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双关的体认性*
——基于体认语言学的分析

2022-03-14 10:15赵秀凤黄伟玲
外语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双关模态语言学

赵秀凤 黄伟玲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 102249)

0.引言

“双关”被定义为“用一个词语同时关顾着两种不同事物的修辞方式”(陈望道1932/2008:77),凭借语音或语义条件,蓄意使一个语词或句式兼含两层意思(孙毅,杜亚妮2013;Coulson&Severens 2007;McQuarrie&Mick 1996)。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修辞方式,双关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关注点包括双关的结构类型(刘金玲1999;冯全功2018;Tanaka 1994;Yus 2003)、修辞效果(乔现荣2014;McQuarrie&Mick 2003)、翻译(Javier Díaz-Pérez 2014)、认知语用(林元龙2010;Tanaka 1992,1994)、神经认知研究(廖巧云等2021;Koleva et al.2019)等。

对于双关的产出和理解,学者们提出“关联说”(曲家丹2005;Tanaka 1992,1994;Yus 2003)、“图形-背景说”(田龙菊2010)、“概念整合说”(鲁承发2014)和“隐喻说”(孙毅、杜亚妮2013)等。这些研究都把语言双关视为认知现象,认为双关语能激活相应的认知加工,令解读者领会到同一符号同时具有两种彼此联系但又有所不同的意义。

语言是双关的主要表征形式,但实际交际过程中,双关的表现形式不限于语言。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同时使用多种模态协同表征,如公益海报中使用图像与文字来激活解读者的身体体验和认知加工,实现双关意义的表达和理解。本文基于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和基本立场,以公益海报为例,揭示多模态双关解读的体认性特征。

1.基于体认语言学的符号观

王寅教授在认知语言学涉身体验性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哲学,提出了语言意义的“体认观”,又称“体认语言学”(Embodied-cognitive linguistics,ECL)。其基本观点是语言符号“是在人们对现实世界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基础上形成的”(王寅2014:63)。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是“现实—认知—语言”,认为语言来自对现实世界(包括自然、社会、文化等)的“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互动体验”即为“体”,指对外部世界直接的感性接触;“认知加工”即为“认”,主要指在对外界感性接触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认知加工(王寅2021a:15)。

体认语言学“对语言、现实和认知三者之间的关系作出了精辟的概括和抽象”(牛保义2021:34),对多个层面的语言现象展示出了强大的阐释力,如转喻(魏在江2019)、指类句(雷卿2019)、兼语构式(刘云飞2019),名谓句(帖伊,覃修桂2019)、虚拟位移(张克定2020)、歇后语(王寅2020)、感叹词(王寅2021b)等。

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语言符号本身。事实上,进入人类交际的所有符号都同时具有体验性和社会性两种属性。从本质上来说,人类用于交际的各类符号同语言符号一样,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而是基于对现实的‘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而形成的(王寅2019:156)”。认知符号学认为符号是“人关联世界、把握世界、感知世界的中介”,“它既是人与世界交相作用过程建构的产物,又塑造着人的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并决定着双方的相互关系,决定着各种感官活动”(马大康2021:232)。

在人与世界交相作用这一互动过程中,“身体”发挥着前提性作用:作为人与环境接触的界面,身体的感知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基础和通道,一切表意活动,包括感知、体验和行为等都是符号活动,鲜活的具身体验本身既是符形(expression)和对象(representatum),也是解释项(interpretant)(朱林2018)。人类用于交际的各种各样的符号都是直觉、悟解、体验等无意识经验同分析、反思、认识等有意识理性认知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转换的产物,也是人感知世界、把握世界和解释世界的媒介。

人类所有的文化和社会实践过程都是符号化过程,是通过符号激活和交流体认的过程,任何用于交际的符号文本,包括语言和非语言符号及其多模态协作形成的符号集合体,都是在人、自然和社会之间搭建心理通路的桥梁。

人们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感性接触,产生关于特定符号的感性体验,以此为基础,经过主观的认知升华,形成对符号意义的理解和认识。从这一过程来看,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可以扩展到广义的符号,即“现实—认知—符号”,它适用于阐释人类符号交际的本质。因此,我们认为,倡导“唯物论和人本观”的体认语言学不但打开了研究语言的新窗口,也为我们解释多模态交际提供了全新的角度。在这方面,王铭玉和康喆文(2021)做出了有益探索,他们从符码体认、符喻体认、符间体认、符化体认、符域体认等方面分析了符号生成过程中的体认观。本文主要从多模态符号理解和接受的角度,分析多模态双关的体认性特征。

