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疫情影响下部分网络用户公筷使用情况及健康危害知晓度调查

2022-03-09 08:35储韵秋柯慧怡万瀚聪陈静仪穆腾悦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公筷聚餐用餐

储韵秋,姚 谦,柯慧怡,万瀚聪,陈静仪,栾 钰,穆腾悦,田 英,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国上海 200025);

2.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与健康系(中国上海 200025);

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环境与儿童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上海 200092)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全球大流行、我国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该传染性极强的疾病提醒人们重视一些良好的健康习惯,其中包括使用公筷。早在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暴发时,政府部门[1]就提出“餐饮单位要向消费者提供足够的已消毒合格的公筷、公勺等餐具,积极配合有关行业协会在餐饮业企业中实行分餐制,避免交叉污染”。2004年的中国香港地区的“公筷公羹、安全卫生”[2]主题宣传活动后,香港地区公筷使用率从 46%(2003 年)增长至 65%(2006 年)[3]。由此可见,SARS疫情影响了人们的餐桌卫生观念,而普及传染病传播相关知识更能有效提高公筷使用率。

使用公筷不仅能防范呼吸道传染疾病,也能预防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传染病,例如常见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手足口病等[4]。以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例,来自意大利的一项关于不同国家患病率的调查[5]表明,中国健康人群该菌携带普遍,约为63%。2015年一项针对武汉市居民幽门螺杆菌感染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6]表明,聚餐时使用公筷是该疾病感染的一项保护因素(OR=0.78)。然而,目前仍缺乏对近年公筷使用实际情况、公筷使用推广阻力、民众认知程度的了解。

本研究利用COVID-19疫情下对公筷进行大力宣传的契机,调查受访者在疫情发生前及当下,平时在家及外出聚餐时公筷使用情况、不使用公筷原因及其健康危害知晓度,分析公筷推行中可能的阻力,为开展更精准有效的公筷推广措施、实施健康宣传教育、促进公筷落实的长期化提供建议和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问卷调查

2020年7 月23 日—8月6日,利用“问卷星”平台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共收到533份有效答卷。在问卷设计中,以2020年1月20日为分界点,即提出COVID-19能够在人群中传播前为疫情暴发前(下文中简称为疫情前),将填写问卷的当下称为疫情暴发后(下文中简称为疫情后)。由于受访者使用公筷频率可能有所差异,且在家或外出两种情况可能对使用公筷的行为产生影响,故在频率上细分为“几乎一直使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偶尔使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与“从未使用过”5个等级,并在疫情前与疫情后的基础上,根据“在家共同用餐时”与“在外聚餐时”进行分层。

1.2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双侧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1.2.1 公筷使用率 将跳过“您聚餐时使用公筷的频率是”一题(即前一题选择“未共同用餐”者)及在该题中选择“不使用”者计为不使用,其余计为使用。计算不同人群的公筷使用率时,将疫情前或疫情后用过公筷者均计为使用。采取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比较疫情前后公筷使用频率;采取配对样本秩和检验比较在家和在外使用公筷频率;采用R×C列联表资料的χ2检验比较在家及外出不使用公筷的原因,“城市”与“县及乡”之间公筷宣传途径的差异。

1.2.2 公筷与传染病的了解程度 将全答对者,即所提交答案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非典)”“甲型肝炎”“手足口病”的受访者,视为充分了解。采用2×2列联表资料的χ2检验比较不同学历人群间在认知上的差异性,同时找出主要的认知不足的疾病。

1.2.3 多因素分析 将人口学因素、疫情后受访人群知识了解程度作为自变量,疫情后公筷使用情况作为因变量,采用二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主要影响因素,进入检验水准和剔除标准分别为α入=0.05与α出=0.1。

2 结果

2.1 受访人群一般情况

受访人群共533人,其中,237人(44.5%)为企(事)业单位职员及公务员,108人(20.3%)为在校学生,79人(14.8%)为自由职业者及其他。总体公筷使用率为79.5%。工人的公筷使用率最高(92.5%),其次为在校学生(81.9%)与企(事)业单位职员及公务员(81.8%)。533人中,81.8%的受访者最高学历为本科及以上,且该学历人群公筷使用率最高,为80.7%;女性占比59.3%,男女间公筷使用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岁以下者占比5.1%,20~39岁者占比45.6%,40~59岁者占比41.6%,60岁以上者占比7.7%,其中20~39岁组人群的公筷使用率最高(P<0.01),为83.0%;城市居民占比93.1%,城乡居民间公筷使用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受访人群一般资料及其公筷使用情况N=533

