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致用: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70年建设发展启示
——访著名学者西南民族大学万果教授

2022-03-13 11:23杨超超
民族学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藏学民族学西南

杨超超 贺 健

万果,男,藏族,青海贵德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南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万果教授曾任四川省政协第十届、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先后长期担任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院长、西南民族研究院院长、学校民族学一级学科负责人。现任西南民族大学二级教授,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南民族研究院民族学博士生导师,哲学学院哲学博士生导师。万果教授是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四川省社科规划评奖入库专家、四川省委涉藏办涉藏研究专家库专家、四川党外建言献策专家库专家、四川省民族语文翻译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兼任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逻辑学会副会长、西藏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甘肃基地”研究员、青海民族大学宗喀巴研究院特邀研究员、青海省社科院藏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甘肃民族出版社特邀学术顾问。[1]文章通过对万果教授的访谈,了解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70余年建设发展历程和带来的启示。

访谈人:老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采访。您是学校民族学博士点首批导师之一,又曾长期担任学校民族学一级学科负责人、西南民族研究院院长,请您介绍一下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的缘起。

万果教授:谢谢你的采访。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4月的西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室。1951年6月1日西南民族学院正式成立,由此可见,学校民族学学科建立时间要早于学校正式成立时间,可谓“学校成立的见证者”,学科的设立和学校的建立相生相伴,互为因果,难以区隔,下面我就简单回顾这一段历史。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从根本上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开辟了我国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召开的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上,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人民政府应帮助各少数民族大众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建设事业”。[2]由于连年战乱及缺乏基本资源,我国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教育匮乏、文化流失,而落实《共同纲领》中的民族政策,又必须有一大批具有相应文化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少数民族干部。对此毛泽东主席极为重视,他认为让广大少数民族群众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培养造就出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非常关键。早在1949年11月14日,他在给彭德怀和中共中央西北局的电报中明确指示:“……大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此外,青海、甘肃、新疆、宁夏、陕西各省省委及一切有少数民族存在地方的地委,都应开办少数民族干部训练班,或干部训练学校。请你们注意这一点,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3]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1941年就在延安建立延安民族学院。新中国成立后尽管百废待兴,党和政府还是迅速把建立民族学院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中央民委1950年1月在北京召开少数民族教育问题座谈会,9月政务院任命我党民族理论专家、原延安民族学院副院长刘春为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主持中央民族学院筹建和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刘春受政务院秘书长、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央民委主任李维汉委托,起草《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政务院第六十次政务会议于11月24日批准《方案》,周恩来总理于12月28日签发公布。[4]《方案》中规定:在北京设立中央民族学院,在西北、西南、中南各设中央民族学院分院。

根据资料记载,实际早在《方案》起草之前的1950年7月30日, 中共中央西南局常委、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西南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王维舟同志在西南军政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宣布:经政务院批准,西南筹办一所民族学院,由西南民族事务委员会负责筹备工作。自此揭开筹建西南民族学院的序幕。西南民族事务委员会根据政务院和中共中央西南局指示,按照政务院两个《方案》,拟定《筹办西南民族学院的初步计划》呈报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批示,西南军政委员会于 1951年2月23日以会秘(51)字第 0441 号文批准筹办计划。在筹办计划中规定学院的任务为:“培养西南各兄弟民族的区域自治和管理政权的干部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建设人才,研究西南民族问题、民族语文,发扬并介绍各民族的优良历史和文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筹办计划中对学院校址问题提出:“为了照顾各兄弟民族学员就学便利及适合气候起见,西南民族学院设于成都。” 据亲自参与筹建工作的老领导回忆,学院校址原计划设在重庆,考虑重庆气候炎热、山城交通不便,各兄弟民族学员多来自高原和山区,恐难以适应,因此决定将校址设在气候宜人、地势平坦、西南区域中心的成都市。这一细节充分显示出中共中央西南局领导对于西南民族学院筹建工作的细致入微、对少数民族学员的深情关怀。从1950年12月到翌年4月,为解决学校师资队伍匮乏问题,王维舟同志作为西南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亲自参与,他通过各种渠道,抽调教师和干部来院工作,先后从西南民委、西南革大、西南军区、西南党校、川西革大、中央民族访问团西南分团、西南民政部、川西行署卫生厅等部门和单位调来干部和教员30余人。[5]

