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鹏
(辽宁省大连市急救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
近年来,受人们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工作原因等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及病死率呈直线上升趋势[1]。急性心肌梗死就目前临床医学而言,是多发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之一,其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其最明显的症状表现为压榨性胸痛,伴出汗、恐惧或濒死感等[2];其发病机制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基础上,心肌所需的血容量突然增加,冠状动脉的血供急剧下降,使心肌缺血1 h以上,最终导致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患者最早出现疼痛,是最突出的症状,也可能伴有心律失常、发热等症状,患者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疾病的痛苦和长期用药,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疾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差,从而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所以认为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中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本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及有效性究较少,因此,本文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研究,探讨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开展价值,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为对象,系统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40~75岁,平均(54.83±4.72)岁;体质量指数21~24 kg/m2,平均(22.52±0.37)kg/m2;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25例,Ⅱ级9例,Ⅲ级5例,Ⅳ级3例;观察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42~81岁,平均(53.11±6.03)岁;体质量指数20~25 kg/m2,平均(22.14±0.48)kg/m2;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24例,Ⅱ级8例,Ⅲ级6例,Ⅳ级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以及NYHA心功能分级等方面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标准,患者均经心电图、血常规等检查确诊[3]。②符合流程管理法护理适应证,且患者均能遵从且配合护理。③所有患者均以压榨性胸痛,伴随出汗、恐惧或濒死感等症状为主[4]。④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同意参加此次试验。
1.2.2 排除标准 ①其他因素的心肌梗死或入院基本信息资料不全者。②近1个月给予其他方法治疗护理或对本研究结果产生影响者。③精神状态不佳、患有传染性疾病、其他慢性疾病、脑出血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给予紧急救助处理情况,尽快稳定患者病情,送往医院。在患者去医院过程中对患者状况做一定记录,以到医院及时反馈。
观察组:给予患者实行流程管理法进行急救护理。①成立专项小组。根据可能出现的患者人数以及患者病情状况,选择合适的医护人员组建专项小组,进行专业化培训,要求小组成员熟记流程管理法,主要负责对患者的应急处理、评估病情、现场施救、安全转运及入院交接等,将护理流程细分至个人,分工明确,力求越快越好,为患者争取最多的时间。②应急处理:要求小组成员在接到120求救电话后,以最快的速度调派救护车,并通过120接警调度员以及出诊医护人员利用电话来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初步自救。此过程很重要,及时的急救能够为医师到来以及后续治疗很大帮助,并且最大限度的控制患者病情恶化的情况,对于患者病情把控以及生命的延续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所以,要求应急处理中急救的指导人员具备丰厚的急救知识储备,才思敏捷,在突发状况中可以有效对患者病情判断并予以一定急救指导。③评估病情: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指在应急处理过程中,120接警调度人员以及出诊医护人员要给予患者家属一定急救指导,还要对其心理给予一定的安抚,同时向其询问所在位置、患者目前状况以及既往病史等资料,并根据获取出的资料对患者疾病初步判断,以决定携带的抢救药械。到达急救现场后立刻对患者进行抢救。另一方面则是指到达现场后,急救医师采集患者心电图、血压等基础信息对患者具体病情进行现场基础评估。④现场施救:是指急救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此过程以维持且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力求患者病情不继续恶化发展为主。⑤安全转运:在现场急救开始后便进行相关准备,急救过程中向患者家属进行风险告知,以及要做好的心理准备,待患者生命体征稍加稳定后进行向医院的转运。⑥入院交接:在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向准备交接方传达患者心电图、临床情况、病情初判等基础信息,并通知待交接方做好相关治疗准备。当急救人员将患者安全护送到医院后顺利交接,便完成整个流程。交接后对两组患者此次基础状况予以一定比较。
1.4 观察指标 ①患者各项时间比较:对两组患者出诊反应时间、首次心电图时间、院前急救时间、入院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用时予以详细记录,以将两组患者信息后期对比。②患者各项疗效指标对比:对患者入院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心肺复苏率、病死率等指标做详细记录,以便后期对比两组患者疗效。③GCS评分:根据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标准,对患者的睁眼反应、肢体反应、语言表达进行评分,总分15分,分值越高,患者意识越好。④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对干预后两组患者出现的心力衰竭、呼吸困难、上肢血肿、血压波动等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⑤生存质量:采用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对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定,分别从生理功能领域、社会功能领域、心理功能领域以及物质生活状态领域进行评价,每个领域均为1~5级,分值越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越高。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各项时间比较 起初两组患者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护理后观察组的患者各项指标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时间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者各项疗效指标对比 组间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率、病死率等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项疗效指标对比[n(%)]
