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竹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需加大对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提高对英语作业设计的关注度,希望以此方式提高作业质量,减轻学生作业压力。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英语知识点所涉及范围较广,如若教师作业难度设计过强,难免会增加学生学习压力,导致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作业任务;如若作业内容过于简单,也将降低学生学习效率,不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运用。因此,英语作业设计的合理性尤为关键,教师需秉持“双减”理念,以巩固学生课堂知识点为主,强化学生英语知识训练,提高学生英语思维,在引导学生完成英语作业的同时,激发学生潜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英语作业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需充分明确英语作业对学生而言的意义。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和主要领导者,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将英语作业以更为全面且科学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实现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双减”理念要求教师摒弃以往的教学和作业布置手段,除对课堂活动的优化外,英语作业也应相应作出一定调整,这种调整应遵循自然形成的准则,落实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目标,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后通过英语作业实现阶段性提升。英语作业也是磨炼学生成长的一种方式。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能实现知识的拓展,通过课上所学和课后作业的结合,建立符合自身成长的知识获取模式,养成正确的英语思维习惯,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优化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不但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能够达成“双减”理念下所倡导的小学英语教育目标,在减轻教师教学压力的同时,提高教学水平[1]。可以说,积极做好英语作业设计是小学英语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强调教学主体、深化教学责任的一种方式。所以,教师需认识到英语作业对教育事业和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合理进行作业布置,提高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英语知识学习过程中。与此同时,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还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英语作业是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拓宽学生视野的一种主要途径。如若教师能够通过优化作业设计,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并且引导学生合理完成英语作业内容,将有效助力学生成长,帮助学生尽快达成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在英语作业的辅助下,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从学生视角分析,小学英语作业内容缺乏创新性。小学生年龄较小,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重,如若采用单一的作业设计模式,难免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同时,以往作业任务量较重,增加了学生学习压力,导致学生对英语作业产生心理排斥,最终影响作业的实施效果。以往发展过程中,教师主要按照做题的模式进行作业设计,针对基础能力较差的学习大多引导其进行知识点抄写,希望以此方式强化学生对知识点印象。但此方式过于机械化,此作业设计方式无法对学生英语思维形成培养,也导致学生无法正视作业的意义,认为作业仅是完成抄写内容即可。这种思维模式并不能使作业帮助学生实现英语能力上的突破,尤其在口语表达或是英语阅读方面,都为学生带来一定限制。“双减”政策出台的意义在于,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关注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相对单一的作业设计模式与“双减”理念相悖,其主要通过积累作业量的方式,增加学生学习压力,学生长期处于高强度的作业任务下,将会引起学生反感、抵触甚至是叛逆心理,从而产生与教师和家长的冲突。
除作业内容设计过于单一外,缺少学生自由选择时间也是影响作业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许多教师为学生布置的小学英语作业任务大多未经过学生自主选择,只是教师根据近期的教学进度进行作业任务的统一布置。一般情况下,学生所接收到的作业内容都是由教师主观设计和布置,作业内容也大多按照教师思维模式进行,学生心理诉求以及真实想法得不到尊重,影响师生间关系,导致师生无法形成有效沟通[2]。例如,部分学生认为近期学习压力过大,还未彻底吸收上节课程所讲述内容,希望教师能够减少作业任务。而在许多教师的观念里,这种诉求只是学生为逃避作业而找的借口,并未太在意。这种情况会导致学生学习压力持续增加,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生处于成长阶段,学习精力有限,高强度的作业任务只是增加学生心理负担,导致学生惧怕学习和作业,甚至引起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情况。自由选择作业难度和内容是一种新的尝试,也符合“双减”背景下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但是,许多教师认为此方式并不能达成教学效果,认为作业只有多甚至更多两种选择,这一现象不但违背“双减”理念初衷,也直接影响小学英语教育未来发展。
若想真正发挥英语作业的效用,通过英语作业强化学生记忆,便要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找到学习乐趣。基于小学生成长特点,教师可增加英语作业形式,实现作业内容的多样化,保障学生能被英语作业所吸引,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从以往的作业布置形式来看,传统作业内容并不能吸引学生目光,在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传统作业布置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并不能真正达到教学效果。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以丰富作业形式为目标,实现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热情,改变以往学生学习态度,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得到身心上的放松。
