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妍
“我自以为我的教育不空虚,因为我有情。我的情无处不在。”初捧书读,我的目光便被封面上几行小字所吸引。于是,于永正老师在我心中的印象多了一个关键词——“有情”。何谓“有情”?以我的理解,“情”是指崇高的感情。那么,于老师的“情”又是什么样的呢?带着被勾起的阅读欲望,带着对“情”的思考,我打开了這本《我的教育故事》。接着,我真的感受到了于老师的“情”:对学生的“真情”、对语文的“深情”、对教育的“赤诚之情”……
一、对学生的 “真情”
一打开书,就好像真的听到于永正老师娓娓讲述着一个个平凡却感人肺腑的教育故事。那些故事处处渗透着他对学生的关爱,而于老师对学生的“真情”就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尊重、关爱、包容等方面。这份“真情”不仅成为了温暖阳光,照进他的学生的生活,也化作了涓涓细流,润泽了我这个读者的心田。
在《他脸上终于有了阳光》里,于老师帮助自卑、孤独的学生庆涛树立了信心融入新集体。是啊,正如于老师所说:“老师亲近学困生,学生就亲近学困生;老师尊重弱者,学生就尊重弱者。”这仿佛是一个关于“尊重”的故事,然而意义又远超于尊重。
在《洗头》这个故事中,于老师为一个普通的小学三年级女生洗头、篦虱子,找机会鼓励她,让这孩子加入少先队,给了她自信。“弱者更渴望老师的同情和体贴,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一件很小的事,一次真情的谈话,往往能让弱者更有了信心,使他们内心变得强大起来。”
《儿童,往往因为错误而美丽》则讲了这样一件事:在数学考试时,一个学生为另一个学生打掩护,用“声东击西”的方法抄袭,结果还抄错了答案。最后,他们向于老师主动承认了错误。而于老师并没有批评他们,反而为奖励他们的诚实,分享了自己小时候“偷梨”的故事,并感叹:“儿童往往因为错误而美丽。”确实,没有不犯错的孩子,但主动承认错误的勇气、知错就改的品质是非常宝贵的。于老师能包容犯错的学生,这种“包容”值得我去学习。学会包容学生,这份“包容”或许就会像一束光,照亮孩子们日后的人生方向……
除此之外,于老师会给予困难学生和单亲家庭孩子如父亲般的关爱;会蹲下身子来和孩子们交谈,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会领着孩子去郊游,去野炊;也会和班上的“捣蛋鬼”去 “斗智斗勇”……
总之,他告诉我们,教师要用自己心中的“情”点燃学生心田的智慧之灯,将“真情”投入于教育,这不仅是一种教育良知,更是一种教育奉献、一种教育情怀!
二、对语文的“深情”
于老师在专业上的极高造诣,令人钦佩不已。他那工整美观的书写、声情并茂的朗读、充满情趣的课堂,正是他对语文的一片“深情”的体现。他将生命扎根在语文教育的土壤中,站在讲台上,他就是语文,而且是一本博大精深的语文教科书。
教师怎样教语文?这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于老师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多读、多写。他在《字的故事》一文中说:“字写好,书读好,文写好,语文不会考差。”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教好学生,先得让学生爱上语文,那么自己更要对语文付出“深情”,这种“深情”绝不是说说而已,教师首先要付诸行动的便是给学生树立榜样,去读、去写。
首先,朗读是必备技能。朗读要做到正确、连贯,还要做到语气自然。好书不厌百回读,精彩的文章一朗读出来,就活了,更能让学生走进文章。教儿童学语文,靠的是示范,教师的朗读好了,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进步,感受文章鲜活的语言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学语文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好的示范具有启发性,能为学生树立起一个标杆。
其次,板书很重要。想要学生写好字,教师自身得起带头和示范作用。字是人的“第二张脸”,是人的“一张名片”。都说“字如其人”,字写得不端庄、不漂亮,难道是要去证明我们长得不够端庄、不够漂亮吗?于老师说:“写好字,是‘儿童的语文’的应有之义。”板书是教师的基本功,手写出来的字,是鲜活的、有情感的,可以传达我们想要表达的信息。
三、对教育的“赤诚之情”
如果不是对教育的“赤诚之情”,他怎么会在学生身上倾注这么多关爱?如果不是对教育的“赤诚之情”,他怎么会不厌其烦地带学生走出教室,感受生活的美好?如果不是对教育的“赤诚之情”,他又怎么会在生命最后仅剩的时光里,仍然坚持着自己的教育事业?
《病中吟》一文真实地记录了于老师生病后几次住院的经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坦然面对,坚持与病魔抗争,不忘自己的使命,尽最大努力为语文、为教育作出最后的贡献。他用生命点亮了课堂,用智慧开启了心灵,用大爱诠释了师魂。
陶行知先生曾说:“在教师手里,操纵着幼年人的命运,如此便操纵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作为青年教师,更应以一颗热烈的教育心,以一份赤诚的教育情怀,坚定地在教育之路上前行,时刻谨言慎行,以身作则,与孩子们一起成长,让孩子们走进有温度的课堂。
夏丏尊先生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我将努力用“无处不在”的“情”,让我的教育不“空虚”。
教育故事显真情,一篇篇教育故事,字里行间皆是情意。“风流儒雅亦吾师”,我想,这句话用在于老师身上,再贴切不过……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城东中心小学)
3882500338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