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转年,马青青,田希双
(1. 西安科技大学 地质与环境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2. 兖煤蓝天清洁能源有限公司,陕西 邹城 272067)
近年来,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2]。重金属废水具有毒性大、难降解等特性[3-4]。其中,铬是危害性最大的重金属之一,铬主要以Cr3+和Cr(Ⅵ)两种形式稳定存在于环境中[5],Cr(Ⅵ)的毒性是Cr3+的100倍[6]。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7]、膜分离法[8]和吸附法等[9]。化学沉淀法成本低,但在去除Cr(Ⅵ)的过程中会引入新的污染物,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膜分离法选择性好,条件温和,但膜面容易发生污染;吸附法操作简单,效率高,还可根据被吸附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吸附剂进行设计合成[10-11]。
本研究以氧化石墨烯(GO)为载体,采用原位聚合法[12]将聚苯胺(PANI)负载到GO上,以增大其比表面积和孔径;再通过浸渍法采用聚乙烯亚胺(PEI)改性PANI/GO得到PEI-PANI/GO,以期增加材料表面的官能团和胺基含量。考察了PEI-PANI/GO材料对Cr(Ⅵ)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模型,并研究了其重复使用性能。
GO:粉末状,市售;PEI:市售;苯胺、过硫酸铵、四氯化碳、浓硫酸、浓盐酸、抗坏血酸、氢氧化钠、无水乙醇、重铬酸钾均为分析纯;去离子水。
称取0.1 g GO置于150 mL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1 h后,加入9 g过硫酸铵,经超声使其完全溶解,用移液管移取5 mL浓盐酸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在通风橱中用移液管移取5 mL苯胺溶液溶于10 mL四氯化碳溶液中,将前述混合液加入到苯胺溶液与四氯化碳溶液的混合液中,将混合液移入500 mL的烧杯中,加入磁子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反应数小时,得到产物PANI/GO。将PANI/GO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数次,置于真空烘箱中烘干备用。
称取0.2 g PANI/GO置于烧杯中,加去离子水搅拌溶解。将PEI溶于去离子水中,持续搅拌0.5 h。将PEI溶液加入到PANI/GO分散液中,回流下搅拌数小时,然后将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并命名为PEI-PANI/GO。
在温度为20 ℃、重铬酸钾溶液中Cr(Ⅵ)初始质量浓度为400 mg/L的条件下,分别称取0.1 g PEI-PANI/GO置于50 mL不同pH(采用0.1 mol/L的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的含Cr(Ⅵ)溶液中,吸附反应240 min后取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U-1810SPC型,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测定溶液吸光度,计算吸附平衡时溶液中Cr(Ⅵ)质量浓度。PEI-PANI/GO对Cr(Ⅵ)的平衡吸附量(qe,mg/g)的计算公式见式(1)。
其中:ρ0为溶液中Cr(Ⅵ)初始质量浓度,mg/L;ρe为吸附平衡时溶液中Cr(Ⅵ)质量浓度,mg/L;V为溶液体积,L;m为吸附剂的质量,g。
将吸附Cr(Ⅵ)平衡的PEI-PANI/GO分离出来,用去离子水和1 mol/L的盐酸洗涤数次。用0.1 mol/L的抗坏血酸浸泡洗涤数次,直至PEI-PANI/GO上吸附的Cr(Ⅵ)完全脱附,再用去离子水洗涤,置于真空干燥箱中烘干,用于第2次吸附实验。采用相同方法进行4次重复使用实验,测定每次对Cr(Ⅵ)的平衡吸附量。
采用X射线衍射仪(XD-3型,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表征材料的晶体结构;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Perkin-Elmer 550s型,美国珀金埃尔默股份有限公司)分析PEI-PANI/GO表面的官能团;采用物理吸附仪(ASAP2020型,美国Micromeritics仪器有限公司)测定PEI-PANI/GO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JSM-6710F型,日本JEOL有限公司)观察PEI-PANI/GO的形貌。
2.1.1 FTIR
所制备材料的FTIR谱图见图1。由图1可见:3 439 cm-1处的峰为—OH的振动吸收峰;3 250 cm-1处为—NH的振动吸收峰;2 927 cm-1处为PEI中亚甲基的C—H键的不对称振动所形成的吸收峰[13];1 641 cm-1处与1 727cm-1处为C=C的振动吸收峰;1 626 cm-1处为醌环的C=C振动吸收峰;1 571 cm-1处为PANI中醌环的特征吸收峰;1 281 cm-1处为C—O的伸缩振动峰;1 235 cm-1处为苯环的C—N振动吸收峰[14];1 060 cm-1处为C—O—C的吸收振动峰;657 cm-1处为—NH的振动所形成的吸收峰。上述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材料为PEI-PANI/GO。
图1 所制备材料的FTIR谱图
2.1.2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
PEI-PANI/GO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和孔径分布分别见图2和图3。由图2和图3可知,孔径(D)分布在2~35 nm,表明PEI-PANI/GO材料以介孔为主,比表面积为35.12 m2/g,孔体积(VP)为0.098 24 cm3/g。
图2 PEI-PANI/GO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
图3 PEI-PANI/GO的孔径分布
