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爱萍
摘 要:当前教育人士、幼儿家长较为关注学前教育工作,国家也把更多的资源与精力投入学前教育中,无论是幼儿的教育形式还是教育手段,都在持续创新、改革,使幼儿的教育活动内容更加符合幼儿的学习、心理特征,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幼儿正处于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借形想象活动,以培养他们良好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让幼儿教育产生理想化、高效化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幼儿教育;借形想象;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6-018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6.088
幼儿教学中,要想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凭借传统的口头讲解、示范教学无法产生理想效果,教师要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实施借形想象教育活动,让幼儿的教育素材更加生动化、形象化,鼓励幼儿自主发现、探究、想象,教师要给予幼儿一定的指导,让幼儿通过描述图形、想象图形,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并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生活常识,为之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借形想象属于教育活动中的艺术性创意想象,教师引导幼儿对原有的形体展开创造与想象,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构建趣味性、多元化的借形想象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借形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与想象思维。
一、多媒体技术与幼儿借形想象活动的整合必要性
(一)帮助幼儿更为全面地掌握知识
幼儿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启蒙期,教师不仅要讲解知识,更要帮助幼儿树立积极的观念和生活态度,以促进幼儿的发展。因为幼儿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知识体系较为匮乏,对事物缺乏全面、正确的认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开展借形想象活动,可以把零散、枯燥的知识生动地展现出来,让知识更为系统化、完善化。同时,多媒体技术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教育活动的自主性,改变了以往口头式、示范性的教育模式,让教育过程更加生动化、系统性,引导幼儿把注意力放在课堂活动中。除此之外,多媒体技术可以把相关图形用动画与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更便于幼儿的理解与接受,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全面掌握教育知识。
(二)让幼儿形成良好的活动态度
调查发现,幼儿的注意力较为分散,并且比较好动。教师所设定的活动经常会出现难以顺利开展下去的情况,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借形想象活动,则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其对图形、事物形成感性认知。同时,教师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可以更为全面、深刻地挖掘幼儿的学习潜能,通过幼儿感兴趣、喜爱的方式开展借形想象活动,唤醒幼儿的生活常识、生活经验,构建良好的活动习惯,使其能够在教师的安排之下,真正投入活动中去,并从中有所成长与收获。
(三)让借形想象教学过程更加理想化
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借形想象教学过程更加理想化、高效化。借形想象活动不仅需要让幼儿掌握相关知识,还要让幼儿通过想象图形、探究图形,增强学习体验,从中发展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在以往的借形想象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呈现出来的图形较为单一,并且只是采用口头讲解的方式来开展活动,而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图形内容更加生动、直观,实现传统教育手段与多媒体教育手段的融合。幼儿通过听儿歌、看图来深化想象,能够真正提高借形想象活动的效果。
二、多媒体技术与幼儿借形想象活动的整合策略
(一)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强化对幼儿的鼓励
幼儿是需要鼓励与肯定的,在传统的借形想象活动中,教师通常采用口头鼓励的方式,缺乏一定的激励和肯定作用,因此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强化对于幼儿的鼓励,让幼儿更加积极地投入借形想象活动中,从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实践能力,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幼儿播放绘本内容,绘本内容中包含了大量的图片,更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参与借形想象活动的自主性、积极性。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中的图示,比如笑脸、称赞的表情来鼓励幼儿,幼儿在看到笑脸图示的过程中,能够表现出喜爱的状态;看到多媒体技术中的称赞图示,能够提高参与借形想象的自信心,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借形想象活动中去。教师还可以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设定多元化的鼓励方式,在借形想象活动中给予幼儿更多的鼓励,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幼儿播放一首儿歌、一部动画,让幼儿在提升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知识经验,感知到参与借形想象活动的趣味性与快乐,从而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聚光功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借形想象教育活动,除了要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形象能力、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要锻炼他们的专注力。幼儿只有全身心投入借形想象活动中去,才能够从中获得更为全面、深刻的领悟。多媒体技术能够给予幼儿电影厅一样的视觉感受,使幼儿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多媒体屏幕中,让幼儿处于一个较为放松的学习状态中。同时,多媒体技术能够把色彩斑斓的图形、图画更为清晰地展示出来,让幼儿感知到借形想象活动是充满趣味性的,激励幼儿积极投入借形想象活动中去,不断展开丰富的联想,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提升幼儿的专注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形、动画的时候,不能只让幼儿去猜测图形、动画的含义,还可以鼓励幼儿通过编故事、唱儿歌的方式来描述多媒体中的图形、动画,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幼儿更多互动、合作、交流的机会,真正构建和谐、温馨的活动氛围,让幼儿感知到参与活动的快乐,从而更为全面地掌握借形想象中较为抽象的标准与规则,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
(三)通过语音介绍、图片放大来验证幼儿的想象
在幼儿的借形想象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语音介绍、图片放大的方式来验证幼儿的想象,以此作为对幼儿的鼓励,同时全面掌握幼儿想象、观察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对幼儿的综合素养形成正确的认知,发挥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切实提高幼儿借形想象教育的有效性。在以往的借形想象活动中,幼儿所要观察的图形与动画是固定的,借形想象活动过程较为枯燥,无法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而多媒体教学环境能够让幼儿把所有的观察目标聚集在多媒体屏幕中,并且结合语音介绍、图片放大展示理想化的图形观察过程,让幼儿产生更为大胆的想象,并验证借形想象的正确与否。同时,多媒体技术中的语音介绍、图形放大能够让活动氛围更加轻松,给予幼儿一定的指导与帮助,幼儿的认知能力、想象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只单纯依靠幼兒的思考,无法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只有在语音介绍、图片放大的验证下,幼儿的借形想象过程才更加有依据、有指导,以此来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使其真正有所领悟与学习,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在语音介绍、图形放大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幼儿表达自己真实观点的机会,力争构建趣味化、互动性的借形想象活动,这样既能够展示出多媒体技术的教育优势,也能够把幼儿作为借形想象活动的学习主体,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四)多媒体教学内容要贴近幼儿实际生活
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幼儿借形想象教育活动,需要让多媒体教学内容更为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常识和生活经验设定借形想象教育活动,激发他们参与的主观能动性,让借形想象活动内容更为丰富化、多元化。由于幼儿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相对不足,教师只有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幼儿熟悉、感兴趣的内容,才能够满足幼儿的活动需求和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幼儿展示校园一角、漂亮的图腾等学习内容,通过展示幼儿所熟悉的生活化材料、图形,既能够锻炼幼儿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还能够引导幼儿学会感知、欣赏生活中的美,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除此之外,借形想象活动的教学内容不仅要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还要设定明确的教育主题,融入本土文化,注重发展幼儿的情感、行为、言语、技能,让幼儿对于生命的特征有更为深刻的感知,健全幼儿的人格。在借形想象活动中,幼儿不仅要大胆想象,还要自主动手、实践,做到手脑并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使其真正有所收获。
综上所述,在幼儿借形想象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口头讲解、动作示范的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借形想象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化、多元化,提高幼儿参与借形想象活动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从中真正有所收获与学习,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同时,在幼儿借形想象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时,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身心发展特征,合理设定借形想象教育活动方案,借助多媒体技术充分展示幼儿的主体学习地位,构建理想化的幼儿教育效果,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和全面化发展。
300950033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