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民族学研究生创新实践教育研究
——基于西南民族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2022-03-13 11:23王美英
民族学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民族学共同体中华民族

王美英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1]研究生是我国创新人才的主要来源。[2]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支撑点。[3]新时代,西南民族大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前所未有的创新力度,大刀阔斧地改革,纵深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融入民族学研究生创新实践教育,全面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出更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如2020年学校将民族学一级学科下的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等二级学科分别调整到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艺术学院、经济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依托各学院的学科优势资源,创造各族师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环境和加强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2022年在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下分别增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方向”,并将部分二级学科也将逐步调整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方向”,民族学原来的7个二级学科调整为5个学科。西南民族大学通过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加强民族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更加奋发进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培养了一批服务西部、扎根基层的创新人才。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民族学毕业研究生荣获了教育部全国模范教师、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云南省“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入选者、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计划入选者等荣誉。①

近几年,学术界主要从民族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理论和实践及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逻辑等进行相关探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冯用军提出民族类院校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培养世界一流民族学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世界一流民族学学科,进而建成世界一流民族大学。[4]马晓丽等主张建立“内外合作”“校地合作”和“不同学科专业合作”等“三合作”机制,为提高民族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提供保障。[5]何明等介绍了云南大学民族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情况。[6]徐爽等提出应在教学实践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民族学等人文社科类基础课,实现课程全覆盖。[7]张京泽结合中央民族大学的办学历史和实践探索,从学理基础和实践创新角度探讨了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路径。[8]邓光玉结合西北民族大学的实践探索,分析了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逻辑。[9]钟梅燕等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探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和经验做法。[10]综合以上研究现状来看,目前鲜有学者从民族学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微观视角,深入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高校民族学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内在逻辑和相互关联,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创新教育面临的困境及探寻化解策略。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实质上就是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创新人才培养的框架体系与保障机制嵌入各民族学生的意识领域中,在他们的认知提升、情感引导、人格形塑的过程中,促使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使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1]近几年来,西南民族大学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学研究生创新实践教育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些问题亟待化解。当前,探索优化路径,促进民族学研究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创新能力提高的有机融合,培养造就大量服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值得深入研探的课题,具有重要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从实践育人视角,对西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民族学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反思,探索现存问题和对策,以期以点带面,丰富学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实施民族学研究生创新教育方面的研究。

一、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学研究生创新教育实践成效

(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培养方案设置创新,提升研究生专业综合能力

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的依据,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科学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12]民族学研究生以往以传统培养模式为主,制定民族学培养方案时根据导师研究领域设定多个方向,这使部分研究生学习较被动,研究方法沿袭导师传授,学习按部就班,缺乏主动性,创新意识不足。科学合理设置民族学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强基固本,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2022年春季修订的培养方案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按照前瞻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的原则,根据研究生就业情况和研究兴趣精心设定研究方向,规范培养环节,这样更有利于导师对研究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使研究生找准发展方向,做好职业规划和培养自主创新能力。2022年培养方案还结合时代需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精神贯穿于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增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前沿专题”“民族事务依法治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课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入民族学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强化思想引领,凝魂聚气,夯实涵育研究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根基。2022年在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培养方案中增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方向。该方向设置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研究、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研究、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防患研究等研究内容,为培养具有深厚扎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知识的高层次人才奠定学科基础。

当前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是推进新文科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民族学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学科交叉是创新思想的源泉。[13]多学科交叉融合能为学术进取提供强劲动力,有效地融会贯通,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理论突破和实践创新。[14]民族学点在2021年教育部首批新文科项目“新时代民族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的实施推动下,创造性地探索通才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在2022年民族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中,调整课程结构,开设多门跨专业交叉课,鼓励研究生跨学院、跨学科选修课程,实现课程互通互选,拓展研究生知识结构,为培养综合知识扎实、创新意识强的新文科人才奠定基础。

(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推思政教育途径创新,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