1951年3月,经中共中央西南局批准,中共西南民族学院党组成立,王维舟任书记,张天伟任副书记,4月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任命王维舟同志兼任西南民族学院院长,生物学家、爱国民主人士夏康农教授为副院长兼教育长,学院随即在党组领导下进行多方面的开学准备工作。学校当时机构设置为“两处两室”,即教导处、总务处,办公室、民族研究室,民族研究室由副院长夏康农教授兼任主任,专门从事民族研究和教学工作。[6]1951年6月1日,西南民族学院正式成立并举办了第一期开学典礼。

据西南民族学院院史记载:1951年西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室成立,其时仅有民族研究人员3人,又从第一、二期毕业毕业生选留具有中学以上文化程度学生24人,组成民族研究班,培养民族问题研究人员及中学师资。[7]1952年下半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由我国著名民族学家、藏学家李安宅教授担任系主任的华西大学社会系民族学专业及华西边疆研究所调整至四川大学民族组,1953年4月据西南文教部通知,四川大学民族组又并入我院,玉文华副教授和陈宗祥讲师等教师6人、学生14人来校任教求学(李安宅教授、于式玉教授此时在西藏参与其他工作);同年夏,全国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吴泽霖教授调入我院,对于民族研究及文特馆创建发挥了重要作用。1954年研究室分设调查研究组、文物组和资料组,同年西南民委李茂郁同志调入学院民族研究室。1956年初李安宅教授及于式玉教授从西藏返川,进入西南民族学院从事民族研究和藏语文教学;苗族研究专家、人类学博士罗荣宗教授也调来学院从事民族研究室工作,一时间民族研究室人材济济,研究人员增至20余人。[8]

学院创办初期,为进一步充实师资和研究力量,由王维舟院长出面,聘请川大、华西大学著名专家、学者,如徐中舒、蒙文通、张怡荪、任乃强、胡鉴民、赵卫邦、闻宥等10余人为兼职教授、兼职研究员,约请他们来院兼课和参加民族研究工作,采用定期座谈会、专题讲座,就西南各民族历史、文化、地理、社会结构以及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开展探讨和意见交流。[9]

这段历史清晰再现了西南民族大学创立的主要任务与民族学学科研究和应用范畴的高度一致性。西南民族大学创立和民族研究室建立伊始,汇聚了当时西南地区众多知名民族学学者,实际已成为四川乃至西南地区民族研究的重镇。

访谈人:20世纪50、60年代,民族学学科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

万果教授:最重要的就是参与民族识别与民族地区社会历史大调查。新中国成立以后,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政府政策创立、理论建构、基本资料搜集等工作陆续开展,但广大民族地区还存在着少数民族族称混乱、民族成份不清晰、民族语言繁多、民族社会历史资料不全等情况。为保障少数民族同胞权利、加快制定民族政策、更好开展民族文化研究工作,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启动民族识别工作,民族识别调查工作从1953年持续至1964年,于1979年左右正式结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采取较科学的方法识别国内各民族成份。1956年至1964年,全国人大组织集中开展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历史大调查,局部调研、个案调查持续至上世纪70年代。此项工作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范围有组织进行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情况的科学考察。

1952年2月,中央民族学院组织师生135人,分赴新疆、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民族地区开展调研工作,西南民族学院师生承担四川调研任务,组织师生积极参与调查工作。其中,夏康农副院长负责凉山彝族调查组,成员有李志纯、玉文华、罗运达等,李志纯、玉文华承担昭觉彝族地区调查工作,罗运达等师生深入木里调查藏族社会。刘忠良副院长负责四川涉藏州县调查工作,成员有张全昌、苏克、陈泛舟、徐铭等。欧潮泉、李家瑞参与羌族地区的调查工作。[10]

1956年,西南民族学院吴泽霖教授担任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组长,调查期间吴泽霖教授已过花甲之年,仍然带领工作组奋战在调查工作一线,他们深入贵州广大民族地区,详实、客观记录当时贵州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和发展现状.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撰写的苗族、布依族、侗族、仡佬族、水族等少数民族资料和简报提供了大量详实的实地调查资料,为后期各项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访谈人:民族研究室建立以后,主要从事哪些方面的研究工作?

