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劲松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战略技术装备发展中心
当前社会环境发生巨大改变,企业人才竞争成为社会竞争的主流趋势,内部人才不再单纯是社会资源,还是企业发展的“助力剂”。要想充分调动职工热情,降低人才流动率,企业在管理中应充分发挥激励理论的作用,挖掘职工潜能,激发其工作热情,使自身凝聚力、竞争力得到极大提升,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在激励理论应用中,应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结合员工需求展开薪酬管理,确保劳有所得、公平分配,才能充分发挥激励效能,促进企业与职工共同成长。
动机对行为具有控制作用,在强烈的动力驱使下,人会做出相应的行为,这一过程便是激励。在企业管理中,激励是促进员工热情迸发的有效手段,科学运用激励措施可使员工对待工作热情饱满,有助于管理效率提升和经营目标的顺利完成。可见,从本质上看,激励理论是研究如何提高人积极性的理论,典型表现形式有三种,一种是内容型激励,该理论要求管理者深入分析职工心理状态,由此推测其现实需求,包括生理、自尊心、荣誉感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等等;另一种是过程型激励,对职工的想法或者行为过程给予重视,包括期望理论与公平理论两项内容,前者是为满足某种工作需求,制定期望目标,引导职工朝着目标不断努力;后者是在管理期间,职工工作热情不但受薪酬福利、待遇的影响,还受所得待遇的公平性影响;还有一种是行为改造激励,通过改造职工的从业行为,发挥激励辅助作用,帮助其扭转工作状态,取得预期激励效果,多通过正面/负面强化、强化衰减、心理惩罚等形式来实现。
在企业管理中,通过激励理论的应用对企业、员工均具有重要意义。美国教授William James指出,人类在未使用激励效应前,自身潜能的开发程度不足30%,但在得到充足的激发后,潜能将爆发出80%~90%。在企业管理中,对于员工来说,以往单纯完成企业给予的工作,对一些额外工作或者带有挑战性的业务没有尝试冲动,无法充分开发自身潜能。但在该理论引导下,员工会主动尝试挖掘自身潜能,对自我工作能力有更加深刻的认知,进而提高工作业绩,获得更多薪酬报酬。对于企业来说,激励理论的应用有助于增强内部凝聚力,拉近员工间的距离,在彼此交流、合作中共同完成某项目标。在良好的氛围内员工愿意将企业当作自己的家,与企业站在同一战线,积极贡献力量,增强内部凝聚力,这样企业的整体运营质量与效率便会提升,促进综合竞争力增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多优势,实现长久稳健运营[1]。
激励理论需要在良好企业环境与文化的支撑下开展,这也是促进激励效能发挥的前提所在。但目前许多企业激励意识淡薄,在员工管理、薪酬管理方面观念传统,相关激励与管理制度尚未完善。在激励理论应用中存在盲目性,过于重视短期激励,忽视长期激励,致使激励制度制定急于收到成效,尽管在短期内效果明显,但员工的积极性很难长期维持,一旦在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与奖励制度后,此种激励效能便会减弱,甚至失去原本的激励效果。企业采取的激励措施以机制为依据,同时也是员工自我激励的参考准则,机制内容的公平性、可行性对其应用效果具有较大影响。但因企业在机制制定时有所疏漏,且大部分激励措施取决于管理者的主观意识,很容易有失公平,如若能力较强的员工未能得到应有的酬劳,便会感到不公,扼杀其工作热情。
激励模式对应用效果具有较大影响,当前许多企业虽然采用了激励方式,但模式较为单一,未能深入剖析激励理论的内涵,在实际应用中浮于表面,很难取得预期的激励效果。例如,部分企业采用单纯物质激励或者精神激励的方式,为员工发放奖品或者给予长远的许诺等,这种单一激励模式尽管可在短期内鼓舞人心,但很难保持长久作用。部分公司照搬其他企业的激励机制,没有做到因人而异,与企业性质不相符,这种盲目、随波逐流的方式很难取得理想效果;还有些企业采取无差别激励模式,实质上相当于没有奖励,很容易使员工产生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错误认知,一些能力较强的员工也会产生心理落差,严重影响工作热情;一些企业存在过度激励情况,用力过猛,部分员工在工作中可能急功近利,做事不择手段、不顾后果,导致内部关系紧张,不利于企业和谐气氛营造,阻碍总体目标完成[2]。
