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22-03-07 18:06黄三霞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30期
关键词:应用题数学知识数学

◎黄三霞

(甘肃省甘谷县六峰镇苍耳王小学,甘肃 天水 741200)

学生的学习来自内心深处的兴趣.同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具有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够主动地、全身心地进行探究,进而获得事半功倍之效.可见,在开展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具体教学时,应如何落实这项工作呢?具体如下: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的原因

(一)应用题教学氛围沉闷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一些教师并没有以生为本,灵活地采用各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而是采用传统的、单调的、陈旧的教学方式,这种氛围沉闷的教学方式只会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还有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本就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无趣.久而久之,学生成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甚至对数学应用题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再参与其中,导致整体教学质量低下.

(二)学生身心因素的影响

小学生身心正处于成长初期,各种能力还在发展中,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保持集中,而且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尤其是在学习应用题的时候,因为这类知识本身就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学习难度也大,学生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另外,小学生理性思维还没有发育成熟,而应用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的解题难度,还影响了学生对应用题学习的兴趣.

(三) 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

对于小学生来说,应用题是比较抽象的,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在进行应用题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科学合理地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只关注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制订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明确、不合理,教师的教学就会缺乏针对性和引导性,导致学生的学习难有积极性.

二、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文化,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对于教学来说,教师过硬的专业文化素质是必备的.因此,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对教学方式不断进行创新,并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生动,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用自身高超的教学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成为学生的榜样.

在师生关系的建立上,当下的教学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要在教学中创建一种和谐民主的氛围,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提出质疑,发表意见,只有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学生的思路才会更开阔,思维才会更敏捷,想象才会更丰富,才能更好地接受新知,并逐步养成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从而对学习数学有更大的兴趣.

(二)设立教学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即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只是一味地传递教学内容,很少设立教学主题,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在课堂上表现欠佳,这不仅降低了教学效率,还难以促进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有效提高.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兴趣特点入手,精心设计与其相符的主题,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专注、认真地学习,进而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喜好入手,将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引入课堂.具体来说,教师首先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提前准备好的动画片段:熊大、熊二及光头强去买糖果,熊大买了10颗糖果,熊二买了20颗糖果,光头强买了30颗糖果,由于大家所拥有的糖果数量不一致,所以光头强提议将这些糖果平均分为三份,每个小伙伴获得其中的一份.请问,光头强最后可以获得多少颗糖果呢?学生的视线此时纷纷落在了大屏幕上,注意力十分集中.这种借助动画片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方式,能够使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促进学生应用题学习质量的提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渗透图形思维,降低学习难度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身心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依旧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就应用题教学来说,其中涉及一些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问题,由于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还处于薄弱阶段,故学习起来常常感到吃力.实际上,这一问题如若得不到改善,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需要从具体情况入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善.一方面,这一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实施应用题教学时,教师有必要着重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入手,加以设计;另一方面,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进行图形思维的渗透,以更加直观、具体的方式呈现应用题,从而有效降低学习难度,舒缓学生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对应用题的兴趣.例如,在教学“面积”这部分知识的时候,遇到如下问题:本校计划在长150米、宽50米的操场上搭建一个看台,这个看台长10米、宽6米,已知该看台的一半处于操场上,那么本校可活动的区域(面积)是多大?对于这一问题,大部分学生表现得有些迷茫,一时之间不知从何下手,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题意,绘制出相应的图形,由此解答本题.如此一来,学生可以对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与直接解读文字的方式相比,绘制图形的方式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到操场,通过亲身实践来感知其中的关系,进而有效减少学生思维方面的困惑,帮助学生更快地解决问题,进而树立学习自信,增加对应用题学习的兴趣.

(四)鼓励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

在新时期下,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解析应用题的题意,让学生在明确问题含义的前提下寻找问题解答的思路和方法,这是应用题教学中的重要目的,一题多解有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能够提高其在遇到实际问题时的解决能力,为其学习、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此,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注重学生的答案,而是要多关注学生思维方面的发展.例如,“将一张长10 dm、宽8 dm的长方形铁皮裁剪成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剩余铁皮的面积为多少?”针对这一应用题,学生有不同的解法,有的学生首先计算得出最大正方形的面积,再用原始长方形的面积减去正方形面积;有的学生则用原始长方形的长减去长方形的宽之后的长度作为新长方形的宽,用原始长方形的宽作为新长方形的长,接着再借助公式计算剩余铁皮的面积……不论是运用哪种思路解答,教师都有必要肯定学生的长处,积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从而在完成应用题教学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学习的深入做好铺垫.

