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新生独立纸本阅读服务与人才培养的意义

2022-03-13 12:26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5期
关键词:新生习惯师生

张 烁

(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高校新生因入校时间尚短,对环境的适应需求使其在此阶段更易受周遭因素左右,而在当今的教育教学中,学生有益的行为习惯对教学的进展和个人学业目标的完成则具有助推的作用。目前广泛流行的图书馆自主化服务管理模式,让读者的个性习惯得到进一步发挥的机会,少拘束多自由的图书馆空间要求现阶段的服务工作方法更加灵活,所涵盖内容也愈加全面。在提供给读者自在随性的独立阅读及使用环境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对其行为等进行一定程度的规范和干预,掌握好其中的尺度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阅读、学习、研究习惯,在高校育人方面必然能起到积极作用。

1 高校图书馆与新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阅读是信息获取的重要方式,在校生的阅读习惯可以左右个人的学习行为,对课业知识的理解、深入和扩展等多方面具有限制或提高作用,此因素进而影响着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进展、改良和成果,同时,优秀的阅读习惯助于校园学术氛围以及生活人文环境的焕发向上。注重学生的阅读习惯,也是高校图书馆对于面向师生所提供信息资源的方式、服务方式、工作成效的重视。

1.1 高校新生与阅读习惯

自传统的义务教育方式普及以来,课堂内外存在大量的纸本阅读内容,经多次改革、调整后,更是拓宽并丰富了学生的阅读范围。无论基于网络信息与电子设备的新型阅读如何易于被学生所接纳,纸质图书仍然是他们在步入大学环境前,最熟识亲切的教学读物。当代学生普遍都有过怎样选书、如何读书以及摘抄、引用、概括、提炼、研究等通过书本掌握知识,通过阅读达成学习目的的经历和见闻。初入大学校园是高校新生学业新阶段的开始,校图书馆则在多数学生为满足课业需要及课余兴趣时成为绝佳场所,若将学生在图书馆内的学习、生活活动放在大学生行为习惯的角度上来看,则是过往阅读习惯的维持与进阶,也是高校学生为满足对自身学业的提升欲求,以及让充实和消遣在学术氛围中得以实现而产生的自发性表现。

1.2 高校图书馆与新生阅读习惯

当高校新生对图书馆资源的使用表现在阅读方面时,兴趣便成为主导因素。即使是由于课业研究、拓展等需要,也是因其受学业内容的引导而产生兴趣,顺应诞生出阅读的倾向性和目的。同样的,兴趣的范围并非只限于课程专业外的层面,在高校教育领域中,因学业兴趣而“求助”于图书馆资源的读者已成为服务工作的主要满足对象。

当图片文字信息以书本纸张为载体,出现在读者视线之中时,读者就会立即判断出这部分资料是否能为自己所用,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即是否与自身“兴趣”相符合。精确的阅读目标可以让读者在对有价值阅读资源的掌握上更加高效,而阅读兴趣是读者的阅读动力,阅读兴趣越强烈,阅读目标就越明确。同时,在日常服务工作过程中,可以见到多数读者寻常的习惯性动作普遍为对图书的“拿取”与“翻阅”,而此类动作主要受封面、书脊内容和电子馆藏数据所引发。因此,可以说在图书馆空间范围内,读者的阅读行为主要受馆藏内容的激发,与此完全无关的阅读行为是不存在的。

如果把新入校学生的阅读行为和其他在校师生作对比,不难发现区别只存在于对环境和当前馆藏资源的熟悉程度方面,其阅读的出发点和对资源的取阅方式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若读者阅读兴趣和馆藏资源内容的相适应,便足以满足阅读行为的产生条件,在高校环境背景下,让新生能够有条件顺应在校园生活中产生的认知兴趣,顺利地参与到校园图书馆阅读中来,对高校教学成果的提升,和对新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存在帮助作用的。阅读习惯的形成取决于长期的阅读行为,在图书馆服务、管理范围内,高校学生阅读行为的正面支撑与劝导来自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满足层面上对他们的广泛支持。

1.3 自主管理与高校新生的阅读

高校新生的阅读习惯最初多部分为中学时代习惯的延续,而后随校内新教学方法及生活方式的转变、适应形成更深一步的自我认知方法,为满足自身认知需求则衍生出自身独有的行为习惯模式。