学院原有民族学研究生培养方案更多强调专业能力的提升,思政教育观念相对滞后,使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缺乏深度融合,思政教育没能充分发挥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主导作用。近五年,学院践行立德树人教育宗旨,创新研究生思政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构筑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大思政”育人格局。依托2018年“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四川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示范载体,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三全育人”体系,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建”思政教育模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思政教育,拓展和丰富思政教育内涵,铸魂育人,培养具有正确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的创新人才。同时,以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和服务社区为抓手,充分利用学校民族博物馆、民族文献中心、校史馆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基地,引导民族学研究生在研习传统文化典籍文献中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和中华文化认同感,培养德才兼备的民族学创新人才。2021年民族学点被评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引导研究生发挥专业优势,每年深入成都洗面桥社区、蜀汉街社区、玉林社区、双楠社区等多民族共居社区宣讲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助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在服务社会中加深研究生对民族团结进步的真切感受,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效果。民族学点多次被评为成都市武侯区“民族团结创建集体”。此外,学院设立民族学课程建设专项经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引导教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爱国情怀、创新精神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源头活水,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增强课程思政“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促进了民族学专业建设。2020年民族学被认定为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

(三)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教研形式创新,增强研究生科研能力

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二者互为支撑,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是达到教研相长、学能并进,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民族学老师往往采用单打独斗的方式开展课题申报,难以形成研究合力,高级别课题申报立项难,成果影响力不突出。近五年来,学校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和民族学人才培养目标,创新科研管理方式,以项目形式支持老师组建“民族学学术工作室”“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学术工作室”等,形成研究合力,提升研究水平,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民族学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2项、重点项目10项、一般项目7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100多部,获得省部级三等奖以上110余项;发表核心论文500余篇,向各级地方政府及中央提供研究报告80余篇,获得中央政治局常委肯定性批示10项。②

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寓研于教,以研促教,将最新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以科研成果促进人才培养,培养研究生勇于质疑、善于思辨的创新思维和敏锐把握民族学前沿问题的创新研究能力,形成以高水平科研反哺教学、高质量教学促进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促进科研与教学相长。教师的科研能力不仅成为研究生学习的榜样,还发挥科研示范引领作用,引导研究生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寓于科研中,培养团结协作科研精神,增强科研创新能力。近几年,民族学研究生开展科研的热情明显增强,通过独立主持课题,或主动参与教师课题等方式,使研究生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早进入研究角色,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科研育人,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性模式。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民族学研究生申报立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承担国家民委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中国彝学研究中心”等项目26项,承担学校优秀学生培养工程项目46项、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262项,有41位研究生参与导师主持的项目。③

(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学术活动方式创新,启迪研究生学术思维

学术活动是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15]几年前,民族学研究生创新意识淡薄,大多局限于导师学术圈和专业内进行学术交流,或者在封闭学术环境进行专业学习和科研,缺乏与同行、名师交流学科前沿问题的渠道,难以碰撞出思想火花、激发研究灵感以及培养创新思维。学校作为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域,肩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重任。[16]近几年,学院创新学术活动形式,促进学生在与学者、同行的思想碰撞和交流中拓宽创新思维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学校发起召开的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已成功举办12届,已成为本学科的高端学术品牌以及民族学界最具学术影响力的交流平台,为促进各族师生互帮互助、交流互鉴和活跃思维创造了条件。学院还定期邀请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的专家到校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讲座,对研究生进行思维启发与价值引领,使研究生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自觉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拥护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学院为研究生学术交流创造条件,鼓励与同行、大师面对面交流,使其了解学科最新前沿动态和研究成果,在学术交流中丰富思路,培养创新思维。2020-2021年学院设专项经费支持35名研究生提交论文参加“第十六届全国民族理论研究生学术论坛”“中华民族美美与共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讨会暨第十一届费孝通思想研究讲坛”等学术会议④,并在会议上做主题发言,分享研究成果,开阔学术视野,促进各族学生在思想交流、情感交融、价值认同上的交往交流交融。“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民族学点创办学术组织“他山学社”联合国内外知名高校,定期举办专题读书会、学术沙龙、学术讲座、学术工作坊等第二课堂学习活动,每位研究生主动做学术汇报,各抒己见,相互启发,促进学术争鸣,活跃学术思想,营造各族学生团结奋进、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浓郁学术氛围,促进各族研究生在学术交流中培养创新思维及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学位论文选题方法创新,提高研究生论文质量