2.多模态双关

关于“双关”,尽管学者们给出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是,基本共识包括:(1)同一形式表达两种意义——表层意义/直接意义和内层意义/间接意义;(2)两种意义相互关联但属于两个不同语境或场域;(3)两种意义的解读依赖于触发器(trigger)的触发,需要解读者付出非常规的认知努力(陈望道1932/2008;田龙菊2010;余章成2011;孙毅,杜亚妮2013;鲁承发2014;McQuarrie&Mick 1996,1999;Lagerwerf 2002;Yus 2003;Gibbs 1994;Toncar&Munch 2001等)。

以上三点是双关区别于其他现象的核心特征,也是本文所界定的“双关”现象的基本条件。之前的双关研究主要囿于语言修辞,在定义上统一把双关的“形式”触发器明确为“词语或语词”,具体体现为谐音词和多义词。但是,由于多模态双关涉及图像、文字等两种以上模态,触发器形式更为复杂。结合语言双关,参照多模态隐喻的广义界定方式(赵秀凤2011,2013),我们提出,多模态双关是由两种及以上模态共同参与的双层意义异域表征现象。

本文重点考察由图像和文字构成的图文多模态双关。该类双关集语言符号和表象符号于一体,既适于表征没有形体、无法触摸的抽象观念,又能借助线条、色彩和体块等视觉要素同时呈现完整的意象,两种符号系统各司其职,相互联系,既能调动解读者的直观感性体验,又能刺激其关于特定概念系统的丰富联想,能够“把各种不同的经验和其他各种心理内容或作用统一起来”(藤守尧2008:220)。

在体认语言学看来,多模态双关意义的理解过程是交际双方利用多模态符号,调动多种感知通道,交流感知体验和认识的过程。可以说,多模态双关是源于体认、反映体认,又强化和升华体认的话语交际手段。公共话语空间内的公益海报经常使用图像和文字协同表征双关,巧妙宣传和打造价值认同。这一过程其实就是人的体验感知和社会文化认知双向互动的过程,是协调民众认知,达成“Joint Attention(共视)、Joint Construal(共识)、Joint Salience(共显)、Joint Action(共为)”的过程(王寅2021c:23)。

3.多模态双关的体认性

3.1 体认的现实性感知

“现实—认知—语言”作为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同样也适用于多模态话语交际:人们通过对现实的“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获得概念、理性和符号。反过来说,在多模态话语交际过程中,符号与符号之间、符号与现实之间、符号与概念之间连接的纽带就是人的涉身体验和由此形成的理性认知。

在图文协同语境下,双关触发器可能体现为双关图像、双关文字,或双层意义分别由文字和图像表征,以图文“不对应”方式实现对双关意义的双途径构建。无论哪种形式的双关,表征符号及其组构方式本身都不是符号生产者主观上随意创建的结果。要实现交际意图,达成对双关意义的领悟,就必须具有“符号潜力”,能调动解读者的涉身体验和社会文化认知框架,在表层和内层这两层意义之间建立连接通道。

如下图1-3中,图像中的颜色(如绿色)、形状(如椭圆形手印)及图像成分之间的相对关系结构,都以常规事物样态直接刺激解读者的视觉体验,形成对符号对象的直观感性认知,识别出自然物——“树林”“竹子”“绿色植物”。从图像颜色和形状可以看出,图像所表征的事物也是人们基于现实观察抽象出的原型范畴成员。所配文字“绿色承诺”“绿色出行”“一个环保袋就是一片绿”,突显人的责任、行为和价值观念。图像和文字两种模态协同表征双关的表层和深层意义,这两层意义又利用图像的相似性叠加完成连接。

图1

在该类图文双关中,图像更多建构和表征可调用身体感知的实体。如图1中“树叶”和“手印”令读者感觉到图像本身的“双重性”,感知为“既是绿色树叶,又是手印”。同样,图2中“竹干”和“脚印”,图3中的“树叶”和“购物袋”都通过形象重合,表征两类现实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身份的等同性。在感性基础上,通过所配文字激活社会文化认知框架,如“手印”转喻承诺、“脚印”转喻出行方式、“购物袋”转喻生活方式,由此,把感知体验提升到“生态环保”意识、“责任意识”和“美丽家园”愿景等理性认识。

