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青年大学生是有效地进行志愿服务的主力军,更是促进志愿服务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利于培养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高校志愿服务融合思想政治育人功能,将最大化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一)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动机不成熟。
表1 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核心目的
(二)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性。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基本沿袭上届传下来的。比如敬老院包饺子、做卫生、文艺演出;或者去学校周边小学做义务支教,支教科目跟所学科目出入大,仅是参与课堂或者带着学生玩;类似雷锋活动月在公园或者学校内外的公共集散地开展“大清扫”活动;博物馆、图书馆做义务讲解员类似志愿服务活动等。对于青年大学生个性化的志愿服务探索不多,部分志愿服务活动认认真真走流程的情况不少。
(三)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经济保障难。志愿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拨款,甚至有将近十分之一的经费由志愿人员承担或者青年志愿者协会自发筹款。
(四)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力及服务深度有限。在调查过程中,自认为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等是最重要的,但是也认为自己比较缺乏的。从而影响到志愿服务质量。
(五)指导教师配备缺失或教师指导较少。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定义为社团性质,对于社团的指导教师不明确。部分高校随着团工作的深入推进,由团委派团干教师指导青年志愿者协会,但是具体的指导比较少。青年志愿者多是自愿自发参与青年志愿者活动。
(六)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解读片面。青年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认识欠缺。与雷锋精神混同,与西方宗教组织志愿服务混同,对于志愿服务的丰富内涵认知相对浅显。
(七)志愿服务价值内核相关宣传力度不够。对于志愿精神的宣传甚少,也是大学生对于志愿精神把握偏差的直接原因。志愿服务主要是利他主义,对自己没有特别的意义,或为满足一己之私。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活力生机。比如强制性的志愿招募,忽略了个体发展,容易引发大学生内心价值失衡,让志愿服务活动失去吸引力。
(八)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持久性缺乏。志愿服务基本就是一次性完成,对于很多服务基地相对来说最多也是一学期。周期短,连续性欠佳。活动形式以校园大清扫、博物馆类似机构义务讲解员、敬老院、义务支教、无偿献血、重大赛事志愿者等。
(一)对志愿服务活动认识片面。对志愿服务宣传引导欠缺,同时社会以及高校对志愿活动重视程度不够,比如把志愿者和宗教信仰活动中的志愿者相等同等,甚至部分民众对志愿服务有错误的认知,从而不认同等。
(二)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体制不完善。
1.青年大学生志愿者招募结构化。结构化招募青年志愿者。一是无法结合志愿者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开展服务,二是部分志愿者招募因团工作要求,为完成指标而大量吸纳进入志愿者组织,不利于志愿服务开展。
2.缺乏系统的培训。仅三分之一的大学生接受过志愿服务培训。志愿服务仅停留在服务层面,没有上升到志愿精神与志愿服务同行同向。
3.评估反馈形式化。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后重视活动本身,就实践活动总结及反馈环节很少或者缺失,有也仅停留在写出活动的总结、反思或者感想。志愿者组织对志愿活动进行的评价甚少。有且停留在对于优秀志愿的评选重在强调参与的次数或时长。
(三)长效激励机制缺失。集体志愿活动居多,新闻多是对志愿活动招募志愿者的宣传,就优秀事迹的宣传甚少。表彰集中在每年的“学雷锋”月,降低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热情,连续有效的激励机制尚不健全。
(四)相关法律法规仍需健全。我国对志愿者活动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不利于维护志愿组织、志愿者个人的合法权益。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一方面可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促进个人成长。志愿服务是高校有效育人的重要方式,其丰富的思想政治育人价值显著。
(一)核心价值的有效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等是志愿服务的基础亦是志愿精神的内核,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同时发展人与社会之间和睦相处的关系。它有效地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理念与精神。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有效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主体意识。青年学生通过形式丰富的志愿活动可更多接触社会,体验生活,通过实践活动养成健全的道德理念,有效增进大学生责任担当。
(三)助力大学生思想塑造、行为导向和素质养成。利用空余时间做有现实意义的活动,能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联系到具体的志愿实践活动中,将专业理论联系到社会实际,有助于道德理念的养成,形成优良的社会行为,并内化成大学生的基本素养,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综合素质。
