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晓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实现我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具有重大意义。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服务好“三农”工作,有利于处理好我国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为我国实现脱贫致富献出一份力量;同时对国家政治、经济、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平衡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农村、农业、农民正是农商银行的服务对象,能够有效的带动市场资金流动,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资金保证[1]。
因而,农商银行紧跟政府及各机构监管的政策,加快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对“三农”问题解决找准方向,完成经营目标,取得以下成效。第一,能够把政策落实到位,资金投入充足,帮扶农村各方面建设,加快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第二,能够利用好农村金融机构,完善机构监督、管理机制,促进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机构相互协作,达到长期有效可持续发展;第三,实现农村、农业、农民平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2][3]。
本文围绕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商银行服务“三农”问题的发展对策而做出的相应研究分析。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入手,通过广州农商银行在此大背景下服务“三农”的概况分析,探讨农商银行面对国家政策及现实环境下农村金融问题,特别是服务“三农”问题的对策研究;最后论述广州农商银行在服务“三农”问题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和发展路径,进一步加深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商银行服务“三农”问题的研究 。
农村金融由货币、信用、金融与农村经济构成,涉及各种经济活动,如农村货币流通、信用活动。是指向农村地区不同收入层次的人群、经济活动主体提高金融服务,或被农村地区各收入层次的人群、经济活动主体所利用的金融服务[4]。
农村金融的特点:一是农村金融涉及面广。农村金融包含农村和农村地区工商业,涉及领域既有农村,又有城市;二是农村金融风险较高。农村生产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另外农村地区较偏僻且不发达,导致货币流通性差、基金生产周转慢;三是农村金融政策性强。国家对农村发展十分重视,也在政策及资金扶持上向农村倾斜,同时农村金融的发展必须根据国家的政策开展;四是农村金融管理较难。由于农业生产不稳定、资金需求不均衡,所以很难对农村金融进行有效管理。
普惠金融是指以在一定成本范围内,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的金融服务,其重点服务对象是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
普惠金融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普惠金融的普及性。普惠金融的服务的对象广,更大程度的让每个人都受到金融提高的服务;二是普惠金融的包容性。由于金融产品具有风险性,为了满足客户需要就要对产品不断进行创新,创新的过程中必定存在风险,这就必须要有包容这些风险的存在;三是普惠金融的便捷性。普惠金融利用互联网等各种便利的手段,为小微企业、农民、城镇地区的人民提供了便捷的金融服务方式[5]。
广州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称“广州农商银行”),其前身是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社,于1951 年建立,以“三农”金融服务为特色业务,对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起到稳定农村社会秩序、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城乡经济建设的作用。
广州农商银行以“做好中国乃至世界的好银行”为战略愿景,持续推进公司业务稳健高质量发展;贯彻[存款立行]理念,以研发产品、开拓市场、科技推动等方式,推动业务机构转型升级;以服务“三农”为己任,持续探索普惠与小微特色发展模式,践行普惠金融战略,致力成为零售金融领域的市场领路人[6]。
1.广州农商银行总体存贷规模。从贷款来看,广州农商银行贷款及垫款比例逐年呈上升趋势,贷款数额自2013 年的2676.01 亿元,到2020 年达5531.68 亿元,比2013 年增加了2855.67 元,增长率为106.71%%。可见,广州农商银行近年来不断加强各方面的投资发展,充分体现了其金融主力军银行地位。但2020 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各行业生产受到打击,贷款占比有所下降。