撰写学位论文既是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检验,又是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过去学位论文写作中,对开展田野调查作为选题参考没有硬性要求,研究生开展田野调查随意性强,学位论文题目大多按照导师的指导和想法设计,这种方式限制研究思维,研究内容缺乏问题意识,缺乏独特见解和创新观点,论文质量参差不齐。近五年,学院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研究生坚守学术本真,追求务实创新,通过开展扎实田野调查提出论文选题,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产生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发挥学位论文在培育研究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导作用。因此,要求博士研究生须下沉到乡村或社区至少开展一年、硕士研究生至少开展三个月田野调查来确定选题和兴趣点。还要求研究生参与学位点每年统一组织的田野调查和指导教师开展的实地调研活动,在调查中寻找研究题目,增强问题意识,撰写有实用价值的内容,提高学位论文质量。近五年,民族学点组织硕博生及校内外专家,共40多个调研小组、300余名师生分赴四川凉山、甘孜、阿坝、乐山、宜宾、泸州及云南大理、红河、贵州毕节、黔东南等地开展民族历史文化考察,深入挖掘各民族团结奋斗、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证材料,并将收集大量有关民族团结口述史、红色文化、乡土文献等调查资料用于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发挥学位论文对研究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导向作用,为近年来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不断提高打下了基础。

二、民族学研究生创新实践教育现实困境和提升路径

(一)师资建设不足,还需选优配强,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师资基础

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和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在学校支持下,学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校外引进2名正教授、1名副教授,海内外引进博士(后)7人,赴海外知名高校访学交流4人,不断改善师资结构。但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等二级学科大部分导师临近退休或已退休,师资数量不足、青黄不接,严重断层。师资队伍学缘结构、职称结构不够合理,难以满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因此,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民族学师资队伍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融入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基础。一是注重外引,引进专业紧缺人才。“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根据少数民族史、少数民族艺术等学科发展需要,海纳百川,广纳良才,加大校外优秀教师引进力度,增强创新人才培养后劲;二是注重内培,培养一批博士生导师。学校应改革职称评审机制及降低民族学博导遴选条件等方式,优化教师发展环境,培养一定数量的博导,破解少数民族史、少数民族艺术等博导结构性紧缺问题,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撑。三是定期对教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专业知识培训,达到学懂弄通、学深悟透,提高教师素质能力和教育水平,提升研究生综合创新能力。只有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政治素质优、富有创新活力的优秀教师队伍,凝心聚力,才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专业教育提供师资保障,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二)综合教学模式运用较少,还需改进优化,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堂教育的吸引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遵循和价值追求,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和突破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离不开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民族学教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内容嵌入课程内容,尝试运用读书会、席明纳教学模式等,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但仍存在部分老师课堂教学方法较单一,综合运用教学手段不足,师生缺乏有效互动,这种模式化教学容易固化研究生的思维,难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深化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大背景下,实施创新教育,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直接服务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型高效研究生人才。[17]在教学中,老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堂教育的传导者。因此,学院应建立教学方法改革机制,引导教师优化教学设计,因材施教,逐步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辩论式、研讨式、讲座式、案例式、场景式、体验式等新型教学模式,或采用导师团队分期授课形式,增强师生多元互动,使教学灵动鲜活,可感可亲,潜移默化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专业教学过程,避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专业教学中出现“真空地带”现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铸牢民族学研究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提高授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新理论进课堂、进头脑,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

(三)精品课程不足,还需建优建强,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教育的影响力

目前,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还有待进一步建设,特别是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18]在学校民族学研究生课程建设中,由于缺乏课程建设长效机制,难培育课程建设团队,精品课程建设较少,网络精品课程缺乏,难以满足民族学研究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需求。

