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2022-03-09 22:17:31张宁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教学探索课程思政

摘要: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经途径,将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的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统一。根据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分析其课程恩政的必要性,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和相关案例,将爱国情怀、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工作习惯、环保意识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并探索有效的实施途径,为相关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做出重要讲话,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20年4月,教育部等聯合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要求“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由此,掀起了课程思政的全国浪潮,课程思政的理念已形成广泛共识。

课程思政是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经途径。将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的各环节,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统一。由于自然科学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因而自然科学“课程思政”成为各高校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实践类课程因其“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特点也具有丰富的思政元素。依据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分析其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和相关案例,探索有效的实施途径,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是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核心课程,它以微生物学为基础,包含食品微生物相关理论知识以及食品微生物的检测等实践内容,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食品营养、食品安全息息相关。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食品专业的学生,除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外,应当肩负起构建食品安全的重担。因此,该专业学生需要有较高的科学素养、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崇高的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这些品德素养,可通过教学过程中融入恰当的思政元素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内容紧密对接食品安全国家政策和检验规程,课程本身就蕴含着丰富且鲜明的思政元素。如,微生物的发展史,可以让学生体会科学家不断钻研、勇于创新的奉献精神,实践环节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共同协作的工作态度。将课程本身的思政元素深入挖掘并加以利用,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传递给学生,完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思政元素挖掘

(一)激发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爱国热情

利用微生物制造食品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讲授“微生物在食品制造中的应用”时,可通过多个案例,使学生在了解微生物重要性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例如,制酱是我国首创的,据《周礼》卷四记载的“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酱用百有二十瓮”一文,可知“酱”大致是在两千五百年前出现的。日本木下浅吉所著《实用酱油酿造法》中说:“天乎胜宝六年,唐僧鉴真来朝,传来味噌制法。”“味噌”就是酱,说明日本的制酱方法是由我国传去的。此外,根据历史记载,我国酿酒历史至少有四五千年,在殷墟中发现酿酒作坊遗址,证明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的酿酒事业已经相当发达。通过这些史实案例,可促进学生理解和巩固专业知识,同时了解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近现代科学家在微生物研究方面的案例更多,如,汤飞凡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是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一个中国人;赵国屏研究微生物代谢调控以及酶的结构功能关系,主持SARS冠状病毒进化研究,为发现病毒关键基因的变异规律奠定基础。以上这些案例,能激发学生爱国报国的热情。

(二)培养理性判断、探索创新的科学素养

食品微生物检验学的发展与整个微生物学的发展分不开,微生物学的发展是无数科学家不断探索创新的结果。在讲授“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发展”时,可引入多个科学家的探索创新案例。例如,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进行反复实验和理性思考后,彻底否定“自然发生说”,开创了微生物的生理学时代。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一生磨制了400多个透镜,有力地证明了微生物的存在。通过这些案例的引入,培养学生勇于思考、敢于批判的科学态度,追求真理、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在讲授“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主要变质微生物”时,可引导学生讨论社会中出现的食品微生物安全事件,如,网红饮品菌落超标事件、速冻饺子细菌超标事件等,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思辨的能力,使学生在面对社会事件时,不轻信、不盲从,能够根据专业知识做出科学理性判断。

(三)树立遵纪守法、求实严谨的职业道德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重要环节,每个即将走向微生物检验岗位的学生都应当具有职业认同感,遵守职业道德。在讲授“实验室技术操作要求”时,应当使学生充分了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程序,强调依规操作,照章办事的重要性。在讲授“消毒与灭菌技术”时,引入防控新冠病毒的日常消毒步骤,使学生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

在课程实训过程中,要求学生如实记录实验过程、现象、数据和结果,严格遵守实验步骤,保证出具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准确可信、客观公正,以求实严谨的工作作风为自己和他人负责。

(四)养成条理清楚、团结协作的工作素养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十分重要。在实训环节,通常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技能训练,由小组成员自己讨论列出实训所需耗材的种类、数量,并规划实训过程中的任务分配,通过小组成员间的有效配合达到熟练掌握技能的目的。在课堂中,通过设置比赛、小组互评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分工协作,引导每一个学生在实验前理清思路,做足准备,在实验中积极沟通交流和分享,相互协调配合,从而养成良好的团队协作工作素养。

(五)增强珍惜物品、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在讲授“培养基的基础知识与配制技术”时,以培养基原料利用为例,分析“以粗代精、以废代好、以野代家”的原则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养成节约药品、爱惜实验材料的习惯。

此外,食品微生物实验室的实验对象有些是致病微生物,为了保证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必须按要求规范处理废弃物,教育学生充分了解随意丢弃实验废弃物对环境和人体造成的严重危害,从而严格遵守各项操作章程,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三、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

(一)优化课程标准

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就要遵循教学规律,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为此,要有针对性地修改完善课程标准、教学计划等,将思政教育目标融入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挖掘,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同时,需对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建立一套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传统的考试考核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需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增加平时成绩占比,或通过小组任务完成程度检测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此建立一套全新的“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的课程思政课程标准。

(二)提升教师能力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因此,一要加强教师政治学习,充分了解国家时政方针,提高教师自身的政治素养,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给与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二要强化教师育人意识,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树立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观念,找准育人角度,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增强信念、提升品德修養。三要提高学科知识素养,钻研专业知识,掌握专业发展新动态,充分挖掘专业领域中的思政资源。

(三)丰富教学方法

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教师将思政教育贯穿于课堂讲授中、课后作业中、教学活动中、卷面考试中,课程与思政的融合应是潜移默化、自然发生的。因此,在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趣味活动将抽象的思政教学内容具体化;采用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给学生思辨的空间;采用案例分析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案例折射思政点;采用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也可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增加课堂吸引力和感染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效果。

(四)搭建交流平台

为更好地开展专业课思政,可搭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使教师分学科专业领域经常性地开展经验交流、现场观摩、教学培训等活动,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多沟通,不断拓宽课程思政角度,丰富课程思政内容。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库,使教师观摩优秀课程思政案例,实现思政案例资源共享。

结语

教育科学之父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就成为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课程思政是近年来推广的新的教育理念,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探索“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途径,将爱国情怀、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工作习惯、环保意识等德育元素融入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简介:张宁(1990-),女,河南洛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食品生物技术。

(责任编辑 曹雯梅)

1957500520270

猜你喜欢
教学探索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科技视界(2017年23期)2017-12-09 10:55:55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科技视界(2017年21期)2017-11-21 09:06:22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国际商务会计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
中国市场(2016年38期)2016-11-15 23:50:40
高职国际交流与合作背景下的剑桥商务英语教学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20:32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11:05:12
高中数学课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
试析网络教学平台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探索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