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清
摘 要: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新的要求,各个学科教育都更为重视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把发展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作为核心基础教育内容。小学语文教师要对核心素养能力有正确的认知,选用小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让小学生在扎实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提升自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能力,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能力;落实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6-002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6.010
小学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基础,教师要注重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能力,才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感知学习语文知识的实用性与必要性,从中掌握方法与技巧。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能力中不仅包含了口语表达、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写字能力等,还包括文化意识、情感价值观等,这些都需要教师深入挖掘语文素材中蕴含的核心素养内涵,改变以往语文教学中的知识灌输式教育模式,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与时间,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为小学生构建一个健康、适宜的语文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核心素养能力,在思想意识与行为意识方面有所成长与提升。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价值
(一)展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能够全面展示出語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核心阶段,而语言文字属于学习所有学科知识的重要基础,在语文学科中开展核心素养能力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中核心指向为体现育人价值。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学校的教育目标应当为终身性、未来性的,因为语言属于人与人交流的生活工具,也是开展其他学科知识学习的重要知识载体,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能力培养过程中,能够把审美、文化、思维、语言融合在一起,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培养,追求更高层次的育人价值。
(二)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教师更为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监督与管理,不注重学生精神世界的培养,而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更为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对于教师的专业化教学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完全可以融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能力要求来约束自己、提升自己,为开展语文实践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依据,为语文教师提升自我综合教育素养指明方向。在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力过程中,更为注重把学生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对象,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也发生了改变,这些都能够让教师学会多角度、多层面分析问题,为小学生构建更为理想化的语文课堂。
(三)重塑语文学科意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能够重塑语文学科意蕴。基于核心素养角度来看,语文学科知识不仅能够教会学生与人交流,更要让学生能够对文本知识有全新的解读,注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对于所学知识有更为全面的感知。由此可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由之前的双基转化为三维目标,更为关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形成必备的关键能力与学习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终身学习意识。语文核心素养能力对于语文学科教育意义有着较大的指向性,让语文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师要开展全新的重塑与解读,帮助学生收获更为多元化、全面的语文知识。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落实策略
(一)树立积极的语文教育观念
要想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能力,学校、教师需要树立积极的语文教学观念。教师要全面、正确认知核心素养的主要特征,把学生作为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对象,联系构建主义理论知识,注重语文课程教育的整体性、合理性,实现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教师之间也要多互动、沟通,以此来全面掌握小学生的学习动态,充分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需求,真正让核心素养能力培养落实到语文教学工作中去。学校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行为特征,科学开发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内容,注重以人为本,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理念,关注小学生的全面化发展、个性化发展,注重提升小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减轻学生的语文学习负担、应试压力,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校、教师需要构建积极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语文教育观念与教育手段,合理设定语文教育目标,为小学生构建一个愉悦、和谐的语文学习环境,注重激发他们的学习创造性与自主性。学校也要重视对于小学语文教师的培训,让语文教师对核心素养有正确的认知,不断提升自我专业化教育水平,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布置教学任务,注重对学生的鼓励与肯定,提高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自信心,更为积极完成学习任务。
(二)选择教学内容要突出核心素养
语文教学内容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着重突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既要保证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还要让教学内容具备一定的弹性,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究空间与时间,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能力。教师要想为学生展示理想的语文课堂,需要深入钻研语文教材,精准把握语文教学内容,明确重点、难点语文知识,这样才能够多角度、多层面分析文章中的思想感情与价值观,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收获。教师不仅要讲解语文知识,更要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结合学生真实的语文认知能力、学习水平设定教学方案,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语文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也要关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尽可能减少干扰,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语文知识,激发探究意识、发散性思维能力,实现语文知识的内化与转化,在探究中生成新的知识。在讲解语文知识过程中,教师要着重体现语文知识中蕴含的人文思想、道德观念,让学生拥有强烈的学习情感体验,感知到探究知识的快乐,以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
(三)在有效指导中提供思维框架
思维能力属于核心素养能力中的核心内容。教师要在有效指导中提供思维框架,让学生在自主构建知识中获得深刻的学习感悟。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比较差,在理解语文知识过程中,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但是教师不要完全主导学生的学习行为,而是要成为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为学生提供明确的探究方向和更多的学习资源,提升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教师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实现多维发散,指导学生选择学习的主题内容,无论是小主题还是大专题,都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能力来选择,从多维度、多层面去展开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让语文探究主題具备较强的独特性与创新性。教师要注重提供给学生思维发散的技巧与方法,借助于集体的力量来确定学习主题,因为每一个学生都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无论是生活经验、思维方式,还是语文认知能力、认知风格都存在很大的差别,学生只有在相互思维碰撞、言语讨论中,才能够激发学习灵感,锻炼语文思维能力,让语文活动主题更加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能力。
(四)在拓展资源中滋养学生内外审美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把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内,而是要实现课内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融合,在拓展资源中滋养学生的内外审美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能力。在语文教材知识中,文学内容与语言文字都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探究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挖掘其中的审美素材,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审美体验,在学习中学会欣赏美、感知美,形成一定的文字创造、表达创造意识。教师要注重把语文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消除审美文化之间的差距,让学生意识到语文知识存在于实际生活中,从中深刻体验丰富传统文化,全面接受美好事物的熏陶,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价值观与文化价值观。教师也要注重在语文知识讲解过程中联系社会文化,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审美文化体验,深入探究生活与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来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高素质人才。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能力,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一切以学生的真实需求、个性化需求为准,构建探究性的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加深感悟与理解,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积极的文化价值观与情感价值观,循序渐进掌握语文知识,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01750033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