从存贷比来看,近年来,广州农商银行的存贷比到呈逐年上升趋势,2020 年存贷比达73.09%,,说明广州农商银行的资金流动性较好的,也意味着该行收入较多,成本较低,盈利能力不错。
总体来说,广州农商银行近几年来的发展呈现好的发展趋势,充分体现了金融主力军地位,为广州市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发展动能。
2.广州农商银行“三农”信贷规模。广州农商银行服务“三农”主要体现在对农村、农业、农民方面。在国家政策及监管机构策略的推动下,为了充分的改变“三农”现状,广州农商银行进一步加大对“三农”信贷业务的投放力度。据统计,广州农商银行近年来的涉农贷款总体呈上升趋势,截至2020 年末,广州农商银行在“三农”方面的贷款总投入从2014 年的114.6 亿元,增长至383.6 亿元,实现重大突破。可见广州农商银行十分重视“三农”的信贷投放,聚焦“三农”领域,落实农村供给侧改革政策,增加农村各领域发展的信贷投入,推进农村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因而,广州农商银行应继续加大对“三农”服务的信贷投入力度[7]。
1.优势分析。首先,广州农商银行顺应时代发展,紧跟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出并完善各项制度服务“三农”发展,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制度的确立、村社业务和 “千村圆梦”工程的开展、走村制度的创建、信贷制度和惠普金融制度的不断完善等方面,为广州农商银行在服务“三农”提高充足的信息资源。其次,广州农商银行扎根农村、具有较深的农村有效客户群体,也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信赖;同时,广州农商银行在落实服务“三农”方案上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此外,广州农商银行还搭建了专业化、合理化的组织管理体系,专门为“三农”业务配置了三百多名专职营销人员、设立了六百多个综合型网点和离行式自助银行,并推出各种电子渠道,为广州农商银行服务“三农”提高便利、有效的人力、物力。最后,广州农商银行非常支持农村金融发展,根据自身发展及客户特点设立了“三农”特色业务,推出并不断更新完善“三农”特色产品,例如“村民分红快贷”、“太阳·村民e 贷”、“太阳·村社高管快递”等。还设立“三农”特色平台系统,为“三农”产品发展提高系统支持。
2.劣势分析。首先是广州农商银行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产品较单一。主要体现在部分产品信用贷款额度较低、信贷周期与农业生产不匹配、产品创新力度不够大、网点业务服务智能化程度不够完善。另外,改行有效客户群体不足、客户总体比例不高、客户结构单一等问题[8]。其次,根据广州农商银行不良贷款行业分布情况可看出,2020 年广州农商银行不良贷款总额为8876.70 百万元,不良贷款率为2.31%,比2019 年多2753.24 百万元,不良贷款率增加0.46%。(数据来源:广州农商行2020 年报)交通运输、储蓄和邮政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农、林、牧、渔业的不良贷款额位居前列,反应出广州农商银行在信贷方面的工作执行力度欠缺。其中,农、林、牧、渔业不良贷款高达975.09 亿,反应出广州农商银行对“三农”服务不够积极,信贷质量下降,阻碍了服务好“三农”的前进道路。(注:不良贷款率按每个行业的不良贷款除以该行业的不良贷款总额计算)
因地制宜开发信贷产品。根据上文提出的广州农商银行部分产品信用贷款额度较低的问题,广州农商银行应该围绕服务“三农”的重点领域和关键节点优化产品体系,增加产品创新度,实现精准、有效服务“三农”。一方面,根据每个层次的客户需求,细化各农业项目的生产环节、资金流动方向等。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顺应国家政策要求。广州农商银行在服务“三农”时,应该把关注点多放在农民商业性需求上,适当加入政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项目当中,从而丰富农产品体系,拉动产品信用贷款额度的增加。一是进一步优化村民线上授信产品“太阳·村民e 贷”、“太阳·村社高管快贷”产品。二是推出具有“便利、快捷、小额”的受村民喜爱的新产品。
通过外部风险分担规避农业风险。针对广州农商银行经营定位局限问题,可以通过加强与农业发展机构合作,完善业务机构、扩大业务范围,可以保证农业生产中受到不定性因素影响时,不会造成农产品滞销、脱销等问题,从而减少农业市场风险;针对广州农商银行存在的农业自然风险问题,可根据广州市农业保险体系特点,结合当地农民情况,开发农保贷款产品,为农户提供农业大灾难保险产品,规避农业生产中受到自然灾害的损失。
开展科技化管理,促进规模化发展。在普惠金融理论下,广州农商银行要不断挖掘农村客户并进行分层管理,提高农村客户知识储备能力,提升客户获得金融服务的可实现性。一方面,广州农商银行需要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力量,让金融服务深度嵌入用户的生活场景,从而增加金融服务次数。另一方面,为客户打造多面的营销模式,形成模式系统化、专业化,拉近客户距离,提高有效客户数量。可以根据各乡镇网点的实际情况,实施科技化管理,更加系统有效的了解客户的家庭基本情况、就业信息、信用状况等,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另外,可以通过社区物业、保险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合作,了解客户的核心资产情况,掌握优质资产客户群体[9]。
