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祥伦
就从目前的情况看来,企业在开展各种经营生产活动当中最为基本的要素就是资金,其同时也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当中生存和发展的“血液”,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都与资金监管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资金监管在企业实际发展过程中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通常情况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对该项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这样不仅能够对资金流转环节进行有效的疏通,而且还可以将企业整体经济效益进行提高。所谓的资金监管,简单的来说就是对企业资金来源及资金使用开展一系列控制、计划等方面工作的总称,在整个财务管理中占据着主要地位[1]。
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企业之间会存在较大的竞争压力,部分企业受到传统发展理念和模式的影响比较深,无法对资金管理予以足够的重视,这样不仅会导致企业整体经营效率不断降低,而且还能够出现较为严重的运营资金浪费问题,并且在财务管理方面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为此,企业要对资金监管与内部控制予以足够的重视,以对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违规行为进行有效处理,在规范企业经济行为当中能够发挥出良好的作用。
在通常的情况下,科学的资金监管能够对企业经营生产过程中闲置资金进行及时的整合,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对资金使用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可以对资金使用的全面情况进行掌握,这样能够避免资金随意支配情况发生[2]。另外,资金监管还可以对内部员工出现徇私舞弊行为进行遏制,这样能够确保资金可以得到有效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企业资金不足所带来的压力,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资金链条安全完整性,对于后续相关工作来说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关管理人员要顺应时代发展的特点来对资金监管工作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这样能够提高该工作整体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且要对资金监管系统进行科学的建立。在资金监管系统当中可以将企业内部各种分散的资金进行集中,这样可以对大量闲置资金进行充分利用,对分散资金也可以开展集中化和规范化的管理,资金整体的使用效率也会得到很大幅度的提高。
根据有关调查表明,我国部分企业在发展运营过程中会出现多级法人分散占有资金和集中管理资金的问题,总部公司会根据情况在各个子公司当中设立多个账户,部分子公司会对其他人的私人账户进行随意设置,这样就会导致企业集团监控资金工作难度也会得到不断提高。部分企业会受到自身发展目标和能力水平所带来的影响,相关管理人员无法对资金监管予以正确的认识,资金周转整体的难度也就会因此而升高,对于企业长期发展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另外,企业没有对完善的应收账款制度,这样就会导致大量的应收账款无法得到及时收回,资金正常周转也就会受到间接影响[3]。正是因为企业无法对流动资金进行正确的使用,从而资金使用效益也就会不断降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实际获取到的经济收益也会有所下降。
企业在资金管控当中,特别是对资金管控模式进行构建的初期,相关管理人员在这个过程中有着制定全流程资金管控措施、集中管理账户等方面的职责,在收支两条线等相关工作当中有着良好的效果,不过其会受到传统业务流程等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导致日常监管资金工作无法落到实处。部分集团企业并没有将子公司账户纳入到资金监管工作当中,进而子公司在管理资金方面有着较大的余地,而且集团企业在子公司资金账户余额超限额物留存无法得到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另外,通常情况下,部分企业内部会存在较多的管理层次,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当中并没有将资金管理的扁平化管理落到实处,从而无法对子公司进行严格的监管。尽管集团企业按照预算而拨付了资金,不过子公司的付款业务无法得到严格的审核,所以管理人员无法对资金付款实际流量进行充分掌握,这样就会导致资金拨付实时监控会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4]。正是因为企业无法对全流程资金进行日常监督,这样就会导致资金管控工作当中会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
在通常的情况下,企业往往由多种部门共同组成,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来对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和工作信息进行科学的管理,并且还要将财主支出和财务成本核算落到实处。然而,我国部分企业在资金信息方面并不流通,这样就会导致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企业要对各个部门工作绩效和人工成本进行综合考虑,在此基础上来将企业资金管理信息的汇总工作落到实处。还有一些财务工作人员会对管理信息进行选择性的透露,这样能够避免他人盗用信息数据的违法行为出现,这样就会导致企业管理信息具有明显的不透明性。