2.3 两组GC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无显著性差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GCS评分和住院时间比较()
表3 两组GCS评分和住院时间比较()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呼吸困难、上肢血肿、血压波动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26.19%(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5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 两组护理前生存质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理功能领域、社会功能领域、心理功能领域以及物质生活状态领域各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分,)
表5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分,)
急性心肌梗死就目前临床医学而言,是多发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近几年来,受人们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工作原因等影响,其发生率及病死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其最明显的症状表现为压榨性胸痛,伴出汗、恐惧或濒死感等;临床研究表明,其会累及心血管、呼吸、消化等系统,常可危及生命,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生命,还会导致心脏破裂、附壁血栓、室壁瘤形成、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5-6]。医学研究表明[7],此病具体病因有如下几方面:①过劳、过重的体力劳动,像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②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强烈的情绪变化诱发出急性心肌梗死。③暴饮暴食。④寒冷刺激。⑤吸烟、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此病具有病死率高的特点,一旦出现必须及时救治,否则生存概率便会降低[8-9]。对于此病而言,急救很重要,常规急救效率低,不够专业化,救治患者的存活率较低。而流程管理法却大大弥补了常规急救的缺点,其具有一套科学的急救流程,具有专业化、细分化、高效率等特点,具体内容如下。①成立专项小组:选择合适的医护人员组建专项小组,进行专业化培训,要求小组成员熟记流程管理法,主要负责对患者的应急处理、评估病情、现场施救、安全转运及入院交接等。②应急处理:要求小组成员在接到120求救电话后,以最快的速度调派救护车,并通过120接警调度员以及出诊医护人员利用电话来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初步自救。③评估病情:120接警调度人员以及出诊医护人员要给予患者家属一定急救指导,到达现场后,急救医师采集患者心电图、血压等基础信息对患者具体病情进行现场基础评估。④现场施救:是指急救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此过程以维持且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力求患者病情不继续恶化发展为主。⑤安全转运:在现场急救开始后便进行相关准备,以及要做好的心理准备,待患者生命体征稍加稳定后进行向医院的转运。⑥入院交接:当急救人员将患者安全护送到医院后顺利交接,便完成整个流程。近年来,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起初两组患者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护理后观察组的患者各项指标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将流程管理法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中,可以有效缩短出诊反应时间、首次心电图时间、院前急救时间、入院时间、以及患者院时间等各项指标时间,为患者的后续治疗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及治疗恢复。本研究中,组间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率、病死率等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将流程管理法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中,可以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并大大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肺复苏率、病死率,未增加明显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治疗配合度[10],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为患者生命的延续做出了重大贡献。
院前急救是在患者入院前制订全面、有针对性的急救救援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院前急救可以使护士按照护理内容以可预见、规范、主动的方式,改变以往的护理方式,让护士变被动为主动,确保急救质量,为实现临床护理目标打下良好基础[11-12]。本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中有效改善患者的GCS评分,减少住院时间。实施院前急救可以指导家属在救护车到达之前使用正确的方法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并防止家属由于缺乏急性心肌梗死知识而延误最佳治疗期,提高治疗效果。急性心肌梗死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发生心绞痛,或原有的心绞痛症状加重。症状变现为疼痛、发热、心律失常等[13-14]。如果患者在疾病发作后的24 h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影响其预后[15-16]。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呼吸困难、上肢血肿、血压波动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26.19%(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理功能领域、社会功能领域、心理功能领域以及物质生活状态领域各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健康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恢复,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将流程管理法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中,能提高急救效率,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心肺复苏率,降低昏迷程度,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