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健林
摘 要:本文以双减政策为视角,以小学语文为教育方向,以优化设计为切入点,降低语文作业的枯燥性,融合小组作业、动态增量等方法,结合学生实际作业能力,调整作业量与作业难度,顺应学生语文学习需求,促使语文教学发展。
关键词:双减政策;能力建设;语文作业
引言
在双减政策下,要求各学科教师加强作业创新,以全新思路增加作业的实践性,提升作业形式的开放性,给予学生更多能力建设机会,缓解原有独立完成作业的枯燥性,攻破纸上作业的局限性,开设多种活动,从团队、創新、语言表达等多个角度,全方位增强学生语文素养,达成教育目标,顺应双减政策。
一、多样性作业设计
(一)自主总结
1.优化思想
据悉,小学语文科目的课前作业中,包括:课文预习,掌握课文大意;新词汇抄写与认读;一周一篇日记,记录生活与学习的小事,锻炼学生造句、词汇使用等多项能力。各类作业内容,较为关注学生纸上的语文技能,表现出作业形式的单调性,不利于强化学生实践语言使用能力。因此,在双减政策下,侧重于学生能力建设,缓解纸上作业的束缚感[1]。自主总结作业,教师以开放性视角,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内容,总结课文重点,强化学生记忆。
2.设计示例
以习作课题“我的动物朋友”为例。教师让学生总结课文中“猫”、“母鸡”、“天鹅”的动物特点,梳理文章重点词汇,书写新的小动物,进行写作练习。学生可以选择“狗”、“鸭子”等,进行仿文写作。在仿照课文书写时,学生会深度阅读三篇已学文章,达成作业优化设计目标。
自主总结的作业设计,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权,学生会结合自身语文积累情况,梳理重点词汇,摘抄优美词句,形成语文学习探究过程,充满挑战。
(二)内容拓展
1.优化思想
内容拓展的作业设计,是以课程学习内容为基础,进行相关内容的拓展与补充,促使学生体验语文课程的新环境。
2.设计示例
以“说新闻”口语练习课程为例。教师结合章节学习内容,进行口语练习延伸,让学生自主回家观看新闻内容,新闻频道可选择:体育、科技、文娱、地方等多个类型。在新闻观看后,在线收集相关新闻内容,整理至少200字,次日课堂进行口语分享。以内容拓展形式,进行作业设计,培养学生新闻信息整理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以教材为基础,加强知识延伸效果。
(三)跨学科作业
1.优化思想
在语文与其他科目相互融合时,更能展现语文学习的价值,促使学生从不同视角领会词汇含义。
2.设计示例
(1)以《繁星》课程为例,教师在课程结束时,可引导学生从作画、朗诵、歌唱等视角,完成作业练习,感受短诗意境。
(2)“自我介绍”交际活动中,教师在为学生布置作业时,自主书写“自我介绍”内容,包括年龄、身高、衣服尺码等,同时使用古代汉语、英语进行转述,感受文字内涵。
此种作业设计,具有较强的表演性与探究性,顺应学生角色扮演的学习需求,切实从文字、词汇、故事情节等视角,强化学生语文能力。
二、开放性作业设计
(一)开放表达
1.优化思想
加强各项资源整合,比如作者背景、作者经历、相关题材的文章等。从多个角度,丰富课程资源。与此同时,语文题目作答时,提升答案设计的开放性,打开学生语文学习思路,减少固定答案的局限,促使学生自主表达,训练学生思辨能力。
2.设计示例
“故事新编”写作为例。教师结合章节课文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故事,进行重新书写。比如“倒序西游记”、“葫芦娃的新形象”、“喜洋洋新发明”等。从多个开放性视野,让学生自由写作,增加学生自主阅读量。
(二)动态增量
1.优化思想
动态增量作业设计思想,是结合学生实际能力,进行作业设计。教师进行作业布置时,设定作业时间为40分钟,分批为学生发放作业,提升作业量设计的弹性,缓解学生作业压力,强化语文作业的挑战性。
2.设计示例
以古诗三首为例。教师为学生发放的第一道作业题,背诵三首古诗,解释古诗内容,在学生群内分享视频,领取第二道作业题。第二题,结合《塞下曲》与《墨梅》的写作意境,给出相关题材的学过古诗,进行背诵。第三题,选择背诵的古诗,将诗中意境,书写成现代文,强化学生写作能力。采取动态增量的作业形式,以降低作业难度,缓解各层次学生的语文作业压力。
三、协作型作业设计
(一)优化思想
教师将班级学生划分成若干组,进行组合作业设计,塑造学生合作意识。
(二)设计示例
以“轻叩诗歌大门”活动为例,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制作诗歌画报。从资料搜集、内容布局、文字书写、美术设计等方面,进行作业分工,促使学生协同完成小组作业。
四、结论
综上所述,作业的优化设计,有着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作业设计,加强创新思路融合,从语言表达、开放思维、团队合作等多个方面,切实强化学生词汇使用准确性,使学生形成语文学习思路,积极参与语文各项作业活动。
参考文献:
[1]莫宇琴.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具体途径[J].学周刊,2021(29):151-152.
[2]赖新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J].教师博览,2021(24):33-34.