激励措施的使用对象是广大职工,制度内容应以员工需求为中心,加强对员工的关注。但在许多企业管理中,激励措施的制定单纯结合企业情况、管理者的主观意愿等,忽视了员工实际需求的调查,无法做到“对症下药”,自然会抑制激励作用发挥。此外,部分企业还存在激励给付不公平情况,员工在工作中会对付出与薪酬回报进行对比,如若二者不成正比,便会产生倦怠心理,工作态度也会受到影响。部分企业在薪酬管理中始终坚持平均化的标准,员工薪资不会出现明显涨幅,且补助与福利也没有根据员工工作情况合理分配,使得员工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最终选择离职,造成人才流失。
针对企业经营管理偏向生产运行、战略转型,忽视人资规划、职工激励等问题,应从思想意识层面着手转变,依靠意识来影响行为,主动落实薪酬机制完善、资金投入等,使职工激励获得应有重视,取得可喜成果。
1.强化激励意识,营造良好氛围
部分企业过于注重经济业务开展,忽视激励措施与经济效益间的关联。对此,应增强激励意识,充分结合激励理论,在内部创建和谐良好的工作氛围,加强员工间的情感交流,此举不但可传扬正能量,还可端正员工职业态度,挖掘潜力与创造力。对此,管理者应深刻意识到激励对企业和员工的重要意义,增加该方面的物质支持与资金投入,根据员工兴趣爱好与实际需求,举办集体团建活动,如竞赛、徒步、体育活动等等,鼓励全体员工参与进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员工间的团队合作能力、集体荣誉感,并体现出对员工的重视,为每位员工进行个人发展职业规划,使其明确前进的目标,后期工作更有动力[3]。
2.明确激励目标
在企业管理中,激励理论的应用需要先明确目标,在企业管理者的支持与广大职工配合下,高效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对此,将目标确定为调动职工工作俄顷,为企业谋取更多经济效益。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应根据各岗位职责、内容与要求的不同,使职工深切意识到岗位的重要性,从而认真负责的完成本职工作。每位员工都是独立个体,其思维和行为均受诸多因素影响,在无形中增加了激励理论的应用难度。管理者应根据职工需求划分,有针对性地运用激励理论,使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并确保员工良好的表现会及时得到回报。此外,为使目标制定更加合理,还应站在职工角度,探索现有目标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改进意见,在科学的激励目标指导下,使员工管理更加高效有序。
3.完善薪酬激励机制
该机制的创建与完善应符合以下规定。一是坚持公平合理的原则,为每位员工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和展示自己的平台,这是确保激励效能,降低员工流动性的前提所在。这就要求管理者结合企业运行现状、岗位职责等,完善薪酬与奖励机制;二是采用分层级奖励机制,不可像以往一般过度激励、盲目激励和普遍激励,那样很难发挥激励效果,员工热情与激励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员工的特征与需求有所区别,各因素影响程度也不同,需要面向不同职工实施分层级、差异化奖励,确保员工各取所取,提高激励效果;三是保证激励反馈及时性,并注重激励效果跟踪分析。当员工满足某项奖励要求时,应及时激励,并满足其对激励的预期,这样才可使其付出与回报对等,避免倦怠情绪产生,始终对工作保持高度热情,勇敢迎接困难与调整。在激励落实后,还要跟踪调查激励效果,结合被激励员工的后续行为,适当优化和调整激励措施,争取做到事半功倍。
针对企业激励模式单一,抑制激励效应发挥等问题,应走出盲目激励、普遍激励、过度激励等误区,结合自身性质与员工的实际需求,对激励方式进行创新和丰富,从而达到最佳效果,增强发展动力。
1.根据企业特征选择激励方式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标的组织,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在确保自身稳健发展的情况下,才可谋取更多份额。对此,企业应采取措施,将员工阐明其与企业间的利益关系,只有站在统一战线,将自己利益与集体利益结合起来,才能够实现双赢。在实际管理中,结合企业特征,创新职工激励模式,可采取岗位晋升、薪资调整等多种方式,充分实现劳资发展目标统一。以技术型岗位为例,采用职工荣誉与岗位晋升并存的方式,改变传统技术人员很难晋升职位,只能依靠技术谋取报酬的传统模式,将技术研发与薪资、职位晋升相挂钩,使其拥有更加强烈的科研欲望,充分发挥激励效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先进的技术支持。