打造和推广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渠道。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力量,广州农商银行想要更好的搭建服务“三农”优化政策,必须发挥普惠金融的优势,让普惠金融持续健康的发展。首先要不断加强以中介服务体系及支付清算系统为主的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优化农村及郊区网点布局,形成设备齐全、客户满意的现代化金融服务场所。然后,要树立“真正服务大家”的理念、全面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通过不断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提升服务水平等途径,使服务“三农”规模化,最大限度的为城乡居民及小微客户,特别是农民提供资金支持。
加大服务“三农”政策落实力度。在政策层面上,明确支农战略定位,做好支持乡村振兴、“三农”、扶贫金融的工作。从制度出发,规范各层级管理,确保“三农”服务政策落实到位,严惩不作为、乱作为的所有机构人员。在决策部署上,要坚决加快投向“三农”贷款和小微贷款增速,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水平。
缓解信贷担保难题。“三农”融资急缺担保物是“三农”问题的一大难题。广州农商银行应树立全面风险管理意识,培育新型信贷文化,最重要的是要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加大信贷规范业务的推广力度,保障客户利益,特别是农民的利益,从制度上、行动上解决农民信贷担保难问题;完善各项农业贷款流程,满足广大农民的资金需求,使农业生产资金得以流转;对于新农村产业,可以开发试点农产品、抵押贷款等措施,激发农业生产活力,缓解小农产业融资难题。
本文介绍了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农商银行在服务“三农”发展的应对策略,通过相关理论分析,以广州农商银行为例进行探讨。主要分析了广州农商银行服务“三农”现状,对广州农商银行服务“三农”的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分析总结出以下广州农商银行服务“三农”发展的对策,以广州农商银行为例为其他农商银行服务“三农”的提供借鉴[10]。
一是持续推动“三农”信贷业务稳定增长,着力缓解信贷担保难题。通过制定专门信贷政策、加大服务“三农”政策落实力度、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等方式来缓解信贷担保难题;二是拓宽金融市场服务广度、挖掘金融市场服务深度。在市场广度方面:通过产品创新、提升服务体制管制、优化城市更新工作模式、提升村民综合化服务等多方面支持“三农”改造。在市场深度方面:通过“互联网+金融”模式,为客户提供多维度营销模式,提升服务专业性,扩大有效客户群体,实现普惠金融;三是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推出优化“三农”金融服务的对策,从各个方面层层击破、不断完善。
引用
[1] 徐珉钰,孙伟仁,邬德林.美国农村金融服务业发展经验及启示[J].商业经济,2019 年.03 期113-114+142.
[2] 方茹.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路径[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20(05):24-25.
[3] 倪利平.紧贴“三农”实际需求 农商银行应加大金融服务创新[N].农村金融时报,2019-10-28(A07).
[4] 李隽.广州农商银行三农业务事业群总裁毛丽冰:从产品创新到模式搭建,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N].第一财经日报,2019-08-19(A02).
[5] 王利文,雷比璐,张仁寿,崔慧霞.快速城市化中的农村金融创新服务转型问题探讨——以广州及广州农商行为例[J].南方经济,2012(05):72-78.
[6] 李庆标.农商银行如何创新服务助力乡村振兴[N].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2020-03-10(007).
[7] 薛倩玉,孙榕竟.新形势下农村金融创新探索[J].农村实用技术,2019(02):12-14.
[8] 盛培宏.城乡一体化视角下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消费水平实证研究——基于江苏省1990—2010 年时间序列数据[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3,29(04):78-81.
[9] 张海鹏,郜亮亮,闫坤.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创新 和实现路径[J].中国农村经济,2018(11):2-16.
[10] 国光虎李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3):22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