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共同体视阈下“天人合一”再解读
——兼论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生态文明建设

2022-03-13 11:23
民族学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交界天人合一共同体

甘 娜 张 倩 段 琳

“天人合一”的含义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化。春秋时期以前,“天”主要指“天神”,天人关系主要研究人神关系;随后“天”逐渐转变为“自然、天道、天理”[1],“人”指“人与人、人与社会”。汉代发展成哲学思想体系[2],贯穿古今文史,至今仍影响着后世言思。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3],其中生态共同体是重要的组成部分。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会上提出“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4]的理念。2021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抓好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工作”[5]。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亚洲水塔”之称;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对于世界环境保护有着至关重要作用。因此,从“天人合一”到“生态共同体”、从“生态保护第一”到“世界大同”,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神在新时代的再出场[6],也是中国传统智慧对当代人类困境的回望。

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包括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藏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6%。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地处横断山区,山河相间,自然资源丰富;但地理条件复杂、环境恶劣,地区脆弱敏感性系数高,灾害易发。目前,在研究对象上,多以四川省、云南省或西藏自治区单个区域为例,对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三省(区)交界地带研究较少;在研究内容上,以揭示其面临的生态安全困境[7]、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为主[8],缺乏对生态共同体的溯源认知和深刻理解。基于此,本研究全面考察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率先在“天人合一”概念、精神、实践再发现的指引和哲学启示下,探寻“生态共同体”视阈下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的建设发展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中国智慧

“天人合一”随华夏历经千年演变,诠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个人到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诸多方面,都体现着“天人合一”思想对于历史、自然以及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

(一)“天人合一”的内容含义

“天人合一”思想源于以《周易·大传》为代表的天人协调说[9],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0];《周易·说卦》中指出:“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11],以寻求天、地、人的调和[12],皆为顺应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藏族生态伦理主张和谐,提倡保护自然、珍爱生命,建构了人、神与自然依存同生的生态系统,藏族先民认为大自然神秘莫测、万物皆有灵,通过崇拜大自然,表达人与自然万物共生共存的文化理念[13],体现对大自然的高度尊敬与维护。现代社会,“天”归结为综合性的地理环境,“天人合一”的实质是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

(二)“天人合一”的历史价值

“天人合一”起源于周代,当时的天人关系指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对应关系,类似于朴素唯物主义的猜测。尽管在猜测中渗入了神话色彩,但是它的积极意义在于人的社会活动要与自然界相适应。战国早期,道家将星宿作为道教信奉的神,以星宿名命地名,以“天”文化(自然界)影响和塑造“地”文化(人的社会活动)。藏传佛教哲学思想奉行不要作恶、多行善事的价值观[14],践行“济世利人,发菩提心”等义理[15],体现人与自然本质一体;《萨迎格言》《甘丹格言》等又从“应然性”和“禁戒性”两方面告诫藏民谨言慎行、取舍有道、修身养性等,展示了藏民的伦理道德和行动规范以及对自然的珍视。道家以“道”为核心,提倡天人同道[16];儒家以“道德”为核心,提倡天人合德;藏族以“善”[17]为核心内容,提倡众生平等[18],均揭示了天、地、人的相互关系,以“和”为突出重点,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渗透于各个领域。

(三)“天人合一”的现实价值

“天人合一”思想以生态学、地理学为基础,以生态伦理为指引,既包含着整体和谐、天下一体的生态智慧,又是处理人与自然万物关系的正确思想[19]。就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而言,应该挖掘藏族传统生态伦理文化中的合理内容,既保护涉藏州县的生态环境,又创建新时代生态文明[20]。由此可见,“天人合一”思想对解决青藏高原生态环境问题[21]和经济、社会、环境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对构建生态共同体[22]意义重大。