不少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没有科学设置规范的资金收支流程,大部分企业往往都是在产生经济活动后才开展资金管理工作,这样一来就会导致资金监管的“事前规划”重要意义被忽略,使得企业出现资金收支流程出现漏洞以及收支混乱等现象。不仅如此还容易引发资金收支出现中断、交叉以及归并等问题,不但难以保障企业资金运行的稳定与安全,而且还会加大资金监管难度,导致企业陷入不良循环。
部分企业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所带来的影响,在资金管理方面还在沿用传统的资金管理方法,进而无法对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建立,预算管理制度也就会不够健全。尽管部分企业建立了相应的预算制度,由于人员配置或预算程序等方面存在问题,这样就会导致该制度无法落到每一个环节当中。还有一些企业预算工作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工作人员无法严格按照计算标准和考核标准来开展各个方面工作,这样就会导致工作整体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就会降低再加上资金运作的约束力比较弱,从而使得部门超预算、超计划等现象频繁发生。与此同时,企业无法对资金运行进行统一的筹划和控制,工作人员会对资金进行随意的使用,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存在挪用、盗用企业经营当中资金的现象,致使业现金流量无法保持在平衡的状态,企业支付能力也就会降低。企业成本费用条件无法得到有效的约束,这样就会导致盈亏不实现象的出现,不良资产也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越来越多
现阶段我国部分企业缺乏完善的资金监管内部控制制度,这样就会导致盲目投资情况出现,进而资金就会遭受到较大程度的流逝。而且在财务方面存在不规范性,部分资金收支账目出现缺漏现象,使得管理人员无法正确掌握企业资金使用情况,企业运行和发展也就会遭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此外,企业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虽然部分企业有着相应的监管制度,不过管理人员并没有将这种制度落到每一个环节当中,从而操作与规则之间也就存在一定程度差异。一些企业领导可能会出现专权现象,领导在决策过程中喜欢个人说了算,在这之后就会对巨额资金的进出进行私自决定,导致企业损失巨大利润。监管部门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无法发挥出自身应有作用,部分工作人员并没有将认真负责态度应用到日常工作当中,并且还会存在明知故犯和屡次不该情况出现。纪检部门只会在事后上开展监督工作,这样就会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管,表面上做足了功夫而无法将实质性监督落到实处。
就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在企业资金总额当中占据较大比例的就是流动资金,所以企业在开展资金监管的时候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流动资金进行科学的管理。相关管理人员要对不合理的非商品资金占用进行压缩,在这个过程中对每一个环节当中的资金进行节约使用,这样可以将资金整体的使用效果进行提高,对市场变化情况加强调查和预测,在这之后还要对适销对路的商品进行积极组织,从而资金周转速度也会变得越来越快[5]。另外,企业还要对健全的流动资金归口分级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建立,在领导人员的以引导下将财务部门作为企业流动资金管理的专业部门,将使用和管理相互结合的作用落到实处,如果某个部门使用某项资金,那么该部门就要负责相应的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各个部门和相关管理人员要对管理和使用资金的权限进行充分分析,这样才能够将整体的管理效果进行提高,企业也会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企业组织流动资金合理使用的前提就是对流动资金定额进行核定,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和要求来对流动资金计划进行科学的管理,最终才可以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首先,对资金筹集的需要量进行合理确定。企业要对实际的生产经营情况来对各个方面所需的资金筹集数量进行合理判断,筹集资金过多就会导致大量的资金被占用,在后期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资金浪费现象,筹集资金不足就会导致相关生产经营环节无法正常开展。相关管理人员要对定量预测和定性预测的方法进行充分应用,这样才可以提高资金筹集需要量的准确性。其次,制定合理的资金结构。所谓的资金结构,简单的来说就是企业各种长期资金来源的比例和结构之间的关系,企业可以在负债经营下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不过负债过多就会导致企业出现财务风险,所以管理人员要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对资金结构进行合理的确定,这样才能够将负债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进而能够避免过度举债而导致企业还款能力弱化问题的出现。再次,严格监管大额资金。企业要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来对大额资金监管方法进行充分应用,对各种活动当中大额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及时跟踪和监管,在对大额资金进行支付之前要对相关协议、合同等进行认真检查,进而按照相关的规定和要求来对使用资金跟踪卡进行填写。
