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婧
安庆市立医院内镜中心 安徽安庆 246003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手段,具有切口小、术后恢复快、疼痛小等优势,在临床应用广泛[1]。但多数外科医生仅强调ERCP 的微创效果,忽视了围术期的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有研究指出[2],将集束化护理应用于ERCP 围术期的护理中,对降低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康复效果具有显著效果。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的新型护理模式,能够让患者了解到自己每天治疗护理的内容进而积极参与到疾病的诊疗中,对促进其术后康复、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具有显著效果[3]。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集束化护理在ERCP 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拟行ERCP 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5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 例。观察组男45 例,女30 例;年龄42~69岁;年龄(61.21±3.25)岁;单枚结石35例,多枚结石25 例,泥沙样结石15 例。对照组男43例,女32 例;年龄45~68岁;年龄(62.10±3.18)岁;单枚结石39 例,多枚结石26 例,泥沙样结石10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后,符合胆总管结石诊断标准[4],确诊为胆总管结石;(2)符合ERCP 术手术指征,愿意接受ERCP 术者;(3)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I~II 级;(4)心肺功能正常者;(5)年龄18~70岁;(6)同意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合并心肺功能异常或其他脏器功能不全者;(2)严重凝血障碍者;(3)不符合手术指征者;(4)精神障碍者。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围术期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集束化护理,具体为:(1)组建小组。由我科护士长为小组负责人,组建临床护理路径联合集束化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责任护士、主管护师和主治医师,查阅近年相关文献,根据以往ERCP 围术期护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总结,设计临床护理路径联合集束化护理方案;同时对小组成员进行理论培训,以学习临床护理路径的相关知识,由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共同制定出护理路径表单,责任护士应严格执行护理路径表单中内容;(2)术前护理。患者入院时,由小组成员对患者介绍医院环境和手术注意事项,同时对其进行术前健康宣教,评估患者术前心理状态,采用音乐疗法或放松疗法以缓解其不良情绪,进行正向的心理疏导;指导患者术前进行肠道准备,口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应含于咽喉部5min后片刻缓慢咽下;对患者讲解ERCP 的基本知识、优势和注意事项等,以建立手术信心。(3)术中护理。指导患者身体保持轻松,避免憋气,规范推注造影剂,在造影成功后停止推注,使用斑马导丝对胆胰管的走向进行探明,以防止过度深入或滑脱;(4)术后护理。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置,密切观察其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等波动情况,观察有无腹痛、腹胀等情况发生;同时予以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介绍成功案例以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护理人员应确保术后的鼻胆管护理,保障引流管通畅,观察是否有扭曲、阻塞等情况发生,在进行造影后确认患者体内无残余结石后可拔去鼻胆管;术后4h 检查血淀粉酶,并在24h内复查;同时指导患者术后应严格遵循术后禁食情况,在血淀粉酶正常后,逐步由清淡饮食过度至低脂饮食。
(1)负性情绪: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严重程度,分值范围为0~100 分,≥50分则提示有焦虑、抑郁情绪,得分越高提示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2)舒适度:采用Kolcaba 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的舒适度,包括生理、精神、文化等4 个维度,得分越高则表示该维度舒适度越高;(3)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临床指标包括术后伤口愈合时间、肛门排气时间。
采用SPSS23.0 软件处理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或%表示,两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舒适度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舒适度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临床指标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表3 两组临床指标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ERCP 手术属于微创手术的范畴,仍属于侵入性操作,会对患者造成应激反应,若围术期不予以患者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则患者容易产生负性情绪、舒适度不佳等问题,严重者甚至增加术后感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概率[5,6],因此提供良好的围术期护理具有重要意义。集束化护理是指将一些有循证依据的护理措施组合起来以最大化地改善患者预后的护理措施,由美国健康促进研究所(IHI)在2001年首次提出,近年来在国内外应用广泛[7]。多项研究指出[8,9],集束化护理对改善患者预后、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等具有显著效果。有研究指出[10,11],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ERCP 围术期护理工作中,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本研究将集束化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应用于ERCP 围术期护理中,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SAS、S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理、心理精神、环境和社会文化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指标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提示集束化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缓解ERCP 术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对缩短临床指标改善时间具有显著效果,分析原因可能是集束化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应用可通过根据患者围术期的护理需求,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干预、疾病相关知识宣教、行为干预等,临床护理路径则是一种具有时效性、有序性的以提升医疗护理质量为目的的管理模式,对降低护理资源浪费情况、提高护理措施规范化等效果良好,与集束化护理联合应用,符合患者围术期的内心期望,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具有良好效果,因此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措施。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联合集束化护理在ERCP 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对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舒适度和促进术后恢复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