(四)提升和谐人际关系。青年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活动,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最大限度激发大学生的自主意识。活动中学会互帮互助,真诚尊重。丰富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网及增强交流沟通能力。“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之一。”
(五)有助于社会调节功能的发生。一方面,志愿服务对大学生来说能进行自我调节。积极向上向善的志愿服务精神能正确地引导大学生,有利于形成团结、奋进、归属感强的气候;另一方面,志愿服务能有效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及需求的多样性会对边缘性群体影响巨大。大学生志愿服务可以直接在事件中帮助边缘性群体,促进有效地沟通及传递人间温暖,使他们积极正面地面对生活,与人为善,和谐生活。
(六)充分激发大学生的精神潜能和精神原动力。精神潜能在个人发展及社会进步方面都具有潜在的动量。志愿服务活动充分激发大学生的精神潜能,提高其参与生活以及工作的精神原动力,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社会价值。其中,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树立一批批典型,用自己的行为示范、志愿故事,汲取更多的新鲜血液补充到志愿服务组织中来。
基于当下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查出发,归纳出志愿服务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价值,追溯出现志愿服务精神偏离的原因,进而就现状、原因共同探讨志愿服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助力青年学生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更好地融合与发展,探索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
(一)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宣传工作,善用各关键节日宣传志愿服务精神。高校作为志愿精神传播的主力军,发挥校园文化媒介作用,通过校园文化活动不断地宣传志愿服务精神,此外充分发挥课堂阵地,开展志愿精神专题教育,讲授志愿精神,使志愿者深化认识,传承志愿服务精神。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学生工作网页、微博、微信、QQ群等媒体,加强对志愿服务的宣传,还可以以相应节日为契机,组织相关宣传活动。借助大学生“三风”建设的春风,将志愿服务精神融合到大学生文明素养提升。
(二)加强物质保障。共青团组织应为志愿服务组织提供主要经费保障,并保证能完成大多数有组织有计划的志愿服务活动。积极与红十会等事业单位合作,有经费保障,模式成熟,积极开展志愿活动。
(三)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招募、选拔、管理、培训、评价、退出机制。通过完善志愿服务的各项机制,保证志愿服务健康有序地推进。在校园制度层面,不断地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将志愿精神深化落地,推动高校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发展。
(四)积极搭建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基地化”塑造。一方面,要利用学校校园文化各类育人资源,加强校内志愿服务组织的交流和联合志愿服务活动,积蓄力量;另一方面,积极联系基地,让志愿服务持续性、有序性得到保障。进而建立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品牌,由青年大学生志愿者自主讲好志愿故事、志愿精神;有效推进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化特色化发展。
(五)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引领。通过青年大学生加入志愿服务来实现思政育人价值,思想引领是关键一环。在高等院校当中,一方面,党政领导参与指导或者直接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建立领导联系志愿服务组织制度;另一方面,更加密切地结合二者之间的价值联系,加强二者之间的研究与探头。突破志愿活动本身的价值。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树立最鲜艳的旗帜。同时,严格指导教师培养关,主动成为大学生志愿者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指导教师的专业与严谨是对大学生志愿者最贴心的言传身教,激发参与热情,削减功利心,在汗水与真诚中收获奉献的真谛。
(六)协同高校育人项目,打造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把志愿服务作为课程思政的一大分支,成立专项育人品牌,与文化课建立联系,在贴近理论的前提下开展实践。善用新媒体,用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加强价值观建设。高校应该主动占领网络宣传阵地,用深受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宣传志愿服务,甚至鼓励大学生参与到此项宣传工作中,让学生变宣传客体为主体,创新价值观建设机制。借助多样校园活动载体,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自觉。
(七)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服务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充分利用实践平台,锻炼个人能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志愿者个人和社会都有良好的有两个维度意义重大,一是在引导政治方向、激发精神原动力和深化塑造个体人格的实际途径等方面;二是激发整个社会的功能效应。青年志愿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性,将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将校园文化这本鲜活的“教材”作为大学生志愿活动的行动蓝本,打通实践育人“最后一公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政治、懂政治、讲政治。在课堂上树立远大理想,在志愿服务中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继而坚定政治方向,把爱校之情融入报国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