二、“天人合一”、生态共同体、乡村振兴的关联性

“天人合一”思想在长期的演变中深化,既反映出人与自然交融博弈的烙印,也延续着古往今来“人化自然”的生态哲学,以共同的生态安全、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价值观念为纽带,形成新时代哲学升华——生态共同体,引领新时代乡村振兴。

(一)“天人合一”、生态共同体、乡村振兴的学理性前提

第一,“天人合一”“生态共同体”思想符合马克思“人化自然”生态观。从历史发展来看,人与自然经历了从 “自在自然”到“人化自然”的转化过程[23];从人与物的依赖关系到自由个性的觉醒,再到和谐共生[24],形成“天人合一”。在此过程中,人类与自然相伴相存,不可分割。因此,结合“天人合一”思想,构建生态共同体助力地区振兴发展,既是马克思生态观的创新,也是人类发展的实践探索。生态共同体是生态问题的最优解。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来看,人化自然是其发展核心,强调生态整体合理和内部共生[25],使从社会共同到生态共同成为可能[26]。人的实践活动决定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走向,强调“人—自然—社会”的辩证统一[27]。它启示我们应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的价值关系。

第二,“生态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共同体”的理论指向。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蕴含了生态共同体是个人生存与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对社会共同体的积极扬弃,是人的生活现实以及未来形态指向性的体现,也是人与自然真正和谐相处的共同体形态思想基础的体现。它把人从“物的依赖性”推进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阶段[28],将人从简单逐利的个人经济体中解放出来,与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群体和谐共生、友好相处,同呼吸共命运,形成命运共同体,达成自由联合的“真正共同体”。

(二)从“天人合一”出发探讨生态共同体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第一,构建生态共同体是对“天人合一”的创新和发展。早在西汉时期,董仲舒就从哲学本原上解释天地人[29],认为天、地、人共同构成世界的本原[30],追求人回归自然融洽无间的和谐状态。藏传佛教认为世间万物在无贵贱、高低、优劣中平等生存、发展[31]。万物天生,人与自然界相伴而生,二者须和谐共处[30]。因此,“天人合一”要求人要遵循自然的本质和规律,形成早期的生态共同体[32]。在工业化时期,资源极度浪费,生态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制约着人类发展[33],惨痛的教训使人类逐渐意识到大家都住在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家园。由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4],要求生态共享、统筹兼顾、低碳发展,这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第二,“天人合一”思想与乡村振兴内在耦合。乡村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历史。因此,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将“天人合一”思想渗透、落实到生产、生态和生活中,又通过耳濡目染的生活教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符合新时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根本要求。乡村振兴,实质上是功能价值和文化的振兴。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要求广袤乡村,上承天理,顺应规律趋势;下接地气,顺应自然与传统;中通人文,顺应农民的人心与人性。因此,乡村振兴应以村民为本,依托自然本底、以文化铸魂。以村民为本,让村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以自然为本底,尊重场地记忆,体现乡土性;以文化铸魂,依托民族传统与本土生活方式,发展藏族村寨,构筑共同精神家园。世界是复杂的,而人是最复杂的,也是最精彩的。规则因人而定,也由人来执行。因此,乡村振兴,不能只关注土地和设施,更多要转向“人”,管理更应以“人”为中心。

三、生态共同体视阈下“天人合一”概念再解读

“天人合一”是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哲学思想。当今世界正从不同侧面对其内涵进行新阐释、从不同视角对其内容进行新研究,从而使我们可以再发现这个古老命题的内涵。

(一)观念再解读——遵循东方哲学的自然伦理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是自然观的根本核心命题[35]。《庄子》主张人们应该走自然的道路,强调天、地、人之间的和谐[36]。藏族伦理思想认为强调宇宙万物统一,众生与自然环境是密切联系的有机统一体[17]。可见,“天人合一”的重点在人,人负有更高的责任。人因为其独特的道德能力而成为一种特殊主体,必须遵循“天命”,即以自然发展规律为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维护天生万物的生生不息,对自然取之有节、取之有法,对自身欲望始终保持克制,不能肆意妄为,掠夺自然。