万果教授:研究室建立以后,即配合教学工作在学生中开展民族情况调查。1951年10月至1953年搜集整理佤族、哈尼族、拉祜族及沙、侬等共25个民族的政治、经济、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情况资料。编印《西南少数民族情况参考资料》15辑,撰写《峨边西河彝族情况》《苗、彝、布依、纳西等族婚姻情况》等28万字。1952年5月又派出6名研究人员,参加川西少数民族访问团,赴茂县地区调查访问,历时14个月,行程二万余里,重点调查了当地藏、羌等族各方面情况,为当地党政领导开展民族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资料,回院后又整理成册,约24万字。事实证明,这些民族调查资料在以后开展的民族研究工作中是极其宝贵的材料。通过这次调查,既搜集了过去未曾有过的资料,也提高了研究人员的政治、业务水平。随后又不间断派人去云南、贵州及四川甘孜、凉山等地区开展广泛的民族调查和民族文物搜集工作,整理、翻译、编印了《景颇族情况》《珞瑜地区阿帕达克与达无拉西两个部落情况》等资料。夏康农教授等的《四川凉山彝族地区民主改革前的社会面貌》,吴泽霖教授的《大小凉山彝族的婚姻》《黔西滇东苗族的婚姻》《布依族的婚姻》《纳西族的婚姻》《关于少数民族文物的一点认识》,李安宅教授的《西南问题的研究》,罗荣宗教授《苗族歌谣初探》《贵阳高坡苗族》等以及民族研究室撰写的《羌族调查材料》《草地藏族调查材料》《嘉戎藏族调查材料》《西南十四个少数民族简况》《六个自治区简况》(县以下的区)、《且兰考》,以及为教学编印的《民族政策参考文件》等,充分显示这一时期研究工作内容丰富,成果累累。民族研究室1952年起按月编印《民族工作资料索引》,1954年1月起编辑出版大32开本、每期约10万字左右的《民族工作资料月报》,除印发院内各部门参考外,还内部发行近千份到全国各民族地区,深受各部门欢迎,《民族工作资料月报》前后共出版78期。[11]

访谈人:学校民族学学科为民族文化传承做了哪些工作?

万果教授:学校创立以后,时任学院院长王维舟同志非常关心民族研究室工作,他于1951年倡导在学院创立民族文物陈列室,后发展成为民族文物馆、民族博物馆,是展示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的专门类博物馆,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创立最早的高等学校民族博物馆之一。王维舟院长还将西南少数民族访问团及少数民族人士向西南民委献礼的文物全部拨给学院,为学院开展民族研究和文化传承创新搭建了重要平台。1952年起,民族研究室人员多次到西南各民族地区搜集文物资料及文物展品,丰富馆藏内容,并于校内建立起固定的民族文物陈列室。1953年吴泽霖教授来院后,主持学院民族文物研究和陈列工作,对民族文物进行更加广泛地搜集和整理,优化了硬件、增添了设备,并捐赠上百件个人珍藏的苗族服饰等文物及田野调查的珍贵照片。1955年,民族文物陈列室改建为民族文物馆,吴泽霖教授任馆长,文物陈列面积拓展到200余平方米。1956年4月学院迁至成都南郊新校舍(今一环路南四段16号武侯校区),文物日益增多,展出面积扩展到500余平方米,分设“民族情况和民族政策陈列室”“四川民族文物陈列室”“云南民族文物陈列室”“贵州民族文物陈列室”等四个部分。这时的民族文物馆,面貌一新,被国内外专家喻为新型博物馆,成为成都地区众所周知的可供参观、学习的场所之一,向参观群众介绍民族情况,宣传民族政策,并为教学科研提供珍贵实物资料。在向社会开放后,接待国内外来宾参观,并向社会各界提供咨询服务。民族文物馆不仅在院内展出,还多次参加各类专业展览:1952年春配合川西地区物资交流会,学院文物组在成都青年宫举办“少数民族文物和图书展览”,展示西南各民族,特别是四川各民族风物和文化历史,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有25万人参观;1954年分别在重庆、成都举办西南和四川工艺美术展览;1959年派出专业人员参加中央民委在民族文化宫举办的“十年民族工作成就展览”;1991年3月8 日-4月5日,赴美国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市开展民族服饰展出。