另外,对公筷宣传途径的调查结果显示,城乡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主要的宣传途径均为网络宣传(城市:70.4%;县及乡:70.3%),随后是广播电视(城市:57.3%;县及乡:64.9%)、报纸杂志(城市:36.3%;县及乡:32.4%)。

2.2 疫情前后受访人群使用公筷情况

本研究发现,在家共同用餐时,公筷使用率由疫情前的52.6%增至疫情后的66.0%,经常使用公筷者(包括选择“大多数情况下使用”及“几乎一直使用”的受访者)占比由疫情前的10.9%增长至疫情后的25.6%(P<0.01);在外就餐时,公筷使用率由疫情前的88.8%增至疫情后的92.7%,经常使用公筷者占比由疫情前的25.9%增长至疫情后的57.7%(P<0.01)。

疫情前,在家共同用餐时的公筷使用率仅为52.6%,远低于在外用餐时的88.8%(P<0.01);同样,疫情后,在家共同用餐时的公筷使用率为66.0%,远低于在外用餐时的92.7%(P<0.01)。详见表2。

表2 疫情前后在家及外受访人群使用公筷频率n( %)

2.3 受访人群不使用公筷的原因分析

疫情前后,在家共同用餐时,人们不使用公筷的主要原因有所变化(P<0.01)。主要由 “没想过要使用”(疫情前40.8%,疫情后27.1%)变为“认为太麻烦,不习惯使用”(疫情前32.1%,疫情后34.8%)和“认为使用公筷没有必要”(疫情前29.8%,疫情后33.8%)。

疫情前后,在外聚餐时,人们不使用公筷的主要原因也有所变化(P<0.01),变化较大的原因为“没想过要使用”(疫情前17.8%,疫情后9.2%)。在外聚餐时不使用公筷的主要原因仍是“认为太麻烦,不习惯使用”(疫情前43.9%,疫情后43.8%),其次为“碍于情面,怕显得疏远”(疫情前35.2%,疫情后29.5%)。详见表3。

表3 受访人群疫情前后在家及外选择不使用公筷原因n( %)

2.4 受访人群对公筷与传染病关系的了解程度

在“目前,您认为使用公筷可以减少下列哪些传染病的传播”一题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非典)”“甲型肝炎”“手足口病”为正确选项。受访人群中仅45人(8.4%)回答完全正确。以“全对”作为了解公筷与传染病关系判断依据的调查结果显示:初中及以下、高中及高职、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的全对率分别为0、14.0%、7.6%,不同学历人群间知识了解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37,P=0.124)。

关于对使用公筷可能防治的疾病的知晓度,绝大多数受访者了解使用公筷可能防止幽门螺杆菌感染(88.0%)、非典(76.0%)、甲型肝炎(72.8%),约50%的受访者知晓其对手足口病有预防作用(55.2%)。此外,由于传播途径不同,公筷并不能预防乙型肝炎和艾滋病,仍有部分受访者对此有错误认知(乙型肝炎:68.7%;艾滋病:15.4%)。

2.5 疫情后受访人群是否使用公筷的多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不使用公筷危害的自我认知程度高为不使用公筷的保护因素(OR=0.354,95%CI:0.214~0.587),详见表4。

表4 疫情后受访人群使用公筷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本次调查中,受访人群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用餐,疫情后使用公筷频率都比疫情前高,这与在2006年中国香港卫生署调查宣传公筷后市民公筷使用率较前有一定增长相一致[3]。这表明,COVID-19疫情期间各类媒体对于公筷的宣传可能是短时间内推动公筷使用的第一大因素。仅从疫情开始到现在,中国知网上就可查阅到上百篇新发表的建议推动餐馆与家庭公筷使用的报道[7-9],大力宣扬公筷与分餐制在日常居民防疫中起到的作用。在《检察日报》的《倡导公筷用餐,是时候了》一文中提出公筷制相较于分餐制更易实施,在中餐中有独到优点,值得在全面防范疫情的时期推广[10]。《公筷“夹”出餐桌新文明》一文则对使用目的、功能、历史等多方面进行了介绍[11]。《推广使用公筷公勺》着重科普了公筷在阻断飞沫传播上的重要性,提出传统合餐制可能成为COVID-19疫情传播的推手,应引起人们的重视,表明公筷使用的必要性[12]。

