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22-03-13 03:18:25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2年11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单位

吴 琼

一、前言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利于强化监督,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提升工作效率,预防重大风险,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对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和完善内控管理体系,明确职责,科学分工,加强各项工作的监督和执行,确保单位内部控制全面落实。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所面临的服务对象和内容也在改变,这是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环境下,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各种制度、实施措施及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内部信息、资产的完整性,提高公共服务及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效能。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

新型行政事业单位是具有一定管理职能的公益性、服务性及盈利性单位。没有有效的监管,单位将无法防范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同时也会给某些人带来机会,甚至出现贪污腐败等不法行为。所以,要加强单位的内部治理,保证单位经营活动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进行,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对经费的合理运用,这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提高服务能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创造经济价值早日适应市场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有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安全和使用效果

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权益,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此,单位工作人员要做到勤勉尽责,提高工作效率,单位要制订工作规范,明确工作分工和具体责任。在新的行政体制改革、单位改制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积极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加强单位内部的管理,可以将各种管理资源整合起来,使单位的管理更加完善,达到更好的效果。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对日常运营、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规范。同时,根据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风险,提出改进措施,健全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确保单位工作正常进行,保障了运行安全,防止了不作为、乱作为、贪污腐败等问题的发生,有利于树立单位的良好形象[2]。

(三)有助于确保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

新形势下,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为管理层进行重大决策提供了保障,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可以对单位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管,及时发现经营活动中的缺陷和问题,并采取防范和纠正措施,规避经营风险。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可以对各部门的经营活动进行监控,防止重大危险事件的发生。

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

(一)有关人员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

我国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造成了单位内控制度的缺失,制定的内控制度流于形式,由于过于信任自己的员工,认为他们可以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完成工作。也有的管理者觉得内控制度对单位的管理无法产生相关价值,仅仅是为了应付监管机构,认为缺乏执行的必要性。有些管理者在没有足够的内控意识和风险意识的情况下,对实物资产管控不严,认为资产在单位内部或外部流转无需履行相关手续,未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办理资产的调剂、租借,导致资产被侵占,甚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单位内部很难形成注重内部控制的良好风尚,导致了一些我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水平低下。在现实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财务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但是有些领导只是把它当成了一个“付钱”、“筹款”的部门,甚至有的单位对资金的使用没有明确、合理的范围和标准,只需相关领导签字,就可以进行报销。对资产的管理、使用也过于随意,资产的出入库手续不齐全,盘点发现账实不符,导致财务的监管和控制落空,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3]。

(二)内部控制评价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

目前我国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还停留在浅层认识上,认为内控仅限于对财务的管理,而不涉及其他方面,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大多只是与财务相关,与其他业务部门相脱节。由于内控机制不完善,没有领导层的高度重视,也没有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仅靠财务单枪匹马,无法支撑起内部控制体系。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尽管建立了健全的内控制度,但因为制定者的水平有限,许多工作内容只是全盘照抄,并没有考虑到单位的实际情况,因而造成了内控管理程序不符合现实要求,缺乏可操作性,使制度难以落地。

没有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无法建立起可行的内控系统,无法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所带来的预期目的。在现实的单位内控和管理中,许多单位的内控制度还不完善,特别是财务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一是岗位设置问题,在一些经费有限、人员紧张的财务部门存在着兼岗现象;二是内部控制程序不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是一种内部监督体系,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并没有把预算案放在首位,有些经济项目的程序控制过于简单随意,预算随时调整、事后审批、报销等问题很常见。

在我国现行制度下,内部监督缺乏独立性、有效性,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管理工作中较为突出的问题。现实操作中,单位的决策权力常常由领导来行使,工作不够透明,甚至由上级主管直接管理,这样内部监督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另外,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外部监管方面,财政、内部控制、监察等部门均有权力对机构的内部控制进行监督检查,但由于不同部门之间的检查标准不一,职能交叉,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甚至有交叉的利益牵连,很容易造成监督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和财政部的规定,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完成了《内部控制手册》和《内部控制体系》的编制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对其绩效进行考核的检验。部分单位虽对其进行了风险评价,并编制了评价报告,但是风险评价结果可能并不理想,有些风险点并没有显现,需要对一些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和完善,以达到评价效果。

(三)财务人员业务能力有待加强

当前财务工作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财务人员以初级职称为主,他们的专业能力已不能满足财务工作的需要。第二,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有待提高,财务违规行为时有发生。第三,新时期对财务人才的全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既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又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强持续教育。第四,财务人员的管理能力不强,在人事配置上不能达到准确目标。这说明财务人员素质的提升和财务工作的加强是刻不容缓的。

