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提高工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2022-03-13 12:26万维财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5期
关键词:新工科工科教学质量

万维财

(西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

0 前言

随着新经济形式的兴起与发展,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新科技引领新一轮科技及产业革命,正快速改变着现代工业、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使我国高等工科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也对高校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1]。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高等院校主动布局与发展新兴工科专业,加速传统工科专业改造与升级,为新形势下国家工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进而提出了“新工科”教育理念。我国于2016年首次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的思想,2017年2月在复旦大学召开了高等工程教育发展高级别研讨会,教育部深入讨论了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为特点的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如何培养具备更高创新能力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问题,对发展“新工科”教育等问题达成了共识,即“复旦共识”。之后,“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进一步为高校开展“新工科”教育指明了目标与方向[1]。但是,当前我国传统工程技术人才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存在明显的短板与缺口,因此必须重新明确我国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新内涵和新的培养模式。

1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工程学科本科教育的内涵

201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本科教育做了以下定义:“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对比《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专科教育的描述:“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因此,相较于专科教育,对本科教育特有规定性表现在所掌握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的系统性,强调了运用知识的技能和方法进行本专业工作的初步能力[2]。

社会发展对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学生对学校教学内容的要求,研究生教育对大学本科教学的要求,国家相关制度与法规对学校教学内容的要求是目前本科教育四个方面的主要要求。在本科教学环节中,学生既是教学品质的体现者,又是教学活动的最终成果;既是教学环节的体验者,又是教学活动的知识接受者。这种复杂的多层关系使得本科教学质量是不同于实际物质产品质量,体现了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和教学质量把控的困难性。

目前,我国本科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逐步进入大众教育时代,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使之与新时代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新工科”背景下,关于本科教育的理念形成了新的共识[3]。首先,本科教育中坚持“人”为中心,培养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人”。其次,人格教育是本科教育重要支柱。本科教育中培养正确自然观、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康、健全的人格。最后,坚持能力培养是本科教育的核心。能力培养是本科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

2 制约本科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问题

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高校领导的管理水平与办学理念、教育经费投入情况、教学条件的完善度、人才培养体系、教师的职业水平与主观能动性以及学生的个人特质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影响[2]。这些制约因素中最突出的矛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个体的差异化程度大。不同学生个人素质差异较大,学生起点和能力不同,教师不能进行一致的教学安排,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无法顾及。

(2)难以把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现在学生都使用智能手机或者个人电脑,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制度不同于中学时代,部分自制力较弱学生沉溺于游戏等娱乐活动。

(3)教学资源投入欠缺。教学设备与条件和教师激励措施等方面的投入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匹配,教学经费投入无法支撑教学方式方法提高的要求。

(4)教学内容与时代脱节,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动性。教学文件的修订与完善速度慢、周期长,使得教学内容无法满足新经济时代的社会发展和需要。本科教学体系依旧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忽视实践教学。另一方面,目前条件下学生不能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专业,这就使得部分学生不会主动配合教学活动,有时可能干扰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

(5)学校不能有效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协同关系。必须意识到本科教学效果好坏、教学质量的高低与学校科研水平没有必然的相关性,我国高校的绩效考核在整体大环境下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

(6)高校部分教学领导的教学管理水平亟须提高。高校的本科教学环节远比普通工厂里的车间生产要复杂,教学质量的把控需要一系列科学的领导与管理方法。但是,现在目前我国的很多大学教学领导的教学日常管理工作在制度上和方法上都没有达到新形势下高质量本科教学的要求。

3 “新工科”背景下提升我国本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笔者尝试性地从多个维度提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措施,为培养新时代多学科融合、跨专业工程技术人才提供借鉴。

3.1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已经由传统的专门性人才知识培养转变为复合型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本科人才综合能力与素质培养上要实施多方位、多视角、全面性的教育,进一步构建并完善复合型人才综合能力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拓展人才培养的维度。针对当前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基数大、个体特性鲜明、学习能力与思维差异大的特点,教学环节中应该注重因材施教、分散授课、分层次教学的原则,注重学生个性,建立多方向、多视角、多层次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制定适合于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教学计划安排,做到针对性教学和个性化培养,为社会发展培养出适合不同工作场景需求、不同层次岗位的人才。

本科教学应加强技能创新教育,鼓励学生在学生过程中打破惯有思维,创造性地思考、提出解决思路并最终解决问题。在传统工科专业的课程设计中,鼓励教学单位与国内外企业、科研院所合作,以产业和行业发展需求为学生培养导向,探索构建产学研用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机制。积极组织开展课堂外的科技创新活动,在广大学生中营造科技创新与思维创新的氛围。