(二)精神再解读——升华于哲学体系的生态保护论

“天人合一”思想孕育了朴素的生态哲学,主张兼顾“尽人之性”与“尽物之性”[37],即人与物各自发挥天性,自然生存;提倡坚守“中道”[38],即兼顾天、地、人之间的和谐;提倡“成境成心,人对自然的责任”“众生平等,和合处世”,即以常心待世。可见,“天人合一”视自然界为一个有机生命体。面对人类社会发展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创新马克思理论,结合整体性原则提出了“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要求保护与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践行“两山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39],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当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发展理念,有利于辩证地认识与解决现代社会的生态发展与建设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实践再解读——创新功能价值的乡村振兴路

乡村,要实现全面振兴,就必须充分地发挥好乡村自己独有的功能,妥善协调人与自然间的矛盾,使其和谐相处,人类从中获得满足感、幸福感,由此可见,“人”是核心。“天人合一”认为自然与人既是共存,也是约束关系。自然伦理约束人的行为,创新了乡村的功能与价值,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路径[40]。一是保障功能,“天人合一”具有促使乡村发挥好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功能[41],保障民生;二是保护功能,“天人合一”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的功能,要求乡村绿色发展;三是复兴功能,“天人合一”使先辈在乡村存放了强大的生态、生产、生活和生命的文化系统,留下了和谐共处的社会伦理,这些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脉。因此,乡村是文化复兴之地。乡村承担着新时代文化建设策源地的重任,是文化复兴的再生之地。

四、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高质量发展后续问题探讨

进入“十四五”规划新时期,国家对脱贫后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的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通过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持续补齐发展短板等,实现区域内高质量发展。但在实践过程中,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返贫风险系数较高,需接续推进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极高,但是地处老少边穷地区,生态脆弱,地方病多发。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整体脱贫前曾是国家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发生率高、程度深、致贫因素复杂。首先,因病返贫风险系数高,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属于高寒山区,地理位置偏远,环境条件复杂,克山病等地方病高发[42],加之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薄弱,就医艰难,因病返贫。其次,因灾返贫风险系数高,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大都海拔超过3000米,地震灾害多发。据统计,自1980年以来,甘孜藏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昌都市发生6级以上地震共5次,对区域造成严重破坏。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山河相间、岭谷高差大,山崩、滑坡、泥石流和洪涝等灾害屡见发生。最后,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导致返贫系数高,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在特殊的自然地理、社会文化、宗教信仰等影响下,社会空间较为封闭、科技文化水平低下、自然经济意识浓厚,生活观念落后,使得生产方式落后、生计手段单一,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以及传统采集业为主,产业结构极不合理[43],经济收益低,缺乏规模化,产业带动作用弱,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二)经济社会发展动能不足,需补齐短板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在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下,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经济发展快速增长,但依然存在经济底子薄、发展条件较差的问题[42]。首先,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多处于横断山脉地区,虽拥有诸多自然资源,但分布细碎,开发难度大、成本高;且优质耕地少,阻碍农业发展与产业链延伸。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草场面积约占全区域土地面积的55%,但草少畜多问题突出,由此制约了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其次,从生态安全战略格局来看,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主要处于川滇森林、若尔盖草原湿地等重点生态功能区[44],限制了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45]。再次,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地广人稀,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难度大,资金投入极高,劳动力不足,加剧了空间发展失衡状态。最后,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虽然自然资源丰饶神奇、历史文化得天独厚,蕴藏着极大的旅游开发潜力,但同质化现象显著,特色文化创意人才不足,资源整合力度不足,旅游产品性质雷同、体系不完善,旅游发展的劣势明显,这些都加大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高质量发展工作的难度。

五、生态共同体视阈下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应深入挖掘地区资源禀赋,遵循“天人合一”的传统生态观,在生态共同体视阈下结合时代新内涵,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地区高质量发展。