另外,多样的作业形式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潜力。因学生成长环境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这也决定学生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优势,增加作业类型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潜能,塑造学生更多的可能性,在减少学生作业压力的同时,使学生在完成英语作业的同时获得进一步提升[3]。为提高作业布置的质量,在英语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需尽可能减少抄写或是背诵作业任务,避免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减少出现重复性作业设计的情况,保持学生学习新鲜感,以提高学生英语思维为主,引导学生理解英语知识点,而不仅仅是完成背诵抄写任务。另外,在作业设计期间,还要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现阶段的知识运用能力,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和基础情况对作业内容进行优化。此种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英语学习过程中。例如,教师在开展“animal”单词教学时,需先让学生明确单词的中文意思为动物。在学生掌握单词知识点后,可围绕单词进行作业内容的设计,引导学生完成情境演练或是具有表演性的作业,由学生自主寻找动物类型,学习该单词并于课上为其他学生表演动物特点,让其他学生猜。此方式不但能够拓展学生单词储备,还以更为轻松且活跃的形式组织学生完成英语作业,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表演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对英语单词的掌握,达到英语作业设计目标。
在“双减”背景下,更突出减负增质教育理念,教师如若依然按照以往作业设计模式,难免会使学生思维受到局限,从而影响最终的英语课堂教学。为此,必须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机会,增加作业设计的多样性,避免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引起学生抵触心理。如教师在进行交通工具英语知识点教学后,可针对知识点内容为学生设计作业,由学生自主撰写一段乘坐交通工具前往学校的小作文,交通工具可以是校车、出租车或是自行车,作业设计完成后有些同学选择用“I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us.”来进行表述,而部分同学通过“go to school by bicycle.”的方式来展现[4]。这种作业设计方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选择机会,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更为喜爱的表述方式,在学习英语知识点的同时,增加学生完成作业热情,较大程度上减少学生学习压力,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英语作业的魅力,从而实现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
小学生思维能力和知识掌握能力都存在一定差异,这也决定学生是否能够按时完成教师设计的作业内容。如若学生基础能力差,教师依然为其布置较难的作业题目,将会增加学生完成作业时间,导致出现学习压力。因此,教师需充分认识每位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尊重学生间存在的这种差异,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薄弱环节设计作业内容,使作业难度符合学生现阶段学习内容,实现学生阶段性提升。不论是教学还是作业设计,都是希望学生在此过程中实现能力的提升。而根据学生差异实施个性化作业设计更符合每个阶段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使学生能够充分完成作业内容,达到作业设计效果,实现小学英语教学目标。教师需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通过学生课堂表现情况和英语测试分析学生的薄弱环节,统计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根据以上内容对作业进一步设计。如若学生学习能力较差、知识储备不足,教师可从基础内容着手,强化学生知识储备,避免为学生设计难以理解的英语问题。基础知识的积累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不断监督和学生坚持努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耐心,安抚学生情绪,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陪伴下实现英语思维的提升。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为学生布置一些探索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寻找答案,在寻找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积累学习经验,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在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点的同时,实现英语知识范围的拓展。为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热情,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以游戏的方式为学生设计作业内容。例如,教师可为学生提供诸如 Bird,River,Tree等一些英语单词,由学生通过自身想象能力和英语单词的掌握能力,将这些单词以美术创作的形式进行绘画,绘画作品中可加入景物[5]。但是,必须包含教师所说的单词内容。在绘画完毕后,教师可选择一位学生用英语进行景物介绍。此方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提高学生自豪感,培养学生自信心,使学生学习的乐趣增强,从而养成自主学习意识,树立正确学习习惯,达到“双减”理念的教学目标,使每位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知识学习中。同时,这种方式还能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打破师生沟通的障碍,便于教师更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对学生基础情况的掌握,对作业内容做出进一步调整。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以提高学生英语思维为主,优化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内容,根据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状态对作业任务进行调整,分析作业的有效性,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教师所发布的作业量,通过作业设计巩固学生对知识点印象,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快乐且舒适的氛围下完成知识点学习。为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要尽可能丰富作业形式,保持学生学习热情,避免出现过多的作业任务,以减少学生学习压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基准进行作业内容的优化,使每位学生都能在科学规范的英语学习氛围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