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应该让受众听了还想听

2022-03-13 04:30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中科院科学素养营造

新闻速递

院士科普“刷屏”,物理教授“吳姥姥”走红,关键在于将艰涩的专业内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他们把鸡蛋、晾衣架、硬币等常见生活用品作为实验道具,使科学的内容不再难懂,让观众“听了还想听”;在中科院2022跨年科学演讲活动上,规范场论、量子力学、电磁学,一个个听上去艰涩的物理术语被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吸引了众多网友观看。主讲人之一、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曹则贤说:“能够用知识含量超高的科学演讲开启新的一年,很有意义。”

科普当以传播效果为导向,某种意义上取决于“以谁为主导”,如果以供给方为中心,则形式上很难有大的改观,难免沦为“自话自说”“自言自语”的独角戏。只有以“受众为中心”,对内容呈现的形态进行充分效果评估,让科普变得“可爱起来”,效果自然水涨船高。

观点一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培养大众的科技兴趣,营造尊重科学的社会氛围,具有战略性意义。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离不开科学素养的积淀与提升。青少年科学理想的培养与塑造,需要在“好玩”“有趣”中激发起参与热情,让兴趣与爱好转化成实际行动。

让专业而权威的科学家从幕后走上讲台,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为提高科普的实际效果提供强大能量,对于营造寻找知识、学习知识、尊重知识的“知识风尚”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中科院科学素养营造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加大授权力度中科院先行一步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技术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中科院位列自然指数全球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