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军
群文阅读实践正方兴未艾,许多教师由此开发出一种“1+X”的古诗词群文阅读模式。该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增加了他们的诗词积累,培育了他们的诗词阅读能力,链接了课堂内外的学习,高度契合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1+X”群诗阅读的实施首先需要处理的是“1”与“X”的关系,通常我们认为群诗阅读只是围绕诗词的主题进行诗文整合,这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组合模式。如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共收入了84 首古诗词,它们按照主题可以分为“四季美景”“家国情怀”“怡情养性”“理想情操”等,每一个主题之下又包含了若干首古诗,我们可以选取其中的一首进行精读,再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延展阅读,以“1+X”形成一种递进的关系,不断地强化主题学习,加深学生对诗歌内蕴的理解。其次,以诗词流派为维度进行整合。教材入选的经典诗词历朝历代的均有涉及,学生一篇一篇地进行学习,虽然也可以完成学习任务,但是不容易建立起清晰的知识体系。对此,我们可以以流派作为维度进行诗词整合。如宋词分婉约和豪迈两派,教材中的宋词,豪迈派有苏轼4 首,辛弃疾4 首;婉约派有李清照2 首。如苏轼的词作和辛弃疾的词作同为豪迈派,但是其架构、指向、情感也是有着差异的。所以,以流派为维度的整合有助于统整古诗词的学习,建立学生的整体思维。第三,以诗词的意象为维度也可以进行整合。“意象”对于诗词的体悟与审美,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对诗词以时间为纵向轴进行梳理后,我们可以选取出几个常见的意向进行群诗阅读。如“月”是最常见的一个意向,选取一首描写月亮的诗作为“1”,再把同时代或不同时代的同意象古诗词组合在一起,让学生以“精读+自读”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就会从整体上领悟“月”在古人心目中的意蕴,以及诗词作者所寄托的情感,从而引领学生深入领会古诗词的文化内涵。除此之外,以诗人为维度、以朝代为维度、以体裁为维度、以写作方式为维度等多种模式进行整合,都可以构建 “1+X”古诗词群,让学生获得全面学习、理解、体悟诗歌的机会。总而言之,“1+X”的建构模式越细密,学生群诗阅读的统整性就越高,也越能完成深度阅读的学习任务。
在建构主义心理学中,有一个基于主体学习能动性的概念——原点认知,它以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兴趣动机、被认知对象的特性等所决定,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1+X”群诗阅读模式中,引入原点认知的概念,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延展“1+X”学习模式的实用性。具体来说,“1”在这里不再被看作是哪一首具体的古诗,而被看作是原点认知,以此牵出的“X”也就不再单指的是文本,也可以是古诗学习的知识点、古诗体悟的生成点等。如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三课《唐诗五首》选取了五首唐代写景的律诗:王绩的《野望》、崔颢的《黄鹤楼》、王维的《使至塞上》、李白的《渡荆门送别》、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五首诗的时代背景、题材、结构、艺术特征非常相似,是实现该单元“领略诗歌韵律美,领会诗歌构思妙,体会诗人情感深”等目标的载体。在这里,教师不必硬性地从中选择哪一首古诗作为“1”,而是可以把五首诗整合在一起,考虑在原有的课堂时间不变的客观情况下,提炼出一个中心议题,以其作为“1”,对五首诗进行整体阅读。教师为这五首诗提出的中心议题是“你心中的唐诗之冠是谁?”而后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从格律、内容、诗人、意向等方方面面对比这五首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自己已有的认知,再结合五首诗的知识点进行扩展对比与分析。这样,学生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变多了,他们就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推翻和建立自己的观点,从而推动学习走向深入,逐渐认识到每一首诗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五首诗“各美其美”,让学生从学习中完成知识、情感、文化的统一。总而言之,将“1”作为原点,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增加了,但是学习的重点与基本方法没有变,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之后,可以延伸到更多的古诗词学习中,“X”自然也就从课内走向了课外,使古诗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变大了。由此可见,原点并不一定是以篇目数量为标准的,但是用原点做教学依据,的确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古诗词学习的关键点,让学生基于原点的学习不断地循环并得到丰富,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群诗阅读的有效方法,使学生看到一个五彩斑斓的诗词世界,从今后的学习和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群诗阅读是从群文阅读延伸而来的,必然也会沿袭其链条式、迁移式、辅助式等教学的基本模式。这些基本模式通常会根据当堂课的古诗来确定运用哪一种。如一堂课如果选择了2-5 首古诗,对每一首诗文都平均用力显然是不现实的,但如果难易度差别过大,整合在一堂课上的可能性也会变小。因此,惯常使用的基本模式就需要整合助力式的模式了。以《〈诗经〉二首》的学习为例,《蒹葭》和《关雎》在文本内容和教学功能上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二文作为《诗经》中的经典名篇,互为印证、互为补充、平行推进,显然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链条式和辅助式的教学模式就会形成一种合作关系,引领学生去关注《诗经》善用比兴、重章叠句等手法。紧接着,教师向学生提问“《诗经》写作手法的由来?”让学生把对诗文的关注转向对诗文产生的社会背景的关注,了解到《诗经》在反映民风民俗上的重要性,再推荐学生由篇到类的深化阅读《诗经》中的其他篇目,无形中强化了《诗经》文学链条的属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文本组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为了避免“1+X”群诗阅读变成无效的量的叠加,各个篇目在作用的发挥上应该尽量避免多部分的重叠。如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包括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杜甫的《望岳》、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陆游的《游山西村》、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五首诗虽然都是写景诗,但是前三首侧重于以景明理,且创作视角均为“登临”,这三首诗就可以被安排在一节课上,以其中的一首作为“1”,进行详解,然后简略介绍另外两首。再把学生课前收集的有关“登临”眺景,以景咏志的诗词呈现出来,做异同对比,让这些诗以体系化的形式呈现,通过文本的互释性阅读,形成一种文本解读结构,消解诗歌重复讲解的低效性。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展诗词阅读主题活动,进行主题与主题之间的异同对比,如上文提到的三首以景明理诗和后两首以景寓志诗的对比,扩大建构结构,更有助于让“1+X”的群诗阅读形成科学化、系列化的成熟模式。
古诗词中“1+X”群诗阅读教学的开展为古诗词的学习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这条道路以多维度的视角构建出诗词学习的体系,再以原点认知作为科学依据,拓展诗词学习的深刻内涵,最终通过结构化的梳理,达成数量和质量的同步提升。其循序渐进的过程和最终指向的目标,帮助语文教学完成了从知识到文化的构建,全面提高了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也为群文阅读实践的完善和成熟提供了更多的佐证和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