然而,中国传统饮食习惯对人们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共食时不使用公筷、用自己筷子为客人夹菜十分常见。许多人认为用餐时在公、私筷间来回交换非常麻烦,也有人持“使用公筷”显生分的想法,这些均阻碍着公筷使用的普及。2008年发表的一项针对广州、太原、杭州部分市民的调查结果[13]显示,在SARS期间,人们外出聚餐时,总是和较多使用公筷者的占比分别为12.1%和24.8%;而在SARS后(2006年统计数据),这2项数据则分别为11.2%和22.7%,略有下降,这可能是由于SARS疫情过去后人们受不用公筷的习惯影响所致。

本研究发现,无论COVID-19疫情前还是疫情后,在家共同用餐时,不使用公筷的主要原因是“没想过要使用”“认为太麻烦,不习惯使用”以及“认为使用公筷没有必要”,可以看出主要为个人心理因素,即对家人的信任以及在家较为随意的心理致使受访者在家中倾向于不使用公筷。同样,在外聚餐时,不使用公筷的主要原因是“认为太麻烦,不习惯使用”“碍于情面,怕显得与他人疏远”,可以看出兼有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这一情况可能是由于两种相反的心理所致:一是认为与较亲近的亲朋好友聚餐,提出使用公筷不显尴尬;而工作应酬时,碍于社会规则中对于人情的重视,提出使用公筷难度较高。二是认为在应酬聚餐时,由于场合更加正式,提出使用公筷更合时宜;而与亲近的亲友聚餐一般不使用公筷。同时,年龄、学历也可能是公筷使用的影响因素之一。在年龄分类中,20~39岁人群的公筷使用率最高,这可能是由于这一年龄段的人群信息来源较广,对新鲜事物接受较快;在学历分类上,有研究[14]发现,大学生对聚餐使用公筷的认知较好,接受度高,这可能也导致了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群公筷使用率最高的结果。

此外,还有一些客观的外界因素影响着人们使用公筷的行为,譬如餐厅是否提供公筷。在本研究问卷“疫情前后,哪些原因使您不使用公筷”一题中,许多选择“其他”项的受访者提出,餐厅不提供公筷是自己在外不使用公筷的一大原因。另外,在“目前,您认为在推动公筷使用上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一题中,92.7%的受访者选择了“餐饮业主动提供公勺公筷”这一选项。因此,我们推断,餐厅提供公筷可能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在外聚餐时公筷的使用。

最后,受访人群对于公筷所能防治疾病的认识并不全面。在“您认为使用公筷可以减少下列哪些传染病的传播”一题中,68.7%的受访者错误地选择了乙型肝炎,但与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相似的艾滋病病毒则较少被选择(选择率为15.4%),这可能是由于受访人群对于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并不熟悉所致。而45.8%的受访者漏选了手足口病,原因可能是同为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非典和COVID-19在当下受关注度程度更高。同时,本研究发现对于不使用公筷可能导致疾病这一关系的自我认知程度越高,人们越倾向于使用公筷。因此,普及传染病知识仍是未来公共卫生事业的一大重点。

综上,在调查了COVID-19疫情前后在家及外聚餐公筷使用情况和健康危害知晓度的基础上,本研究对公筷推行提出如下建议。首先,保持推广力度,拓展宣传方式。目前公筷宣传力度显著上升,成为促进人们重视公筷使用的因素之一。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应继续借助媒体、网络、学校教育等多渠道,开展覆盖全人群的公筷推广,由此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力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人们惰性心理以及传统社会因素的制约,使公筷使用得以长期落实。其次,提高目前餐饮业的公筷提供水平。疫情之后,相关部门开始加强监督指导,确保餐厅持续提供公筷,并针对公筷的形式提出了标准,譬如应具有提示意义,可采取区分长度或颜色的方法,使消费者不易混淆[15]。长期保证餐饮业提供公筷,在为食客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能够起到宣传与降低社会因素影响的作用。最后,加强传染病知识教育。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于不使用公筷的健康危害认识并不完全或存在误解。各类宣传教育在鼓励使用公筷的同时,也可辅以对公筷预防传染病传播相关知识的普及,加强公众对使用公筷必要性的主观认同,增进全民健康意识。

本研究仍存在局限性,如研究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虽有先例[16],但收集到对象的学历分布与人群的客观现状仍有差异,代表性较为有限。此外,本研究需要对疫情前的情况进行回忆,可能存在回忆偏倚。但本研究仍通过考察疫情影响下在家及出门用餐时公筷使用现状、不使用公筷原因和健康危害知晓度的变化,对公筷推行中的阻力进行分析,为开展更精准有效的公筷推广措施、促进公筷落实长期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公筷聚餐用餐
使用公筷
使用公筷
长公筷 传递爱
文明用餐
文明用餐
用公筷
聚餐喝『高』了,如何解酒才对?
不一样的聚餐
用餐时间
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