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培光
中考作文大都不限制文体,给考生提供发挥自身优势、彰显个性的机会。当然,不限文体并不意味着不要文体,文体可以创新,但一定要特点鲜明,一些“非驴非马”的作文是不可能获得高分的。鲜明的文体特征是中考作文取胜的一个重要条件。至于选择哪种文体更合适,应当慎重考虑。
首先,我们要明白选择文体的首要原则是要有利于表达主题。即我们想告诉读者什么,哪一种文体更有利于把我们的意图表达清楚、准确,我们就选用哪种文体。其次,要注意作文内容与文体特点的和谐,比如“感悟”这个话题更适合叙述、抒情和议论,若写成说明文,就很难驾驭和显示优势。再次,要注意文体的基本规律,把握文体特征,一旦确定写哪种文体,就必须遵循这种文体的基本要求。如记叙文要具体生动,以细节描写打动人;议论文要深入剖析,以深刻的思想来启迪人等。最后,还要看我们自身擅长哪种文体,要学会扬长避短。
一、创新文体
1.寓意深刻,哲理启人——寓言体。
即通过虚构的故事或用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一般形式为“故事+寓意”,有时寓意暗含在故事之中。我们曾学过不少中外著名寓言,大家也可以对其进行改编或续写,但要注意,故事的人物、情节等的衔接要圆合、顺畅。如作文《我曾是一块朽木》便写了一篇寓言故事,写一棵树在命运的捉弄与摧残下成了一块朽木。“认命吗?”朽木内心发出了呼喊与挣扎。朽木最终实现了愿望——它身上长出了蘑菇。作文寓意深刻,凸显了身处逆境也要奋发向上,实现生命的意义的主题。
2.夸张想象,折射现实——童话体。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即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编写故事。一般采用拟人的写法,主人公大都是动物、植物或其他事物,充满了童趣。童话虽然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但折射的却是现实,具有强烈的虚构性,选材范围很广,时空调度自由、驰骋想象的空间很大,便于表达自己的愿望或观点。如某地中考作文要求以“位置”为话题写作,作文《标点聚会》大胆采用童话形式,充分发挥了想象力,让“标点一家”聚会述职,表明了“立足平凡的位置,全力释放生命的能量,就能实现自身价值”这一深刻主旨,令人耳目一新。
3.剖析心灵,情感丰富——戏剧体。
即通过舞台表演来表现有关人生、社会等方面的主题。它要求人物、事件、时间、场景等高度集中,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和演出时间内展开尖锐激烈的矛盾斗争,突出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反映现实生活。从写作要求上看,戏剧与小说有些接近,不过戏剧是舞台演出,所以一定要有舞台语言,如对白、动作、场景布置等。如作文《美好四幕剧》,就用剧本形式再现了自然、社会中的种种“美好”:前两幕写自然之景,揭示出“简单蕴藏美好”和“美好在于挑战、奋斗”的道理;后两幕着眼于人的活动,让社会里的“美好”宛然在目,熠熠生辉。
4.浓缩生活,引人深思——小说体。
即通过故事反映有关人生、社会等方面的认识或感悟。这里我们着重谈小小说。小小说同样需要具备人物、故事情节等要素,写作时要做到情节紧凑集中,事件冲突尖锐、悬念迭起,结局设计上要有“出乎意料,合乎情理”的转折。此外,小小说一定要体现考生对主题的理解和认识。如作文《一套海军服》就是一篇典型的小小说,通过描写“我”向父母索要新衣,引出了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5.新颖独特,灵动形象——自述体。
自述体作文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即由主体直接“站”出来叙述,便于直抒胸臆,真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同时自述体作文也强化了对生活的透视力度,它让美好的思想、事物作自我展现,让丑陋的事物作自我表演,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运用自述体的关键在于自述主体的选择要多样化,要新奇独特,甚至“出人意料”。叙述主体可以是“人”,但必须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如文学作品中的某个人;也可以是“物”,如动物、植物,还可以是虚无的概念,如善良、诚信等。如以“信念与成功”为话题写作,一考生便以“我是一棵酸枣树”为题写了一篇自述体作文,巧妙地将一颗酸枣种子拟人化,让其自述经历,通过“我”心怀“活下去”“活得精彩”的坚定信念,步步走向成功的经历,揭示了信念对于事业、生活的重要意义。
6.发表见解,抒发感慨——书信体。
运用这种文体,需要准确掌握书信的格式,必须要用第一人称。除此之外,正文部分谋篇布局要灵活,表达方式可以采用叙事、描写、抒情、议论,还可以采用讨论的形式,内容方面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多件事,甚至可以讨论问题。如某地中考作文要求以“承诺”为话题写作,一考生就巧妙地采用了书信的形式,以《你懂得承诺吗?》为题目写了一篇作文,对不守承诺者的种种丑陋行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作文用书信形式,与对方直接交流,加强了情感的倾诉,凸显了考生对主题的理解与认识。
7.结构灵活,真实亲切——日记体。
用日记的形式来写作文,如同说心里话,真实亲切,可用来记事、写景、抒情。日记体作文既可以是单篇日记,也可以将几则日记组合起来表达一个主题,结构灵活,表达自由,便于考生表情达意或者阐述自己的观点主张。如作文《我与苦难的亲密接触》,就用三则日记概括三年的初中生活,将学习生活中艰苦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并巧设“心情指数(X颗星)”,通过心情指数的提升,将最后得到成长的幸福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突出了“先苦后甜”“苦尽甘来”的主题。
二、警惕误区
1.文体杂糅,不伦不类。
选用文体时要慎重,要体现文体的特点,否则就会弄巧成拙。有的考生在一篇作文里一会儿用这个文体,一会儿用那个文体,或在记叙文中插入大段议论,议论文中插入大段记叙等,读来别别扭扭,不伦不类,自然不能得到高分。当然,这里所说的情况要辩证地看待,比如小说,可用日记体写作;童话也可用书信来串联。
2.盲目求新,漏洞百出。
考生在写作时要选用自己擅长的、熟悉的文体,不能为了追求新奇而故意选用一些不熟悉的“非常规”文体。比如有些考生想写戏剧,但写不出好的剧情,只是把记叙文的内容硬套在戏剧的模子里,既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缺少矛盾冲突,又没有体现戏剧特点的语言表达,非但没有收到创新文體应有的效果,还失去了记叙文体的优势。又如有些考生想写自述体,但叙述的“口吻”不符合自述主体的身份、特性或生活习性;写故事新编,但对名著名作、古今名人、历史事件等文化知识不了解,出现了许多错误,使作文逊色不少;写散文,没有抓住“形散神聚”的特点,单纯追求框架式的排比,内容空泛等。应用类文体也是近年中考的热点文体之一,日记、书信、演讲稿、调查报告、寻物启事、辩论稿、实验报告等,只要运用得当,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但如果没有拿手的创新文体,不能准确把握应用文体的格式,最好仍选择写记叙文或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