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等职业教育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2022-03-12 14:11杨芳
江苏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化学课程中等职业教育学科核心素养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是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三教”改革,以“素养”为导向的课程设计已经逐渐成为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趋势。探索中职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可以从增强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探索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和策略、提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中等职业教育;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2)01C-0029-04

2019年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2021年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都要求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转变。2020年1月,教育部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首次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化学学科的育人目标。核心素养既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又是一种新的课程观。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是构建我国信息时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出发点和行动依据。

一、中等职业教育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育人价值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与运用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新课标立足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借鉴普通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充分挖掘化学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凝练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现象观察与规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新课标贯彻了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写入课程任务,凝练出“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5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培育任务。在“活动示例”中,挖掘红军长征故事,开展空气质量调查、资源循环利用、酒驾检测等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环保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工匠精神等融入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理解化学与专业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树立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培养科学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培养德技并修的职业技术人才,展现化学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二)彰显职教特色的课程定位

同属于高中阶段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普通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相似性,也有不同之处,体现出两种不同类型教育培养目标的差异。中等职业教育服务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决定了公共基础学科教学要与专业教学有机衔接、相互配合,彰显职教特色。中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职教体系的塔基部分,随着职教高考制度的实施,其基础性地位越来越凸显。中等职业教育既要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又要兼顾升学的需要,化学等公共基础课程因此要兼具职业性与基础性的特点,起到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牢文化与科学基础的作用。

高中化学课程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强调学生不仅要善于寻找证据、分析推理、归纳综合,还要重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中的各种复杂联系,建立起简约、通用的化学模型,利用实验证据和化学模型去分析和解决各种复杂的实际问题,强调化学学习的深度[1]。而中职化学课程对学生的要求是掌握必备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认识物质变化规律,养成发现、分析、解决化学相关问题的能力,强调化学知识与能力的基础性与实用性。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改革基础

新课标在“课程实施”中明确了教学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课程教学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目标,以服务发展和促进就业为导向,依据课程标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突出化学学科特点,遵循化学教育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实践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多种课程资源,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因此,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要以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三个方面为基础。

(一)教育理念的更新

新课标的发布,为中职教师的教学工作给出了具体的标准与指导,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是严峻的考验。以素养为本的教学必然需要教师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模式,从传统“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向“素养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探索、教学评价方式上都要更新教育理念,明确致力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追求和行动策略。知识传递知识,素养启迪素养,为适应这一新的教学挑战,教师必须加强专业理论学习,确保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在教学中有效实施。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现状是容易出现知识性内容和核心素养的培育“两张皮”现象,不能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想要提升核心素养的培育效果,必须创新教学方式,探索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具体可以从项目化、情境化、信息化等方面着手,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变“学生被动地学”為“学生主动去学”,变教师“完成任务的教学”为“助力学生素养发展的教学”。

(三)教学资源的开发

目前,中职化学课程已有统编教材,但是配套的教学资源还没有,需要自行开发。据调研,在没有化学相关专业的职业学校中,由于建设资金、安全管理等各方面原因,大多都没有建设化学实验室,这给公共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果教师和学生都不具备动手实验的条件,单凭教师枯燥的讲解,无法让学生对实验有准确的感官认识。而网络上的实验视频往往内容不全,与教学内容不匹配,无法满足教学需要[2]。因此,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化学实验都系统制作成高质量的视频,放在教学平台上,让学生自主反复观看,交流实验细节,领悟反应原理,与虚拟化学实验室相结合,学生可以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在虚拟实验室操作完成,有利于“现象观察与规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实践

(一)教学目标的改革实践

化学课程教学目标经历了从“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再到新课标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发展过程。三维目标是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是从“学什么、怎样学,以及通过学习对学生发展有何意义”的角度去制定,相比于“双基目标”而言,“三维目标”更加体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理念。但是,在课程实践层面,很多教师不能将“三维目标”有机融合、系统制订,而是简单对应、形式主义,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科核心素养”强调的是面对复杂的情景与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念、个性品质与关键能力,更能体现育人要求与全面发展理念,是对“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也是对“三维目标”的超越。教师要深刻理解化学学科知识、学科思维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之间的关系。比如,“化学平衡”的教学目标可以设计如下:

1.了解可逆反应的含义,知道化学平衡状态,发展现象观察与规律认知等学科核心素养。

2.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了解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學平衡的影响,提高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现象观察与规律认知、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

以上目标是通过对化学平衡状态、影响因素等知识的学习,发展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形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培育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积极合作的品格,培育科学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

原有的章节知识点教学模式,将知识碎片化,教学内容各自独立,单元系统性不强,无整体的统筹与规划,不利于实现化学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学习过程侧重于学科知识的积累,不重视学生学习体系的建构和学科思维方式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提升。

以单元大主题融合知识点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衔接性、系统性强是中职化学课程新课标的创新点。比如基础模块中的主题二“化学反应及其规律”,包括了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3个内容,采用单元大主题的内容设计,将化学反应的3个方面:反应的本质、反应的速率、反应的转化率串成一个整体,构建了研究化学反应及其规律的学习系统。通过单元大主题的整体设计,有利于学生化学学科思维的培养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

传统的职业教育公共课教学方式手段陈旧,信息化程度低,以教师专家式的传授为主,已满足不了新时代对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新时代背景下要求职业教育要以人为本,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现在学科教学中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学生实现更高层次的目标追求[3]。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广集素材,创设教学情境,丰富学习内容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适时给予引导,助力学生自主建构化学学科知识体系。

比如,在“乙醇”的教学中,创设“疫情防控中乙醇发挥的作用”“乙醇杀菌消毒的原理”“免洗洗手液为什么免洗”“乙醇的保存要注意什么”“乙醇的用途有哪些”“喝酒能消毒吗”等情境素材来研究乙醇的性质与用途。情境任务驱使学生开展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自主建构起“结构决定性质、实验验证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科学研究路径。通过实际生活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对乙醇的结构与性质知识理解的深入,有利于学科知识的迁移应用,有利于加强教与学的互动和相互支撑与促进,有利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提升。

(四)评价方式的改革实践

中等职业教育化学课程的学业水平评价,要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就业、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导向,由单一评价方式向多元评价方式转变,考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达成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不仅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转变教学方式,还要有效开展形式多样的评价活动,以诊断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成效。

比如,以阶段教学目标为依据设计课前预习任务、课堂提问、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资料的检索、小组合作实验设计等过程性评价,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时检测学生课前任务与课堂练习的学习效果,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可以利用小组展示、小组互评等方式,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积极反思。

比如,以化学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指标为依据设计理论考试、实验考试、项目调研报告、学期学习总结报告等形式的终结性评价,全面考查学生化学学科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情况。

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探索教学改革实践,通过多措并举实践“三教”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课程建设质量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从而培养新时代的复合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邢进.素养为本的HPS教学模式构建及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20.

[2]杨芳.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高职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研究——以《实用化学》课程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8(10C).

[3]方健华.从理念到行动:职教新时代走向高质量的课程与教学——“基于标准”“以人为本”理念在教学中的表达与落实[J].教育科学论坛,2019(27).

责任编辑:华轩

本文系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五年制高职公共基础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92112571),江苏高校“青蓝工程”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1-10-25

作者简介:杨芳,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苏州,215104)科研处处长,正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教学。

猜你喜欢
化学课程中等职业教育学科核心素养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石油工程化学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新课程背景下优化化学总复习教学方法研究
浅析中职数学课与专业课的衔接
“新常态”下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转变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化学课程中的能量与化学能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