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博物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及实践研究
——以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为例

2022-03-13 11:23李春华陈蜀西
民族学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共同体文物中华民族

李春华 陈蜀西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了系统地认识与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政策和制度。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理念,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2021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这次民族工作会议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使我们进一步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事关根本。

近年来,学者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课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成果颇为丰硕。从研究主体来看,涉及政治学、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涉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理论渊源、特点价值、历史形成及方法路径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既有理论探索,又有实践研究;既有宏观讨论,又有微观分析;既有历史视域、文化视域的分析,又有政治视域、教育视域的解读。比如有的学者从考古学的角度阐述中华民族共同体[1];有的学者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2][3];有的学者从民族融合和历史演进的视角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4];有的学者从教育的角度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涉及诸多方面,需要多学科地聚力多角度的阐释。目前,学界从民族文物及民族博物馆学的角度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果还比较缺乏。其实,民族高校博物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地,在铸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族文物本身就是能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秀载体;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可以让束之高阁的科学研究转化为普及化的知识体系;还可以通过博物馆的宣传教育,让更多的观众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认识。本文主要从民族文物及民族博物馆学的视角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几点思考,首先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高校博物馆的责任;其次探讨民族高校博物馆具有的优势;最后以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为例梳理近年来开展的具体实践工作,以期推动相关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高校博物馆的应尽之责

民族高等院校汇聚了众多的知识分子和各民族青年大学生,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民族高等院校在培养民族优秀人才、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高等院校也必将在铸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着其他院校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民族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是民族地区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后备力量,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较强。因此,各高等院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应着力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教学实践等各个环节中,久而久之真正内化为自觉的意识。

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6]。作为民族高等院校的第二课堂和实践教育基地,民族高校博物馆承担着文化传承、艺术熏陶和思想政治教育等重任,在民族高校文化育人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平台作用,是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佳平台。教育部原副部长杜玉波在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成立时指出“高校博物馆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渗透融入式教育中帮助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是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课堂,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有力抓手。[7]”进入新时代,民族高校博物馆更有责任通过博物馆的叙事方式和方法让大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怎样形成的,进一步增进师生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解,让广大师生从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和悠久的文化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民族高校博物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优势

民族高校博物馆具有民族文物收藏、管理保护、科学研究、陈列展示、宣传教育等重要功能,这些重要功能的发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有独特的作用。民族高校博物馆因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大有可为。

(一)民族高校博物馆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各民族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形成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文物作为民族高校博物馆重要的馆藏资源,是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关系的历史见证,是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实证,是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优秀载体。其中既有反映中央政府与民族地区政治关系的实物,也有反映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融合的实物,还有反映少数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实物。现分别简单举几例以作说明:

以明永乐时期宫廷造金铜佛像为例,永乐时期的宫廷造像是一种新型的佛像艺术形式,风格独特而又成熟,在藏传佛教造像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永乐时期的宫廷造像上都清晰地刻有“大明永乐年施”款识,具有宫廷造像的明显标记。明朝初年,明政府调整对藏区的政策,不断派钦差使者深入西藏各地与各教派各阶层接触,特别是与藏族地区宗教上层之间互相往来互遣使者,互赠礼物,永乐造像是不可缺少的赠礼之一。《明实录》中有很多有关朝廷赏赐佛像的记载。因此,永乐时期的宫廷造像见证了汉藏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和密切的文化艺术交流,不仅是研究藏传佛教的重要参考资料,同时也是研究明代汉藏关系的珍贵史料,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再以土司印章和土司官服为例,土司制度是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的政治制度,土司印章和土司官服是研究土司制度的代表性文物,是研究中央王朝与民族地区地方政治关系的重要物证,充分体现出中央王朝与民族地区地方首领的双向认同,体现出中华文明的共同体特征。土司官服上的纹样和工艺具有典型的内地风格特征,是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和影响的见证。

最后以民族服饰为例,各民族以斑斓衣衫记录创世起源、民族迁徙和祖先荣耀,将岁月、文化缝制在经纬之间,成为历史的记忆,这种文化记忆在服饰制作工艺、图案纹样等各方面都有大量体现。比如苗族认为蝴蝶妈妈是人类的母亲、万物的始祖,因此,蝴蝶纹样成为苗族刺绣的常见母题,在苗族服饰中以各种造型呈现。不仅如此,蝴蝶这一传统纹样,也是很多民族共有的文化符号,因而成为西南地区各民族常见的装饰纹样。