(一)科学规划引领,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强化顶层设计,系统编制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发展规划,构建统筹推进、分级指导的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发展体系;以人和自然为本,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原则,充分考虑区域地理环境条件的复杂性、多变性,统筹地区自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科学规划布局资源要素,构建“点-线-面”融合发展的空间发展系统,实现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

(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提升地区发展的质量效能

坚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深入挖掘和整合区域生态旅游资源,重点突出自然生态、继承弘扬特色文化;依托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红色引擎,红绿融合发展绿色经济[46];因地制宜、应时而借,创意设计和培育特色的全体验产品体系,策划科学合理的精品旅游线路,构建特色生态旅游品牌;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整合专家学者资源,组建生态旅游研究与合作平台,为提供旅游产品开发提供智囊服务;整合旅游人才资源,加强对旅游相关主体人员的系统培训,优化旅游服务质量;运用互联网、物联网、VR等新技术,微信、直播等新媒体,搭建多功能智慧旅游平台和生态旅游平台①,构建旅游全媒体营销网络体系,实施创意营销与宣传,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实现精准营销[47],避免同质化竞争,提升地区发展的质量效能。

(三)完善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增强地区反贫保障能力

构建面向全省、全国的道路网络体系,建设便捷舒适的循环路圈,构建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间的公共直达交通体系,完善基础设施,推广交通一卡通,推进卫生健康、学习教育等知识,构建安全便利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高品质、人性化的信息服务,为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建设提供硬件保障;坚持人本导向,建立灾害防护与应急处理机制,保障人民安全,营造共享共用、宜游宜居的人居环境。

(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贯彻“生态旅游+”理念,将生态旅游与健康体育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运动休闲产业、种植业、畜牧业、采集业等结合,培育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产业发展新业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全景产业链模式,构建绿色产业发展体系,打造多层次、全方位的特色产业集群,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以创意民族文化为核心,建设多功能、高品质的产业集群综合体,形成新的经济产业格局,夯实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发展的物质基础,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五)加强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强化党史学习,持续提升红色向心力。认真贯彻党的精神和省委的战略部署,构建适应涉藏州县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上衔政府,下连群众,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采用生态价值观,正确对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17]。建立基层党组织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社会管理治理职能;探索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基层党组织联建共建,协同联动;完善基层教育、供电供水、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乡村的基础功能;吸收政治过硬、有能力、群众信得过、善于创新的人加入党组织,提升基层治理水平[48]。

(六)共商共建共享,集聚地区高效治理发展合力

健全“政府·市场·社会”协商体系与合作机制,准确把握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实现联合开发、合作共赢,进而共谋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发展;构建一体化的环境治理与保护体系,践行人民为本理念,强化群众参与,加强政府领头作用,实现地区高度发展;推广BOT②、PPP③等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使得经济与资源环境并举,走新时代绿色发展路,守住绿水青山,保持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生态环境的原真性,建立和谐人与自然关系;多方联动,建立系统性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平台,构建合理有效的利益分享机制,强化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相关主体的生态保护责任意识,传播文明发展观念,共享优质生活。

总之,“天人合一”是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状态[49],其朴素的生态智慧与生态伦理对树立和谐发展观、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沿线地区的生态旅游迎来了多元化的新机遇;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为继续做好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经济社会与生态建设提出了根本遵循,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在此背景下,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应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践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观,传承“天人合一”的中国智慧[6],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

注释:

①线上旅游电商平台+线下实体旅游产品连锁超市;线上营销+线下营销;线上查询预订支付+线下旅行行程中和目的地服务。

②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是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

③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又称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

猜你喜欢
交界天人合一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哀伤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滇藏交界地带藏族天主教徒的信仰实践与身份认同研究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经耻骨联合上单孔腹腔镜行直乙交界癌手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保守性手术的预后与生育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