(四)对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足,缺乏信息化人才资源

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信息化是实现内控的重要一环,它能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确保流程的完整,减少发生错误的概率,避免舞弊的发生。现阶段,部分单位由于规模较小或资金等问题,内控的信息化建设还没有有效开展进行[4]。

五、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优化方案

(一)强化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加强领导对内部控制关注程度能够显著提高内控的执行力。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陷入停滞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其必要性的认识。因此,要加强对内控的认识,加强内控的组织,建立内控体系及执行机制。在实行内控的过程中,各单位负责人要站在中心的位置,担负起执行内控制度的职责,加大宣传力度,使单位的员工意识到内部控制的作用。针对认识不深的员工,则要个别谈话进行思想工作。单位可以就内控制度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发表意见。只有这样,行政事业单位员工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到内部控制中去。

各地相关管理部门要对单位内控进行统一培训,并请专业人士来说明内控的重要性和具体的操作方法,以便切实增强单位领导和内部员工的内控意识 。要运用现代网络媒介加强内控宣传,通过政府网站、报刊、印制小册子等形式加强宣传和引导,以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内控环境,并将其纳入到政绩考核中。

(二)完善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管理体系

一是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在设立岗位时,应保证各岗位人员承担相应的职责和工作,不相容职务应分离,付款业务从编制、审核、到实际发放全过程不得由同一部门办理,应当分别构成,各司其职,互相监督、制约。如因资源限制等原因无法实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应当执行替代测试,如定期不定期检查资料文档等措施。要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需要全员参与,预算内容涉及整个单位全部业务,并需要对预算的过程包括事前、事中、事后全程跟踪。预算管理在单位内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须加强对预算的控制和管理,建立一种基于预算管理的内控制度。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使财务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利用财政、银行、税务、多部门网络,可对资金流动、账目报销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5]。

监督是完善内控制度的重要一环,是实施内控的重要保证,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必须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进行。在单位内部,要保证监督的独立性,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并选择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和较强责任心的人员作为监督工作的负责人。内部控制必须保证自身的独立性,不能受到其他部门特别是部门领导的约束,从而保证内部监督的有效性。在单位外部,要充分发挥财政、监察等监督的作用。各行政事业单位要积极配合,加强信息交流,建立统一的标准,搭建监督平台,实现监督信息共享,以节省经费,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实行新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以实现机构内部的良性运作,通过制订和执行健全的制度来防范各种风险,这与传统内控尚不完全一样,所以要在执行中正确把握好关键。单位在实际工作中,要依法、合理地进行经济活动,防止腐败,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是实行内控管理的目的。只有正确掌握内控的关键点,才能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其发挥作用。当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要依法进行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透明、规范的预算管理体系,将财务管理和预算监督分开,形成相互制约、监督的格局,科学分配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效果。

(三)关于财务人员及信息化人员的培养

我国面临入世后的社会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要想使会计市场更加开放,使会计工作能够更好地运作,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新时期财务人员及信息化人员的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财务人员的行为受其思维的影响,只有思维正确,会计行为才能正确。思想政治素质是衡量个人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包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政策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特别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观察、分析、解决问题,防止工作的片面性、绝对化,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将会计作为一种需求,一种自我价值的展现。要有高尚的品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要做到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不编制虚假会计报告,加强诚信修养,正确处理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不为私利所动,使思想道德行为始终与基本职业道德相一致。

其次,要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科技信息素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深厚的专业背景。会计专业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税务信息系统、审计、非营利组织会计、国际会计、会计理论、会计职能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要了解《会计法》和《会计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商业惯例和国际社会文化背景等。同时要掌握一定的人文学科知识,加强对会计工作的认识。这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基础,每个会计工作者都要自觉地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增强自己的判断力,从而为国家的发展做好准备。要切实把会计电算化工作做好,会计工作者要学会计算机信息技术,既要了解计算机网络会计的基本理论,又要了解计算机网络会计的分析和设计[6]。

六、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复杂的工作,强化内部控制对改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维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健全,但这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要想完善我国的内部控制,还需要行政事业单位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引用

[1]赵桂珍.“互联网+”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时代金融,2021(18):68-70.

[2]聂荣荣.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2020(23):47-48.

[3]马轩.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1):69-70.

[4]李宁,尹春芳,张晓阳.云会计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师,2018(07):56-57.

[5]郭恒泰,任相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相关问题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19,34(01):107-110.

[6]张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21):40-41.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单位
行政学人
行政论坛(2022年5期)2022-10-25 04:47:00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宁波通讯(2021年14期)2021-09-29 07:33:46
填单位 要推敲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看错单位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36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40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人民调解(2019年5期)2019-03-17 06:55:34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6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8
协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