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内一大教育场所和设施,长久以来馆藏大量纸本资源,辅助于高校人才的培养,已普遍得到应用的“读者自主化服务”图书馆管理方式增强了师生对图书馆资源使用的便捷度,让读者“作主”使其通过“自在感”的提升,减轻在管理方面对读者意愿的不必要限制,让图书馆资源在得到利用时具有更高的灵活与生动性。“大学生的阅读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精神活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包括学习、生活)产生阅读需求,阅读需求决定阅读动机,阅读动机激发阅读兴趣,阅读兴趣引起阅读行为,最终实现阅读的目的。”[1]在自主管理服务模式下培养的高校新生独立阅读习惯,等同于在所提供使用资源的管理方面,赋予师生相应程度上的资源使用信任和自我管理信任,有助于培养和强化学生在图书馆大空间的利用过程中,适应并适应自我监督管理的公共环境,降低对规则限制的紧张程度,使学生的阅读过程自主性增强,阅读行为更加活跃,调动阅读内容的多面扩展,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对专业学习深度与研究耐性具有支持作用。

2 高校图书馆中的“轻松”与“约束”

当前国内各高校图书馆已经较好地做到了各方位相关功能的提供、服务工作的优化与管理工作的完善。在校师生的所求所用所感早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进阶的努力方向,以此为工作标准并获得广大师生的认可,是图书馆在服务管理方面追求长期正反馈的必由之路。

2.1 空间功能的实际需求与使用

提及校内图书馆在师生利用上的功能设置,除其他似乎可看作为附加功能,最重要且基本的当属馆藏资源的阅览。桌椅的安排最初也是在场地空间允许的情况下,为方便阅读而放置。师生的使用需求将其功用在后续时间里演变成具有阅览、自习等多重功能的座位。加置隔板的单人桌椅、独立房间或研讨专用教室也随即出现于图书馆空间范围内。后由于学科内容及拓展、精深和校园生活的多样化,除与高校科研相关的服务供应外,诸如多媒体室、活动室、食品店等可用作课余轻松的附加功能也随之受到关注,这让校园活动方式得到了丰富,增加了校图书馆对师生的吸引力。

2.2 “轻松”与“约束”地位同等

如果说图书馆多方位功能的提供体现了服务工作的优化与增值,那么也可以说图书馆的多项功能能够让读者体验到优化且增值的服务。“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学习、阅读场所,也是学校综合文化中心,要让读者把图书馆当成他们的‘第二起居室’,保证足够的开放时间、把馆藏资源和设施向读者充分开放。”[2]当师生把学校这一空间界限当做日常的生活活动范围,图书馆这类功能包容性较强的场地所能给予他们自由、舒适、满足感程度的大小,即可决定其处于“非必要选择”心态时的空间场所应用可能性。让读者自由舒适就意味着要提供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即在公共场所内,关于使用有形或无形资源时的自我抉择权力、自我程序规划、自我规则调节、自我空间成分支配等。因高校服务工作一向以师生为重,要想做到以师生为本,就必须考虑服务工作对这一系列“自我空间”的支持所能带给他们的满意程度。而独立并不等于绝对的自我式行为自由,为了资源保护和规则管理,高校图书馆又必须对读者的资源利用方式及行为施加一定的制约强度,这样的互拉互扯常常被看作是人性化服务的矛盾点。

因此,在师生的使用感受上注重“轻松”面的独立自主,而在馆员工作内容上则应注重“约束”面的客观管理,由此在空间经营和塑造范畴,图书馆可以做到显性的轻松和隐性的约束,显性与隐性方面分别呈现于表里两面,放在服务管理的重要性上来讲,地位是相同的。