(五)提高学生分析能力,防止猜测

做应用题,重要的一点是能够厘清题干中的各种数量关系,能够正确利用已知条件推断和解析未知.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别能力,但是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依赖自己的经验或者直觉,片面地解决问题,见多就加、见少就减、见倍就乘、见平均就除,甚至会猜测题干中的各种关系,从而产生各种错误.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一个问题都要根据题意进行解答,不能盲目遵从经验,要通过探索总结出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1)已知甲数和乙(甲)数比甲(乙)数多(少)几,求乙数.(2)已知甲数和乙(甲)数是甲(乙)的几倍,求乙数.此类题要先确定甲、乙两数谁多谁少,再确定算法,求多用加(乘)法,求少用减(除)法,在分析数量与数量之间关系的同时避免猜测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六)借助模型,充分理解

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逻辑思维有待发展,理解能力弱,且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还处于培养和发展的阶段.因此,他们在面对一些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复杂的数学应用题时,往往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导致在做练习题的时候就会错误百出,甚至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下手.这样长久下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丧失,学习的信心也会被打击,从而对应用题的学习产生畏惧心理.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要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按照小学生的性格特征、爱好兴趣,灵活地选择教学方式.而借助数学模型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为直观具体、简单易懂.

例如,小学应用题的重难点题型——植树问题,是令很多学生感到头疼的题型.在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让他们消除对问题的陌生感、距离感.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指,然后提出问题:一只手5根手指,一共有几个间隔呢?学生在观察后回答:每两根手指有1个间隔,5根手指一共有4个间隔.教师追问:手指的数目和间隔的数目有什么关系?学生经过思考后得出:间隔数总比手指数少1.这样以手指作为模型,最终解决“植树问题”中有一个大困惑:树的量和树之间的间隔数的关系,即间隔数总比物体数量少1.接着教师可以借助校园道路旁的树来建立数学模型.教师可以提问:如果我们学校想建立一条20米的林荫小道,每隔5米栽种一棵法国梧桐,道路的两端都要种,那么,一共需要多少棵法国梧桐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想刚才的手指问题.有的学生受到启发,回答:“可以先计算间隔数,间隔数为4.”此时,更多的学生领悟了教师的意思,借助二者的关系,最终得出树木的数量.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表扬后再次启发学生:“公交车的行驶线路总长为2000米,每隔200米设一个公交车站台,总共需要几个公交车站台? ”学生在思考时,可以将“道路植树问题”与此问题结合对比思考,然后发现异同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轻松解决问题.

(七)联系现实生活,增强实践能力

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对于小学数学知识来说,这点亦是如此.对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活动时,应当充分认识到应用题的“应用性”,找出其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与现实生活有效联系起来,将原本生硬的应用题归结为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例如,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这部分知识时,其中涉及这样一道题:“8个果冻,每2个为1份,能分成多少份?”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入手,以如下方式进行呈现:教师从粉笔盒中拿出8支粉笔.接着,对学生说:“同学们,这里一共有8支粉笔,现在,我想将这些粉笔分给班上的几名同学,每名同学可以分到2支,老师可以将这些粉笔分给多少名同学呢?大家要认真想一想哦!”然后给学生几分钟时间,鼓励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分享自己的想法,并说说现实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引申出数学知识其实就在身边.在上述过程中,教师将教材中的应用题转变为学生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拉近学生与数学、应用题之间的距离,增加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学习,使其更愿意参与应用题学习之中,在学会解题方法、技巧的同时,懂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提高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从本质上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实效,教师就必须深刻意识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并积极革新自身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努力为学生营造更加优质的学习氛围.如此一来,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好感”,促使学生全身心地融入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题学习质量,为未来的学习创造更多的可能.

猜你喜欢
应用题数学知识数学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