总之,像这样的例子在民族文物中可以说不胜枚举,无论是精美夺目的民族工艺品,还是华丽考究的民族服饰,无论是代表官方的实物还是来自民间的实物等等诸多文物都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影响和交流的见证。通过这些民族文物可以让广大师生认识其中蕴含的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学习各民族文化融通互鉴的发展历程,感受各民族汇聚融合成中华民族的历史。

(二)民族高校博物馆具有的科学研究功能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

民族高校博物馆不仅是民族文物的收藏保护机构,也是对民族文物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机构,通过细致科学的研究,可以全面呈现文物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为民族文物的展示和利用提供理论支持。以前关于民族文物和民族文化的研究,常常突出民族文物的特殊性、差异性、多样性,对民族文物所体现的共同性、统一性的探索研究远远不够。如何通过对民族文物的研究来解读和阐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和发展演变,如何通过对民族文物的研究来探索中华民族同根同源的文化基因,等等关于这些学术内容的探讨在今后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研究课题,仅仅靠一门学科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整合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研究力量联合攻关。民族高校博物馆依托的民族高等学校,各学科专家学者云集,在整合各学科研究力量方面具有优势条件。近年来,一些民族高校相继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形成专门研究团队,整合全校研究力量,全面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

(三)民族高校博物馆举办的陈列展览是展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平台

陈列展览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窗口。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互鉴融通,形成了许多共享的文化符号和文化现象,在服饰、器物等民族文物中都有充分的体现。民族高校博物馆可利用馆藏资源的优势,在丰富的馆藏品中遴选能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藏品进行不同主题的高品质的展陈设计,以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为陈展要素,用文物讲述各民族交流互鉴的历史故事,呈现古往今来的民族融合历史,展示各民族的集体记忆,达到铸牢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

展览的内容策划也不应局限于历史文物或民族文物主题展,还可多举办近现代展中的红色革命主题展等其他主题的展览,以丰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和认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举办的《中华民族大团结邮票特展》,通过邮票这一文化符号呈现了中华民族大团结、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美好图景[8]。

除了原创展览外,博物馆还可利用丰富的展馆空间优势,通过引进优秀展览、联合办展等多种形式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为师生提供高质量、多类型的精神盛宴。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联合长江文明馆举办了“同源共生 ‘衣’彩纷呈——长江流域民族服饰展”[9],通过联合办展的方式,整合文物资源,讲述了中华民族同源共生的故事。

(四)民族高校博物馆具有的宣传教育功能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开展

宣传是实现博物馆与观众之间良好沟通的一个重要手段。民族高校博物馆可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如通过进校园、进社区、民族文化知识讲座、微课等不同方式,拓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路径与受众范围[10]。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等单位抓住这一契机,纷纷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在广大师生中加强对博物馆的宣传,旨在发挥博物馆的文化力量,进一步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博物馆的兴起为民族高校博物馆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搭建网络平台,展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供了新的渠道。很多高校博物馆与时俱进在数字化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果,不仅建有独立的官方网站,还通过微信平台,开通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实现了与公众的互动。如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在公众号开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育栏目,定期推出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民族团结故事[11]。更值一提的是,受疫情影响兴起的“云展览”成为新时代观众观看展览的新常态。据统计,疫情期间博物馆系统共推出2000多个线上展览,总浏览量超过50亿人次[12]。可见,云展览已经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传播形式。民族高校博物馆可以充分利用网站资源,积极策划更多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网上展览,从而引导更多人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确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力拼搏的远大志向。

三、民族高校博物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近年来,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高校的博物馆在文化育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工作方面都积极发挥各自馆藏优势力量,或举办主题展览或组织主题讲座或举行学术会议或举办相关宣传教育活动,进行了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其中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工作主线,系统开展了一系列新举措,在广大师生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和积极作用。也正因此,2021年12月正式获批为“四川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接下来,本文即以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为例,系统梳理其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并择要述之以为学界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资料。

(一)在文化育人实践活动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13]。高校博物馆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第二课堂,在发挥文化育人方面的作用极为突出。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特色亮点,在学校文化育人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搭建文化育人服务平台。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通过设立勤工助学、志愿服务岗位,每年都要从学校的各个专业招募学生志愿者队伍,为大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将博物馆打造成为学校实践育人的主要基地。学生志愿者参与博物馆的管理和服务,参加博物馆的接待讲解工作,参加各种活动的策划和组织等等。学生们表示在博物馆可以学到更多课堂上无法涉猎的知识,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升,为今后工作积累更多的经验。博物馆老师定期对志愿者加强民族文化知识的培训,开展正确的意识形态的教育,充分强调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意识,铸牢志愿者队伍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 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拓展文化育人服务途径。