2.3 服务工作作用的发挥

在信息、设施等资源的供应服务中,时常因工作问题处理的即时性特点,让师生利益得以长远维持的目标在服务工作过程中置于被忽略的方位。讲究工作效益的可持续,是“有效”服务的一大价值所在。面向不同的服务对象时,能否选取正确的服务思考方式与实际做法,决定着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价值。“由于服务价值本身的不确定性和评测指标的难以量化性,针对图书馆服务影响和价值评价的研究非常薄弱,绝大部分图书馆服务评价的研究对象是服务过程,甚至将‘图书馆服务过程评价’视为‘图书馆服务评价’的全部,而忽视了‘服务价值评价’。”[3]无论怎样安排服务工作重点,均以师生利益为思考重心,只不过在考虑“轻松”时服务对象为当前读者,而考虑“约束”时更像是为其他读者的利用权益做支撑,或是为方便未来读者利用资源而做的铺垫工作,同时也是对馆藏空间和资源的管理维护。在服务工作过程中,创造“有效”、高价值的服务需要加入对价值的灵活斟酌,从而发挥出当前工作为未来工作做足准备、铺垫,未来工作为当前工作提出限制要求、规范制约的良性相互作用。让服务工作的目的更加明确,服务影响时效更为深远长久,服务作用的发挥更有行业价值与教育价值。

3 高校图书馆始终服务于人才教育

对高校新生而言,自由自主与限制把控的教育管理方式并非绝对对立。优良学习风气的形成是对在校生群体的教育重点之一,通常谈及入校新生的教育方法,则以规范、矫正为主的居多,其出发点必然是益于学校教育进展和人才培养,意在助其养成利于学业发展的行为习惯。然而若规范尺度控制不当,也会削弱学生的自主意愿,形成过于机械的思考方式、行为方式和习惯,当现代社会对人才个性的要求逐步提高,在对学生的培养采取单一模式的情况下,有能力向社会提供的人才不免会受到局限。对高校新生能力水平的培育永远无法摆脱社会对人才需求,在新生教育方面的努力,也是在为培养高质量人才而奠定基础。

高校图书馆采取读者自主化管理服务方式,也是通过减少校内教育资源因管理限制所导致的供给阻力,从而深化在校生自身行为在自我规范层面的认识。自主化管理提高了读者的自我管理心理舒适度,因师生对图书馆资源的所求多数源于自发行为,自主性较强,自主化管理模式就是当读者来到图书馆管理范围内,让他们的自发、自主性得已最大限度地保留,阅读兴趣和动机也不会受到过多干扰,这样的阅读状态对阅读愿望的提升是有帮助的。如果立于人才教育的角度看,这并不等同于管理工作上的放任与松懈,而是一种基于新型人才培养要求所产生的管控方法或规范手段。让读者摆脱对人工服务的依赖是自主化管理发挥作用的前提,若论其在人才教育上的体现,则能够削减学生意识层面的束缚,将更多的可能性付诸于思想的可行性之上,学生的创造力和开拓精神便容易得到激励。

高校图书馆不仅协助于课程内外教学的辅助与扩充,也从各功能的服务内容上劝教在校生注重阅读行为习惯的自主督促和管束,同时加深学生在共用资源的大环境中,对自主使用与自我管理间尺度的掌握与协调平衡的认识。高校图书馆在人才教育范畴中,始终服务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为使图书馆工作更长远地达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的,则需增强服务方式的全面性和柔韧度,将传统的管制培养方法做好“软化”处理,鼓励高校学生加深对公共环境规则和自我行为特点的认知,并使其自我管理方式得以认同和肯定,优秀的个人习惯便易于得到塑造和维持。

4 结语

“高等学校图书馆的职能是由高校图书馆的性质决定的。高校图书馆与教学和科研紧密相连,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4]高校教育普遍重视人才培养的高水平与全面性,书本育人近乎于文化传播的首选途径,书本资源的存储与书本阅读服务的提供,是高校图书馆辅助于校园教育的基本方式。当图书馆读者自主化服务在校园中得到推广流行,均衡好学生对图书馆空间使用的自由度和规范度,是高校图书馆弹性管理中不能疏忽的一个重点。让学生做好自我管理也是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规范,人才教育不能忽视“未来人才”对处于客观环境中的自身意识,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方式帮助学生矫正自我认知、端正自我行为习惯、加强遵守规则的自发自觉程度,将对学生的管理要求通过其阅读行为方式的日月累积,渗透到个人意识层面,使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管理模式在人才培养教育方面得以发挥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新生习惯师生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