西南民族学院民族博物馆建立以后,始终把搜集、展览、研究民族文物作为工作重点。征集、拍摄并收藏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和湖南、黑龙江等省区的 30 余个少数民族的文物1 万余件。有革命文物、民族历史、社会制度以及生产、生活、服饰、文字、艺术、音乐、宗教、民俗等方面的实物和珍贵照片,其中有的还是孤品。这些文物中,有红军长征途经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宣传民族政策的标语、钱币;岷江流域新石器遗址出土的新石器、“石棺葬”出土的双耳罐,铜镍陶范、铁器;藏、彝、羌等民族的金石拓本、古代兵器、甲胄、钱币等,以及土司、土守备的委牌、印章、官服、文书、手稿、征粮册、分地执照,四川藏族农奴制度和凉山彝族奴隶制度各种实物;各民族解放前的农具、牧具、渔猎工具、手工业工具;各民族服饰、乐器、陶器、竹器、木器、漆器、铜器、铁器、骨角器、毛质品;藏、彝、羌、傣、苗、回等民族有关佛教、伊斯兰教、原始宗教的神像、法器、经典等,其中以佛像、唐卡、佛龛、典籍等藏品尤为丰富珍贵。这些文物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是进行民族研究极为宝贵的第一手资料。[12]

访谈人:改革开放以后,学校民族学学科都做了哪些研究工作?

万果教授:1981年,西南民族学院设置民族研究所建制,按照研究方向分设民族史、宗教、藏学、民族经济、民族地理、资料室、民族博物馆等研究室。民族研究所经过人员结构调整、科研条件改善、规章制度建设等工作,继承和发扬了注重田野调查的优良传统,并积极鼓励师生参与各级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民族研究所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一时期,民族研究所各研究室研究方向在聚焦西南民族史、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基础上,师生更为关注民族地区应用问题研究,在宗教、教育、经济、文化、艺术、语言、翻译等多领域发力,进一步丰富民族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产出一大批质量高、分量重、效果好的学术成果。当时已经出版的著作有:《明清云南土司通纂》《明史土司传签笺注》《明实录彝族资料辑要》《清实录彝族资料辑要》《西南民族问题新论》《中国龙舟与竞渡》。还有内部刊印的《羌族调查材料》《草地藏族调查材料》。论文有:《略论古蜀人的迁徙与西南各民族的融合》《当前少数民族人口研究中的一个新课题》《知识分子与近代生产力发展述评》《四川民族成份分布图及其说明》《滇茶销藏考略》《入川白族历史考述》《略论清政府统治凉山彝区的政策演变》《川西北藏族地区本教的历史及其特点》《羌族原始宗教考略》《试论佛教在新疆的始传》《凉山彝族的鬼神观念》《毕摩文化论》《近代云南基督教传播述略》《佤族宗教仪式行为》《藏传佛教寺庙与所属社区关系个案分析》等。[13]

访谈人:新世纪以来,学校民族学学科取得的突破性成绩是什么?

万果教授:突破性成绩当属西南民族大学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联合申报的突出藏学研究特色的民族学博士点成功获批。本世纪之初,西南民族大学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共同提出:藏学研究的故乡在中国,且已成为国际显学,但人才队伍和学术成果却呈现“西强我弱”的尴尬局面,在政治斗争和学术交流中十分被动,培养我国藏学研究高级人员的任务迫在眉睫。

双方都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历史担当,决意在藏学研究高级人员培养方面迈出关键一步:培养我国自己的藏学博士。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大力支持下,作为国内高校藏学研究重镇的西南民族大学和作为国家级学术机构的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决定强强联手,立即启动共建突出藏学研究特色的民族学博士点联合申报工作。经过紧张筹备和充分沟通,2001年11月20日,双方联合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呈报了《西南民族大学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关于联合申报民族学博士点的报告》。

