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宇轩
文化产业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产业之一,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2021 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52385 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4.56%,比上一年提高0.13 个百分点。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如何推动文化产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成为了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所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2021 年,《“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也提出要加快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政策文件内容表明文化产业是我国目前大力扶持和发展的产业,而关于如何有效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则是文化产业目前研究的重点。
文化产业的相关研究发展于上个世纪90 年代,这一时期,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研究逐渐兴起并且研究成果开始逐年递增。文化产业的概念最早源于德国法兰克福学派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其《启蒙的辩证法》[1],之后关于文化产业的相关研究逐步覆盖到文化学、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多个社会科学领域,而其中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效益分析方面主要集中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徐小雨(2018)对韩国近十年来文化产业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通过分析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后发现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为韩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政治效益,并根据这一发展历程提出了我国可进行借鉴的经 验[2]。夏雨(2020)从发展趋势、经济消费现状对我国文化产业带来的消费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3]。马胜清(2021)通过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机理进行剖析,认为应该推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深入融合,提升文旅产业竞争力,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4]。郭新茹、陈天宇(2021)以我国30 个省份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文化产业聚集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不同文化产业类别的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同的促进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文化制造业、文化服务业、文化批发和零售业[5]。吴云超(2022)对我国31 个省市区的升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文化产业聚集水平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正向促进作用,文化产业聚集每提升一个单位,拉动我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0.74%[6]。陆建栖、任文龙(2022)通过构建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2011 到2020 这10 年间我国30 个省级行政区域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数字经济的赋能对于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并基于此提出了数字经济背景下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化路径[7]。
文化产业属于高附加值产业,推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可以帮助地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减少高能耗、低附加值的落后产业在地区整体经济结构上所占的比例。从而强化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综合分析西安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和消费经济效益现状,力求较为客观地反应西安市的文化产业经济效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措施建议。
以文化产业增加值反应该地区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通过文化产业增加值与GDP 的比值来反应对整体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近年来,西安市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增强地区软实力。从2007 年起西安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就已经超越5%,截止2016 年占比高达7.8%,位居全国第九位。在“十三五”期间西安文化产业在保持稳固增长的基础上,进入调整升级期,加快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据初步测算,西安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1 年的254.94 亿元,到2017 年已达587.07 亿元,实现翻番;占GDP 比重也从2016 年的6.60%发展成为2017 年7.86%。西安市共有规模以上的文化企业340 家,这340 家企业2017 年全年营收高达535.93 亿元,相比去年增长20.3%。这些文化产业企业中,年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超过70 家。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场次5.13 千场,比2018 年减少0.08 千场;电影放映场次1912 千场,比2018 年增加306 千场;制作广播电视节目17.06 万小时,比2018 年增加0.75 万小时。陕西全省超过60%的文化产业附加值由西安市贡献,文化产业在西安市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
虽然西安市文化产业已经取得了十分亮眼的发展成绩,但目前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短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由于发展起步较晚,且经济消费体量等原因,相比一线发达城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杭州市占比24.2%,达3041 亿元;北京市占比14%,达3908.8亿元;上海市占比超过12%),西安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在GDP 中占比仍然有较大增长空间。其次,本地消费主体对于西安市文化产业的认识和观念与发展现状存在着一定的不匹配。目前,许多本地居民对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了解仍然较少,更多地是对自身娱乐需求可否得到有效满足。文化产业是一个包含许多内容的产业,在国民经济和国家软实力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许多本地消费者对西安市文化产业的认识仍是局限在传统的旅游业,像电影电视、动漫游戏产业等重要组成部分的发展状况认识和了解仍然较为有限。文化产品和服务在供给和需求上的不匹配将会影响大众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进而对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西安市文化产业经济效益的优化策略应该着力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针对市场供给进行优化提升,通过提高供给的文化产品质量来促进文化产业升级进而提供满足大众消费需要的文化产品,实现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第二个方面是针对大众需求方面进行优化提升,通过激发大众消费意愿,提升大众消费层次,最大化拉动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水平来充分扩张内部需求进而提升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