图2

图3

在该类双关中,图像表征人的感知经验,文字概括出相对抽象的认识或道德价值,图像与文字协同,反映和激活人们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参照点到目标”,从“明示到推理”,从“表层到深层(由表及里)”的体认过程(王寅2020:2)。正是依赖这一体认过程的现实性,该类双关巧妙地把形象化视觉表征的人、事、物和抽象道德价值理念合而为一,频频用于公益广告,把意欲塑造和传播的理性价值和认识建立在感知经验基础之上,既润物无声,又新奇巧妙,令读者耳目一新,并自觉完成从体到认的升华过程。

3.2 体认的互动性协同

上例利用图像上的视觉重合双关,在自然物与人的行为、理念之间建立连接,诱发人的视觉感知和社会文化认知框架的互动,从而完成从物理意义上的身体感知到对绿色环保价值和行为的主观认同。这种互动性协同关系在“图表双关表层意义,文表双关深层意义”的情景下体现得尤为明显。如图4-6。

图4

图像上的荷花、螃蟹(图4)、柿子(图5)、鹌鹑、菊花(图6)直观上表征自然物,发挥调动情景感知的视知觉功能。图像本身不含双层含义,图像与所配文字的互动产生双关义:“和(荷)谐(蟹)”“万事(柿)如意”“安(鹌)居(菊)”。如果没有文字,图像本身表达独立完整的意义,如图4可以理解为描绘了荷叶、荷花、池塘、螃蟹和谐共生的自然景象。然而,该海报配上了醒目的文字标题“和谐天地人 中华大吉祥”,及整齐排列的12个核心价值观词语,借助谐音,图像与文字印证性连接互动,引领读者从感性上升到理性,领悟出双关语义意图,用动植物、天地和谐景象理解“和谐”价值观所包含的价值理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图5、图6同样如此,谐音“柿(事)”“鹌(安)”“菊(居)”跨模态连接双关的两层意义。在该类双关中,两层意义缺一不可,双向互动,协同实现“从体到认,再从认到体”的升华。

图1-6的双关通过描绘谐音文字或语义双关字词的图像指代本字意义,形成视觉上的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双关知觉(刘晨2018)。这类双关频繁用于我国传统祈福文化。如在莲花和鱼图像上配“连年有余”;一棵结满果实的荔枝树,配“一本万利”;一只插三支戟的花瓶图像,配文字“平升三级”;梅枝上站着喜鹊,文字上配有“喜上眉梢”;图上绘有一猴骑马,手摘蜂巢的图像,配文字“马上封侯”。利用汉语丰富的谐音资源和意象想象,丰富的图文双关型祈福文化被创造出来,通过吉祥寓意的谐音双关图像,交流传达直觉体悟和生活理想;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我国的诗画文化亦是如此。以简单、易懂的形象画面,通过同音、近音的手段,传达吉祥祝福(杨广银2009:159)。

从生成机制来说,图像和文字之所以能够进入交际,传达意义,是因为这两类模态符号本身也都是源于人们对现实生活经验的“体察”和认知。通过模态符号之间、符号与现实之间、体察和认识之间的多层互动,实现从“体”到“认”,再从“认”到“体”的升华。

3.3 体认的异质性同构

图文双关还经常通过图像和语言协同建构两种不同行为之间的相同和相通性,表达双关义。

图8

图9

图7-9在文字上使用“剪”字——大道在“剪”、低碳“剪”排、节能“剪”碳,通过谐音“减”,表征双关;图像上运用剪贴画形式,启用“图形—背景”认知图式,形象表征“剪掉”高碳出行(汽车)和照明用具(灯泡),用绿色低碳出行(骑行)和照明方式(节能灯)“取而代之”。由此,“裁剪”这一感知体验行为与“改变生活方式,节能减排”这一理性认知之间具有了异质同构性特征;激活的谐音文字和“裁剪”行为本身直接连通人们的感知体验和关于行为取向的价值认识。

图7

从特定的行为及其后果影响,上升到类型性行为,从具体到抽象,从成员到范畴,图文协同激活两类行为之间的类比性和相通性。当然,这一过程必须经由“人的认识”,发挥人的主体性,才能实现“现实—认知—符号”交际,领悟到双重意义并存,感受到公益海报价值观教化的新颖性。

双关所表达的两层意义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是,这一关联性本身未必是客观存在的,即“不仅仅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还跟人的概念结构及其形成过程有着直接的联系”(牛保义2021:29)。按照体认语言学的说法,双关的两层意义是人与现实体验互动和认知加工的结果,无论其触发形式是谐音词、多义词和/或双关图像,双层意义表达的是自然、人、物还是行为,只要两层意义兼容并存并能实现交际,就蕴含着两层意义在人的体察和认识中具有相通性,并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循环升华,使两层意义之间的连带关系得以巩固和发展。

