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强强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认知发展能力。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课本涵盖的理论知识晦涩难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贯彻落实“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新课改教育理念,落实教学生活化,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以更好地完成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6-015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6.074
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创设生动的生活化情境,将生活经验引入课堂教学中,并通过实践活动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小学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教学策略,创设有效的生活化情境,加强小学数学理论教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从而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小學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对生活化教学不认同
传统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成绩,使得部分教师认为生活化教学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学实践中将生活化教学淡化为表面形式。当前,部分教师在心理上抵触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坚守传统的教育理念,对生活化教学理念很不认同,导致在课堂中有意忽视生活化教学情境,消极应对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落实,使得新课程改革无法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无法实现以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的新课改教学目标。
(二)在落实生活化教学中存在偏差
小学数学课堂中,一线教师虽然能够理解生活化教学的概念和含义,但是仅停留在表层,缺乏具体的教学措施。除部分教师抵触生活化教学理念外,大部分教师因缺乏相应的教学策略不知如何去落实。一方面,部分教师强调课本知识,轻视甚至忽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导致学习到的知识只存在于课本上,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过于强调生活化教学,导致其实际应用与预期差距过大。在数学课堂中,教师采用单一的讲授法讲解数学公式,简单堆砌数学理论知识,导致学生不能循序渐进地接受生活化教学模式,影响到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教师应摆正生活化教学的地位,不能将生活化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甚至是唯一手段。生活化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一定数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采取的辅助教学手段,教师应掌握理论教学与生活化教学的度,合理地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生活化在小学数学中的积极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强调数学理论知识服务于生活实践,不断提高学生在生活应用中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还未完全形成。因此教师应采取实用性发展的教学策略,强调数学学科的生活化教学,实现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和创新发展能力的目标。小学数学教学应从课堂走到课外,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科学的魅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小学生因家庭背景、生活经验、性格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差异性、个性化的教学要求。生活化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不断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在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能满足学生对数学学科的个性化需求,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完成不同程度的作业,促进多方面发展。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当前的数学教学模式存在“公式—例题—练习题”的方式,学生在反复的习题作业中巩固所学数学公式,学习积极性较低,不能保持长久的高效率学习,最终无法完成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将数学公式引入生活实践,引发学生对数学公式的深入理解,帮助学生自主推导数学公式,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断提升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数学公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融入生活化情境教学中,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可实施发展路径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周围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教师应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生活实践与数学理论知识相结合,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时,可以再现学生的日常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日常接触的事物中了解新知识,掌握数学学科的新内容,并通过探究生活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使其深层次理解数学学科的理论知识。通过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的生活化情境的沟通交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数学讲课质量。例如在教授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准备小学生日常接触并熟悉的事物,制作科学合理的生活化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向学生展现准备的篮球、书本,铅笔、笔盒等物品,通过提问题的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问“小朋友们,大家认识这些物品吗?”“同学们可以将这些物品用画笔画出来吗?”之类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常见物品的组成图形,让学生通过画出图形积极融入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情境中。
(二)引入生活化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是学生开发逻辑思维的启蒙教学,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数学的课程目标应以促进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思维和数学逻辑思维的形成和发展为基础。数学是逻辑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时,应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案例去感知数学符号和数学语言,掌握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以类比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利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学习四则运算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向学生讲解四则运算公式的基础上,积极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案例中解决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引入上学、回家的生活案例:小花从奶奶家去学校,走了260米。从学校回自己家,走了400米,请问小花家和奶奶家距离有多少步?学生对每天上学、放学的生活案例都非常熟悉,教师帮助学生体会四则运算中的加法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容易理解的教学案例,使其更好地掌握数学运算公式。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案例中解决了数学问题,有利于在今后的成长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当代小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三)开展生活化教学实践
小學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喜欢进行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组织学生从课堂教学走到课外活动,从理论学习走到生活实践,不断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其在生活化实践中感受数学学科的魅力。新课程改革强调当代小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教师应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坚持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原则,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的实践意义和价值。例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这节课时,教师如果依靠单纯的讲授法,很难在学生的头脑中建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活化教学实践,让学生借助纸张、笔刀等学习工具,裁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用直尺量一下,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课后,教师再让学生观察生活中一些事物,比如一些家具、建筑等,加深他们的印象。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实践中,应结合课堂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安全、科学、合理的教学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的综合素养。
四、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启蒙教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数学教学实践难免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应不断学习生活化教育理念,理解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和落实策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教师要不断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要求,帮助学生深层次地学习并掌握数学理论知识,并自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为学生未来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92450033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