经过紧张艰辛的筹备工作,倾注双方人员大量心血和时间,投入人力物力不计其数,联合申报工作终于进入实质阶段。2002年5月25日至28日,四川省学位办组织专家在成都对西南民族大学申请新增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西南民族大学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联合申报民族学博士点进行预审。参加预审会的专家学者来自北京、西藏、广东、云南、四川等地高校和科研院所,他们是: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副司长阿布都,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员朱越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岳颂东,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郝时远,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导王尧,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导宋蜀华,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博士巴莫阿依,北京大学教授、博导马戎,中山大学教授、博导周大鸣,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导何耀华,西藏自治区社科院研究员巴桑旺堆,四川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李绍明,四川大学教授、博导冉光荣。四川省学位办聘请王尧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郝时远研究员、李绍明研究员任副组长。四川省副省长、省学位委员会主任柯尊平,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周同甫,中共中央统战部西藏办公室副主任、二局副局长斯塔,四川省学位办主任李义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民委教育司高教处副处长李耿年参加主持。在专家预审会上,西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罗布江村、校长陈玉屏,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格勒分别汇报联合申报民族学博士点有关情况,专家组在西南民族大学进行实地考察。评审专家提出工作建议并一致认为:西南民族大学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联合申报的民族学博士点,已完全具备培养民族学博士研究生的各项条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5月12日,西南民族大学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向费孝通先生汇报联合申报并共建民族学博士点情况,费老表示衷心支持并欣然题词:“关于加快培养藏学的研究,由藏学研究中心和西南民族大学合作试办博士点是个可行的办法,我愿表示衷心的支持并予以必要的出力相助。”

申报博士点预审会得到领导、专家一致肯定,进一步激发西南民族大学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同志们的工作积极性,在前一阶段艰苦卓绝并富有成效的工作基础上,双方领导、同志们鼓足干劲,签订《西南民族大学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共建民族学博士点协议书》,主要包括双方联合申报、共同建设民族学博士点,合作培养民族学博士生三项内容;形成《西南民族大学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民族学博士点攻读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确定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习年限、课程目录、培养方式等重要内容。除此之外,为确保申报工作顺利进行,在苦练内功的同时,双方领导同志主动向上级有关部门积极汇报,争取更加广泛、有效的支持,为博士点申报工作付出难以想象的艰辛努力。

2002年11月1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致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表示大力支持西南民族大学设立民族学博士点,并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推荐西南民族大学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2年12月14日,国家民委在成都召开专家组审核会,专家组一致认为西南民族大学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联合申报民族学博士点完全符合各项要求。

2003年7月25日至26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通过第九批学位授权审核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名单,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点位列其中。设立藏传佛教与藏族文化、藏族社会与经济、彝族语言文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等四个研究方向,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拉巴平措研究员、格勒研究员、张明研究员、陈庆英研究员,西南民族大学陈玉屏教授、万果教授、沙马拉毅教授、张建世教授等获批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至此,西南民族大学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联合申报民族学博士点获得圆满成功,发展也驶入了快车道:2004年首批博士生进校,2008年获批四川省重点学科,2009年获批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0年增列为一级学科博士点,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B+(并列全国第三)。2018西南民族大学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在北京、成都两地隆重举行共建民族博士点十五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受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的深度报道和社会各界良好反响。

西南民族大学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联合申报、共同建设民族学博士点的20余年间,双方坦诚沟通、精诚合作,同心共谋藏学研究高级人才培养大计,缔结了深厚友谊、收获了丰硕成果。在“双导师制”框架下,累计招收、培养藏学博士(后)百余名,师生中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6项,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0余项,承担省部级项目数百项,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主编)200余部,获得省部级以上学术称号的20余人,荣获各级各类荣誉100余项,获评高级职称人员50余人。我们欣喜地看到,毕业生已成为全国藏学研究队伍中的中坚骨干力量。

西南民族大学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共建的民族学博士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仅是全体西南民大人和藏研人砥砺奋进、艰苦创业的成果,也是一批甘于奉献民族高等教育、坚守教师清贫职业的教师们勤奋耕耘的硕果,更是一代致力于藏学研究事业发展和藏学研究高级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专家、朋友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访谈人:学校民族学学科还取得了哪些建设成绩?