3.2 加大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加快完善跨学科与新兴学科课程体系建设

“新工科”背景下,本科人才培养应坚持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专业知识教育与通识教育相协同的人才培养原则,改进传统的、过时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体系,适量开设跨学科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课程,加深学生对新科技和新经济的社会发展认识。完善新形势下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新工科”教育对高校施教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改造、创新传统的工科课程,另一方面也要增设新的、符合新形势的跨学科、新兴学科相关课程。我国高校尤其是中西部高校应着眼于国内外本科教育发展的新特征、新标准、新要求与新趋势,剔除过时的、陈旧的内容,添加进适合时代发展的新教学内容和新教学目标,构建新专业的知识结构、完整课程体系和新的人才培养目标。

3.3 制定基于“新工科”理念的本科教学培养计划,加强专业训练,提升专业技能

高校教学单位受到相关规定和实际情况的限制,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更新速度缓慢,跟不上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学生自身完善的要求。从而使学生即便接受完成本科教育之后仍然不能高效地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鉴于此,将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分为两个部分:计划内教学;计划外教学。

3.3.1 计划内教学

在计划内教学计划内,要改革老化的教材体系,增加一些行业先进技术课程,真正做到与时俱进。要将高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与“新工科”发展的社会大背景相适应,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而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工作,整合资源,打造优质、精品课程,鼓励教学单位形成教学团队,在符合课程教学大纲前提下针对学生的能力和个人发展特点自编教材。将符合专业发展趋势,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综合技能的教学资源加以整合、利用,自行筛选、组织、再编。

3.3.2 计划外教学

计划教学部分将按照社会与个人发展需求灵活制定相应的教学与实践内容以及技能培训内容供学生自由选修,经考核后,给出学生实际掌握水平的证明。另外,在异常激烈的就业竞争背景下,一些资格证书如教师资格证、各类工程职业等级证、司法资格证等其他行业资格证已经成为学生毕业后跨入职场的必备条件。为了提高新形势下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本科学生的就业学生竞争力,学校的学生就业指导与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举办一些相关职业资格考试的公益讲座与初级职业发展论坛,提升学生的职业培训意识,并依托学校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和办学资源开设一些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为毕业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4 加强教学领导,建立务实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领导能够促进教学改革,有效的质量管理能够显著提升教学质量[2]。教学领导并不完全等同于教学质量管理。高校期望在“新工科”背景下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必须要强化教学领导的能力,加强教学质量把控。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但大多数都是以前陈旧教学手段下的经验型的积累,总结出的影响因素也仅仅是不完整思辨式的推论,没有定量的可靠数据支撑,缺乏严谨的科学依据。各国的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自身在都在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思路,虽有大致相同的情况,由于国情的不同却也存在许多个性化差异,有些相互抵触与矛盾的地方,所以并能生搬硬套。由此,应该对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予以足够重视与精准分析,构建适合我国特色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将极大促进我国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3.5 强化师资培训,建设一流教师队伍和教学团队

在“新工科”背景的工程技术人才综合能力培养模式下,教师队伍和教学团队建设对师资力量的教学能力及业务水平都明显提高了要求。“新工科”的时代背景对教学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的要求是非常广泛的,教师队伍和教学团队不局限于人员数量、学历、职称结构、性别、学术背景、年龄等硬性和显性要求,而是更为注重教学人员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教学环节设计水平及人文和道德修养等综合素质。“新工科”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理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多学习、多思考、多创新、多实践,能够针对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现阶段的个人学习水平和综合能力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组织多种高效的、创新性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并为学生群体搭建自主性、个性化的学习平台和学习氛围,培养其自主性学习习惯和能力。另外,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该聘请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较强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进行教学研究工作,并且显著增加每位专业教师新知识培训、进修和能力提升的机会,比如赴国内外的开设相关专业的知名大学或者相关行业的优秀企业和研发中心进行研学,提升教师队伍在新形势下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

3.6 搭建交流平台,广泛开展校企、校际合作

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企业共同就“新工科”背景下的行业发展需要,制订、修改并完善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和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在师资培训、技术交流、办学条件、实习与实践基地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充分利用校企之间两种知识与能力培养环境和教育资源,形成将校内课堂理论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环节有机结合的知识传输形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我国高校还要积极主动争取与大型跨国企业合作,利用跨国企业集团丰富的多元国际文化背景,为学生提供国际实践和专业锻炼的宝贵机会。此外,我国高校还要进一步开展国际间校际深入合作,搭建完备的教师和学生的国际交流平台和多元渠道,积极开展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与人才培养交流项目,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

4 结语

在“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创新性工科专业人才,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国家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必然之势。在新形势下,我国高校与教育管理部门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与固有的教学思维,着力构建和不断完善满足自身发展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高校管理体系、人才培养计划和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有效提高“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新工科工科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