学校课程是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认知发展与行为生成的重要因素。[19]民族学研究生课程是培养研究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核心载体,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因此,应探索建立课程建设激励机制,调动一线教师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为指引,深入挖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资源,将其有机融入课程建设全过程,建设多门研究生喜爱的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程的育人实效。同时,组建专家团队建设一批线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民族学课程”网络共享精品微课、慕课,有利于研究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学习和巩固复习,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程教育的影响力和辐射面,形成协同育人效应,促进创新能力提高。

(四)学术发表竞争激烈,还需历练提高,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学术引领力

对于研究生而言,从事学术研究,需要有学术阵地。目前全国民族学类核心期刊为15种左右,不仅数量较少,且大部分为双月刊,刊发量有限。全国各高校师生、研究机构人员等争相刊发,大牌学者云集,“僧多粥少”,优胜劣汰,竞争激烈。学校把发表学术论文作为毕业条件或课题结题要求等规定下,学术论文发表难度加大,无形中增加了研究生学习压力。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是研究生学术素养和专业素养培养的要求,是他们从事科研活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20]不进行真枪实弹的训练就不可能训练出真正合格的士兵,对于研究生来说,科研论文写作与发表就是这样真枪实弹的训练和模拟战斗的军演。[20]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民族学研究生学术论文撰写和发表是提升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训练环节和途径。因此,应结合民族学学科特点和培养需求,依托学校省部级重点研究平台,建设高水平学术研究阵地,为研究生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引导他们与时代同频共振,学思并重,知行合一,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研究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内涵、价值意蕴、实践探索等,产出一批具有价值意义的研究成果,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学理支撑和实践参考,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学术引领力,使研究生获得精神砥砺、价值塑造和智慧滋养,增强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五)合作实践基地缺乏稳定保障机制,还需协同构建,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创新能力

民族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学科,民族学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实践基地的训练。为增强民族学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学院近年来已建立四川省甘洛县委宣传部、冕宁县文化馆、昭觉县文化局、甘孜州民族博物馆、马尔康市文化局、理县文化局、金川县文化局、宝兴县硗碛藏族乡、叙永县枧槽苗族乡、平武县民宗局等一批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学院还打造了“重走藏羌彝走廊”“红色田野课堂”“青藏高原绿色发展”等实践教学科研训练品牌。但由于缺乏制度化保障机制,实践活动不够深入,实践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研究生创新实践成效不突出。

社会实践是人才应用阶段的重要过程,是研究生面向社会的先期准备。[21]民族学实践教学基地是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应加强顶层设计,通过构建合作共赢常态化长效机制,积极推进与社会组织、企业及单位等深度合作,共建一批相对稳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使研究生在深入实践中增进与各族群众交流融合,团结合作,和谐相处,牢固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思想,推动研究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取得成效,磨炼提升创新能力,增长才干,厚植家国情怀,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与时代使命。

三、结语

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近几年来,西南民族大学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和战略任务,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探索具有自身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效融入培养方案、思想政治教育、教研相长、学术交流、学位论文撰写等民族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环节,创新推进民族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紧密结合,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创新人才能力培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断提升民族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努力培养服务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但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研究生创新教育与国内兄弟院校民族学相比还存在诸多不足甚至很大差距,任重而道远,仍需提升优化。在新时代背景下,西南民族大学还应加强构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改革、精品课程建设、学术平台建设、合作实践基地机制构建等方面补齐短板,稳步推进民族学研究生创新教育向纵深发展,培养大量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学科贡献。

注释:

①笔者2022年6月统计民族学研究生培养情况得出。

②笔者2022年7月统计民族学教师科研情况得出。

③笔者2022年7月统计民族学研究生科研情况得出。

④笔者2022年7月统计民族学研究生学术会议情况得出。

猜你喜欢
民族学共同体中华民族
历史民族学课程发凡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动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
——“第十二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负责人联席会议”综述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民族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管理项目调研与分析——基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管理项目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