万果教授: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作为四川省重点一级学科,是全省唯一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具有完善学位授予体系的名牌特色学科。现有包括1个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8个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内的一批高级别研究基地。长期以来,在藏学、彝学、羌学、纳西学、苗学等研究领域立项众多、成果丰硕、成就斐然。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研究中心依托本学科建设,其中藏学文献、彝学文献收藏量、古籍文献数字化水平在国内高校中首屈一指。民族博物馆馆藏丰富、展陈精美,是国内高校中为数不多的民族学性质博物馆。全国彝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库建设基地挂靠学校。智库建设成效显著,作为国家民委首批新型高端智库、四川省首批新型智库,30余项调研报告、对策建议获中央和省部级领导批示或被决策部门采纳。近年来,本学科获得国家社科重大项目9项,国家级重点项目6项、国家级一般项目50余项。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发力,新培育10个学术创新团队,新增1个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2个四川省教育厅学术创新团队并校级学术创新团队,多人获评国家、国家民委、四川省高层次人才称号,十余人在省级以上专业学会任学术职务。不断深化国际国内交流合作,聘请大英科学院院士、原英联邦社会人类学学会主席、牛津大学万灵学院David Parkin教授等一批国际著名科学家担任客座教授并定期来校进行学术交流,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内顶尖学术机构开展联合办学,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依托本学科创办的民族学专业学术期刊《民族学刊》,为国内学界发表研究成果提供良好平台,影响因子持续提升,稳定入选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等,获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2016-2020年最受欢迎期刊”,是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本学科每年至少组织召开一次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其中我校与《民族研究》杂志社合办的“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已成功举办12届,是国内学界公认的具有重要学科影响力的高端学术会议品牌。

访谈人: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建设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万果教授: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作为学校成立时间最早、建设成果最丰硕、学术影响力最强的传统优势学科,曾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代表西南民族大学参与到国内外学术交流与互动中,对学校招生就业、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新世纪以来,学校“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之一翼,就是以民族学作为中心,大力建构民族学学科群,取得突出建设成效,一大批有突出影响力的代表性成果问世,已成为学校在社会舆论中一面有实力、有特色、有生命力的鲜明旗帜,在四川乃至国内外民族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和一定话语权。特别是在藏学、彝学等特色学科方向的建设成就,具有厚重积淀和绝对优势。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建立70余年来,之所以取得突出的建设成就,我认为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是密不可分的:一是党和国家、国家民委和四川省委高度重视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给予了充分的条件保障和有力的政策支撑,为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在人、财、物方面予以的倾斜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持;二是离不开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西南民族大学筹备期间就设立民族研究室,从一开始就把民族研究工作作为学校基础和重点工作,多年来始终坚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强力推进民族学学科建设发展;三是不断加强体制机制优化,2002年学校党委整合校内从事民族研究的精干力量组建西南民族研究院,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的良性反应迅速显现,民族学学科得以迅速发展,建设成就呈现井喷式增长;四是民族学学科成立70余年来,始终坚持经世致用的学科属性,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研究方向始终聚焦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依托语言、区位、历史等优势,在民族地区建立大量田野工作点和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为西南民族地区乃至西部地区建设发展贡献了应有力量。五是70余年来,西南民族大学全体民族学师生默默奉献,笃定前行。一辈辈教师敬畏三尺讲台,用知识的雨露和人性的光辉浇灌滋润着学生;一代代民族学者不顾高原缺氧、风雪严寒带来的健康影响,坚持驻扎民族地区开展田野调查;一个个学科团队冒着生命危险在雨季雪季进驻村落,录音录像访谈记录;一个个项目团队在青藏高原、藏彝走廊、茶马古道,完成着脱贫攻坚、决策咨询、考古发掘等工作任务;一届届学生勤奋好学、心系家国,积极投身于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此外,行政干部、教辅队伍、后勤保障人员秉承着对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绝对忠诚,为学科建设奉献了青春和力量。[14]

70余年来,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在党的光辉民族政策照耀下,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经世致用的学科属性,紧紧依靠全体师生和广大民族地区干部群众,取得了无愧于时代的丰硕成果,为民族学学科赢得了学术地位、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广大师生赢得了荣誉感、提升了获得感、增强了幸福感。展望未来,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目标,实现学校民族学学科新的更大进步。

访谈人:谢谢老师!从您的访谈中我们也了解了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的建设、发展历程,预祝学校民族学学科未来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谢谢您接受采访。

猜你喜欢
藏学民族学西南
历史民族学课程发凡
金·史密斯藏学文献馆古乐谱辑录与研究
2021年全国报刊藏学论文资料要目索引(上)
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动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
——“第十二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负责人联席会议”综述
王尧:新中国藏学风雨60年的记录者与实践者
“潮”就这么说
民族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管理项目调研与分析——基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管理项目
俄罗斯藏学研究的主要流派及其成就
Country Driving
一路向西南——然乌湖、米堆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