2.根据员工需求选择激励方式
为使激励理论的应用效果翻倍,应结合员工需求,有的放矢地实施激励措施。管理者应深刻意识到每位员工都是独立个体,其成长的家庭环境、社会背景、个人经历都不尽相同,期望获得的奖励也有所区别,应提前调查员工需求,并在工作中增进交流,了解员工实际所需,围绕令员工最心动的福利选项,从调查问卷中获得参考信息。例如,青年员工更喜欢外出旅游、购物等,企业可为其提供旅游优惠券、商场购物券等福利;中年员工更关注子女教育、个人养老等问题,可为其提供一定的教育经费补贴、养老保险等福利;对于技术工种可提供免费的业务培训、继续教育等激励,提高其技术水平,鼓励开发创新。总之要使激励措施尽量贴合员工合理诉求,并制定完善的福利政策,使各项福利发放都能有据可依、公平公正,不但可帮助员工改善生活质量,还可使其免除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4]。
3.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方式
物质激励侧重于外部,一般通过增加奖金、津贴、工资待遇等形式,使职工生活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提高工作热情,达到激励与管理目标;精神精力侧重于内部,通过管理层对职工进行精神鼓励、表扬与肯定等方式,使员工感受到来自企业的认可与尊重,使其在工作中心情愉悦,荣誉感与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对其工作态度与能力将会产生长期影响。通过上述两种方式相结合,可使职工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工作热情更加饱满,且能够更加关心、关注企业动态,并产生强烈的依赖感与归属感,对企业的大事小情更加上心,主动维护集体利益,为企业发展贡献自身更大的价值。
当前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生存压力增加,受经济因素影响人才流动速度加快。工资对于职工来说不单单意味着生活质量的提升,还代表着个人价值实现。因此,加强职工薪资管理对企业来说十分重要。假设A企业采用按劳分配模式,根据职工个人能力决定薪资报酬;B企业不分工种与岗位,统一每月3000元报酬。根据激励理论分析,在上述案例中A企业的竞争力势必会超过B企业,主要因A企业能够站在职工角度思考,通过按劳分配激发职工潜能,使其努力奋斗,引导后退者前行。对于B企业来说,此种发放方式很容易使高能力者产生不公平的心理,降低工作热情,长此以往,处于散漫状态,企业必将面临破产解散。对此,企业应合理调整薪资结构,可由“底薪+绩效+奖金+福利”等多项内容构成,高能力者还可获得持股额,年终共同划分红利等,使职工与企业真正成为“一家人”,此举自然会激发职工热情,努力奋斗。此外,还应加强员工保障,为其缴纳“五险一金”,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可每年提供房贷补贴、车贷补贴等,缓解职工生存压力;还可提供更多晋升机会,如专业技能培训、出国进修等等,栽培出更多优秀人才,增强企业人资实力;也可实施“轮岗制度”,加强不同部门员工间的沟通,增加对多个部门工作的了解,学会更多技巧,在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还应定期开展思政工作,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多媒体演示等方式,打动员工,凝聚每位员工的力量,使其甘心为企业做出贡献[5]。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吸引和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管理者应深刻意识到激励理论的应用价值,并在如何利用该理论激发职工工作热情方面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促使激励效能充分发挥。在实际管理中,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与员工需求,通过增强激励意识、完善薪酬激励机制、丰富激励手段等方式,使以往在激励意识、激励模式与员工关注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为职工提供充足保障,使其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工作中,促进企业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