博物馆的教育具有实物化、直观化等特点,因而成为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尤其是高科技运用到陈列布展和宣传教育等工作中,使博物馆的教育更科学更有趣,更吸引学生的兴趣。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利用教育职能优势,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多途径拓展文化育人服务工作。比如每年利用国际博物馆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在新生入学之际组织新生和新进教职工参观博物馆,把接受民族政策和民族文化知识教育作为入学第一课;与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艺术学院、城建学院等院系联合签署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物教学、情景教学和互动体验等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实践学习体验等等。学生在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中,增进了对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与感悟。

3.创新活动载体,打造文化育人服务品牌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于2020年分别组织策划并举办了“西南民族大学第一届博物馆讲解员大赛”和“西南民族大学第一届民族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两次大赛立足民族博物馆丰富多样的馆藏资源和蕴含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以开放的主题和新颖的赛制吸引了来自全校各学院各专业近一百名学生参与,为学生搭建起良好的自我锻炼和展示才华的平台,同时,也为宣传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氛围、增进各民族师生的相互了解与认同发挥重要作用。

(二)在举办展览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实践活动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厚的历史根基。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展示和收藏的文物藏品多数都是西南地区各民族的社会生产生活、宗教礼仪等各方面的历史见证,是民族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的物质表现,具有非常高的文物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核心工作,是博物馆向大众进行社会教育、展示和传播文化的主要手段。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一向重视民族文物的陈列展览,将它作为服务本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普及党的民族政策,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阵地和窗口。多年来,已经形成以基本陈列为主、临时展览和巡回展览为辅的展示格局,通过三种展示方式相互补充,成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

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是通过本馆馆藏进行科学展示体现本馆的性质和任务的陈列方式。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的常设展览以“多馆一体”的陈列布局理念布置展览场馆,向社会大众传递着56个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历史渊源[14]。其中纺织馆、面具馆和综合馆是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展馆。纺织馆主要通过展出彝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毛南族等各民族的服饰、织锦、纺织机等文物,展现了各民族悠久的纺织工艺历史以及在纺织和织锦方面取得的工艺成就,反映出各民族纺织工艺既独具特色又融合互鉴的文化特征。面具馆主要通过展出四川、重庆、广西、西藏、云南、贵州等地区的面具,向观众展示我国西南地区面具文化的历史、现状与工艺类型,展现各民族丰富多彩又蕴含相似特征的傩文化艺术。综合馆的展陈设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多元一体 和谐共生——西南民族传统文化展”为题,主题突出、特色鲜明,通过100余件珍贵文物和大量图文展板,主要从民族器物、民族服饰、礼乐文化等不同侧面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以文物实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从而深化广大师生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认识。

临时展览是对博物馆基本陈列的有益补充,内容灵活多样,展出时间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展览主题感强,专题性突出,一般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共振。2021年6月,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民族博物馆策划将馆藏西南民族学院建立之初收到的社会各级各界赠予的锦旗进行展出,举办临时展览《锦绣篇章 旗迎华诞——庆祝建党100周年暨纪念建校70周年锦旗展》。这些锦旗直观见证了学校的创建历史与办学宗旨,生动呈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教育事业进步、民族团结稳定的高度重视与高瞻远瞩。展览的展陈设计主要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两条主线,对促进各民族师生团结奋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民族博物馆正积极策划教学实践基地场景布置工作,拟通过图片资料汇集西南地区近些年的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向广大师生们呈现西南地区多元的区域文化如何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画卷,让广大师生认识到中国文明起源如何从满天星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历程。

巡回展览是博物馆主动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主要方式,其优势是让文物活起来,实现最大范围的资源共享。2018年,民族博物馆积极开展《穿越千年历史的傩魂-西南民族面具艺术展》巡展活动,展览在原有面具馆陈列的基础上,精选14个民族的150余件珍贵展品和影像资料,相继在四川甘孜州博物馆、西南交通大学博物馆、云南大理州博物馆、上海同济大学博物馆等地展出。展览通过丰富的展品、精美的设计向当地观众展示了西南地区面具文化的共同性与差异性。该展览受到网络媒体、电视媒体、平面媒体等60余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其中包括人民网、光明网等国内主流新闻门户网站。通过巡展的举办,增进了各民族间的相互理解与认同,开启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新视角。

总之,民族高校博物馆虽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活动中取得了一些成就和经验,但仍然任重而道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民族高校博物馆更要切实肩负起历史使命,加强对民族文物的研究力度,深入挖掘民族文物中能反映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展览活动,加大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力度,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博物馆力量。

猜你喜欢
共同体文物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文物的栖息之地
爱的共同体
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