西安市进行文化产业经济效益供给侧优化路径应针对于以下几个路径:
(1)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对传统文化产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我国目前已经历四次消费升级,大众对于文化产业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在近些年也得到了十足地提升,而相对应的消费产品的供给水平存在着不匹配的情况。应该利用当下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相关技术充分应用到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领域来,利用技术建立起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需求信息的交互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有效地打破信息壁垒,将大众对于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消费偏好及时地测算并反馈出来,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并精准掌握大众消费需要,然后根据大众需求方向调整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有效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效率和供给质量,扩大市场规模,同时应该对产业的供给服务观念进行科技革新,在传统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不能满足大众消费需求的情况下,应该积极引入新的技术方式来升级产品和服务内容,同时运用多种渠道方式来培养公众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进而提升西安市文化产业的消费经济效益。
(2)基于本地文化资源禀赋情况,深度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提供多样且优质的文化消费产品和服务。文化基因是现今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基础,文化提升是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内容。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和特色旅游城市,可挖掘的历史和红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应该立足于本地资源禀赋,深度挖掘,进一步丰富文化产品供给,同时对传统优秀文化资源赋予新时代的文化内涵,帮助建设更多地知名文化品牌,强化西安作为中国文化高地的地位,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均衡发展。
(3)充分利用地区文化产业相关人才资源,西安作为科教城市,拥有多个优秀高校和科研院所,可利用的高素质人才和智力资源较为充足,因此西安文化产业发展应该根植于本地充盈的人才资源,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协同培养高层次文化产业人才,为西安文化产业发展建立一批高层次人才队伍。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大人才补贴力度,进而吸引更多的文化产业专业型人才帮助推动西安文化产业建设发展,更快实现产品和服务升级换代,进而提供更多的优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4)将新型科技技术融合进文化产业之中,通过数字科技技术来增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品质,运用“数字技术”“VR 技术”等对传统文化产品和服务(例如传统历史文化景区等)进行赋能,把文化产业资源数字化、网络化、视频化,推出“线上游览”和“虚拟现实观光”等新型服务,使外地游客即使不能亲临现场,也可以体验到完整且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这一举措不仅可以帮助拓宽传统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市场,还能帮助进一步宣传本地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品牌,实现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有效提升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
(5)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园区的载体作用,利用西安市现有文化产业园区这一重要文化产业发展载体的聚集作用,推动资金、数据、人力、科技等资源要素的充分汇聚。同时强化领军主导企业,发挥出领军企业的产业带动作用,促进产业内上中下游之间的充分合作协同,有效降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交易成本,同时加大投资,吸引更多的优秀文化产业企业入驻,并在原有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基础上,加大资金、人力投入,继续建设一批优秀文化产业园区,推动西安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进而提升西安市文化产业消费经济效益。
西安市进行文化产业经济效益需求侧优化路径应针对于以下几个路径:
(1)利用新媒体传播媒介,进行宣传。大众对文化产品的消费不足,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供给的文化产品质量不能满足大众需求,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本地特色文化品牌没有得到充分的宣传,大众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认知匮乏导致了缺少消费欲望,在今天社交媒体飞速发展的环境下,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宣传和自身质量的建设是同样重要的一体两面,仅仅完善自身产品建设而忽视品牌宣传效应的产业发展方式已经有些不合时宜。因此,要想促进文化产业消费经济效益的提高,就必须加强对本地特色文化产品的宣传,特别是在新媒体、短视频平台(例如:微博、抖音等)快速发展的当下,应该充分借助这类传媒社交平台进行产品宣传,使广大公众能对文化消费产品有充分了解和认知,进而才能激发大众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欲望。
(2)运用本地特色文化元素对文化消费产品进行赋能,同时对传统城市中心区的文化产业园区进行改造,打破传统围墙,将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融入进居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区之中,只有将文化产业园区融入到城市居民区之中,才能更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园区的文化品牌宣传效应,因此建设具有西安本地文化符号特色的文化街区或者是文化社区,使更多的文化产业潜在消费群体能够沐浴在西安特色的文化氛围之中,才能有效推动以商品为本的传统文化产业转向以人为本的新型文化消费场景,从而激发大众对于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消费意愿。进而推动西安市文化产业消费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
目前,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整体上较为良好,文化产业增加值和文化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逐年稳步上升,对GDP 贡献的占比越来越高,逐渐成为当地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强劲动力。本文对西安市文化产业消费经济效益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其中的短板,并依据本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特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路径建议,以期为西安市文化产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助力。
引用
[1]胡惠林.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J].东岳论丛,2009(02):5-12.
[2]徐小雨.韩国文化产业对其经济的影响及启示[J].金融发展研究,2018(08):87-88.
[3]夏雨.我国文化产业消费经济效益及改善策略[J].商业经济研究,2020(07):178-181.
[4]马胜清.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机理及经济效应[J].社会科学家,2021(05):101-106.
[5]郭新茹,陈天宇.文化产业集聚、空间溢出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现代经济探讨,2021(02):79-87.
[6]吴云超.文化产业聚集赋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J].商业经济研究,2022(11):171-174.
[7]陆建栖,任文龙.数字经济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南京社会科学,2022(05):14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