2.1.3 XRD
PEI-PANI/GO的XRD谱图见图4。由图4可见:在2θ为20.6°和25.3°处出现了PANI的特征衍射峰,分别对应PANI的(020)和(200)晶面;而GO在11.2°处的特征衍射峰消失。这可能是因为负载PANI后破坏了GO原有的晶体结构,使GO的特征衍射峰消失。
图4 PEI-PANI/GO的XRD谱图
2.1.4 SEM
PEI-PANI/GO的SEM照片见图5。由图5可见,GO的片层结构明显,而PANI成功负载到GO片层上,PEI的加入使得GO与PANI两个材料之间黏合紧密。
图5 PEI-PANI/GO的SEM照片
2.2.1 体系pH对PEI-PANI/GO吸附Cr(Ⅵ)性能的影响
在吸附温度为20 ℃、溶液中Cr(Ⅵ)初始质量浓度为400 mg/L的条件下,体系pH对PEI-PANI/GO吸附Cr(Ⅵ)性能的影响见图6。由图6可见:随着体系pH的升高,PEI-PANI/GO对Cr(Ⅵ)的平衡吸附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体系pH为3时,PEIPANI/GO对Cr(Ⅵ)的平衡吸附量最大,达117.63 mg/g。这是因为Cr(Ⅵ)在酸性溶液中主要以Cr2O72-的形式存在,Cr2O72-的氧化电势较高(1.33 V),胺基质子化会释放电子与Cr2O72-发生还原反应:Cr2O72-+14H++6e-→2Cr3++7H2O,将Cr(Ⅵ)还原为低毒性的Cr3+。PEI-PANI/GO表面带有大量的正电荷,还可通过静电作用去除带阴离子的污染物[15]。随着体系pH升高,OH-的量增多,容易与CrO42-产生吸附竞争关系,导致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量减小[16],从而降低了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效果。
图6 体系pH对PEI-PANI/GO吸附Cr(Ⅵ)性能的影响
2.2.2 PEI-GO/PANI对Cr(Ⅵ)的吸附曲线
在吸附温度为20 ℃、体系pH为3、溶液中Cr(Ⅵ)初始质量浓度为400 mg/L的条件下,PEI-PANI/GO对Cr(Ⅵ)的吸附曲线见图7。由图7可见: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PEI-PANI/GO对Cr(Ⅵ)的吸附量逐渐增大;在0~10 min,Cr(Ⅵ)被快速吸附;在120 min后吸附量开始缓慢增长并在180 min后趋于平缓基本达到吸附平衡。PEI-PANI/GO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且其表面拥有大量对Cr(Ⅵ)有去除作用的官能团,随着吸附的进行,吸附剂的表面积和孔结构以及官能团逐渐被Cr(Ⅵ)占用,使PEI-PANI/GO对Cr(Ⅵ)的吸附速率减慢,进而达到吸附平衡。
图7 PEI-PANI/GO对Cr(Ⅵ)的吸附曲线
Lagergren准一级反应速率方程式为:
式中:qt为t时刻的吸附量,mg/g;k1为准一级吸附速率常数,min-1;t为吸附时间,min。
二级反应速率方程为:
式中:k2为准二级吸附速率常数,g/(mg·min)。
分别采用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吸附Cr(Ⅵ)的实验结果进行拟合,结果分别见图8和图9,吸附动力学模型参数见表1。由表1可知,PEI-PANI/GO的吸附行为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表1 PEI-PANI/GO吸附Cr(Ⅵ)的动力学模型参数
图8 准一级动力学模型拟合线
图9 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线
在2 0℃的条件下向50 mL Cr(Ⅵ)质量浓度分别为50,100,200,300,400,500 mg/L的重铬酸钾溶液中加入0.1 g的PEI-PANI/GO,在恒温水浴震荡器中反应180 min后取样,测定溶液吸光度,计算吸附剂对Cr(Ⅵ)的平衡吸附量。分别采用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17]对吸附实验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见图10和图11。
图10 Langmuir模型等温线
图11 Freundlich模型等温线
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式:
式中:q0为构成单分子层吸附时的单位饱和吸附量,mg/g;b为Langmuir平衡常数,L/mg。
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式:
式中:KF为Freundlichn吸附平衡常数,mg/g;n为非均质系数。
PEI-PANI/GO吸附Cr(Ⅵ)等温线参数见表2。由表2可知,PEI-PANI/GO对Cr(Ⅵ)的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表明吸附过程是单分子层吸附。
表2 PEI-PANI/GO吸附Cr(Ⅵ)等温线参数
PEI-PANI/GO的重复使用性能见图12。由图12可见,经过循环吸附再生后第4次使用,PEIPANI/GO对Cr(Ⅵ)的吸附量从117.63 mg/g降至84.27 mg/g,仍能保持71.64%的吸附量,说明其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图12 PEI-PANI/GO的重复使用性能
a)以GO为载体,采用原位聚合法将PANI负载到GO上,再通过浸渍法采用PEI改性PANI/GO得到PEI-PANI/GO。经表征,PANI成功负载到GO片层上,PEI的加入使得GO与PANI之间黏合紧密。PEI-PANI/GO材料以介孔为主,比表面积为35.12 m2/g,孔体积为0.098 24 cm3/g。
b)在温度为20 ℃、体系pH为3、溶液中的Cr(Ⅵ)初始质量浓度为400 mg/L的条件下,PEIPANI/GO对Cr(Ⅵ)的平衡吸附量达117.63 mg/g。
c)PEI-PANI/GO对溶液中Cr(Ⅵ)的吸附行为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表明吸附过程是单分子层吸附。
d)经过循环吸附再生后第4次使用,PEIPANI/GO对Cr(Ⅵ)的吸附量从117.63 mg/g降至84.27 mg/g,仍能保持71.64%的吸附量,说明其重复使用性能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