惊。另外,他很好奇,到底是什么人住在这里。“我”本以为瑶族的老者是这间屋子的主人,但很快就知道不是,而瑶族的这位老者,竟然把“我”和老于当作了这间屋子的主人。这就让即将要揭开的谜团,在这个“嵌套”的结构中,有了一个更为丰富的层次。接下来又出现了一位赶马人,跟瑶族的这位老者说,以前有一个哈尼族的少女,名叫梨花,她会来打扫屋子,背水、砍柴。叙述至此,剧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人物也渐渐多了起来,只是他们都不知道这个屋子究竟是谁的,又是如何建造的,更不知道这个来自大山里的哈尼姑娘,为什么会来到这个这里,照顾过往的路人。这种“层次性”的表达形式,可以极大地提高阅读者的探索欲,提高了阅读的兴趣和紧张感。而自从哈尼族的小姑娘到来之后,这个谜底就渐渐地被揭开了,原来这房子是解放军建造的,目的是让路过的行人有一个落脚之地,但她也只是听说了,并不是真的看到的,而且是从她姐姐那里听说的,而她的姐姐则是解放军修建木屋的见证人,因此,她深受触动,主动承担了看守木屋的任务。自从她姐姐结婚以后,哈尼小姑娘就常常邀请一些朋友一起来照顾这间小木屋。在一层又一层的剧情中,最后一个出场的人物,也变得更加神秘。例如,最先登场的那位瑶族老人,他的形象非常鲜明,哈尼小姑娘以梨花妹妹为代表,但她本人一直都没有露面,却通过人们的讨论给人一种无私奉献的形象,让她显得更加神秘,也让本文的读者们对她充满了好奇。从学生的阅读视角来看,这样的“嵌套”叙述法,可以在故事的叙述过程中,使读者产生与文本的深层对话,使学生在阅读时能够根据作者的设想去进行深入思考。

三、巧用“嵌套”,实现了叙述层次间的映射

从小说产生的背景和叙事模式来看,小说的层次结构是通过情节的“嵌套”来实现的,它既实现了对学生的思想启蒙,又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而它所蕴涵的为民服务思想则是一条思想主线,尽管人民军队离开了,但它的“灵魂”始终不会消失。小说《驿路梨花》采用了“镶嵌”的形式,从而使小说更加生动形象。另外,在小说中,姐姐、哈尼小姑娘和瑶族长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情感,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时空距离来诠释作品的内涵。这三位人物身份和描述的多样性,让故事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它可以设置悬念,缩短距离,拉开距离,三个不同人物的叙事方式相互对应,形成了不同的联系。而作家彭荆风自己则说,在他的小说中,通过对“梨花”这个角色的刻画层层展开,使读者感觉她将会是一个贴近生活的真实的“人”。不过,在小说的最后,她并没有出现,但这并没有妨碍到最后的精彩。在这样的“嵌套”结构中,每一层都能让人产生对解开谜底的愿望,从而激起人们对故事真相的兴趣,丰富了故事的内涵。在小说中,主人公“梨花”的取名也是十分用心的,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梨”被视为一种精神象征,但实际上,“梨”不仅仅是一个女孩子的名称,更是一个代号,一个信仰。从小说的映射功能来看,梨花在不同的场景中都会出现,而梨花则是象征着道德和精神上的美好,梨花洁白无瑕,给人一种神圣的感觉,所以用梨花来比喻的确是恰如其分,更能体现解放军的高尚品德。在大自然中,梨树与人的形象相互映衬,作品将人物梨花与大自然中的梨花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和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另外,从题材上讲,“驿路梨花”也有其独到之处,既指明了题材,又指明了写作的大致思路。“驿路”是古代官吏间传递信息的一条主要交通要道,在小说中,驿道指人们行走的道路,驿路的作用在于传播,木屋的作用在于传播友爱,驿路的作用也在于传播友爱,两者其实是一体的,互相影响。所以,“驿路梨花”这四个字,可谓是巧夺天工,每一个字都饱含深意。《驿路梨花》里的故事“嵌套”叙述,都是以“小茅屋”为中心,表达了对为民服务思想的赞美,将为民服务作为核心内容,在不同层面上进行了道德的映射,并在多重的反复叙述中得到加强。从这一角度来看,小说叙事与故事“嵌套”的发展,对道德话语的构建与表达起到了一种促进作用。

《驿路梨花》采用“嵌套”的叙述方式,让人在情节的曲折变化中逐渐体会到作品的意义。尽管一直到最后,都没有看到梨花的身影,但是却越发彰显了她的无私和继承人民军队优秀品质的良好形象。通过这样的“嵌套”手法,可以让一个平凡的题材显得引人入胜,引人深思。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分析,引导同学们对“嵌套”叙事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对这类文章的深入理解。

猜你喜欢
老余驿路嵌套
老余
驿路桃花
浅析电影《驿路》中人性的隐恶
从《驿路》看向田邦子的婚恋观
蕲春县踏红亭
论电影嵌套式结构的内涵与类型
嵌套交易如何实现逆市盈利
程序设计中的嵌套循环
同学老余
连续批加工过程中嵌套自相关数据的控制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