在开展资金监管以及内部控制过程中,企业应当要严格做好资金收支规程的规范,对全部资金的收支进行认真审批,同时需要设置健全的资金支付授权体制以及岗位分析制度,确保资金收支流程的合理与规范。将投资计划确定后,工作人员需要做好相应编号工作,以有效控制投资项目,落实其事前规划。在制定资金支付授权制度时需要规范审批和授权重大资金的投入,同时要全方位监管企业资金开支情况。在设置岗位分离制度时需要严格分离开保管资金以及会计记录的岗位,防止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
在建立完善资金内控体系当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资金预算管理体系,这就要求企业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对完善的资金预算管理体系进行制定,将年度和月度编制加入到资金预算编制当中,严格按照资金收付实现制来开展编制,在这之后还要严格按照全年企业的资金使用计划来对全面资金进行总预算编制。另外,管理人员还要严格按照资金预算计划来开展各个方面的工作,顺应时代发展的特点来对资金预算执行监督机制进行建立,这样才可以对资金预算的每一个执行环节进行科学的监督。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资金预算计划进行更改,那么要及时上交调整申请,经过管理层审批之后才可以让对资金预算计划进行科学的调整。
第一,加大资金筹集风险的防控力度。首先,企业应当要基于国家政策法规以及自身发展情况来科学拓宽自身筹资渠道,转变过去比较单一的贷款融资方法。其次,在进行筹资决策时,要求工作人员能够科学选择资金来源,做好资金结构的安排防止企业出现举债过度的问题,同时要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来确定权益资金以及介入资金的比重,并且合理确定介入资金的规模。再者,企业在确保自身运行正常的基础上需要科学计算与预测借款数额,分散筹资风险,确保筹资方式的可行与有效。第二,科学开展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调查与研究,有效防控企业的投资风险。在进行投资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方向来划分为对外以及对内投资两类。由投资角度则能够将其划分为流动与非流动资产两类。企业实际采取的投资组合不同,实际产生的收益以及风险也会出现较大差别。如若维持整体资金数额不变,非流动资金加大,企业实际面临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反之风险也就相应下降。因此要求企业能够科学设置投资决策流程,并且有效利用其现值指数法、净现值法等方法来分析投资项目效益,最大限度降低投资风险发生几率。
合理、完善的资金内部控制管理体制能够有效提高企业资金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具体可由如下几方面着手进行:首先,需要基于国家现行政策法规,联系企业自身长期以及短期发展规划、投融资规模、市场内外部环境以及资金需求等情况来构建起与自身情况相符的资金监管内部控制制度。其次,构建起严谨的资金预警报告制度,设置畅通的信息传递渠道与路径,设置由上至下两级报告制度,也就是说内部各部门能够根据要求来将资金收支情况上报给企业资金管理部门,由该部门按照规定流程将整体企业运行情况上报给相应管理部门以及领导人员。如若企业资金运转出现异常,则需要按照具体严重程度来将预警信息报告至管理人员。
由此可见,资金监管与内部控制可以在企业实际发展运营当中发挥出良好的作用,这就要求相关管理人员要转变传统的理念和模式,严格按照的要求和规定来开展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而工作整体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另外,企业还要对资金监管与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根据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引用
[1]江世清.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难点及策略探析[J].投资与合作,2022(04):108-110.
[2]许亚君.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07):138-140.
[3]顾璇.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提升体育类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J].中国产经,2022(06):129-131.
[4]钟明浩.民营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与路径[J].质量与市场,2022(04):31-33.
[5]刘梅玲,付建华,周钢战,等.“一带一路”倡议下”走出去”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J].财务与会计,2020(11):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