3.4 体认的转/隐喻性整合

体认语言学也坚持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人类思维和语言表达的普遍特征。多模态双关也正是基于人类普遍具有的转喻和隐喻思维,往往用图像表征出具体的人、事、物及其之间的关系,转喻激活源域或表层意义;借助文字或图像的叠加组构,激活目标域或整合出层创意义,即深层意义。从表层到深层,两层意义跨域映射并整合,两层意义共置并存,充分体现了人类的隐喻性思维(王寅2020:4)。

从具体的认知加工机制来看,多模态双关意义的产生和理解主要依赖转喻、隐喻及由此整合形成的隐喻场景。如图10-12。

图10

如上图所示,图像上使用多类转喻(链),激活相应的概念域。图10中的绿色树叶以部分代整体——“森林”,肺部形状代肺部“器官”,继而代“人类的呼吸”。图11中的自行车是以出行工具代“出行方式”,眼睛的颜色和形状代“眼睛”,继而代“人的健康”;图12中,点燃的烟和烟灰代“吸烟行为”。这些转喻(链),图文协同,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建立起跨域映射或整合,传达出既是表层又是深层的双层含义。如图10,“绿色树叶”构成“森林”,“森林”构成“肺”器官,这种叠加性视觉组构关系,在文字“地球之肺”的作用下,激活从“人的肺”到“地球上的森林”、继而从“人”到“地球”的跨域映射。这里,由于视觉上的叠加组构,代“森林”的绿色树叶直接构成了“肺”,也可以理解为视觉上进行了压缩整合。可见,图10巧妙运用图文模态交互手段,协同激活“森林是肺”“地球是人”这类人们熟悉的生态隐喻,把肺之于生命的功能映射入森林之于地球,实现森林的生态形象赋值。

图11

图12

同样,图11中,自行车的车轱辘与人的眼球同构,车轮被简化建构为人的脸,这种图像上的相似性,辅助以文字“低碳生活,让眼睛更清澈”,使双层意义更加明显。这里也涉及一系列转隐喻基础上的概念合成。首先,自行车作为代替汽车的低碳出行工具,转喻低碳生活方式,两只不同颜色的眼睛形成鲜明对比,以[结果代方式]凸显高碳与低碳生活结果之不同,从而形象勾画出整体图像所表征的低碳生活方式之美好未来。同样,图12右侧,从形状到颜色,图像上将表达的意义合二为一:既是烟灰又是动植物烧焦的遗骸,图像上横组合层面上的左右结构分布凸显因果或致使关系,文字上“别让烟头成为祸端”也显性印证“烟头是祸”这一隐喻。图像上的烟头与具体的灾祸后果共生同构,创建双层意义同时在场的知觉感知,从而提升警示意义的认知效果,体认结合,实现公益海报的教育价值。

以上分析表明,多模态双关图文协同,往往同时表达表层意义与隐喻意义。从表层意义上升到深层隐喻意义依赖转喻和隐喻思维,解读者在视知觉感知的基础上进行转喻和隐喻的认知加工,最终跨域上升到抽象的价值理念。因此,多模态双关有效充当了公德行为和价值观塑造的符号工具。

4.结语

本文按照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运用图文双关交际实例,从现实性感知、互动性协同、异质性同构、转隐喻性整合四个方面阐述了多模态双关的体认性。双关作为一种两层意义并存的符号表征现象,在多模态话语中,其表征方式和理解路径对体认策略的依赖更加突出;无论是双关图像还是谐音、多义词语作为触发器,其双层意义的生成和理解都以人的现实感知体验为基础,经由人的认知加工,从具象的人、事、物升华为道德、文化和价值认同。图文双关广泛应用于广告或公益海报等多模态公共话语,通过诱发独特的知觉感知体验和认知加工,推动人的认知体验和社会文化语境的双向互动,增强审美愉悦,协调民众认知,打造价值认同。

本文论证了体认语言学对多模态交际的阐释力,也有助于推动体认语言学向“体认符号学”的发展(王铭玉,康喆文2021)。

猜你喜欢
双关模态语言学
联合仿真在某车型LGF/PP尾门模态仿真上的应用
EASY-EV通用底盘模态试验
语言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势分析
美国现代语言学会版《〈红楼梦〉教学法》:要览与反思
模态可精确化方向的含糊性研究
双关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
The Influence of Memetics for Language Spread
基于CAE的模态综合法误差分析
一语双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